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隧道中导洞开挖技术方案_第1页
官庄隧道中导洞开挖技术方案_第2页
官庄隧道中导洞开挖技术方案_第3页
官庄隧道中导洞开挖技术方案_第4页
官庄隧道中导洞开挖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官庄隧道中导洞开挖技术方案官庄隧道中导洞开挖技术方案 一一 工程概况 1 官庄隧道是一座两车道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 其洞身处在直线 段上 隧道进口桩号 K50 910 设计标高 325 43 米 隧道出口桩号 K51 070 设计标高 326 71 米 隧道全长 160 米 纵坡 0 8 2 官庄隧道属于丘陵地貌 植被发育 自然斜坡稳定 隧道地表 覆有薄层残坡积土 下伏基岩为砂砾岩 基岩起伏大 地层分别有 坡积亚粘土 碎块状强风化砂砾岩 粉砂岩 微风化砂砾岩 粉砂岩 沿线地下水主要以碎块状强风化裂隙水为主 水量较贫乏 主要 受大气降水及侧向渗入补给 根据采取水样分析成果 地下水对砼不 具腐蚀性 隧道场区未见影响隧道稳定的活动断裂构造 3 主要工程量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洞身开挖 m34210 2 中空锚杆 m1922 超前锚杆 二 人员与机械 1 该项工程施工负责人 何中福 现场技术负责人 陈纪武 钟 马马 质量负责人 秦有刚 安全负责人 罗尚平 试验负责人 李 仕杰 2 机械见附表 三 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我单位多年的施工经验及机械设备状况 采用新奥法施工 考虑此隧道属短隧道 采取从隧道进口单向掘进 坚持 少扰动 早 喷锚 勤量测 早封闭 的隧道施工原则 隧道中导洞开挖采用全断 面开挖 短进尺的方式 为了尽量减弱爆破震动 II 围岩类别能采用 机械开挖 III 围岩采用钻爆法施工 先做好钻爆设计 采取控制爆破 选择合理的循环掘进进尺 自稳性差的围岩循环掘进进尺宜用短进尺 在施工全过程中 对围岩周边位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 并及时反馈修 正设计参数 指导施工或改变施工方法 各工序均采用机械化施工 形成隧道凿岩装碴运输全面机械化作业线 三 施工工艺 本隧道为 类型围岩比较破碎 自稳性一般 类围岩先做 好中空锚杆超前支护 开挖后紧跟初期支护 1 施工放样 按支护构造设计开挖轮廓计算出开挖断面施工放样 2 25 超前中空注浆锚杆施工程序 1 钻孔 使用 YT 28 风动凿岩机 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 位 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分岩层结构面尽量垂直 2 清孔 钻完孔后 用高压风吹净孔内岩屑 3 装孔 将锚头与锚杆端头组合 将组合杆体送入孔内 直达 孔底 锚杆末端戴上垫板 然后拧紧螺母 4 注浆 采用专用注浆泵往中空锚杆内压注水泥浆 注浆压 力为 0 2 0 5Mpa 直到排气塑料软管漏浆为止 3 开挖 开挖方式尽量采用无爆破施工 断面形成后 立即初喷砼 5 厘米 较坚硬的围岩 采用控制爆破技术 尽可能减少超挖及 减轻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 合理选用爆破参数 并根据围岩的 变化适时调整爆破参数 以确保开挖断面有良好的光爆效果 无爆破施工采用挖掘机挖掘 自卸式汽车运输联合作业 爆破 施工采取人工结合机械进行开挖 即采用人工手持 YT 28 风动 凿岩机钻炮眼 人工装药 连线 采用非电爆破进行爆破 采 用装载机 自卸式汽车出渣 1 2 行车道中心线 洞轴线 中导洞开挖示意图 4 爆破 根据设计要求 设计断面及本隧道的地质条件 隧道中导洞 II III 类围岩均采用全断面的开挖方法 钻孔以自制台车配多台 YT 28 风动凿岩机进行钻孔作业 采用控制爆破进行爆破掘进 周边眼采 用预裂爆破 中空直眼掏槽 边眼外插角控制在 3 以内 边眼采用 20 药卷装药 其它炮眼采用 32 药卷连续装药 非电毫秒雷管起爆 炸药选用 2 岩石硝铵炸药 并根据隧道地下水及缝隙水情况适当选用 部分防水炸药 1 钻爆设计 本设计 类围岩循环进尺 1 2 米 施工采用控制爆破 炮眼利用 率 90 炮眼设计深度 1 35 米 周边眼及底眼取 1 45 米 掏槽形式采用 楔形掏槽 炸药选用 岩石硝铵炸药 药卷为 32 20 两种 周 边眼按光面爆破设计 采用直径 20 的药卷不偶合间隔装药形式 引 爆方式采用非电毫秒雷管 炮孔数量 qs ar 34 69 得 q 1 10 m3 a 0 7 r 0 78 m N 34 69 1 00 0 70 0 78 70 个 考虑周边眼及底眼再增加 13 个 施工前进行试爆 根据试验数据 调整钻爆参数 2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施工放样 首先按支护设计开挖轮廓计算出断面放样支距 并按此放样 然 后根据钻爆设计用红油漆准确绘出开挖断面的中心线和轮廓线 标出 炮眼位置 其误差不得超过 5cm 定位开眼 必须按炮眼位置正确钻孔 对周边眼和掏槽眼精度要求比其它眼 高 开眼误差要控制在 3 5cm 以内 c 钻眼 钻眼要根据 准 齐 平 直 的原则进行 钻眼要确保打眼外 插角方向和深度 保证炮眼平行 眼底在同一平面上 掏槽眼深度要 深于其它炮眼 20 厘米 保证掏槽效果 周边眼开钻时 钻杆保持水平 并平行于隧道轴线 稍微外插 3 角 开眼定位在轮廓线上 偏差不大 于 5cm 掏槽眼钻孔精度要高 误差在 3cm 以内 控制炮眼间距 深度 和角度 严禁炮眼打穿 相交 掘进眼要均匀分布 为便于排水 钻 孔可稍微向上 但倾斜角不大于 1 孔眼间保持互相平行 底板眼向 下倾斜 但眼底不得超过轮廓线 10cm d 装药 采用光面控制爆破技术 严格按钻爆设计药量控制装药量尽量减 少对围岩的扰动 并严格控制超挖 杜绝欠挖 使超挖控制在规范规 定的范围内 周边眼采用不偶合间隔装药结构 将药卷缚于竹片上 中间以导爆索连接 其他炮眼采取连续装药结构 装药前 炮孔必须 用高压风清孔 底眼用水泥袋纸封孔 药串和起爆药卷按要求加工好 盘好脚线 分段号存放在箱内 确保装药作业有序地进行 装药作业 应分片 分组进行 并按规定捣实 堵塞炮泥 堵塞长度不小于 20cm e 连接起爆 起爆网络为复式网络 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起爆雷管 采用非电毫秒雷管 严格按钻爆设计段数跳段使用 周边眼和底眼最 后起爆 分片成束连接 每簇 10 根左右 管束间用同段 即发或 1 段 雷管连结 各炮眼雷管连接次数应相同 最后用火雷管引爆 连接时 要注意 导爆管不能打结和拉细 引爆雷管应用黑胶布包扎在离一蔟 导爆管自由端 10cm 以上处 网络连接好后 要有专人负责检查 装药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导爆管不能有破损现象 连结雷管要用胶 布束紧 防止瞎炮 爆破后要对爆破效果进行检查 如遇瞎炮 要将 废药和雷管取出 重新装药爆破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 光面爆破设计 台架就位 钻 孔 钻孔质量验收 装药与堵塞 连接起爆网络 起 爆 测量放线 通 风 危石处理 光面效果与质量检查 装药计算与结构设计 爆破材料准备 网 路 检 查 清 理 钻 孔 掌子面人员撤离 机械出渣 9 楔形掏槽 1 37 5 通风排烟 本隧道较短采取单口掘进施工 单口掘进为 133 米 因此采取自 然通风排烟 6 出碴 隧道出碴均采用无轨运输方式 装载机装碴 自卸汽车运碴 人 工配合挖掘机扒碴的机械化作业线 隧道弃碴运至隧道进口大填方作 填方用料 洞身开挖作业过程要始终保持三管两路畅通 派专人维护 确保 照明亮度 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四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 导小组 下设专职安全员 施工队及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落实安全生 产责任制 督促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执行 2 深化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 对参加本工程施工所有人 员实行安全生产 三级教育 进行岗位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对各主要工序及重要环节都要有 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落实 4 加强班组建设 开展经常性安全活动 安全检查 查出隐 患及时整改 5 做好施工安全用电 安全防火工作 6 加强爆破物品的管理 对于哑炮严格按 爆破作业规程 进行处理 7 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 进入作业现场需戴安全帽 不得 穿拖鞋 五 施工进度计划 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我方由一个专业化的施工队伍承担官庄隧 道中导洞的施工任务 施工队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共 54 人 计划中导洞开挖时间为 70 天 其详细施工安排见下页 官官庄庄隧隧道道施施工工人人员员安安排排一一览览表表 名称 人员数量 人 进场时间任务范围 掘进班 242004 11 20 中导洞开挖 机械机电 综合班 102004 11 20 隧道出碴 风 水 电 材料运输 砼运 输 加工班 202004 11 10 隧道钢筋加工 制作 砂浆 临时锚杆加 工 小 计 54 类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类围岩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 进度 h 序 号项目 时间 h 12345678910111213 1测量放样0 5 2钻 爆3 5 3自然通风0 5 4出 碴4 0 备 注 循环进尺 1 5 米 每天平均进尺 3 0 米 考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