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二摸精彩试题回放(2)——你掌握了吗?_第1页
九年级物理二摸精彩试题回放(2)——你掌握了吗?_第2页
九年级物理二摸精彩试题回放(2)——你掌握了吗?_第3页
九年级物理二摸精彩试题回放(2)——你掌握了吗?_第4页
九年级物理二摸精彩试题回放(2)——你掌握了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九年级物理二摸精彩试题回放 九年级物理二摸精彩试题回放 2 2 你掌握了吗 你掌握了吗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在图 1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电键 S 电路正常工作 一段时间 后 灯熄灭 且只有一只电表示数变大 若灯和电阻只有一处发生故障 则 A 电流表示数变大 小灯 L 可能断路B 电流表示数变大 电阻 R 可能短路 C 电压表示数变大 小灯 L 可能短路 D 电压表示数变大 电阻 R 一定断路 2 甲 乙 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 V甲 V乙 V丙 它们对 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 大小相等的 力 F 力 F 小于物体重力 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 P乙 P丙 B P甲 P乙 P丙 C P甲 P乙 P丙 D P甲 P乙 P丙 3 在图 3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 S 电路正常工作 一 段时间后 三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 且只 发生在电阻 R1或 R2处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电压表 V1示数变大 则电阻 R1短路 B 若电压表 V1示数变大 则电阻 R2短路 C 若电压表 V2示数变大 则电阻 R1断路 D 若电压表 V2示数变大 则电阻 R2断路 4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 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 已知水的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 度 在下列措施中 保证容器中有液体 且无液体溢出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 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将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 实心铝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 D 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 空心铜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 5 如图 5 所示的电路中 闭合电键 S 灯 L 亮 一段时间后灯 L 熄灭 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 且 只发生在灯 L 或电阻 R 上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若电流表无示数 则一定是灯 L 断路 B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若电流表有示数 则一定是灯 L 短路 C 将电压表并联在灯 L 两端 若电压表有示数 则一定是电阻 R 短路 D 将电压表并联在灯 L 两端 若电压表无示数 则一定是电阻 R 断路 6 如图 6 所示 甲 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们对地面 的压强关系为p甲 p乙 若分别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后 使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 p 甲 p 乙 则 A 可能是截去相同的质量 B 一定是截去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C 可能是截去相同的体积 一定是截去相同高度 7 如图 7 所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电键 S 闭合后 发现灯不发光 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 且 只发生在 L 或 R 上 则 A 用电压表并联在 L 两端 发现电压表无示数 故障一定是 L 短路 B 用电压表并联在 L 两端 发现电压表有示数 故障一定是 L 断路 C 用电压表并联在 R 两端 发现电压表无示数 故障一定是 R 短路 D 用电压表并联在 R 两端 发现电压表有示数 故障一定是 R 断路 8 如图 8 所示 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 A 和 B 底面积不同 SA 2 3 请仔细观察图 8 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 小华认为图 8A 和 B 实验现象与研究的目标不符 其原因是 分析比较图 8 A 和 C 和 D 中动力 F1的大小与动力方向之间的关系 可得到的初步结论 当阻力的 大小 方向 作用点都相同时 且 9 为了探究拉动物体时用力大小与用力方向的关系 某小组同学将一重物放置粗糙水平面上 用弹簧 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动重物匀速前进 如图 9 a 所示 然后 他们改变测力计的用力方向 使 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 已知 如图 9 b c 所示 接着 他们继续增大 测力计的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度 如图 9 d 所示 已知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 和测量结果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 9 a 与 b 或 a 与 c 可得 图 8 F1 2 8 牛 2 C F1 2 牛 A 1 F1 1 5 牛 B 1 D F1 4 牛 3 图 7 24 25 4 分析比较图 9 a 与 b 与 c 与 d 可得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1 在图 1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为 20 伏且不变 电阻 R1的阻值为 25 欧 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 20 2A 字样 闭合电键 S 电流表的示数为 0 5 安 求 电阻 R1两端的电压 U1 电阻 R1消耗的功率 P1 现从阻值分别为 10 欧 20 欧 30 欧的电阻中选一个替换电阻 R1 同时将一电压表接入电路中 要求 在移动变阻器滑片 P 的过程中 两电表的指针均能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处 在这过程中电 表位置及量程都不能改变 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满足以上条件时 第一 替换电阻的阻值为 欧 第二 电流表选择 量程 电压表选择 量程 电压表接到 处 选填 ab bc 或 ac 第三 计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要有计算过程 2 在如图2 a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两个电压表规格相同 滑动变阻器 R2标有 2A 20 的字样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在最右端时 闭合电键 S 电压表 V1和 V2的示数分别为 3 伏和 12 伏 求 电源电压值 求 电阻 R1的阻值 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 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 动到某一位置时 有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2 b 所示 求 此时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 3 在图 3 a 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为 10 伏且保持不 变 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 100 2A 字样 闭合电键 S 后 电 流表 A1 A2的示数分别如图 14 b 所示 求 电阻 R1的阻值 电阻 R1的功率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设法求出滑动变阻器 R2允许接 入的阻值范围 若在移动滑动变阻器 R2的过程中 不能改 变电表的量程 他们的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图 1 A R1 S P R2 bac 计算的主要步骤 小明 步骤 1 通过电阻 R2的电流不能超过 I 2 I I 1 3 安 0 5 安 2 5 安 步骤 2 变阻器 R2允许接入的最小阻值 R2 U I2 10 伏 2 5 安 4 欧 步骤 3 滑动变阻器 R2允许接入的阻值范围为 4 欧 R2 100 欧 小华 步骤 1 通过电阻 R2的电流不能超过 I 2 2 安 步骤 2 变阻器 R2允许接入的最小阻值 R2 U I2 10 伏 2 安 5 欧 步骤 3 滑动变阻器 R2允许接入的阻值范围为 5 欧 R2 100 欧 5 请判断 小明同学的计算过程 小华同学的计算过程 均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若他们的计算过程有错误 请在错误步骤的序号后打 若你认为他们的计算过程均有错误 请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4 如图 4 甲所示电路 电源电压为 12 伏 电阻 R1的阻值为 20 欧 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 100 1A 字样 当电键 S 闭合时 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 2 安 求 电压表 V1的示数 R2消耗的功率 P2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到另一位置时 电压表 V1的示数如 图 4 乙所示 求此时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的阻值 5 如图 5 所示 边长分别为 0 2 米和 0 3 米的实心正方体 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物体 A 的密度为 2 103千克 米 3 物体 B 的 质量为 13 5 千克 求 物体 A 的质量 物体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在保持物体 A B 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 并通过一定的方法 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 请判断这两种 方案是否可行 若认为不行 请说明理由 若认为行 计算所截取的质量 m 计算所截取的质量 m 6 在图 6 所示的电路中 R1的阻值为 10 欧 两电压表的规格相同 电源电压为 15 伏且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 S 后 电压表 Vl的示数如图所示 求 通过电阻 R1的电流 电流通过电阻 R2所消耗的功率 若用标有 20 2A 字样滑动变阻器来替换电阻 R2 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两电表能分别达到某量程的满刻度 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第一 要满足上述要求 两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有 种组合 若有多种组合 请从中选择一组 若只有一种组合 请判断出 Vl表量程 0 V V2表量 程 0 V 内 容判断 选填 行 或 不行 方案一 选择 B 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 m 的 部分 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 A 物体上 使二者对水平 桌面的压强相同 方案二 选择 A 物体从其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为 m 的部分 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 B 物体上 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 压强相同 图 5 A B 153 6 第二 若再用电阻 R0替换 R1来满足上述要求 通过计算说明 R0的可能取值范围为多少 四 实验题四 实验题 1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某组同学用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发光物体等器材 做其 中 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 的部分实验 实验中他们首先观察 记录了所用凸透镜的 并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 接着他们按表中的物距 u 依次进行实验 每次都要移动光屏直至在其上观察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 并将相应的像距 v 及像高分别记录在表一 表二中 表一 f 10 厘米 物高 4 厘米 表二 f 10 厘米 物高 4 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 u 厘米 像距 v 厘米 像高 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 u 厘米 像距 v 厘米 像高 厘米 15012 5 1 41822 5 5 23514 1 6 51530 8 33015 2 61260 20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 距时 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且像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分析比较 实验序号 4 与 5 与 6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像距 v 随物距 u 的变化情况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凸透镜成实像时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 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并归纳得出结论 凸透镜成实像时 你认为该组同学所做 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 的实验是否完善 请简述主要理由 2 某小组四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阻特性 他们的研究过程如下 猜想和问题 他们在完成 电流表 电压表测电阻 后 接着又将另一电阻 R2并接在电阻 R1两 端 如图 13 所示 再次闭合电键后 发现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 电流表示数增大一点 据此现象 他 们提出 i 猜想 R1 R2两个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一定比 R1 选填 大 或 小 ii 问题 两个电阻 R1 R2并联在一起后 这段电路的等效电阻与每个导体的电阻之间会存在怎样 的定量关系呢 2 探究 他们利用图13 所示的电路继续实验 先后将两个电阻并接在电路AB 两点上 用电流表 电压表测出相应的电流和电压 并计算出对应的电阻 他们 将有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同学R1 欧 R2 欧 R 欧 小王303015 小李15106 小张603020 小徐301510 通过交流各自的实验数据 大家初步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后得出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总比 电路中的任何一条支路中的电阻要 由此他们验证了猜想是 的 选填 正确 或 错误 图 6 7 四位同学对表一中数据进行进一步计算处理得到表一中的每个电阻的倒数值 如表二所示 表二 同学 R1 欧 R2 欧 R 欧 欧 1 1 1 R 欧 2 1 R 1 欧 1 R 1 小华 303015 30 1 30 1 15 1 小红 15106 15 1 10 1 6 1 小蒋 603020 60 1 30 1 20 1 小葛 301510 30 1 15 1 10 1 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二中每位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各电阻倒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得到它们间的定量关系 是 3 在 探究实心均匀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小明同学把由 A B C 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若干个均匀实心圆柱体分别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 进行了多次实 验 并记录了有关数据 如下表所示 实验时 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 通过比较 发现沙面的凹 陷程度有相同也有不同 实验序号1 2 与 3 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大 4 5 与 6 凹陷程度相同且其次 7 8 与 9 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小 实验序号123456789 材料AAAABCABC 材料的密度 103千克 米 3 666643643 高度 10 2米 8886912468 底面积 10 4米 2 302010101010101010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 2 与 3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 柱体 高度相同时 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与底面积大小 选填 有关 或 无关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 4 与 7 或5 与 8 或 6 与 9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当实心圆柱体的 高度相同时 材料的密度越大 它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 归纳并得出的结论 a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 5 与 6 或7 8 与 9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 5 与 6 和7 8 与 9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8 小明同学经过上面的探究分析及归纳 又进一步得出了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圆 柱体的高度成正比 与圆柱体材料的密度成正比的结论 你认为此结论能得出吗 选 填 能 或 不能 4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 物体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 且分别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 探究 的关系 5 某小组同学在 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中 选用了四种不同 材料制成的五个合金导体做了多次实验 实验电路如图 5 所示 实验的环境温 度及导体的温度等均不发生变化 实验中测得电压表 电流表的示数均准确无 误 并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导体导体的材料电压 U V 电流 I A 120 2 240 4 3 A镍铬合金 60 6 420 1 540 2 6 B康铜合金 60 3 720 4 840 8 9 C镍铬合金 61 2 10D铝镍铁合金60 5 11E铁铬铝合金20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以归纳得出的初 步结论 对于某导体来说 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4 7 11 或 2 5 8 或 3 6 9 10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