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习题集(带答案)_第1页
管理会计习题集(带答案)_第2页
管理会计习题集(带答案)_第3页
管理会计习题集(带答案)_第4页
管理会计习题集(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 习题习题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论述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第二章 成本特性与变动成本法成本特性与变动成本法 一 单项选择题 1 有关固定成本特点的说法 正确的是 C A 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B 固定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C 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D 固定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2 在相关范围内 单位变动成本 B A 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B 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 持不变 C 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D 随产量增加而减少 3 在变动成本法下 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应 A 处理 A 作为期间成本 B 作为产品成本 C 递延到下期 D 按在产品与产成品分摊 4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分期营业净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 因在于 D A 变动生产成本水平出现了差异 B 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 C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计入损益表的位置和补偿途 径不同 D 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 5 当期初无存货 期末有存货时 全部成本法确定营业净利润 2 B 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或大或小 6 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当前 后期产量不变时 按全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C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或多或少或不变 7 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 A 之间的 差额 A 变动成本 B 固定成本 C 总成本 D 单位售 价 二 多项选择题 1 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 CD A 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 C 生产成本 D 非生 产成本 2 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 ADE A 固定成本 B 直接成本 C 间接成本 D 变动 成本 E 混合成本 3 常用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有 ABD A 技术估算法 B 合同检查法 C 因果法 D 历史成本分析法 4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损益确定上存在以下区别 BCD A 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不同 B 营业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不同 C 所编制的损益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 D 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5 边际贡献可以以 ABD 表示 A 总额 B 单位边际贡献 C 安全边际 D 边际 贡献率 3 6 边际贡献率是指 AC 的百分比 A 边际贡献总额占销售收入 B 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 入 C 单位边际贡献占销售单价 D 单位变动成本占销售单 价 三 计算分析题 1 申达公司 2009 年和 2010 年传统的简略损益表的有关资料如 下表 假定期初 期末无存货 又两年的销售单价及成本水 平均无变动 试根据上述资料 结合成本性态原理 将损益 表中的空白部分填入正确的数据 项 目2009 年2010 年 销售收入600000900000 销售成本 直接材料120000 直接人工150000 变动制造费用60000 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毛利120000 推销及管理费用 变动部分 固定部分42000 净 利30000 2 申达公司 2011 年上半年 6 个月的运输费 混合成本 的历 史资料如下 月 份123456 运输量 吨公里 6004001040700800500 4 运输费 元 680050001140076008600560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下列方法将运输费分解成变动成 本和固定成本 并写出成本公式 高低点法 回归分析法 3 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 计划年度生产量为 4000 件 销售 量 3500 件 期初存货为零 预计发生直接材料 20000 元 直 接人工 32000 元 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6 元 件 固定制造费用 28000 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 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 法计算计划年度的期末产品存货成本 4 某公司销售某种产品 2009 年和 2010 年度的生产量均为 8000 件 销售量分别为 7000 件和 9000 件 存货计价采用 先进先出法 该产品单位售价 10 元 件 单位变动生产成 本 5 元 件 全年固定性制造费用 24000 元 固定性销售及管 理费用 16000 元 要求 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 计算该公司 2009 年和 2010 年的税前利润 说明该公司 2009 年 2010 年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税前利润差异的原因 5 某企业 1 8 月份耗用的直接工时及制造费用总额如下 月 份12345678合 计 业务量 千工 时 3530404040454050320 制造费用 千 元 8070708090808090640 要求 按回归分析法测定该企业每耗用一个直接工时所需的 变动制造费用及每个月的固定制造费用 该企业预计 9 12 月份耗用直接工时 195000 个 测算 全年所需制造费用总额 第三章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 5 一 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本量利的基本公式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及营业净利润 三者之间的关系应为 C A 营业净利润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B 边际贡献 营业净利润 固定成本 C 营业净利润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D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营业净利润 2 边际贡献首先应当补偿 C A 变动成本 B 利润分配 C 固定成本 D 总成本 费用 3 下列哪一个因素会使保本点发生变化 D A 销售量增加 B 总产量减少 C 变动成本总额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D 固定成本减少 4 图新公司生产 A 产品 去年 A 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 40 保本销售额为 500000 元 假定去年的营业利润为 300000 元 那 么销售收入总额为 B 元 A 1050000 元 B 1250000 元 C 840000 元 D 600000 元 5 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 保本点越高 C A 盈利区的面积越大 亏损区的面积越小 B 只引起盈利区的变化 C 盈利区的面积越小 亏损区的面积越大 D 只引起亏损区的变化 6 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是 B A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互为倒数 B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等于 1 C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小于 1 D 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之和大于 1 7 已知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 30000 元 单位变动成 6 本为 15 元 件 产品变动成本率为 50 则该产品的保本量为 B A 1000 件 B 2000 件 C 1500 件 D 2500 件 8 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单位变动成本为 45 元 固定成本 总额为 60000 元 产品单价为 120 元 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 60 该企业当期应当销售 D 产品 A 800 件 B 1280 件 C 1333 件 D 2000 件 9 已知企业本年目标利润 2500 万元 产品单价 1000 元 变动 成本率为 40 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 700 万元 则要达到目标 利润 企业应销售产品 B A 80000 件 B 53334 件 C 41667 件 D 62500 件 10 已知企业本年目标净利润 2800 万元 所得税税率为 30 产品变动成本率 40 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 1400 万元 则为达 到目标利润 企业至少应销售 A 产品 A 9000 件 B 5600 件 C 5333 件 D 以上 都不对 11 已知企业 1996 年目标利润为 40 万元 预计该年固定成本为 23 万元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21 元 销售量为 20000 件 则该企 业应将产品单价定为 D A 21 元 B 210 元 C 31 5 元 D 52 5 元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比率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BC A 边际贡献率 保本作业率 1 B 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 本率 1 C 保本作业率 安全边际率 1 D 安全边际率 变动成 7 本率 1 2 变动成本率高 意味着 AD A 边际贡献率低 B 安全边际率低 C 保本作业率 低 D 创利能力小 3 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包括 ABD A 安全边际量 B 安全边际额 C 边际贡献率 D 保本作业率 4 下列各项中 引起利润增加的有 AC A 单价上升 B 单价下降 C 单位变动成本降低 D 固定成本增加 5 保本作业率是指 AD 的百分比 A 保本点业务量占现有或预计销售量 B 保本点销售额占现有或预计销售量 C 保本点业务量占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D 保本点销售额占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三 计算分析题 1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 其单位变动成本为 10 元 每件产品的 销售价格为 25 元 固定成本总额为 15000 元 要求 计算该 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率和保本点销 售量 销售额 2 某企业 2010 年预计销售某产品 600 件 该产品的变动成本 率为 50 安全边际率为 25 单位边际贡献为 40 元 要求 计算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额 计算保本作业率 利 用保本作业率 预测该企业在 2010 年的保本销售量 销售额 利用安全边际指标计算该企业 2010 年可获得的税前利润 3 远东公司计划年度准备生产并销售 A B C 三种产品 其销 售及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 8 产品名称A 产品B 产品C 产品 销售量200 台400 件300 台 销售单价100 元125 元600 元 变动成本率60 56 70 固定成本总 额 20160 要求 采用加权平均法预测该公司计划年度的综合保本销 售额 以及各种产品的保本点 根据计划期内三种产品的计划 销售收入计算 预计将实现多少税前利润 4 某企业产销单一产品 过去两年的价格 工资标准和成本水 平极为稳定 预计下年度也不会有明显变化 产品单位售价 为 12 元 每年的销售和管理费用 125000 元为固定数 其他 有关资料如下 上年度 本年度 产销量 35000 单位 50000 单位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 87500 元 125000 元 直接人工 80500 元 115000 元 制造费用 97000 元 115000 元 合 计 265000 元 355000 元 要求测算 保本点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上年度和本年度的安全边际率 预计下年度销售量为 54000 单位 可实现多少 利润 如降价 10 则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多少销 售量 以百分比表示 才能使营业利润不致减少 如果下年度降价 2 元 则保本点销售量和销售 额各为多少 如欲实现营业利润 150000 元 则应销售多少产品 9 5 某企业产销单一产品 产品单位售价为 10 元 全年固定成 本总额为 680000 元 在正常情况下 每年可销售 200000 单 位 实现营业利润 260000 元 现拟降价 10 预计可增加销 售量 30 对成本水平 指全年固定成本总额和产品的单位 变动成本 不会产生影响 要求测算 降价后的营业利润 年度 降价后欲实现营业利润 430000 元 每年 应销售多少 产品 第四章第四章 预测分析预测分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 趋势分析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属于预测分析中的 A A 定量分析法 B 定性分析法 C 时间序列分析法 D 概率法 2 某企业不具备完备的历史资料或有关变量间缺乏明显的数量 关系时 宜采用 D 预测 A 定量分析法 B 因果预测分析法 C 时间序列分析 法 D 定性分析法 3 在企业预测中 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C A 利润预测 B 资金预测 C 销售预测 D 成本 预测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AC A 因果预测分析法 B 德尔斐法 C 趋势分析法 D 判断分析法 2 在缺乏完全可靠的历史资料时 可采用 BD 进行 10 销售预测 A 因果预测分析法 B 德尔斐法 C 趋势分析法 D 判断分析法 3 销售预测的常用定量分析法有 BCD A 判断分析法 B 趋势分析法 C 统计推断法 D 因果预测法 三 计算及综合分析题 1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 1996 年 1 6 月份的销售量资 料如下 月份123456 销量 万件 333437344144 要求 采用加权平均法中的自然权数法计算 7 月份的预计销 量 采用平滑指数法计算 7 月份的销量 平滑指数 为 0 7 6 月 份的预测销量为 42 万件 采用简单回归分析法预测 7 月份的销量 并写出回归预测模型 2 某企业近 5 年来某种商品的销售量及成本资料如下 摘 要 19992000200120022003 销售量 件 25 00020 00030 00036 00040 000 总成本 元 137 500 120 000157 500175 000 194 000 其中 固定成本总 额 43 00044 00045 00044 50046 000 单位变动成 本 3 783 803 753 6253 70 若计划年度 2004 年 该种商品的预计销售量为 45 000 件 11 要求 分别用高低点法和回归分析法预测该企业该种商品的计划 年度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五章第五章经营决策分析经营决策分析 一 单项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成本概念中 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C A 边际成本 B 重置成本 C 沉没成本 D 可延缓成本 2 如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在何种情况下 亏损产品应停产 C A 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B 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 C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 1 D 该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 3 属于无关成本的有 D A 估算成本 B 重置成本 C 可延缓成本 D 不可延缓成本 4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时 若无须追加专属成本 则用单位 边际贡献法和边际贡献总额法得出的结论 B A 一定一致 B 不一定一致 C 一定不一致 D 不可比较 5 已知某公司剩余生产能力为 2000 小时 月 现有 A B 两种 产品 A 产品售价 75 元 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 55 元 定额工时 为 5 小时 件 B 产品售价为 60 元 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 35 元 定额工时为 4 小时 件 生产 A B 产品应分别追加的专属成本 为 2000 元和 4000 元 则应选择的产品为 B A A 产品 B B 产品 C A 或 B 均可 D A B 产品的生产比例为 4 5 6 某公司 C 产品发生亏损 5000 元 其售价为 100 元 件 单位 12 变动成本为 80 元 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生产 C 产品的机器小时 可达 40000 小时 可生产 C 产品 2000 件 现只生产并销售 C 产 品 1200 件 若该工时用于对外加工 每工时可收入 0 5 元 则 该企业 A A 增产 C 产品 B 停止生产 C 产品并接受对外加 工 C 保持原有产量生产 C 产品 D A 或 B 并无区别 7 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 出现以下 C 情况时 企业不应接受追加定货 A 定货价格低于单位完全成本 B 定货冲击原有生产 能力 C 追加定货的边际贡献高于减少的正常收入 但余额少于追加的专 属成本 D 以上都不对 8 有关产品深加工决策中 产品的 C 为沉没成本 A 加工前的变动成本 B 加工前的固定成本 C 加工前的安全成本 D 加工时的变动成本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1 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类 决策可分为 ABD A 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 非风险型决策 D 不确定型决策 2 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 只要 ABCD 时 亏 损产品就不应当停产 A 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 B 变动成本率小于 1 C 收入大于变动成本总额 D 边际贡献率大于零 3 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类 可分为 ABC A 单一方案决策 B 互斥方案决策 C 组合方案 决策 D 战略决策 13 4 无关成本主要有 AB A 不可避免成本 B 联合成本 C 估算成本 D 重置成本 三 计算及综合分析题三 计算及综合分析题 1 华丰公司具有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 有关的经营 能力成本 即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 25000 元 现有 A B 两个 新品种可供选择 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两种产品的有关数 据如下 项 目AB 单位产品所需定额工 时 5 小时4 小时 销售单价400 元300 元 单位变动成本240 元180 元 机器总工时2000 小时 要求 根据资料作出该公司生产哪种产品较为有利的决策 2 某企业原来生产老产品 C 现拟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新产 品甲或乙 若开发甲 老产品需减产四分之一 若开发乙 老产 品需减产三分之一 这三种产品的产量 售价 成本资料如下 假设产销平衡 产 品C 实际数 甲 预计数 乙 预计数 生产量6000 件2000 件2500 件 销售单价80 元90 元85 元 单位变动成 本 40 元42 元40 元 固定成本总 额 60000 元 14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作出开发哪种产品较为有利的决策分析 3 假定祥茂公司所需的某种零件的自制单位成本与外购单价资 料如下 自制方案外购方案 直接材料 2 元 直接人工 1 元 600 件以内单位购价 6 元 变动制造费用 1 元 专属固定成本 800 元 600 件以上单位购价 5 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确定全年需用量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外购 方案 何种情况下以自制方案为宜 4 南京炼油厂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煤油 既可以作为煤油直接 出售 也可进一步通过裂化加工形成汽油和柴油后在行出售 煤油经裂化加工的收得率为 汽油 85 柴油 5 另外是损 失 10 作裂化加工的加工费为每加仑 0 80 元 三种油每加 仑的售价为 煤油 2 20 元 汽油 3 80 元 柴油 1 90 元 假 定该厂现有煤油 20000 加仑 要求 对煤油裂化加工方案作 出决策 是否可行 5 假定晨光机器厂只生产甲机床 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 100 台 正常产销量为 80 台 甲机床的销售单价为 1000 元 其单位 产品成本单如下 直接材料 300 元 直接人工 200 元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100 元 固定制造费用 200 元 单位产品成本合计 800 元 要求 现有外商前来订货 20 台 只愿出价每台 700 元 试 问此项订货能否接受 15 若外商前来订货 40 台 这时晨光厂如接受该项订货 就将减少正常的产品销售量 20 台 但对方出价仍为每台 700 元 试问此项订货能否接受 6 假定永生公司产销甲 乙丙三种产品 其中甲 乙两种产品 是盈利产品 丙产品是亏损产品 它们的销售及成本资料 如下表所示 产 品 名 称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合计 销售收入6000 元 8000 元4000 元18000 元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800 元 1400 元 900 元 3100 元 直接人工 700 800 800 2300 变动制造费用 600 600 700 1900 固定制造费用100016001100 3700 非生产成本 变动推销管理 费 9001200 600 2700 固定推销管理 费 600 800 400 1800 销售成本合计4600 元 6400 元4500 元15500 元 利 润1400 元 1600 元 500 元 2500 元 要求 作出丙产品是否应停产的决策分析 假定丙产品停产后 其生产设备不能够移作他用 假定丙停产后 其生产设备可以出租给别的工厂 预计每年 可获得租金净收入 1800 元 那么丙产品是否应停产 16 第六章第六章投资决策分析投资决策分析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D A 各项税款 B 垫支的流动资金 C 经营成本 D 折旧费 2 无限等额支付的年金称为 B A 普通年金 B 永续年金 C 递延年金 D 先 付年金 3 若企业打算 3 年后一次取出本利和 10 万元 已知年度利率为 6 则企业现在应存入的款项为 A A 8 3962 万元 B 7 9239 万元 C 8 4521 万元 D 7 6272 万元 4 已知 P F 10 5 0 621 则 F P 10 5 为 B A 0 379 B 1 610 C 1 464 D 0 885 5 某人年初存入银行 1000 元 假设银行按每年 10 的复利计 息 每年末取出 200 元 则最后一次能够足额 200 元 提款的 时间为 C A 5 年末 B 8 年末 C 7 年末 D 9 年末 6 假设以 10 的年利率借得 30000 元 投资于某个寿命为 10 年的项目 为使该投资项目成为有利项目 每年至少应收回的现 金数额为 D A 6000 元 B 3000 元 C 5374 元 D 4882 元 7 已知年利率 10 每半年复利一次 本金 10000 元 则第十 年末的终值为 B 17 A 25940 元 B 26533 元 C 51880 元 D 25347 元 8 下列指标中 属于动态指标的是 B A 投资利润率 B 获利指数 C 年平均投资报酬率 D 流动比率 9 当净现值大于零时 内部收益率 A A 一定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所定的折现率 B 一定小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所定的折现率 C 可能等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所定的折现率 D 难以确定 10 当折现率与内部收益率相等时 B A 净现值大于 0 B 净现值等于 0 C 净现值小于 0 D 净现值难以确定 11 某项目原始投资 200 万元 建设期资本化利息 15 万元 投 产后年平均利润 40 万元 则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为 B A 20 B 18 60 C 21 62 D 以上都不 是 12 下列哪项不是平均报酬率指标的优点 D A 简明 B 易算 C 易懂 D 考虑了货币时间 价值 1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 净现值是未来报酬的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现值之差 B 当净现值大于零时 说明该投资方案可行 C 当净现值大于零时 获利指数小于 1 D 当净现值等于零时 说明此时的贴现率为内部报酬率 14 某投资项目初始投资额为 150000 元 第 1 年至第 15 年的营 业现金净流量均为 25000 元 贴现率为 14 则该项目 NPV 为 B 18 A 4100 元 B 3550 元 C 3250 元 D 4600 元 15 某项目原始投资为 455000 元 第 1 至 10 年的净现金流量均 为 80000 元 则其内部报酬率 IRR 等于 B A 13 78 B 11 85 C 12 52 D 10 16 二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指标 属于动态指标的是 ABC A 净现值 B 获利指数 C 内部收益率 D 速动 比率 2 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属于 AD A 静态指标 B 正指标 C 动态指标 D 反指 标 3 内部收益率是指 ACD A 内含报酬率 B 投资利润率 C 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D 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 4 现金流入的内容包括 ABC A 营业收入 B 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C 回收流动 资金 D 建设投资 5 年金是系列收付款项的特殊形式 它同时满足 BC 条件 A 永久性 B 连续性 C 等额性 D 延后性 6 年金具体形式包括 ABCD A 普通年金 B 先付年金 C 永续年金 D 递延 年金 三 计算分析题 1 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起点投资 200 万元 当年完工并 投产 投产后每年获利润 30 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寿命期为 19 10 年 按直线法折旧 期满无残值 已知该项目基准折现率 12 要求 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利润率 计算该项目的 静态回收期 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 净现值率 现值指数 和内含报酬率 根据以上指标评价该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2 假设大华公司计划年度拟购置一台自动化设备 需投资 120000 元 该设备可使用 6 年 使用期满时有残值收入 6000 元 无清理费用 使用该设备可为公司每年增加净利润 13000 元 该设备按直线法提取折旧 企业的折现率为 14 要求 计算投资利润率 静态回收期 计算该项目的净 现值 净现值率和现值指数 并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3 某企业面临 A B 两个投资方案的选择 二者皆为一次投资 20 万元 设定折现率为 12 项目寿命期为 5 年 A 方案每 年净现金流量 8 万元 B 方案的各年现金净流量分别是 10 万 元 9 万元 7 5 万元 7 万元和 6 万元 要求 分别计算两 方案的净现值 净现值率 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 并对两 方案作出评价 第七章第七章全面预算全面预算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 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是 A A 销售预算 B 生产预算 C 现金预算 D 三大报表预算 2 现金预算属于 B A 业务预算 B 财务预算 C 专门决策预算 D 融资预算 3 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预算称 为 B 20 A 弹性预算 B 固定预算 C 增量预算 D 零基 预算 4 直接材料预算以 C 为基础编制 并同时考虑到期 初期末材料存货水平 A 销售预算 B 经营预算 C 生产预算 D 财务 预算 5 某企业在编制 1995 年度的生产预算时确定预算年度各季度 的产成品存货按下一季度销售量的 10 计算 根据会计资料及销 售预算的有关资料可知 A 产品 1994 年末存货为 50 件 第 1 2 3 4 季度的销售量分别为 400 件 500 件 600 件和 500 件 那么说 A 产品单价二季度的生产量为 B A 500 件 B 510 件 C 560 件 D 520 件 6 在编制 D 时 需按成本性态的方法 将企业的成本 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A 固定预算 B 零基预算 C 滚动预算 D 弹性 预算 7 D 是在假设现有的费用开支水平是合理而必须的这一 基础上编制的 A 零基预算 B 弹性预算 C 定期预算 D 增量 预算 8 编制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 通常以 A 为期 A 1 年 B 季度 C 半年 D 月 二 二 多项选择多项选择 1 下列预算属于业务预算的是 ABC A 销售预算 B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C 产品成本 预算 D 预计损益表 2 销售预算中 预算期间预计现金收入包括 CD A 本期销售收入总额 B 本期销售收入净额 21 C 前期应收销货款的收回 D 本期销售收入中回收货 款额 3 现金预算由下列哪几部分构成 ABCD A 现金收入 B 现金支出 C 现金收支差额 D 现金的筹集与运用 4 全面预算的作用主要是 ABCDE A 明确工作目标 B 协调部门关系 C 控制日常活动 D 制定未来企业经济活动的目标 E 考核业绩标准 5 在编制直接材料预算时 预计材料的采购金额与下列哪些因 素有关 ABCD A 预算期期初直接材料存货量 B 预算期生产量 C 预算期期末直接材料存货量 D 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1 某一家具制造企业生产一种特别玻璃钢桌子 通过预测和协 调过程 确定预算年度第一季度一 二 三月份的销售量分 别为 800 张 700 张和 1000 张 预测每张桌子的销售单价为 550 元 已知当月销售额中有 1 4 属于现销 其余 3 4 属于 赊销 在赊销额中又有 5 被确认为坏账而无法收回 在可收 回的应收账款中有 30 于当月收回 另外 70 于下月收回 另 外预算期前一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上所列示的应收账款净额为 274313 元 请编制预算期第一季度前三个月的销售预算及现 金收入计算表 2 资料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 1997 年四个季度的销售 量预测数分别为 2000 件 3000 件 4000 件和 3000 件 销售 单价为 80 元 该企业每季度的销售收入 60 于当季以现金收 讫 40 于下一季度以现金收讫 1997 年度期初应收账款余 额为 50000 元 1997 年度期初产成品存量为 200 件 各季度的期末存量 22 按下一季度销售量的 10 计算 年末预计存货量为 200 件 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为 2 公斤 年初库存材料 840 公斤 各季度材料期末库存量按下一季度材料耗用量的 20 计算 年末预计库存材料 920 公斤 该企业每季度采购的材料中 40 于当季以现金付讫 60 于下一季度支付 年初应付账款 余额为 12000 元 材料采购成本 5 元 公斤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小时为 5 小时 小时工资率为 5 元 小 时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 1997 年度 销售预算及预计现金收入 生产预算 直接材料采购预算及预计采购现金支出 直接人工预算 第八章第八章责任会计责任会计 计算题计算题 1 资料 某公司下设甲 乙 丙三个子公司 均为投资中心 有关资料如下 公司 经营资产平均余额 万元 预计销售利 润率 甲 200 10 乙 250 15 丙 150 20 假定该公司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 25 要求 1 计算各子公司应达到的最低资金周转率 2 计算各子公司应实现的最低销售收入 3 计算各子公司应获得的营业利润 2 资料 某公司设有若干分厂 其中甲分厂 2010 年经营资产 80 万元 营业净利润 24 万元 公司现决定投资 40 万元扩充 23 甲分厂的经营规模 预计甲分厂 2011 年全年可增加营业净利 润 10 万元 总公司的平均投资报酬率为 20 要求 1 计算甲分厂 2010 年的投资报酬率及剩余收益 2 计算甲分厂 2011 年预计的投资报酬率及剩余收益 3 若以投资报酬率考核甲分厂的经营业绩 甲分厂是 否乐意接受新的投资 若改为以剩余收益考核呢 为什么 说明 理由 教学案例教学案例 案例一 边际贡献案例一 边际贡献 珍珍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边际贡献案例 一 基本案情 2000 年初 珍珍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财务副经理接到公司 财务报告 报告显示 在食品销售过程销量下降 使收益下滑 在即将召开的董事会上 讨论进一步行动方案 珍珍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以后简称珍珍公司 是设在长春市 中心 专门从事多种食品加工销售的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经营主 食面包 老式酸面包和热狗面包 且分别由三个车间独立加工制 作 是长春市优秀食品生产商和销售之一 自 1995 年初成立并 生产销售以来 一直颇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因此市场占 有率和盈利水平一直很好 自从 1999 年上半年以来 珍珍公司的销量开始下滑 而且 仍有继续下滑的势头 尤其是热狗面包的销售市场几乎已丧失殆 尽 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首先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 往往 在注意质量 口感的同时 更关心价格的问题 因而他们常常去 24 选择价格低的品种 其次 从消费者的需求来看 随着生活水平 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对食品的需求呈多样化 第三 市场上竞争 不断加剧 新的生产商不断出现 由于消费者的 猎奇 心理 珍珍公司丧失了一些顾客 第四 从销售渠道上看 该公司的食 品主要是面向商场 食品店和普通超市 它们的销售逐渐受到冲 击 自然也使珍珍公司失去了很多市场 近两年 在长春市内出 现了多家仓储超市 这些商家主要打出 天天低价 日日省钱 等销售口号 它们的出现在多方面冲击了原有的大商场 食杂店 和普通超市 第一 仓储超市货物品种全 选择方便 随意 第 二 大多仓储超市都有 现场制造现场出售 的食品 花样多 价格廉 且消费者亲眼目睹 干净卫生 食得放心 董事会研究 由于原有 热狗面包 车间的设备暂时无法转 作他用 拟将原有的热狗面包转产 珍珍面点糕 这样既能充 分利用原有设备 又不必重新聘请面点师 面点师工资实行计件 工资制 经市场调查 得到生产 珍珍面点糕 的相关资料如 下表 成 本 费 用 资 料 单位 元 1 按月支付下列费用 折旧费 2000 设备维修费 850 管理人员工资 12000 办公费 2500 2 每筐 珍珍面点糕 费用 面粉 12 鲜鸡蛋 9 白砂糖 2 5 面点师工资 3 25 水 电费 2 包装袋等其他 2 销 售 预 测 单 位 筐 月份456789101112 销量605060005650558050205480582061006050 根据市场平均价位 定价 39 元 筐 同时董事会也掌握了 3 月份其余两种食品的相关资料 3 月份销售及成本资料 项 目 主食面包老式酸面包 销 售100000 袋 80000 袋 单 价3 002 60 收 入300000 元208000 元 费用 元 其中 面 粉10000078000 白砂糖5000035000 鲜 奶10000 鲜鸡蛋60000 其 他3000033000 面点师工资1000010000 折旧费 车间 80008000 维修费16001600 管理人员工资40004000 办公费25002500 26 二 分析要点 1 珍珍公司转产 珍珍面点糕 可行吗 2 试计算 3 月份其他两种食品边际贡献总额 3 珍珍公司如何才能使销量上升 案例二 本量利分析案例二 本量利分析 上海红运制鞋厂创制一种高级室内拖鞋 年生产能力为 100000 双 根据销售预测编制的计划年度利润表如下 年 度 预 计 利 润 表 单位 元 销售收入 80000 双 每双售价 10 元 800000 单位成本总成本 生产成本8 125650000 其中 原材料4 025322000 加工费0 97578000 管理费用3 125250000 销售费用1 50120000 其中 门市部销售计件工 资 0 5040000 管理费用1 0080000 税前利润0 37530000 注 管理费用 80 是固定成本 年初东方宾馆直接来厂订货 30000 双 但每双只愿出价 7 50 元 而且必须一次全部购置 否则不要 此项业务不会影响该厂 27 在市场上的正常需要量 对东方宾馆的订货 厂长认为对方出价 7 50 元 大大低于 生产和销售成本 而且还影响 10000 双的正常销售 可能造成亏 损 不应接受 生产科长算了一笔账 认为即使减少正常销售 10000 双 按 7 50 元接受 30000 双订货对企业还是有利的 应该 接受 销售科长认为正常销售应该保证 不能接受 接受 30000 双订货 缺少的 10000 双可采取加班的办法来完成 但要支付加 班费每双 1 80 元 其他费用不变 生产科长对销售科长的意见竭 力反对 认为这 10000 双肯定亏本 销售科长坚持认为这样对企 业更有利 他们带着这个问题要求会计科长答复 1 厂长的意见对吗 2 生产科长的账是怎样算的 企业的利润是多少 3 按销售科长的建议 企业的利润是多少 4 应该采用哪一个方案 5 如果加班 10000 双 各方面费用要增加 40000 元 包括加 班费 应如何决策 案例三 生产经营决策案例三 生产经营决策 东方机床厂历年来生产三类产品 刨床 铣床和专用机床 其实有生产能力的产品生产结构分别为 50 40 和 10 1998 年该厂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预测 计划部门初 步平衡生产能力 编制了 1998 年产品生产计划 财会部门打算 据此进行产品生产的决策 该厂多年来的老产品刨床 由于造价高 订价低 长期亏损 尽管是亏损产品 但是市场仍有其一家的需求量 为满足市场的 需要 仍继续生产 财会部门根据产品生产计划预测了成本和利 润如下 1998 年成本 利润预测表 单位 元 28 产 品 刨 床铣 床专用机床合 计 销售收 入 654 6630 7138 31423 6 销售成 本 681 9564 5106 81353 2 销售利 润 27 366 231 570 4 厂长阅读了该表以后 对财会部门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 1998 年本厂目标利润能否达到 100 万元 2 刨床产品亏损 27 3 万元 影响企业利润 是否考 虑停产 3 若能增置设备 扩大生产能力 能否增产增利 带着这些问题 财会部门与销售 生产等部门一起 共同研 究 寻找对策 若干天后 他们提出了以下 4 个方案 希望有关 专家经过分析比较 确定其中的最优方案 A 方案 停止生产刨床 按原计划生产铣床和专用机床 B 方案 停止生产刨床后 根据生产能力的平衡条件 铣床 最多增产 40 专用机床最多增产 10 C 方案 在 1998 年产品生产计划不变的情况下 根据更新 改造基金情况可投资 10 万元 增加 4 台设备 使铣床增产 10 估计新设备使用期限为 10 年 D 方案 在 C 方案的基础上挖潜力 进一步平衡生产能力 调整产品生产计划 该厂铣床系列是最近几年开发的新产品 由 于技术性能好 质量高 颇受用户欢迎 目前已是市场供不应求 的产品 根据市场预测 调整产品生产结构 压缩刨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