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精选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精选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精选_第3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精选_第4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 页 共 21 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题精选 崇岗中学 姚福光 2013 6 16 卷一卷一 关于关于 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 的实验专题检测的实验专题检测 一 选择题 1 右表是某同学在做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的实验中的相关记录 该实验结果表 明酶的催化作用 A 需要适宜的 pH B 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 C 需要适宜的温度 D 效率很高 2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需要进行如下步骤 取 3 支试管 编号并注入 2 mL 淀粉溶液 向各试管注入 1mL 新鲜淀粉酶溶液 向 3 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 将 3 支试管分别放入 60 的热水 沸水和冰块中维持 5min 观察实验现象 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 B C D 3 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 取 3 支大小相 同的试管 分别编号为甲 乙 丙 分别向 3 支试管中加入 3mL 浆糊 再各加入 2 mL 新鲜 的淀粉酶溶液 将甲 乙 丙 3 支试管分别置于 0 35 100 下约 5min 取出试管 各加入 2 mL 双缩脲试剂 边加边振荡 用沸水浴检验 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下 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实验步骤不正确 温度设置不合理 不能用双缩脲试剂 检验 A 只有 正确 B 只有 正确 C 和 正确 D 都正确 4 某同学想知道自己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作用 他取三只试管 分别编号为 然后进行下列实验 试管号12345 加入 2 毫升清水 加入 2 毫升唾液 加入 2 毫升 淀粉糊加入 2 毫升唾液 充分 振荡 放在 37 水浴中 10 分钟 滴碘液 加碘液后 号试管中物质不变蓝色的是 A B C D 5 某同学在做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实验中 记录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所示 该实 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A 需要适宜的酸碱度 B 具有专一性 C 需要适宜的温度 D 具有高效性 二 非选择题 6 某小组用馒头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下 试 管加 入 物 质温 度加 入 碘 液 1淀粉糊 唾液37 不变蓝 2淀粉糊 唾液0 变蓝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碘液检验 1淀粉糊 唾液37 不变蓝 2淀粉糊 唾液0 变蓝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2 页 共 21 页 在 A B 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 用凉开水漱口后 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2 毫升 向 A 试管中加入 2 毫升唾液 进行搅拌 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 将两支试管放在 37 温水中 10 分钟 观察两支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并得出结论 请你指出此实验设计方法步骤的错误 7 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 1 号试管 加入馒头碎屑和 2mL 唾液 并充分搅拌 2 号试管 加入馒头碎屑和 2mL 清水 并充分搅拌 3 号试管 加入馒头块和 2mL 唾液 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 37 的温水中保温 10 分钟 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 2 滴碘液 摇匀 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1 号试管不变色 而 2 号试管和 3 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色 结果分析 2 1 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 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 成了 2 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 3 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 4 实验结论 5 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 部位就开始被消化 8 某校七年级生物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 馒头在口腔的变化 的探究实验 四位 同学分别对馒头做了四种处理 方法如下 甲同学 将馒头碎屑放入 1 号试管 注入 2 毫升唾液 进行充分的搅拌 乙同学 将馒头碎屑放入 2 号试管 注入 2 毫升清水 进行充分的搅拌 丙同学 将馒头放入 3 号试管 注入 2 毫升唾液 不进行搅拌 丁同学 将馒头碎屑放入 4 号试管 注入 2 毫升唾液 不进行搅拌 接着将四支试管放入 37 的温水中保温 5 分钟 取出后分别加入 2 滴碘液 摇匀 请你想一想 1 这四位同学做的实验结果中 不变蓝的试管是 号试管 2 上述实验中 2 3 4 号试管都是 1 号试管的对照 扬扬仔细分析了乙 丙 丁 三位同学设计的对照实验后 认为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不妥之处 请你代替扬扬将丙同学 的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3 乙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 丙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 丁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 4 以上的实验可以充分说明 馒头在口腔里的消化与 有关 9 下表为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的几组实验记录 请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 象 试 管加入的物质 各 2 毫升 水温时间试剂加碘后的现象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3 页 共 21 页 1 号淀粉 唾液0 10 分钟碘液 2 号淀粉 唾液80 10 分钟碘液 3 号淀粉 唾液37 10 分钟碘液 4 号淀粉 清水37 10 分钟碘液 10 右图 A B 两试管装入 2 毫升淀粉糊 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 振荡使其反应充分 据图回答 1 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是 2 淀粉糊不变蓝的是 试管 3 B 试管的作用是 4 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 对消化有抑制作用 因为人 在运动过程中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 填 增加 或 减少 从而影响消化 5 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是从 开始 11 在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时 进行了三种处理 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 1 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 2 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将馒头块与唾液 放入 3 号试管中不搅拌 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以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为变量时 和 是对照实验 2 以 唾液 为变量时 和 是对照实验 3 若将 3 支试管都放入 37 左右的温水中 5 10 分钟后取出 号试管中 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 分析其中原因是 4 将 3 支试管都放入 37 左右的温水中的原因是 号试管中将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搅拌的目的是 5 结合实验得出 馒头的消化与 有关 12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 在探究 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 时 进行了以 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2 mL 唾液A2 mL 唾液 震荡后保温37 水浴中保持 10 分钟 加入碘液2 滴 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在 2 号试管的 A 处应加入 作 为 1 号试管的 实验 2 1 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 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B 37 C 2mL 清水 碘液 A 37 C 2mL 唾液 碘液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4 页 共 21 页 3 1 号试管与 3 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 口腔中 有助于 食物的消化 4 由此可见 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 性消化 又能进行 性消化 13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 在探究 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时 进行了以 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 唾液A2ml 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 水浴保温 10 分钟 加入碘液2 滴 1 为了证明 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在 2 号试管的 A 处应加入 与 1 号试管形成 2 为了证明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应选用 两只 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 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 原因是 4 有的同学提出 除以上三个试管外 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 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 搅拌 其他处理均相同 你认为这样设置 填 有 或 无 必要 5 水浴温度保持在 37 的原因是 若 加入碘液 步骤放在 保温 前 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 填 是 或 否 14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 会感觉到有甜味 这是为什么呢 某同学猜测 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 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 元旦假期 结束返校后 他做了如下实验 第 1 步 取适量新鲜馒头 切成碎屑 分成 2 等份 将口漱净 取 4 毫升唾液放入小 烧杯中 第 2 步 取 2 只洁净试管 分别编号为 做如下处理 在 号试管中放入 1 份 馒头碎屑 注入 2 毫升唾液 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第 3 步 将 2 支试管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 10 分钟 第 4 步 在 2 只试管中各滴加 2 滴碘夜 摇匀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 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 这是为了模拟 2 请将该实验的第 2 步补充完整 直接写在第 2 步下面的横线上 3 该实验的第 3 步有待改进 请将改进后的做法直接写在第 3 步下面的横线上 15 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5 页 共 21 页 1 该实验是观察 对 的消化作用 2 实验过程 D 中 2 号试管浆糊颜色 原因是 1 号试管中颜色 原因是 3 如果将 C 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 50C 再重复 D 过程 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 16 某同学探究了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其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下 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试管内的溶液不变蓝 实验结论 馒头变甜与牙齿咀嚼 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有关 1 实验在设计和操作上有几处 错误 请你指出并纠正 2 该同学描述的实验现象是否与他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相符 如 果不符 请你重新描述实验现象 3 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可靠 17 某同学在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过程中 向 l 号 2 号试管中各加 人 2 毫升浆糊 再向 l 号试管中加入 2 毫升清水 2 号试管中加入 2 毫升唾液 将 2 支试管充分振荡后 放人盛有 370C 左右温水的烧杯中 10 分钟后取出 待冷却后各加人 2 滴碘液 观察实验现象 回答有关问题 1 滴加碘液 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1 号试管呈 2 号试管呈淡黄色 2 以上现象说明 2 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唾液中的 消化分解 3 从唾液的作用可知淀粉在消化道的 部位开始被消化 4 两支试管放在 370C 左右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 18 实验证明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下面的实验就是为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 进行的 准备五支试管 加入等量的酶溶液后 把每支试管放入提前准备好的不同温度的 烧杯中 然后再分别加入一块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 记录蛋白块消失的时间 注意 实验中要保证每个烧杯的水温恒定 记录结果如下 温 度10 20 37 52 7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25181028不消失 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 酶活性最强时的温度是 2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 3 请想出一种办法改进实验 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6 页 共 21 页 4 你认为本实验中的酶可以叫做 酶 在人体中含有该种酶的消化液有 5 由此实验可知 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19 某人得了胃癌 做了胃部分切除术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胃液在人体消 化中的作用 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你帮助完成探究活动的相应内容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A 淀粉糊 B 蛋清制成的蛋花液 C 花生油 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 试管 烧杯 温度计 酒精灯 三脚架等 实验药品 实验药品 盐酸 氢氧化钠 蒸馏水 碘酒等 1 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 以验证胃液在化学性消化中的作用 胃液的采集 将一只对铃声已建立起食物反射的狗 在其胃底部做一个人工胃瘘 胃液可由胃瘘流到体外 利用铃声刺激空腹的狗 引起它产生分泌胃液的条件反射的方 法 可获得纯净的胃液 实验材料选择和制备 根据胃液中酶的作用 应选择 填字母代号 选择 该材料的原因是 并各取 2ml 分装在甲 乙两个试管中 验证胃液的化学性消化 甲乙丙 实验材料2ml2ml 对照实验 水浴温度 在上表中甲试管对应的 加入 2ml 胃液 乙试管对应的 加入 2ml 甲 乙 试管的水浴温度 应是 保温约 20 30 分钟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甲试管中物质发生变化 消失 乙试管中物质不发生变化 不 消失 此结果说明 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2 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胃液的消化作用在于酶 而不是盐酸 可以在上述实验中再加 一个试管丙 在试管丙内 和 处应分别加入 使试管丙应和 试管甲形成 20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 会感觉到有甜味 这是为什么呢 某同学猜测 在牙齿 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 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 元旦假期结束返校后 他做了如下 实验 取适量新鲜馒头 切成碎屑 做成浆糊并振荡 分成 2 等份 将口漱净 取 4 毫 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取 2 只洁净试管 分别编号为 做如下处理 如下图 1 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 做成浆糊并振荡 这是为了摸拟 2 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 的消化作用 3 实验过程 D 中 1 号试管中颜色 原因是 2 号试管浆糊颜色 原因是 分析与讨论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7 页 共 21 页 4 该实验过程中 设置两只试管的作用是 5 如果将 C 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 50C 再重复 D 过程 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 6 如果将 C 过程与 D 过程对调一下顺序 实验现象可能是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5 CDDBC 二 非选择题 6 有两处错误 一是步骤 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或在 B 试管中没加入 2 毫升清水 二 是第 步骤应该对调 7 1 蓝色 2 麦芽糖 淀粉没用被消化 3 没有进行充分消化 4 淀粉的消 化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5 口腔 8 1 2 3 4 2 将馒头碎屑放入 3 号试管 注入 2 毫升唾液 并进行充分的搅 拌 3 唾液 牙齿 舌 4 唾液的分泌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9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10 1 碘液 2 A 3 对照 对比 或者 对照实验 对比实验 4 减少 5 口腔 11 1 2 3 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4 酶 的 催化 作用发挥最大活性 使唾液与馒头充分混合便于消化 5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和唾液中的淀粉酶 2 分 12 1 2mL 清水 对照 2 唾液淀粉 3 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 4 化学 物理 13 1 2ml 清水 或等量清水 对照 2 1 和 3 3 1 淀粉被唾液 或 唾液淀粉酶 全部分解 2 分 4 无 5 使酶的催化作用 或催化活性 发挥最好 2 分 是 14 1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或答 牙齿和舌的作用 2 在 号试管中放入 另 1 份馒头碎屑 注入 2 毫升清水 并进行充分的搅拌 3 将 2 支试管一起在 37 环 境中放置 5 10 分钟 15 1 唾液淀粉酶 淀粉 2 不变蓝 淀粉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 被分 解 变蓝 淀粉遇碘变蓝 3 均变蓝 16 1 无对照实验 碘液不应在第 步加 应在最后加碘液 37 水浴应保持 10 分钟而不是 1 分钟 2 不符 第 步加碘液后试管内的溶液变蓝 第五步水浴 1 分钟后 蓝色略有褪色 只答试管内溶液为蓝色也可 3 不可靠 17 1 蓝色 2 唾液淀粉酶 或 酶 3 口腔 4 人体内温度环境 18 1 37 2 酶活性越大 蛋白质分解越快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 3 将蛋白块处理得更小一些 4 蛋白 胃液 胰液 肠液 5 水温最好掌握在 37 左 右 19 1 B 胃液能消化蛋白质 蒸馏水 37 或相同的 胃液对蛋白质具 有 化学性 消化作用 2 2ml 蛋花液 2ml 盐酸 对照 20 1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或答 牙齿和舌的作用 2 分 2 唾液淀粉酶 对淀粉 3 变蓝 淀粉遇碘变蓝 不变蓝 淀粉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 被分解 4 作对照 5 均变蓝 6 均不变蓝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8 页 共 21 页 卷二 血卷二 血 液液 循循 环环 系系 统统 检检 测测 题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5 分 1 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 b 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 则 a 内流静脉血 c 内流静脉血 B 若 b 为肾小球 则 a 内流动脉血 c 内流静脉血激 C 若 b 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 则 a 内流静脉血 c 内流动脉血 D 若 b 为肺部毛细血管 则 a 内流静脉血 c 内流动脉血 2 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 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 药物通过心脏 的途径是 A B C D 3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 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A 心室 动脉 毛细血管 静 脉 心房 B 心室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心房 C 心房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室 D 心房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心室 4 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如果 I 代表肺泡问的毛细血管 代 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养料 D 废物 5 右图中 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 代表血管 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 管中的流动 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 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A B C D 6 血管分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C 将血液从身体各 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7 心脏结构中 与主动脉相通的是 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 右心 室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9 页 共 21 页 8 下列叙述中 属于人体毛细血管特点的是 A 内径小 血流速度快 便于物质 交换 B 管壁厚 破损时血液喷射而出 C 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内径 小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血流速度慢 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9 当人体内的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或结构时 会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是 A 肝组织 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B 肺泡壁的毛细血管 C 肾小球 D 左心室到主动脉 10 老年人骨质疏松 原因是骨中缺少了 A 蛋白质 B 铁 C 维生素 C D 钙 11 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 对运载血细胞 运输养料和废物起重要作用的是 红细胞 白细胞 血浆 血小板 12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易与氧结合 但不易分离 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 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 易与一氧化碳结合 也易分离 不易与一氧化碳结合 但易分离 13 人体的血液在各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是 A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B 毛细血管 静脉 动脉 C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D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14 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 以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A 静脉 心房 心室 动脉 B 静脉 心室 心房 动脉 C 动脉 心房 心室 静脉 D 心室 心房 静脉 动脉 15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其心脏 A 心率较快 每搏输出量大 B 心率较快 每搏输出量小 C 心率较慢 每搏输出量大 D 心率较慢 每搏输出量小 16 某人的每搏输出量约为 70ml 此人的心率为 70 次 分 则他的心输出量约为 A 4900ml B 140ml C 70ml D 5250ml 17 测量血压的部位是 A 上臂桡动脉处 B 上臂桡静脉处 C 上臂肱动脉处 D 上臂肱静脉处 18 在我们的食物中有六类营养物质 其中既能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又是组织细胞 构成物质的是 A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B 维生素 糖类 脂肪 C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D 维生素 水 糖类 19 为了促进骨骼发育 除了给儿童补充钙磷多的食物外 还应补充 A 缺乏铁元素 B 缺乏维生素 A C 缺乏维生素 D D 缺乏维生素 C 20 如果你给贫血患者提供饮食建议 你认为应该选择的食物组合是 A 大骨汤 红薯 白菜 B 鸡蛋 猪肝 猪血 C 海带 紫菜 胡萝卜 D 肥肉 土豆 冬瓜 21 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 应多吃一些瘦肉 鱼 蛋 奶 豆类等食物 因为这些食 物中含有较多的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维生素 D 糖类 22 婴儿输液可以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 在这种情况下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患 病部位左手臂时 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 A 上腔静脉 B 下腔静脉 C 主动脉 D 肺动脉 23 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 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A 普通洗衣粉 B 酒精 C 沸水 D 肥皂水 24 小李因急性炎症住院 进行血常规检查 下列各项会急剧升高的是 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白细胞 D 血浆 25 从左手臂静脉注射青霉素 青霉素到达右手臂 几次经过心脏 A 2 B 3 C 4 D 1 卷三卷三 尿的形成和排出尿的形成和排出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0 页 共 21 页 1 2011 苏州 16 右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尿素在甲处形成的 B 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 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滤过并形成尿液 D 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 会于丁处被重吸收 2 2011 衢州科学 17 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 100 万个肾单位组成的 如图为一个肾单位 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 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 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 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 2011 聊城 5 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 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 单位 克 100 毫升 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甲 乙 丙 A 血浆 B 肾小囊中的液体 C 尿液 D 无法判断 4 2011 临沂 26 下表是某人的血浆 原尿 尿液成分的比较 单位 g 100mL 其中的 丙是 A 血浆 B 原尿 C 尿液 D 血浆和尿液 5 2011 威海 18 右图为人体局部血液流动示意图 a b 表示动脉 c 表示毛细血管 a b c 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 则 c 处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 气体交换 B 物质交换 C 过滤 D 重吸收 6 2011 枣庄 28 正常人血浆 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A 水 尿素和无机盐 B 水 尿素和葡萄糖 C 无机盐 尿素和蛋白质 D 尿素 无机盐和葡萄糖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1 页 共 21 页 7 2011 济宁 13 人喝进体内的水 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 这部分水一定不会 经过 A 下腔静脉 B 右心房 C 肺静脉 D 肾静脉 8 2011 泰安 29 在肾单位的结构中 具有重吸收作用的是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入球小动脉 9 2011 江苏南通 10 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 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A 肾小球 B 肾单位 C 肾小体 D 肾小管 10 2011 江苏南通 11 正常情况下 原尿中能被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 A 水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大分子蛋白质 11 2011 南京 6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 肾脏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 12 2011 湖南湘潭 15 泌尿系统中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 肾脏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 13 2011 十堰 76 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 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A 过滤作用和吸收作用 B 重吸收作用 c 吸收作用和分解作用 D 分解葡萄糖 14 2011 十堰 77 下图分别是人体血液流经 X Y 器官后部分成分的变化情况 请推测 X Y 是什么 A 肺 小肠 B 肾 肝 c 肾 小肠 D 肝 肾 15 2011 内江 血液在人体内主要起运输作用 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 发生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 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 养料含量增加 B 血液流经小肠后 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C 血液流经肾脏后 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D 血液流经肝脏后 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增多 养料含量不变 16 2011 福建福州 14 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尿液只有原尿的百分之一左右 这种重吸收作 用发生在 A 肾小管 B 肾小囊 C 肾小球 D 输尿管 17 2011 福建泉州 29 右图是肾单位模式图 其中 内形成的液体是 A 血液 B 血浆 C 原尿 D 尿液 18 2011 福建泉州 30 上题图中 重吸收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2 页 共 21 页 A B C D 19 2011 安徽巢湖 11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无机盐 C 葡萄糖 D 尿素 20 2011 海南 11 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分别是 A 心和肺 B 肺和肾 C 心和肝 D 肺和胃 21 2011 浙江湖州 1 健康的人尿液中一般不会有 A 水 B 尿素 C 葡萄糖 D 无机盐 22 2011 菏泽学业 24 8 分 下面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与肾单位模式图 阿拉伯数字 表示人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内的血液达到心脏时 首先流入 填心脏的结构名称 2 图中内的血液比内的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 这与 作用有关系 内的血液比内的血液成分明显减少的物质有 3 气体进出结构 必须通过 作用完成气体交换 在此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 显著变化是 4 氧气进入血液后与 结合 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 参与 分解有机物 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 某人患阑尾炎时 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 数目明显增多的项目是 23 2011 潍坊 27 以下是与人体生理活动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请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作出解释 1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个过程 分别是 2 给病人输液时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 这是因为静脉往往分布在身体的表层 并且 在静脉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血液中运输氧气的是 3 当人的尿液中被检验出红细胞和蛋白质 说明 通透性增 大 4 原尿中的葡萄糖 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回到毛细血管中 需穿过 层细胞 膜 5 请将右图 A B C D 四条血管与心脏上相应的血管连接起来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3 页 共 21 页 24 2011 淄博 1 9 5 分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 B 系统后在 部开始被消化 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2 氧气进入人体后 最终在 处被利用 与 相比 中的 气体增多 3 当 发生病变而通透性增高时 C 中就会出现红细胞和蛋白质 25 2011 湖北恩施 13 下图为人体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 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 1 和 2 比较 1 中的 气体比 2 中的含量增多 2 若静脉注射药物 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3 张阿姨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 测得血红蛋白含量为 90 克 升 正常值范围是 110 150 克 升 医生建议她应该注意多吃含蛋白质和 丰富的食物 消化和吸收食 物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4 某肾炎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 此人肾脏的 可能发生 了病变 26 6 分 下面是人体消化 呼吸 泌尿 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 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4 页 共 21 页 1 图中 a 代表物质是 它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 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2 在组织细胞中 物质 a 被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 3 图中 d 体表的气体从肺泡排出体外 在此过程中 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选填 收缩 或 舒张 4 健康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 下列液体中尿素深度最高的是 A 血浆 B 原尿 C 尿液 27 2011 四川泸州 50 5 分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分解成 氨基酸 后 才能通过小肠的 a 过程进入血液运往全身 如果一边吞咽食物一边说笑 会导致食物误入气管 这是因为吞咽时 会厌软骨 来不 及盖住喉口 2 血管 中的血液流经肾脏时 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 重吸收 作用后 血液中 的 尿素 减少 3 某人患肺炎后 医生在其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 药物到达肺部至少要经过图中 A 腔两 次 28 2011 福建南安 41 6 分 右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5 页 共 21 页 1 内的液体是 内的液体是 由 流出的液体是 由 流出的液体与 内的液体相比较 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不含有 2 若某人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 可能是因为此人肾单位中的 发生病 变 29 右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 当血液流经 时 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无机盐 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 过滤到 中形成 b 中液体与血浆相比 除不含大分子 外 其它成分相似 2 b 中液体流经 时 经 c 的 作用后 形成尿液 30 2011 福建泰宁 30 8 分 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其中 代表生理过 程 代表相关物质 请据图回答 1 过程在人体消化系统的 器官中进行 发生的主要部位是 它含有多种消化液 其中胆汁是由 分沁的 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 2 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 这与 的调节作用有直接 关系 3 空气中的 在血液中依靠 运输 4 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尿的形成过程主要 包括 和 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 如果 是肾脏有疾病 可能是 出现了病症 31 2011 河北保定 16 4 分 人要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 以满足自身对 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同时也要把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这就需要人体的协调活动 下面是人体部分系统的关 系图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6 页 共 21 页 1 图中 A 表明的是 系统 2 a 进入组织细胞后 在 b 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 3 人体通过 A 系统将代谢废物和过剩物质 d 以尿液的形式通过 B 系统排出 体外 4 正常人形成的尿液成分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A 水 B 尿素 C 无机盐 D 葡萄糖 32 2011 鸡西 17 3 分 请将下列结构与功能连接起来 A 肾小球 a 重吸收 B 肾小管 b 过滤 C 膀胱 c 贮存尿液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7 页 共 2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5 CDBBC 6 10 ADCBC 11 15 AABCC 16 20 ACDCB 21 C 22 1 右心房 2 肾小球的滤过 尿酸 尿素 3 呼吸 二氧化碳减少 氧气增加 4 血红蛋白 组织细胞 5 白细胞 23 1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2 分 2 瓣膜 静脉瓣 红细胞 血红蛋白 3 肾小球 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 4 4 5 参考右图 2 分 连错一处扣 1 分 连错 2 处扣 2 分 其 它连接方式只要合理也可 24 5 分 1 胃 氨基酸 2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3 肾小球 25 5 分 1 二氧化碳 2 C D A B 3 铁 小肠 4 肾小球 26 1 葡萄糖 吸收 右心房 2 线粒体 3 舒张 4 C 27 1 氨基酸 会厌软骨 2 重吸收 尿素 3 两 28 6 分 1 血液 原尿 尿液 葡萄糖 2 3 肾小球 29 1 肾小球 肾小囊腔 蛋白质 2 肾小管 肾小管的重吸收 30 8 分 口腔 小肠 肝脏 激素 红细胞 肾小球的滤 过作用 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球 31 本题共 4 分 1 血液循环 或循环 1 分 2 能量 1 分 3 泌尿 1 分 4 D 1 分 32 A b B a C c 卷四 眼与耳试题卷四 眼与耳试题 1 下面为眼的结构图 A B 1 外界的光线依次经过 最后在 形成一个 在这个过程中 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上有 它们将图像信 息通过 传给 人就产生了 2 放映电影中 当走进电影院后什么也看不见 稍等片刻 可看到周围的人 这是由于 会变 这种变化是 七年级生物下册精选习题 北师大版 第 18 页 共 21 页 发挥作用 3 白眼球 指 黑眼球 指 4 物体在眼睛里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似 其中 B 图中的 a b c 分别相当于 A 图中的 5 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说明眼的感觉很灵敏 原因是 内 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6 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 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 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7 若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 就容易造成假性近视 这时眼球中 的特点是 以后如果仍不注意用眼卫生 就 会造成 就容易患上真性近视 远处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的 这种情况下要想看清 楚远处的物体 就需要戴 加以矫正 8 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或黑眼睛 是因为 内含的 不同造成的 9 眼球成像过程中 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 10 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 形成图像部位是 视觉的部位是 11 由看书转为远眺 瞳孔的变化是 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是 12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 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下 人的瞳孔大小会变化吗 13 王某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