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基础知识评估9_第1页
2012高考生物基础知识评估9_第2页
2012高考生物基础知识评估9_第3页
2012高考生物基础知识评估9_第4页
2012高考生物基础知识评估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专题五专题五 六六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5 分 共分 共 50 分分 1 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为适应高温环境 仙人掌的叶片变成了刺状 为适应高温环境 仙人掌的叶片变成了刺状 B 影响植物开花的生态因子是温度 影响植物开花的生态因子是温度 C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与水分因素密切相关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与水分因素密切相关 D 决定喜马拉雅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决定喜马拉雅山植被分布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解析 解析 影响高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植物的开花行为是受日照长短影响影响高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植物的开花行为是受日照长短影响 的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与温度有关 仙人掌的叶片变成了刺状与水分密切相关 的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与温度有关 仙人掌的叶片变成了刺状与水分密切相关 答案 答案 D 2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植物叶片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以植物叶片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一种数量减少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 一种数量增加 一种数量减少 解析 解析 蚂蚁取食蚜虫的蜜露属于捕食关系 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蚂蚁取食蚜虫的蜜露属于捕食关系 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 位 不构成竞争关系 噬菌体与细菌是寄生关系 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 位 不构成竞争关系 噬菌体与细菌是寄生关系 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 答案 答案 D 3 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 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 某山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 由于人们滥用农药和滥 捕青蛙 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 虫害严重 粮食减捕青蛙 导致农田中的青蛙几乎消失 虫害严重 粮食减 产 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 停止产 近年来当地村民已逐渐认识到上述做法的危害 停止 使用有害农药 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的帮助下 向农田使用有害农药 同时在农科所科研人员的帮助下 向农田 内放养一小批青蛙 几年来 虫害减少 粮食产量提高 农田内青蛙数量逐渐增多 有关内放养一小批青蛙 几年来 虫害减少 粮食产量提高 农田内青蛙数量逐渐增多 有关 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 结果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科研人员对放养后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变化情况进行取样调查 结果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A 在 在 a c 段内 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段内 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B 在 在 e 点时 青蛙的种群数量达到点时 青蛙的种群数量达到 K 值 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值 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 相对稳定状态相对稳定状态 C 在测量时期内 青蛙种群数量呈 在测量时期内 青蛙种群数量呈 S 型曲线增长型曲线增长 D 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上述情况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解析 解析 在题图中在题图中 a c 段内 青蛙的增长率逐渐加快 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逐渐变段内 青蛙的增长率逐渐加快 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逐渐变 用心 爱心 专心 得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在得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在 e 点时 种群增长率为点时 种群增长率为 0 青蛙的种群数量达到青蛙的种群数量达到 K 值 此时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值 此时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在测量时期内 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先升后降至在测量时期内 青蛙种群的增长率先升后降至 0 则种群数量呈 则种群数量呈 S 型曲线增长 型曲线增长 答案 答案 A 4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 得出了与种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 得出了与种 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如图所示 请据图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如图所示 请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D 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B D 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 B 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D 从 从 O 点到点到 D 点 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点 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解析 解析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 D 点时 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同 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 点时 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同 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 种群密度最大 对海洋食用生物进行捕捞 应该在大于种群密度最大 对海洋食用生物进行捕捞 应该在大于 K 2 时 并使种群数量保持在时 并使种群数量保持在 K 2 B 点时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且两者的差值最大 所以点时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且两者的差值最大 所以 B 点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从点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从 O 点到点到 B 点 种内斗争很小 点 种内斗争很小 B 点之后 因为食物 空间等生活条件的限制 种内斗争不点之后 因为食物 空间等生活条件的限制 种内斗争不 断加剧 从而使种群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上升 断加剧 从而使种群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上升 答案 答案 A 5 甲 乙 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 甲 乙 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 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 合理的是合理的是 A 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窄 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窄 B 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广 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广 C 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窄 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窄 D 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生活在温度 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生活在温度 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解析 解析 由图可见 甲适应的温度范围窄而湿度范围广 乙适应的温度范围广而湿度范由图可见 甲适应的温度范围窄而湿度范围广 乙适应的温度范围广而湿度范 围窄 丙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介子二者之间 甲 乙 丙三者没有共同的交叉区域 因而三围窄 丙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介子二者之间 甲 乙 丙三者没有共同的交叉区域 因而三 种萤火虫不可能同时分布在温度 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种萤火虫不可能同时分布在温度 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答案 答案 C 6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 如果要研究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应该不包括下列选项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 如果要研究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应该不包括下列选项 中的中的 A 羊的呼吸消耗量 羊的呼吸消耗量 B 羊的粪便量 羊的粪便量 C 羊的生长量 羊的生长量D 部分死亡羊的重量部分死亡羊的重量 解析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 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 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即同化量即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量 摄入量 粪便量 答案 答案 B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A B C D E F 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 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 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A 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 图中 图中 C 种群获得的能量占种群获得的能量占 A 种群能量的种群能量的 10 20 C 若 若 D 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 则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 则 E 种群密度将会增大种群密度将会增大 D E 和和 F 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解析 解析 生物群落只包括一定自然区域中全部的生物 图中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但生物群落只包括一定自然区域中全部的生物 图中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但 没有分解者 能量流动是在营养级间进行的 没有分解者 能量流动是在营养级间进行的 B C F 同为第二营养级 三者共同获得的同为第二营养级 三者共同获得的 能量占能量占 A 种群能量的种群能量的 10 20 如果 如果 D 种群为增长型 则种群为增长型 则 D 种群数量会不断增大 种群数量会不断增大 E 因为食物丰富 数量也会增大 图中因为食物丰富 数量也会增大 图中 E 和和 F 为两个物种 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 但不一定为两个物种 一定存在着生殖隔离 但不一定 存在地理隔离 存在地理隔离 答案 答案 C 8 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 已知麻风树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 已知麻风树 的总能量为的总能量为 a 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麻风树注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 a B c 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 C d 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 该图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该图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解析 解析 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 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 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 则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 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 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 则 a 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量 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摄入量 b 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其中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其中 d 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 的能量 的能量 c 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 发育和生殖的能量 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 发育和生殖的能量 e 则是第一 二营养级流入分解则是第一 二营养级流入分解 者的能量 该图解中仅体现了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者的能量 该图解中仅体现了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 答案 A 9 精选考题精选考题 西宁模拟西宁模拟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A 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 也有捕食关系 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 也有捕食关系 B 图中的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图中的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 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物链条食物链 用心 爱心 专心 D 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解析 解析 根据上述的食物网 共有根据上述的食物网 共有 4 条食物链 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 所以有竞条食物链 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 所以有竞 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 生物群落在上述的食物网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 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 生物群落在上述的食物网 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 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 答案 答案 B 10 精选考题精选考题 德阳模拟德阳模拟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 动示意图动示意图 单位 单位 J cm2 a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 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 1 250 J cm2 a B 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6 C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 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 丁利用丁利用 D 在此生态系统中 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 获得的能量只能在 在此生态系统中 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 获得的能量只能在 10 20 之间之间 解析 解析 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包括三个去向 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 流向下一营养级 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包括三个去向 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 流向下一营养级 流向分解者 因此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大阳能总量为流向分解者 因此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大阳能总量为 175 200 875 1 250 J cm2 a 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等于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等于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的百分比 乙同化的能量为的百分比 乙同化的能量为 200 甲同化的能量为 甲同化的能量为 1 250 因此从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因此从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16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甲的能量只有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甲的能量只有 16 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因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因 200 1 250 此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此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 分解者分解者 利用 能量传递效率为利用 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20 指的是相邻两个指的是相邻两个 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不是生物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 因此一只狼捕获一只兔子获得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 不是生物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 因此一只狼捕获一只兔子获得的 能量有可能高于能量有可能高于 20 答案 答案 D 11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 列各项中正确的是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 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中的部分能量中的部分能量 C 是指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是指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 D 一般情况下 一般情况下 之和为之和为 的的 10 20 解析 解析 生产者的同化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的同化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次级消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次级消 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来自初级消费者 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来自初级消费者 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次级消费者是第三 用心 爱心 专心 营养级 营养级 是其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 一般情况下 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之比是能是其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 一般情况下 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之比是能 量传递效率 量传递效率 为为 10 20 答案 答案 B 12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简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该图表示碳循环 则 若该图表示碳循环 则 A B C 构成食物链构成食物链 B 若 若 D 为空气中的为空气中的 SO2 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箭头有 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箭头有 2 和和 6 C 若 若 D 为空气中的为空气中的 N2 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箭头有 则图中不该出现的箭头有 2 4 和和 6 D 图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往返运动 图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往返运动 解析 解析 题图若表示碳循环 则题图若表示碳循环 则 D 表示表示 CO2 A 表示生产者 表示生产者 B 表示消费者 表示消费者 C 表示分表示分 解者 食物链中不该含有分解者 若解者 食物链中不该含有分解者 若 D 为空气中的为空气中的 SO2 因为植物可以吸收 因为植物可以吸收 SO2 所以 所以 A 是生产者 但生产者不能将有机物中的硫返回大气 所以没有是生产者 但生产者不能将有机物中的硫返回大气 所以没有 6 消费者也不会将体内有 消费者也不会将体内有 机物中的硫返回大气中 如果机物中的硫返回大气中 如果 D 表示空气中的表示空气中的 N2 因为只有分解者才可以将有机氮最终转 因为只有分解者才可以将有机氮最终转 化成化成 N2返回大气中 所以返回大气中 所以 4 箭头存在 箭头存在 2 和和 6 不存在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不存在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 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往返运动的过程 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往返运动的过程 答案 答案 B 13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简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简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是唯一能够固定大气中 植物是唯一能够固定大气中 CO2的生物的生物 B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 过程较温带阔叶林生态过程较温带阔叶林生态 系统快 土壤中的有机质少系统快 土壤中的有机质少 C CO2是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唯一形式是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唯一形式 D 碳循环过程中 碳循环过程中 是大气中的是大气中的 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 过程过程 解析 解析 能够固定大气中能够固定大气中 CO2的生物除了植物外 还有一些细菌 如 硝化细菌 热带的生物除了植物外 还有一些细菌 如 硝化细菌 热带 雨林中水分充足 温度适宜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旺盛 所以物质循环快 滞留在土壤中雨林中水分充足 温度适宜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旺盛 所以物质循环快 滞留在土壤中 的有机质少 的有机质少 CO2是碳元素循环的主要形式 而不是唯一形式 碳循环过程中 是碳元素循环的主要形式 而不是唯一形式 碳循环过程中 CO2主要主要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而不是唯一过程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而不是唯一过程 答案 答案 B 1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 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在森林中 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 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 在森林中 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 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 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它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它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C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D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 生态系统的自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 生态系统的自 用心 爱心 专心 动调节能力就会丧失动调节能力就会丧失 解析 解析 不仅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不仅生物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负反馈调 节 节 答案 答案 C 15 精选考题精选考题 银川模拟银川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 池泥 水藻 植食性小鱼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 池泥 水藻 植食性小鱼 广口瓶 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广口瓶 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 3 个生态瓶个生态瓶 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 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 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 若想维持生态平衡 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若想维持生态平衡 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解析 解析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 答案 答案 A 16 精选考题精选考题 长沙模拟长沙模拟 下图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 敞开式污下图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 敞开式污 水处理池塘水处理池塘 即氧化塘即氧化塘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 图中 A 可以表示氧气 可以表示氧气 B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 无机盐等可以表示二氧化碳 无机盐等 B 由图示看 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 由图示看 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 C 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D 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 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 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 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 氧型 兼性厌氧型 厌氧型氧型 兼性厌氧型 厌氧型 解析 解析 由由 敞开式污水处理池敞开式污水处理池 可推知 氧化塘污水处理主要靠水中的需氧型细菌和可推知 氧化塘污水处理主要靠水中的需氧型细菌和 污泥中厌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细菌分解有机物质生成的无机物 被藻类吸收 两者并污泥中厌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细菌分解有机物质生成的无机物 被藻类吸收 两者并 不属于寄生关系 不属于寄生关系 答案 答案 C 17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K E 博尔丁提出两种经济模式 一种是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博尔丁提出两种经济模式 一种是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掠夺 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称之为掠夺 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称之为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另一种是未来应建立的模式 叫做 另一种是未来应建立的模式 叫做 宇宙宇宙 飞船经济飞船经济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这两种经济模式进行分析 正确的是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这两种经济模式进行分析 正确的是 A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下的生态系统中 物质循环回路是完善的下的生态系统中 物质循环回路是完善的 B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由于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会越来越多由于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会越来越多 C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由于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由于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 宇宙飞船经济宇宙飞船经济 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解析 解析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会使环境污染加剧 物质循环回路在一定程度上会受阻 由于环会使环境污染加剧 物质循环回路在一定程度上会受阻 由于环 境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少 人类只能改变能量的利用率 不能境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少 人类只能改变能量的利用率 不能 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 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 答案 答案 D 18 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 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要用清水漂洗再染色 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要用清水漂洗再染色 C f 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D 显微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 显微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 解析 解析 题图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操作图 其中解离后就染色是错误的 题图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操作图 其中解离后就染色是错误的 f 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用拇指按压使细胞分散 避免压破盖玻片 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用拇指按压使细胞分散 避免压破盖玻片 答案 答案 C 19 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时 有些会分泌化学亲和物质 使生长相互促进 有些植 不同种植物种植在一起时 有些会分泌化学亲和物质 使生长相互促进 有些植 物分泌毒素或防御素对邻近植物产生毒害 为了研究洋葱和甜菜之间能否混种 下列相关物分泌毒素或防御素对邻近植物产生毒害 为了研究洋葱和甜菜之间能否混种 下列相关 设计思路不正确的是设计思路不正确的是 A 应用洋葱 甜菜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进行对照 应用洋葱 甜菜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进行对照 B 各组植物生长的温度 光照 土壤条件应相同 各组植物生长的温度 光照 土壤条件应相同 C 通过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通过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D 用洋葱与甜菜的株高差作为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 用洋葱与甜菜的株高差作为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 解析 解析 依据实验设计的依据实验设计的 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选项选项 A 正确 依据实验设计的正确 依据实验设计的 等量原则等量原则 选项选项 B 正确 依据实验设计的正确 依据实验设计的 可重复原则可重复原则 选项选项 C 正确 洋葱与甜菜的株高与它们本身正确 洋葱与甜菜的株高与它们本身 的基因型有密切关系 所以选择用洋葱与甜菜的株高差作为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违背了实的基因型有密切关系 所以选择用洋葱与甜菜的株高差作为实验结果的观察指标违背了实 验设计的验设计的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答案 答案 D 20 某人将刚孵出的蟑螂分为甲 乙 丙 丁四组 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 某人将刚孵出的蟑螂分为甲 乙 丙 丁四组 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 如下表 如下表 用心 爱心 专心 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 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 表示没有此成分表示没有此成分 物质物质甲甲乙乙丙丙丁丁 抗生素抗生素 0 10 10 1 维生素维生素0 5 0 50 5 蛋白质蛋白质444444 淀粉淀粉66666666 由实验设计可知 他想研究对蟑螂发育影响的物质不包括由实验设计可知 他想研究对蟑螂发育影响的物质不包括 A 淀粉 淀粉 B 蛋白质 蛋白质 C 维生素 维生素 D 抗生素 抗生素 解析 解析 甲与丙 乙与丙 丁与丙三组对照依次研究抗生素 维生素 蛋白质对蟑螂发甲与丙 乙与丙 丁与丙三组对照依次研究抗生素 维生素 蛋白质对蟑螂发 育的影响 育的影响 答案 答案 A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共共 50 分分 21 8 分分 精选考题精选考题 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 假设假设 a b c d 是一个简单是一个简单 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 其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 其 a c d 的营养关系为的营养关系为 a c d a 与与 b 的关系如图 的关系如图 a 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 请回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 请回 答 答 1 该生态系统中该生态系统中 a 和和 b 的种间关系是的种间关系是 2 若若 d 大量死亡 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大量死亡 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 群是群是 3 若持续干旱使若持续干旱使 a 大量死亡 大量死亡 c 和和 d 种群密度将会种群密度将会 4 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 经过一段时间 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说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 经过一段时间 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说 明该系统具有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与热带雨林相比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 高低 高 5 为了调查该系统为了调查该系统 c 种群的密度 捕获了种群的密度 捕获了 50 个个体 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 一段个个体 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 一段 时间后重新捕获了时间后重新捕获了 40 个个体 其中有个个体 其中有 5 个带有标记 个带有标记 c 种群的数量约为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个 解析 解析 1 由由 a 与与 b 的关系图直接判断两者的关系为竞争 的关系图直接判断两者的关系为竞争 2 根据食物链根据食物链 a c d 可以判断 若可以判断 若 d 大量死亡 在一段时间内 大量死亡 在一段时间内 c 因缺少天敌其种群密度会增加 而由于因缺少天敌其种群密度会增加 而由于 c 的的 增多 增多 a 因被因被 c 大量捕食而减少 大量捕食而减少 3 图中图中 a 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a 大量死亡后 输入大量死亡后 输入 到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 所以到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 所以 c d 的种群密度会降低 的种群密度会降低 4 生态系统遭到干扰而使其结生态系统遭到干扰而使其结 构发生了变化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构发生了变化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 中物种丰富度越大 营养结构越复杂 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 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中物种丰富度越大 营养结构越复杂 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大 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定性低于热带雨林 定性低于热带雨林 5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个体总数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个体总数 N 初次捕获标记个数初次捕获标记个数 M 用心 爱心 专心 再次捕获个数再次捕获个数 n 重捕的标记个体数重捕的标记个体数 m 可得 可得 N 50 40 5 所以 所以 N 400 答案 答案 1 竞争竞争 2 c a 3 降低降低 或快速降低或快速降低 4 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或自我调节能力或自我调节能力 低低 5 400 22 10 分分 精选考题精选考题 桂林模拟桂林模拟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 调查 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 请分析回答 调查 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 请分析回答 1 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图 如图如图 1 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 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 做做 图中显示 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图中显示 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 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小组对该地区的树种进行了辨认和挂牌 图图 2 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 树木 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 树木 A 与树木与树木 B 之间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 主要是由之间的差异属于遗传多样性 主要是由 和和 引起的 树木引起的 树木 A 与与 树木树木 D E G 之间的差异属于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 多样性 3 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如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如 下表所示下表所示 单位 株单位 株 m2 年份年份 植物植物 20012002200320042005 A10 09 286 85 5 B3 02 11 10 30 1 C0 30 61 11 52 3 D3 02 00 400 如果如果 4 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 则该入侵物种是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 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 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 其主要原因是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 其主要原因是 4 图图 3 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 据此分析该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 据此分析该 种群在种群在 30 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 第年 第 20 30 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解析 解析 根据图根据图 1 分析可知 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分析可知 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S0 因为大于 因为大于 S0时 时 其样方内物种数量不变 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 树木其样方内物种数量不变 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 树木 A 与树木与树木 B 之间的差异之间的差异 表现为遗传多样性 树木表现为遗传多样性 树木 A 与树木与树木 D E G 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 表格中的数据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 表格中的数据 用心 爱心 专心 显示 显示 C 的种群数量大增 而其他种群数量下降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稳定 属于入的种群数量大增 而其他种群数量下降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的稳定 属于入 侵种 图侵种 图 3 中根据中根据 当年种群数量 当年种群数量 一年前种群数量 因此在第一年前种群数量 因此在第 20 年种群数量达到最低 年种群数量达到最低 第第 20 30 年间 由于种群数量不变 种群的增长率为年间 由于种群数量不变 种群的增长率为 0 答案 答案 1 样方法样方法 S0 2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物种物种 3 C 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新环境中缺少天敌或其 他限制因素 因此繁殖很快 抢占食物 空间等资源他限制因素 因此繁殖很快 抢占食物 空间等资源 4 20 0 23 8 分分 近年来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大力推广近年来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大力推广 养殖业养殖业 沼气沼气 种植种植 业业 的农业生产模式 农户利用家禽 家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 沼渣可作肥料 的农业生产模式 农户利用家禽 家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 沼渣可作肥料 请回答 请回答 1 建立这一农业生产模式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建立这一农业生产模式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 2 请用箭头和文字完善该农业生产模式的能量利用示意图 请用箭头和文字完善该农业生产模式的能量利用示意图 3 人和家禽是人和家禽是 关系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关系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4 农户原来的食物配比为农作物农户原来的食物配比为农作物 家禽家禽 家畜 家畜 1 1 1 现将该配比调整为 现将该配比调整为 3 2 1 则农作物的供给量是原来的 则农作物的供给量是原来的 倍 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能量传递效率按 10 计算 结果精确计算 结果精确 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解析 解析 生态农业的建立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同时实现了生态农业的建立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同时实现了 物质的循环利用 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第物质的循环利用 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第 2 题中要求画能量利用示意图 只要涉及能量的题中要求画能量利用示意图 只要涉及能量的 变化都可以 但只有物质的变化不能画 第变化都可以 但只有物质的变化不能画 第 4 题中人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获得能量 由于调题中人可以通过三条途径获得能量 由于调 整了食物比例关系 可设定人需要的能量是整了食物比例关系 可设定人需要的能量是 100 个单位 则食物配比调整前 所需农作物个单位 则食物配比调整前 所需农作物 的能量为的能量为 100 3 10 200 3 10 10 7 000 食物配比调整后 所需农作物的能量为 食物配比调整后 所需农作物的能量为 50 10 50 10 10 5 500 则农作物的供给量是原来的 则农作物的供给量是原来的 5 500 7 000 0 79 答案 答案 1 能量的多级利用与物质的循环再生能量的多级利用与物质的循环再生 2 见下图见下图 3 捕食和竞争捕食和竞争 分解者分解者 4 0 79 24 14 分分 精选考题精选考题 江苏高考江苏高考 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 受到广泛关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 受到广泛关 注 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请回答问题 注 下面是有关铜绿微囊藻的研究 请回答问题 1 利用配制的利用配制的 X 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 8 d 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 发现铜绿微 每天定时测定其细胞数量 发现铜绿微 用心 爱心 专心 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 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 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 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个体 这是因为铜绿微囊藻具有 等特性 等特性 2 某同学用某同学用 X 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 加入粉绿狐尾藻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 加入粉绿狐尾藻 一种高等水生植物一种高等水生植物 结果 结果 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在利用 等资源时存等资源时存 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在显著的竞争关系 3 也有人提出假设 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请利用下列也有人提出假设 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请利用下列 实验材料用具 完成实验设计 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实验材料用具 完成实验设计 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 材料用具 铜绿微囊藻 粉绿狐尾藻 用于配制铜绿微囊藻 粉绿狐尾藻 用于配制 X 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 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 500 mL 锥锥 形瓶 蒸馏水 显微镜 血球计数板 盖玻片 玻璃缸 微孔滤膜形瓶 蒸馏水 显微镜 血球计数板 盖玻片 玻璃缸 微孔滤膜 可以除菌可以除菌 等 等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材料准备 在装有材料准备 在装有 7 000 mL 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 藻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藻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8 d 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培养液配制 培养液配制 实验分组 取锥形瓶实验分组 取锥形瓶 6 只 分为两组 只 分为两组 接种与培养 接种与培养 观察与统计 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观察与统计 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 6 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 计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 计 算平均值 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算平均值 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4 若若 3 中假设成立 则实验结果是中假设成立 则实验结果是 解析 解析 1 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 个体小 无性繁殖并且世代周期短 因此繁殖速铜绿微囊藻是单细胞生物 个体小 无性繁殖并且世代周期短 因此繁殖速 度快 度快 2 在培养液中加入粉绿狐尾藻后 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一般而言 是因在培养液中加入粉绿狐尾藻后 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一般而言 是因 为两种植物竞争光照 无机营养 二氧化碳等资源导致 为两种植物竞争光照 无机营养 二氧化碳等资源导致 3 要想探究粉绿狐尾藻能否产生要想探究粉绿狐尾藻能否产生 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化学物质 首先要设计实验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影响 最好的办法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化学物质 首先要设计实验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影响 最好的办法 是利用粉绿狐尾藻提取物或培养液滤液培养铜绿微囊藻 实验设计中要遵循对照原则 等是利用粉绿狐尾藻提取物或培养液滤液培养铜绿微囊藻 实验设计中要遵循对照原则 等 量原则 量原则 4 若若 3 中假设成立 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 实验组受到抑制 中假设成立 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 实验组受到抑制 答案 答案 1 个体小 世代周期短 无性生殖个体小 世代周期短 无性生殖 2 光照 无机营养 二氧化碳光照 无机营养 二氧化碳 3 用蒸馏水配制用蒸馏水配制 X 培养液 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 用滤液代替蒸馏水配制培养液 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 用滤液代替蒸馏水配制 X 培养液培养液 在对照组的在对照组的 3 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 150 mL 用蒸馏水配制的用蒸馏水配制的 X 培养液 在实验组的培养液 在实验组的 3 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 150 mL 用滤液配制的用滤液配制的 X 培养液培养液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在 6 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微囊藻 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微囊藻 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 件下培养件下培养 8 d 4 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 实验组受抑制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呈指数增长 实验组受抑制 25 10 分分 精选考题精选考题 湖北八校联考湖北八校联考 为了比较两种净化池塘水方法的有效性 某课题为了比较两种净化池塘水方法的有效性 某课题 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从某个池塘中取水从某个池塘中取水 3 L 均分为 均分为 3 份制成样品 编号份制成样品 编号 A B C 对样品进行如下处理 对样品进行如下处理 A 中放入中放入 2 g 氯 氯 B 煮沸煮沸 1 min 后冷却 后冷却 C 不做任何处理 不做任何处理 从从 A B C 中取等量且适量样品 分别接种在中取等量且适量样品 分别接种在 3 个相同的经过清洗的营养条件适个相同的经过清洗的营养条件适 宜的琼脂培养皿上 宜的琼脂培养皿上 在在 25 无菌条件下培养无菌条件下培养 3 d 后观察统计每一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后观察统计每一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果如下表所示 样品样品ABC 菌落数菌落数305682 1 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本实验的因变量是 2 请你纠正该小组在操作上的一处明显失误 请你纠正该小组在操作上的一处明显失误 3 更正失误后 整个实验过程遵循了实验设计的更正失误后 整个实验过程遵循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和原则和 原则 原则 4 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后 该小组继续做了一项探究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表 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后 该小组继续做了一项探究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表 培养皿编号培养皿编号123456 氯含量氯含量 g L 012345 可见菌落数可见菌落数82513018106 他们的实验目的是他们的实验目的是 老师认为他们仍然没有得到使水净化的合适氯浓度 请你给他们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老师认为他们仍然没有得到使水净化的合适氯浓度 请你给他们进一步探究提供建 议 议 解析 解析 本题是通过测定净化水中微生物的数目来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所以除了待本题是通过测定净化水中微生物的数目来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所以除了待 测样品不需要灭菌 实验操作仪器和部分实验试剂都要进行灭菌 测样品不需要灭菌 实验操作仪器和部分实验试剂都要进行灭菌 答案 答案 1 培养皿中菌落数培养皿中菌落数 2 清洗清洗 应改为应改为 灭菌灭菌 3 单一变量单一变量 对照对照 4 探究净化池塘水的最适氯浓度探究净化池塘水的最适氯浓度 或其他合理答案或其他合理答案 在大于在大于 5 g L 的范围继续设置浓度梯度的范围继续设置浓度梯度 进行实验进行实验 26 教师备用题教师备用题 冬天已经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已经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在人们期盼的春天提前到来的在人们期盼的春天提前到来的 时候 许多生态系统中相互依赖的物种 开始出现生殖发育等不同步地危险变化 如图所时候 许多生态系统中相互依赖的物种 开始出现生殖发育等不同步地危险变化 如图所 示在某国家公园记录到的随着橡树发芽长叶时间的提前出现的一些现象 据图分析 下列示在某国家公园记录到的随着橡树发芽长叶时间的提前出现的一些现象 据图分析 下列 用心 爱心 专心 叙述不正确的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示中生物的食物链为橡树 图示中生物的食物链为橡树 毛虫毛虫 鸟鸟 B 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信息主要是气温上升 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信息主要是气温上升 C 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可造成鸟的数量增多 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可造成鸟的数量增多 D 全球变暖可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变暖可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解析 由图可知 食物链为橡树由图可知 食物链为橡树 毛虫毛虫 鸟 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原因是气温上升 鸟 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原因是气温上升 气温上升提前 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 毛虫峰值数量提前 但鸟类哺育期时间不变 在气温上升提前 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 毛虫峰值数量提前 但鸟类哺育期时间不变 在 哺育幼鸟时期鸟类缺少食物 使幼鸟的成活率下降 从而使鸟的数量减少 某些植物的发哺育幼鸟时期鸟类缺少食物 使幼鸟的成活率下降 从而使鸟的数量减少 某些植物的发 芽长叶时间提前 造成相关动物因生殖发育与之不同步 无法适应新变化而死亡 甚至灭芽长叶时间提前 造成相关动物因生殖发育与之不同步 无法适应新变化而死亡 甚至灭 绝 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绝 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