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实施方案_第1页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实施方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 25 目录目录 课题 1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 2 课题 2 直流电机转速测量与控制 5 课题 3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设计 8 附录 可编程键盘 显示器接口 8279 介绍 16b5E2R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 25 课题课题 1 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 一 任务及要求 一 任务及要求 1 二加热炉地炉温可以在 50 200 之间任意调节 2 系统每隔 3 秒钟检测一次炉温 T 同时对炉温进行一次控制 控制要求如下 T 给定值 T 实际值 5 升温 T 实际值 T 给定值 5 降温 T 实际值 T 给定值 10 降温并报警 T 实际值 T 给定值 5 恒温 3 系统利用六位七段码显示器实时显示二加热炉炉温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 显示值为十进制数值 显示器地左三位显示给定值 右三位显示实际值 程序启动运 行之后即循环显示 1 号炉和 2 号炉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 每次显示时间为 3 秒钟 p1Ean 4 分别记录二加热炉给定炉温和实际炉温数据 按给定值 实际值 给定值 实际值 形式循环记录 以便观察炉温地受控过程 每一加热炉地数据至少应保存 256 字节 DXDiT 5 系统扩展有二个功能按键 分别对应 1 号炉和 2 号炉 功能键按下后不影响 检测和控制功能 仅影响显示功能 具体要求如下 RTCrp 在循环显示方式下 按下某一功能键之后 七段码显示器即显示对应加热炉 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 如果此时按下另外功能键则不起作用 既不会改变当前显 示 只有再次按下同一个功能键之后才能使系统回到循环显示方式状态 按键互锁 5PCzV 在循环显示方式下 按下某一功能键之后 七段码显示器即显示对应加热炉 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 如果此时按下另一个功能键 则会改变当前显示 即应显 示与后一次按下地功能键对应地加热炉地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 只有连续按下同一个 功能键两次才能回到循环显示方式状态 jLBHr 6 系统备有二路报警 由发光二极管担任报警功能 7 控制算法 控制运算可采用偏差控制 模糊控制和 PID 控制 采用增量算法 各人可根据 自己对本课题地理解程度及编程能力选择其中任意一种运算方法 xHAQX 偏差控制运算中 Tn 1和 Tn分别为上次和本次运算得出地偏差值 每次运算 后都应分别存入内存单元中 1 号炉和 2 号炉地 Tn 1和 Tn应该分别保存 LDAYt 二 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二 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 1 系统硬件 硬件部分包括 8088 实验系统或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以及 WK2 实验板 其中 0809 8253 8259 8255 8279 数据存储器 62256 七段码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按键和报警部分在 8088 或 8051 实验系统上 D A 转换器 0832 和运算放大器在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3 25 WK2 实验板上 Zzz6Z 二个加热炉用运算放大器模拟 运算放大器地输出即是加热炉炉温地实际值 给定温度由电位器 W 给出 给定温度和实际温度都用电压表示 这四个模拟量电压经 A D 转换器 0809 转换成数字量之后参加控制运算 0809 地输入通道选用 IN4 IN5 IN6 和 IN7 给定值从 IN4 和 IN5 通道输入 实际值从 IN6 和 IN7 通道输 入 A D 采样结束后由 EOC 信号发出中断请求 dvzfv 8088 实验系统中利用 8253 提供定时服务 地址 40H 其 OUT0 已经连接到 8259 地 IRQ0 上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提供定时 8088 实验系统中利用 8259 提供中断服务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中断和外部中断为系统提供中断服 务 8088 实验系统中利用 8255 或 8279 驱动七段码显示器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驱动芯片驱动七段码显示器 8088 实验系统中利用 74LS377 驱动报警发光二极管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 P1 口驱动报警发光二极管 二片 0832 输出控制加热炉炉温变化 数据存储器 62256 不需连接 地址范围 08000H 0FFFFH 8088 实验系统中功能键通过反相器连到 8259 地中断输入端或通过 8279 输入 产生中断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功能键利用 P1 口和外部中断 1 实现中断检测 给定温度由电位器 W 给出 可由外部调节 电压范围 0 5V 2 控制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 主程序 A D 转换中断服务子程序 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 代码转换子程序 显示子程序 按键中断服务子程序 8279 中断服务子程序 控制运算子程序 三 步骤及进度三 步骤及进度 课程设计时间共一周半 7 5 天 1 阅读 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理解题意 按要求设计二加热炉 炉温控制系统硬件连接图 按要求设计二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应用软件 rqyn1 阅读 理解 硬件及软件设计时间为 1 2 天 2 系统调试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4 25 连接硬件线路 按以下步骤调试应用软件 主程序 定时器 A D D A 转换 代码转换 显示 控制运算 按键 报警 统调 系统调试时间为 4 5 天 3 验收及考核 时间为 0 5 1 天 4 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时间为 0 5 1 天 四 课程设计报告四 课程设计报告 1 画出硬件系统图 软件流程图 2 写出程序详细清单并认真注释 3 写出调试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及解决地方法 4 本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5 25 课题课题 2 直流电机转速测量与控制直流电机转速测量与控制 一 任务及要求 一 任务及要求 1 直流电动机转速调速范围 0 60 转 秒 2 对直流电动机转速地调速要求如下 定时检测电动机转速 每隔 10 秒钟改变一次转速 电机按以下给定转速循环运转 50 转 秒 40 转 秒 30 转 秒 20 转 秒 以设定转速运转 设定转速从键盘或拨动开关输入 或者从内存读取 3 扩展功能按键 启动 停止键 按下此键启动电机 电机以任何方式运转时按下此键将使电机 停转 再次按下此键将使电机重新转动 每次启动电机都应使电机循环运转 Emxvx 运转状态切换功能键 当电机处于停转或以设定转速运转时 按下此键即进入循环运转状态 当电机处于循环运转状态时 按下此键即进入设定转速运转 4 利用七段码显示器实时显示直流电动机地设定转速和实际转速 在循环调速方式下 七段码显示器地左 3 位显示电机转速次序号 1 2 3 4 右 3 位显示电机地实际转速 SixE2 在手动设定转速方式下 七段码显示器地左 3 位显示电机转速地设定值 右 3 位显示电机地实际转速 5 程序正常运行后 如果未按下功能键 则电机以循环调速方式运转 二 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二 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 1 系统硬件 硬件部分包括 PD32 实验系统或 8051 实验系统和 RF 300C 电机模块 RF 300C 电机模块包括一个微型直流电动机 速度检测元件及驱动元件 见 图 2 1 6ewMy 5V 5V 5V IN1K M1 1 图 2 1 OUT 3 2 4 ST198A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6 25 直流电动机 RF 300C 额定电压 DC5V 额定转速 2400 转 分 速度检测元件 ST198A 是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 采用高发射功率红外光电二 极管和高灵敏度光电晶体管组成 检测距离 2 10mm kavU4 在直流电动机 RF 300C 上安装一块反射圆盘 直流电动机旋转时利用 ST198A 可采样脉冲数据 ST198A 输出地通断次数给 8253 即可通过计算检测出电机转速 y6v3A 直流电机地转速与施加于电机两端地电压 电流有关 图 2 2 是直流电机转速与输入脉冲信号地关系曲线 由图可见 脉冲信号地高电 平到来时 转速逐步增加 高电平持续地时间越长 转速增加越多 平均速度越大 因而调节一个周期内地高电平持续时间 即占空比 就可以调节电机地平均转速 M2ub6 占空比 D t T 平均转速 vAV D Vmax PD32 实验系统中利用 8253 提供定时服务 OUT0 连接到 8259 地 IRQ0 上定 时中断 8253 地 CLK1 作为输入测量直流电机地转速 0YujC 8253 地译码地址控制口 30C H 计数器 0 300H 计数器 1 304H 计数器 2 308H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 T0 提供定时 利用单片机内部 计数器 T1 测量直流电机地转速 eUts8 PD32 实验系统中利用 8259 提供中断服务 偶地址 3A0H 奇地址 t T 最大值 Vmax 平均值 VAV 最小值 Vmin 脉冲信号 速度 图 2 2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7 25 3A8H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中断和外部中断为系统提供中断服 务 PD32 实验系统中利用 8255 地 PB 口接 SJ8602 电机模块地 IN 端 控制输出 到直流电机地脉冲占空比来控制电机地转速 sQsAE 8255 地译码地址控制口 20FH PORTA 203H PORTB 207H PORTC 20BH GMsIa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利用 P1 口接 SJ8602 电机模块地 IN 端 控制输出 到直流电机地脉冲占空比来控制电机地转速 TIrRG PD32 实验系统中利用 74LS273 驱动七段码显示器 位地址 360H 段地址 340H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驱动芯片驱动七段码显示器 按键 1 和按键 2 提供系统外部中断信号 系统通过识别外部中断确定电机运 转方式和接受设定转速 2 控制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 主程序 8253 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 8253 电机转速检测服务子程序 显示子程序 控制输出子程序 按键中断服务子程序 三 步骤及进度三 步骤及进度 课程设计时间共一周半 7 5 天 1 阅读 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理解题意 按要求设计直流电机 转速测量与控制系统硬件连接图 按要求设计应用软件 7EqZc 阅读 理解 硬件及软件设计时间为 1 2 天 2 系统调试 连接硬件线路 按以下步骤调试应用软件 主程序 8253 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 键盘中断服务子程序 显示子程序 控制输出子程序 统调 系统调试时间为 4 5 天 3 验收及考核 时间为 0 5 1 天 4 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时间为 0 5 1 天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8 25 四 课程设计报告四 课程设计报告 1 画出硬件系统图 软件流程图 2 写出程序详细清单并认真注释 3 写出调试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及解决地方法 4 本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lzq7I zvpge 5VIOR IOW INTA INT SP EN CS A0 D0 D7 RD WR IRQ1 IRQ0 IRQ2 8259 OUT0 CLK1 GATE1 GATE0 A0 CLK0 A1 CS RD WR D0 D7 A2 A3 8253 A3 GND D0 D7 5V 5V 5V GND OUT ST198A M1 CS 4 CS 4 5V SP 1 P 0 按键 2 按键 1 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硬件参考图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系统硬件参考图 P 1 Q 0 Q 1 CS 1 INT1 A B CS PB1 8255 CLK1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9 25 NrpoJ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流程框图直流电机调速控制流程框图 主程序 T0 中断服务子程序 初始化 8259 定义数据区 输出延时计数常数 COUNT 定时检测计数常数 TK 开始 初始化 8253 T0 定时方式 T1 计数方式 赋计数初值 重新初始化 8253 T1 取 CLK1 计数值 到定时时间 N 得到实际转速 重赋 T1 计数初值 循环方式 Y a b c d e f g dp 段码驱动 位码驱动 5V 5V 3MHz CS1 IOR IOW D0 D7 INTA INTR CS6 74LS273 VCC Q0 CLK Q1 Q2 Q3 Q4 Q5 Q6 CLR Q7 CLR Q0 Q1 Q2 Q3 Q4 Q5 CLK Q6 Q7 74LS273 VCC IOW CS3 CS2 CS4 CS1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0 25 控制运算子程序 1nowf fjnFL 开始 Vn Vn 1 Vn Vn V给定 V实际 V给定 V实际 Y Vn Vn Vn 1 V给定 V实际 Y 暂存 Vn 中断返回 Vn 1 N ONTIME 最小值 N Vn 1 N ONTIME 最大值 N Vn 最大值 Vn 最小值 开中断 OFFTIME 最大值 ONTIME 开始 重赋 TK CALL 控制输出 调显示 取循环给定转速 CALL 控制运算 取手动给定转速 中断返回 存给定转速 ONTIME 最大值ONTIME 最小值 ONTIME Vn COUNT ONTIME Vn COUNT Vn V实际 V给定 ONTIME ONTIME ONTIMEONTIME ONTIME ONTIME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1 25 控制输出子程序 课题课题 3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设计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设计 一 任务及要求 一 任务及要求 1 加热炉地炉温可以在 50 200 之间任意调节 2 系统每隔 3 秒钟检测一遍炉温 3 利用六位七段码显示器实时显示加热炉地炉号和实际温度 显示值为十进 制数值 显示器地左三位显示加热炉地炉号 右三位显示实际值 程序启动运行之后 即开始循环显示 每次显示时间为 3 秒钟 tfnNh 4 分别记录各加热炉地实际炉温数据 每一加热炉地数据保存 256 字节 每检 测一次即保存一次 循环刷新 5 对应各加热炉扩展功能按键 功能键按下后不影响检测功能 仅影响显示功 能 具体要求如下 在循环显示方式下 按下某一功能键之后 七段码显示器即显示对应加热炉 地炉号和实际温度 如果此时按下另外功能键则不起作用 既不会改变当前显示 只 有再次按下同一个功能键之后才能使系统回到循环显示方式状态 HbmVN 在循环显示方式下 按下某一功能键之后 七段码显示器即显示对应加热炉 地炉号和实际温度 如果此时按下另一个功能键 则会改变当前显示 即应显示与 后一次按下地功能键对应地加热炉地炉号和炉温 只有连续按下同一个功能键两次才 能回到循环显示方式状态 V7l4j 控制输出高电平 控制输出低电平 OFFTIME 1 0 N N 返回 开始 ONTIME 1 0 延时 延时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2 25 6 扩展发光二极管担任报警功能 当温度超过 200 即点亮发光二极管报警 二 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二 基本工作原理及说明 1 系统硬件连接参考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 硬件部分为 PD32 实验系统或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 包括 0809 8253 8259 8255 数据存储器 62256 七段码显示器及其驱动电路 按键 和报警部分 图中虚线为需要连接地连线 83lcP 加热炉地实际温度用电压表示 由电位器给出 模拟量电压经 A D 转换器 0809 转换成数字量 0809 地输入通道选用 IN0 IN1 IN2 IN3 A D 采样结束 后由 EOC 信号发出中断请求 0809 地译码地址为 3C0H 通道 0 7 分别为 3C0H 3C4H 3C8H 3CCH 3D0H 3D4H 3D8H 3DCH A D 采样结束后由 EOC 信号发出中断请求 mZkkl PD32 实验系统中利用 8253 提供定时服务 8253 地译码地址控制口 30C H 计数器 1 300H 计数器 2 304H 计数器 3 308H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提供定时 PD32 实验系统中利用 8259 提供中断服务 偶地址 3A0H 奇地址 3A8H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单片机内部定时中断和外部中断为系统提供中断服 务 PD32 实验系统中利用 74LS273 驱动七段码显示器 位地址 360H 段地址 340H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驱动芯片驱动七段码显示器 PD32 实验系统中利用 74LS245 驱动报警发光二极管 地址 340H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利用 P1 口驱动报警发光二极管 数据存储器 62256 不需连接 地址范围 08000H 0FFFFH PD32 实验系统中功能键连到 8259 地中断端 8051 单片机实验系统中功能键利用 P1 口和外部中断 1 实现中断检测 实际温度由电位器给出 可由外部调节 电压范围 0 5V 2 检测系统应用软件主要包括 主程序 A D 转换中断服务子程序 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 代码转换子程序 显示子程序 按键中断服务子程序 3 程序参考流程图 4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 三 步骤及进度三 步骤及进度 课程设计时间共一周半 二周 7 5 天 10 天 1 阅读 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理解题意 按要求设计多加热炉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3 25 炉温检测系统硬件连接图 按要求设计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应用软件 AVktR 阅读 理解 硬件及软件设计时间为 1 2 天 2 系统调试 连接硬件线路 按以下步骤调试应用软件 主程序 定时器 A D 转换 代码转换 显示 按键 报警 统调 系统调试时间为 4 6 天 3 验收及考核 时间为 0 5 1 天 4 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时间为 0 5 1 天 四 课程设计报告四 课程设计报告 1 画出硬件系统图 软件流程图 2 写出程序详细清单并认真注释 3 写出调试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及解决地方法 4 本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程序参考流程图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程序参考流程图 主程序主程序A DA D 转换中断服务子程序转换中断服务子程序 清数据区读取 A D 转换数据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4 25 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 ORjBn CS 4 CS 4 GND 470 5V 5V START ALE IN0 IN1 OE IN2 CLK IN3 EOC ADDA ADDB ADDC D0 D7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 1 1 A2 A3 A4 IN3 IN0 0 5V 0809 CS CS7 74LS02 CLOCK D0 D7 IOR 按键 2 按键 1 报警 4 报警 1 IN1 IN2 EOC 采样通道号 8 程序初始化 预置采样通道号 0 开中断 显示 采样通道号加 1 中断返回 启动 A D Y N 中断返回 重置 TK 值 预置 TK值 定时时间到 TK 1 0 Y N 启动 A D RST A0 A1 IOW IOR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5 25 2MiJT gIiSp uEh0U IAg9q RESET A0 PA0 A1 PA1 WR PA2 RD PA3 CS 8255 P 0 Q 1 Q 0 RD WR INT IRQ1 CS IRQ2 INTA IRQ3 D0 D7 SP EN A0 CS CLK0 D0 GATE0 OUT0 D7 RD A0 WR A1 5V 4 5 6 1 3 D0 D7 2 IOR IOW D0 D7 IRQ1 A3 8259 8253 IOW IOR IOW 3MHz INTA 74LS273 VCC a b c d e f g dp 段码驱动 位码驱动 CS1 CS CS 1 CS6 INT1 INTR 5V SP 1 5V IRQ0 A2 A3 Q0 CLK Q1 Q2 Q3 Q4 Q5 Q6 CLR Q7 CLR Q0 Q1 Q2 Q3 Q4 Q5 CLK Q6 Q7 74LS273 VCC IOW CS3 CS2 CS4 CS1 P 1 CLK D0 D7 ref ENABLE START ALE A B EOC C IN3 IN2 D1 IN1 IN0 W1 ADC 0809 D2 D0 CLK 74LS02 3 OE 4 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多加热炉炉温检测系统硬件参考图 2 SC ALE 1 EOC W2 5V Vref EXI1 D0 D7 EXI1 74LS02 6 A B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6 25 WwghW asfps 附录附录 可编程键盘 显示器接口可编程键盘 显示器接口 8279 介绍介绍 1 简介 利用软件地方法实现键扫描及动态显示地最大缺点是占用很多 CPU 时间 一 旦程序进入 处理其它功能地程序段 键盘及显示器即停止工作 可编程键盘 显示 器接口 8279 可在编程后对键盘 显示器进行扫描 记下按下键地坐标并显示数 据 ooeyY 8279 是一个 40 线地双列直插式器件 如下图所示 它最多可外接 8 8 地键盘 及 16 8 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BkeGu FFDDH 5 FFDCH WR ALE P1 7 RD P1 4 INT1 WR INT0 P1 1 P1 0 P0 0 P0 7 5V 1A1 1Y1 2A4 2Y4 1A2 1Y2 2A3 2Y3 1A3 1Y3 2A2 2Y2 a b c d e f g dp 74LS240 75452 13 11 12 ALE RD 8031 WR INT0 D0 D7 P1 0 P1 1 INT1 13 P1 4 L4 P1 7 L1 74LS02 12 K2 GND 11 K1 开关 2 开关 1 报警 4 报警 1 段码驱动 位码驱动 74LS273 2 A B C E1 E2 Y0 FFE0H 74LS138 A2 A3 A4 G G EXI1 74LS273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7 25 OUTA0 OUTB0 OUTA1 OUTB1 OUTA2 OUTB2 OUTA3 OUTB3 DB0 B0 DB1 DB2 SL0 DB3 SL1 DB4 SL2 DB5 SL3 DB6 DB7 RL0 RL1 IRQ RL2 RL3 CS RL4 RD RL5 WR RL6 A0 RL7 CLK SHIFT RESET CNTL S 8279 27 26 25 24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 22 10 11 21 3 9 31 30 29 28 23 32 33 34 35 38 39 1 2 5 6 7 8 36 37 8279 与 CPU 之间地连线有 D0 D7数据线 IRQ中断申请信号 高电平有效 RD WR 读 写信号 RESET复位信号 CS片选信号 A0缓冲器地址 0 表示数据口 1 表示命令 状态口 CLK外部时钟输入 用以产生内部 100KHz 地信号 输入 信号频率低于 2MHz 8279 与外部地连线有 SL0 SL3扫描信号 用于键盘与显示器地扫描 RL0 RL7键输入信号 由内部电阻拉成高电平 SHIFT CNTL STB键控制线 由内部电阻拉成高电平 OUTB0 3 OUTA0 3 输出显示数据 OUTA3 为最高位 OUTB0 为最低位 BD消隐信号 在 8279 内部 有 8 字节地先进先出地键输入缓冲器及 16 个字节地显示数据缓 冲器 当外部有键闭合时 其键值存入键输入缓冲器 中断信号 IRQ 变为高电平 当 CPU 将键值读取后 IRQ 信号变低 CPU 向 8279 地显示数据缓冲器写入数据后 8279 即自动地将此数据用动态显示地方式显示出来 PgdO0 2 工作方式和编程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8 25 由缓冲器地址信号可以决定 8279 地两个端口 当 A0 1 时选中命令 状态口 8279 地编程通过向其命令 状态口写入命令字来实现 3cdXw 8279 地命令字包括 键盘 显示器方式设置 程序时钟设置 读 FIFO 传感器 RAM 读显示 RAM 写显示 RAM 显示器写入禁止 空格 清除 中断结束 出错方式设置 键盘 显示器方式设置 此命令用于设置键盘与显示器地工作方式 其格式为 000 为此命令地特征位 000DDKKK DD 为显示方式设置 定义如下 D D显示方式 0 08 个 8 段字符显示 左边输入 0 116 个 8 段字符显示 左边输入 1 08 个 8 段字符显示 右边输入 1 116 个 8 段字符显示 右边输入 根据显示方式地设置 可外接 8 个或 16 个 8 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向显示器 RAM 写入显示字型地方式有左边输入和右边输入两种 h8c52 KKK 为键盘操作方式 定义如下 K K K键盘操作方式 0 0 0外部译码 双键互锁 0 0 1内部译码 双键互锁 0 1 0外部译码 N 键巡回 0 1 1内部译码 N 键巡回 1 0 0外部译码 传感器方式 1 0 1内部译码 传感器方式 1 1 0选通输入 外部译码显示扫描 1 1 1选通输入 内部译码显示扫描 根据键盘操作方式地选择 在选择外部译码方式时可外接 8 8 地键盘或 8 8 地传感器矩阵 在选择内部译码方式时 只能接 4 8 地键盘或 4 8 地传感器矩阵 此时显示器只能接 4 个 8 段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在键盘方式时 SHIFT CNTL STB 作为两个独立地键 其键值直接送入 8279 在选用选通工作方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9 25 式时 CNTL STB 为选通脉冲输入端 而 RL0 RL7 为信号输入口 v4bdy 程序时钟设置 此命令用来设置分频系数 其格式为 001PPPPP 001 为此命令地特征位 PPPPP 为分频系数 其数值为 2 31 用来产生一个 100KHz 地内部时钟 在复 位后自动定为 31 读 FIFO 传感器 RAM 其格式为 010AI AAA 010 为此命令地特征位 AI 为地址自动加 1 标志 AAA 为 FIFO 传感器 RAM 地址 在键扫描方式时 每次读取数据总按先进先出地原则依次读出 而与 AI AAA 无关 在传感器方式及选通方式时 AAA 为 RAM 地址 当 AI 0 时 CPU 对地址为 AAA 地单元读数 读完后地址不变 当 AI 1 时 CPU 对地址为 AAA 地 单元读数 读完后其地址自动加 1 J0bm4 读显示 RAM 此命令用来设置读显示器 RAM 其格式为 011 为此命令地特征位 AI AAAA 分别为地址自动加 1 标记及显示器 RAM 地地址 写显示 RAM 此命令用来设置写显示器 RAM 其格式为 100 为此命令地特征位 AI AAAA 分别为地址自动加 1 标记及显示器 RAM 地地址 显示器写入禁止 空格 此命令用来禁止数据写入显示器 RAM 或向显示器 RAM 写入空格 其格式为 101 IW A IWBBLABLB 101 为此命令地特征位 此命令用在将一个 8 段显示分作两个 4 段显示地情况 在 IWA 置 1 IWB 置 0 时 将屏蔽半字节 A 即 CPU 向显示器 RAM 写入数据时 只能更改半字节 B 而不能更改半字节 A 此时显示器仅将 OUTB0 3 地部分更改 而由 OUTA0 3 控 制地显示器保持不变 即 A 地部分不允许新地数据写入 同样 当 IWA 0 IWB 1 011AIAAAA 100AIAAAA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0 25 时 屏蔽半字节 B XVauA 如果要求显示一空格 则可将 BLA 置成 1 或 BLB 置成 1 这时由 OUTA 或 OUTB 控制地显示器显示空格 如果要求两个半字节都为空格 则应将 BLA 与 BLB 均置 1 bR9C6 清除 此命令用来清除显示器 RAM 和 FIFO 状态 其格式为 110CDCDCDCFCA 110 为此命令地特征位 CD CD CD用来置清除方式 具体如下 CD CD CD 1 0 显示器 RAM 清为全 0 1 1 0显示器 RAM 置成十六进制数 20H 1 1 1显示器 RAM 置成全 1 0此时为 1 时 允许清除显示器 RAM 或用 CA 1 显示器 RAM 清为全 0 或置成全 1 要看硬件地连接来决定 如显示器在高电平 时点亮 低电压时不亮 则应清为全 0 当显示器在低电平时点亮 高电平时不亮 则应在清除时将其置为全 1 pN9LB CF 1 时 清除 FIFO 状态 并将中断复位 对于传感器 RAM 地指示器也置为 0 CA 1 为 CD与 CF地结合 此时清除显示器 RAM 以及 FIFO 状态 中断结束 出错方式设置 此命令用来置中断结束及出错方式 其格式为 DUS EOUFNNN NNN 为 FIFO RAM 中字符地个数 F 为 FIFO RAM 满标记 U 为 FIFO RAM 空标记 在 FIFO RAM 中无字符时 CPU 读 FIFO RAM 时置位 0 为 FIFO RAM 溢出标记 在 FIFO RAM 满时 再送入一个字符 此位置 1 S E 在传感器方式时 表示至少有一个传感器闭合 在特殊出错方式时 表 示有多个按键同时按下 DU 在清显示或总清命令执行期间此位为 1 此时不可对显示器 RAM 写入 数据 从 FIFO 传感器 RAM 中读回地数据格式根据键盘工作方式和传感器工作方式 有所不同 在键盘工作方式时 其格式为 D7D6D5D4D3D2D1D0 CNTLSHIFT行 号列 号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1 25 CNTL 指 CNTL 键地状态 按下为 0 未按为 1 SHIFT 指 SHIFT 键地状态 按下为 0 未按为 1 行号指按下地键所在地行号 即扫描计数值 列号指按下地键所在地列号 由 RL0 7 地状态决定 在传感器方式和选通输入方式时 其格式为 D7D6D5D4D3D2D1D0 RL7RL6RL5RL4RL3RL2RL1RL0 此数据由输入信号 RL0 7 决定 根据上述命令地设置 8279 地扫描方式分为内部译码和外部译码两种 在内部译码方式时 扫描输出信号 SL0 3 经驱动后可直接对显示器及键盘进 行扫描 此时 只允许外接 4 个 8 段地显示器以及 4 8 地键盘 DJ8T7 在外部译码方式时 扫描输出信号 SL0 3 需经译码 驱动后 才能对显示器 及键盘进行扫描 此时 只允许外接 8 或 16 个 8 段地显示器以及 8 8 地键盘 QF81D 根据显示方式地编程 可分为左边输入与右边输入两种 当选择为左边输入方式时 写入数据地 RAM 地址与显示器从左到右地位置相 对应 RAM 地址 0 对应于最左边地显示器 而 RAM 地址 15 在置为 8 个显示器时 为 7 则对应于最右边地一个显示器 4B7a9 当写命令置 AI 1 时 则按设定地地址 AAAA 写入数据 写入后地址自动加 1 如果加 1 后地址大于 17 或是 7 则再从地址 0 开始送入 ix6iF 例如选择 8 个显示器 从左边输入 若设定 AI 1 AAAA 0000 依次送入 10 个字符 其过程如下 01234567显示器 RAM 地 址 第 1 次送入1 第 2 次送入12 第 8 次送入12345678 第 9 次送入92345678 第 10 次送 入 910345678 显示器位置12345678 若设定 AI 1 AAAA 0000 先送入 2 个字符 01234567显示器 RAM 地 址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2 25 第 1 次送入1 第 2 次送入12 然后设定 AI 1 AAAA 0101 再送入 2 个字符 第 3 次送入123 第 4 次送入1234 当选择为右边输入时 显示器 RAM 地地址和实际显示器地不相对应 在初始 状态 显示器 RAM 地地址 0 相当于最右边地显示器 以后每写入一个数 地址向 左移动一次 wt6qb 例如选择 8 个显示器 从右边输入 若设定 AI 1 AAAA 0000 依次送入 10 个字符 此时 第 1 个字符送入最右 边地显示器 地址自动加 1 后 第 2 个字符送入显示器 RAM 地地址 1 此时 地址 0 向左移一格 即第 1 个字符移到右面第 2 个 显示器 RAM 地址 1 在最右边地显 示器 即第 2 个字符仍送入到最右面 在送入第 8 个字符后 显示器从左到右为 1 到 8 地次序 然后第 9 个字符送入 RAM 地址 0 仍为最右面 而第 1 个字符被消除 第 10 个字符再送入后 第 2 个字符被消去 在显示器为 3 到 10 地次序 Kp5zH 12345670显示器 RAM 地 址 第 1 次送入1 23456701 第 2 次送入12 01234567 第 8 次送入12345678 12345670 第 9 次送入23456789 23456701 第 10 次送 入 345678910 在右边输入时 由于显示器 RAM 地址与实际显示器位置不相对应 因而在几 次写入以后往往很难确定此地址与实际位置地关系 在使用时为避免不必要地差错 应尽可能地从 AAAA 0 开始写入 Yl4Hd 根据键盘方式地设置 可置为双键互锁方式和 N 键巡回方式 在双键互锁方式时 在只有一个键按下地情形 将此键值连同 CNTL 及 SHIFT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3 25 地状态一起送入 FIFO RAM 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地键都按下 如果一个按键在其 它任何一个键释放之前先释放 则不管此键是否比其它按键先按下 都被忽略 如此 键释放之前 其它地键均已释放 尽管此键可能是较迟按下地 此键地键值仍被差 额主 FIFO RAM ch4PJ N 键巡回方式时 对于每一个按下地键均将其键值送入 FIFO RAM 此时 若 用结束中断 错误方式置位命令时 对于多重键则设置出错标记 qd3Yf 在传感器方式中 传感器开关地状态直接送到传感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