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22012高二历史高二历史 第五单元同步解析与测评第五单元同步解析与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3 3 本试题考试时间 本试题考试时间9090分钟 满分分钟 满分100100分 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大题 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魏源 师夷长技 的唯一目的是 制夷 即抵抗外国侵略者 洋务派 师夷长技 的 目的 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 和好 条件下 徐图自强 回答 1 2题 1 如果说洋务派是魏源的继承者 则其所指主要是 A 都是清朝的官员 B 都主张学习西方技术 C 洋务派官员是魏源的学生 D 都开眼看世界 2 魏源和洋务派对学习技术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的认识 A 基本一致 B 完全一致 C 有本质的区别 D 大同小异 3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 西方人讲礼貌 正直 有知识 根本不应该 称之为 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 夷 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 都改作 洋 了 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 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 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 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D 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4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乃不能及 如果你是洋务派 按照这 个逻辑推论 你将得出的结论是 A 闭关自守 B 完全西化 C 中体西用 D 推介中国文武制度 5 十九世纪中后期 当世界加速迈向近代化时 下列人物也正以一场运动引领着中国 与时俱进 他们的这场运动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起到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A 补充作用 B 瓦解作用 C 改革作用 D 巩固作用 6 上页图片中的人物掀起一场 与时俱进 运动的目的是 A 挽救封建统治 B 将 师夷长技 付诸实践 C 强化纲常伦理 D 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 7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史学界对他的褒贬不一 有史学家指出 对中 国历史发展来说 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 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 掀起 向西方学习 的新思潮 B 缔结 马关条约 以结束中日战争 C 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D 甲午战争中竭力维护北洋舰队 8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人提出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十万豪商 胜有百万劲卒 这一思想主张当属于 A 洋务派 B 早期维新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9 持有上述思想的人包括 魏源 王韬 郑观应 左宗棠 A B C D 10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的状况叙述与上述思想最具契合性的是 A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 顽固派阻扰维新变法 D 洋务运动的开始 11 马克思指出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 借用他们的名字 口号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和衣服 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 用这种借来的语言 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这 一观点能够用来评价 A 中体西用的思想 B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 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12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如果是评价上列选项中的某一点 那么支撑它的事实是 A 康有为撰写 新学伪经考 B 孙中山发表 民报 发刊词 C 康有为发表 孔子改制考 D 陈独秀创办 新青年 13 严复在 辟韩 一文中说 秦以来之为君 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 国谁窃 转相 窃之于民而已 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 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 严复继承了黄宗羲的民主思想 B 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 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 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14 康有为说 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托之先王 既不惊人 又可避祸 这句 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康有为认为改制应代表平民利益 B 康有为认为应该 托古改制 C 平民改革难以避免失败 D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15 康有为等人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 A 建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 B 首要目标是救亡图存 C 废除了科举制度 D 使中国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利 16 君权日益尊 民权日益衰 为中国致弱之根源 君权与民权合 则情易通 议 法与行法分 则事易就 二者斯强矣 这一观点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戌戊维新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7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推动政治改革 C 发展社会经济 D 促进思想启蒙 用心 爱心 专心 4 18 陈独秀说 吾国之维新也 复古也 共和也 帝制也 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 张抗斗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 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在此提到的历史事件不包括 A 百日维新 B 辛亥革命 C 袁世凯复辟 D 新文化运动 19 陈独秀在上面的材料里表达的观点是 A 民主政治没有成功 B 执政党和在野党争斗激烈 C 国民没有民主政治的觉悟 D 革命党人没有发动群众 20 导致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是 A 俄国十月革命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五四运动 D 马克思主义社团的出现 21 东方杂志 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 一年以来 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 风起云涌了 报章杂志的上面 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 西也是讨论布尔什维克主义 在 当时 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是 A 李大钊发表 庶民的胜利 一文 B 共产党宣言 在 东方杂志 发表 C 青年杂志 更名为 新青年 D 新青年 出版了 马克思主义专号 22 1920年前后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这批人里不包括 A 毛泽东 B 邓中夏 C 瞿秋白 D 邓小平 23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 盖在昔月 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 而在今 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 事实上 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 它们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 B C D 24 1922年4月 梁启超在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中说 近五年来 中国人渐渐的知 道自己的不足了 这点觉悟 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 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 第一 期 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 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 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 足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 所进行的努力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用心 爱心 专心 5 A B C D 25 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 经济 文化诸方面的变化 近代前期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依次经过 A 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B 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 C 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D 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第26题14分 第27题7分 第28题15分 第29题14分 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 所谓反之人心既安 放之四海而皆准者 大总统发布尊崇孔圣令 材料二材料二 苟有阻碍这前途者 无论是古是今 是人是鬼 是 三坟 五典 百宋千元 天球河图 金人玉佛 祖传丸散 秘制膏丹 全部都踏倒他 鲁迅 华盖集 材料三材料三 社会主义的讨论 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 隔着纱窗看晓雾 社会主义流 派 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 不十分清晰的 正如久雍的水闸 一旦开放 旁流杂出 虽然 是喷沫鸣溅 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 其时一般的社会主义思想大半都是如此 瞿秋白 饿乡纪程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文告是什么政府颁发的 其政治目的何在 其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 分别引发了怎样的反击事件 4分 2 从思想文化层面来讲 材料二中 鲁迅所讲的 这前途 的含义是什么 2分 全部都踏倒他 的 他 指什么 全部都踏倒他 表达了鲁迅怎样的姿态 2分 3 材料三中 瞿秋白所讲的 隔着纱窗看晓雾 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和爱国知识 分子的什么状况 久雍的水闸 一旦开放 又是什么含义 3分 4 上述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中国思想领域何种变化趋势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 用心 爱心 专心 6 些 3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 其原因不一端 而思想自由 其总因也 欧洲之所以有今日 皆由十四 五世纪时 古学复兴 脱教会之樊篱 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 我中国 学界之光明 人物之伟大 莫盛于战国 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呜呼 居今日诸学日新 思潮横溢之时代 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 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1902年 请回答 1 梁启超用欧洲十四五世纪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是想说明什么 2分 2 梁启超在这里提到的欧洲十四五世纪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史实分别是指什么 3分 3 梁启超所说的 今日诸学日新 思潮横溢 在当时的表现是什么 2分 28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 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 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他们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6分 上述观点有何不同 3分 产生上述不同的经济 文化背景是什么 6分 29 概括洋务派 维新派 新文化运动领袖们 向西方学习 的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和 各自特点 9分 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 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 发展产生的影响 5分 解题技巧示例解题技巧示例 1 中华民族使用的汉字 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 新文化运动时期 有人提出汉字是 封建时代的旧文化 应予废除 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A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 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 C 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D 为根除旧文化中的落伍之处而走向偏激 用心 爱心 专心 7 解题技巧 本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全面理解 白话文运动仍然使用汉字 社会 主义思潮同样是用汉字来承载 故 A 项 C 项都不可能是原因 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也是 有人 如此 比较笼统 因而 B 项也似是而非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每个选项都认真思考 采取谨严的态度 答案为 D 2 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最近拟举办 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 主题 展览 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关于 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的展览有一 段文字节选 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 中国人为救亡图存 吸取西方成果 先后提 出各种主张 如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托尧舜以行民主 之太平 孔子改制考 只有这两位先生 德先生 赛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作为解说员 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 解题技巧 本题以情境假设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思想解放潮流中的观点的理解 理解不同主张的实质和作用就需要把这些观点置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 解答时 语言要具有概括性 例如 中体西用 就需要抓住洋务派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 比较开明的官僚阶层 他们掀起了洋务运动 一旦联系到这些所学知识 再注意 实质 在 语言表达层面上的抽象性 作用 在思维层面上的辩证性 则不难作答 答案 实质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御敌强国 作用 开阔国人视野 启迪人们重视 认识世界 探索救国道路 实质 在保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 利用西方科技自强求富 作用 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 展 后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 实质 改革封建专制制度 变法图存 作用 突破洋务派主张 掀起维新运动 改良道 路行不通 实质 提倡民主科学 反对封建迷信 作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促进了思想 解放 推动了科学发展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基础测评基础测评 第第1414课课 从从 师夷长技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到维新变法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A 4 B 5 C 6 C 7 C 8 B 9 B 10 C 11 B 12 A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二 非选择题 13 康有为 甲午中日战争后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民族危机严重 主张 像孔子那样 托古改制 实行维新变法 兴民权 以挽救民族危亡并图 中国之治强 体 现了救亡图存爱国精神 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 具有思想解放的进步性 14 1 材料一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是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材料三是君主立宪 2 材料三明确主张君主立宪 材料四不提兴民权 设议院 开国会 主张以君权变 法 只是上书言事而已 康有为依靠皇帝来变法 3 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从理论主张到付诸实践 第第1515课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一 选择题 1 B 2 A 3 D 4 C 5 C 6 B 7 D 8 A 9 B 10 D 11 A 12 C 13 C 二 非选择题 14 1 文学革命 即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2 胡适主张文学改良 主要是内容和文体等方面的改革 陈独秀号召文学革命 明确 提出推倒封建主义的文学 建立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 还指出要革新政治 必须进行文学 革命 15 1 鲁迅是 新青年 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 他借 新青年 而把反封建内容与白 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青年 是鲁迅表达民主 科学和新道德思想的载体 2 是由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面向工人的刊物 3 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建立工人当家作主的社会 说明马克思主义 已经传入中国 4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创立奠定 了思想基础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 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 受 用心 爱心 专心 9 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因此从政治层面来看历史的话 儒家传统文化已经是维护封建统 治的理论基础 要想反对封建统治 就有必要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 近代以来 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 思想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 西方的资产阶级 文化推动了西方的近代化进程及其他的强大 思想界在寻求本国遭受列强欺凌的原因过程中 也在反思传统的儒家文化 新文化运动就是西学东渐进程中出现的一场崇尚民主科学 反对 封建迷信和专制 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因此 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新 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单元测评单元测评 一 选择题 1 B 2 C 3 A 4 C 5 B 6 A 7 C 8 B 9 C 10 B 11 B 12 C 13 C 14 D 15 B 16 B 17 D 18 D 19 C 20 C 21 D 22 D 23 C 24 D 25 A 二 非选择题 26 1 袁世凯政府 目的是为其称帝复辟制造舆论 在政治上 引发了反帝制的护国 运动 在思想上 先进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 这前途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洛阳中考三练数学试卷
- 六升七实验数学试卷
- 乐学优佳随堂练数学试卷
- 南阳二模高三数学试卷
- 隧道安全管理方案
- 六下西师大版数学试卷
- 全国一高考数学试卷
- 景观绿化设计与施工方案
- 清城区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协调方案
- 氯甲烷泄露应急预案
- 2.PaleoScan详细操作流程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竞赛真题模拟汇编(共184题)
- PLC西门子S7-1200应用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苏州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招聘考试真题2022
- 铜陵横港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专升本数学教材(新)
- 安装电工电气调试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病三则
- GB/T 11547-2008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