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借巧借ExcelExcel在在AutoCADAutoCAD中设计凸轮轮廓曲线中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摘 要 本文介绍一种借用EXCEL应用程序来计算并保存数据 并与CAD 精确绘图巧妙地结合 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 该方法也可用于 其它二维或三维曲线的绘制中 论文 毕业论文 关键词 凸轮 轮廓曲线 AutoCAD 图解法 1 问题的提出 本文以设计二维凸轮轮廓曲线为例 介绍一种一般操作者就能方便 做到的 借用EXCEL应用程序来计算并保存数据 并与AutoCAD精确 绘图巧妙地结合 绘制二维或三维非规则曲线的方法 以供大家参 考 2 概述 在凸轮机构中 最常用的就是平面凸轮机构 要设计平面凸轮的轮 廓曲线 设计方法通常有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作图法简便易行 直观 作图误差较大 精度较低 适用于低速对从动件运动规律要 求不高的一般精度凸轮设计 对于精度要求高的高速凸轮 靠模凸 轮等 必须用解析法列出凸轮的轮廓曲线方程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精确地设计凸轮机构 我们沿用原有的图解法思路 使用CAD作为工 具 两者的联合运用 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更简单 直接 方便的处 理方法 在这种基于AutoCAD的图解法基础上 利用AutoCAD与其它 文档交换信息和数据的功能 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输入点较多的图 形 与EXCEL应用程序相结合 使作图更加简便快捷 如设计下面的偏置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已知偏距e 10 基圆半径r0 40 行程h 25 滚子半径rT 10 凸轮以角速 度 顺时针转动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 运动阶段1 推程 180 凸轮转角 为0 180 运动形式 等加速 等减速运动 运动方程方程 s 2h 2 2 2 25 1802 0 90 或s h 2h 2 2 25 2 25 180 2 1802 90 180 运动阶段2 远休止 S 30 凸轮转角 为180 210 运动形 式 静止不动 运动方程方程 s h 25 180 210 运动阶段3 回程 90 凸轮转角 为210 300 运动形式 等加速 等减速运动 运动方程方程 s h 2h 2 2 25 2 25 180 2 210 2 180 210 或s 2h 2 2 2 25 90 210 2 902 180 210 运动阶段4 远休止 S 60 凸轮转角 为300 360 运动形 式 静止不动 运动方程方程 s 0 300 360 3 解题思路 要使基于CAD技术的图解法充分发挥软件精确 高效绘图的作用 就 要首先改进原来的作图方法 图解法和解析法其本质完全相同 只 是求解手段 求解过程不同 这里我们不用作图法确定曲线上点的 方法 而是直接利用解析法里凸轮轮廓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求出凸 轮轮廓曲线上若干个点 越多曲线越准确 的极坐标值 再 用spline 绘制样条曲线 命令 输入各点坐标值 作出凸轮的轮廓曲线 如 果是滚子从动件 得到理论轮廓线后 直接用offset 偏移 命令 输入滚子半径即可得到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计算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曲线 取点要尽量多 求这些点的极坐标值是一个很大的计算量 如何 计算 计算后数据保存在哪里 其次是绘制曲线时点的坐标的输入 如果一个个输入要输二十多次 非常费时而且很容易出错 4 解决办法 4 1数据的计算 EXCEL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应用程序 可以执行计算 分析信息并 管理表格等 我们就用它来进行计算和保存数据 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所给数据 由于凸轮轮廓曲线要对应推程运动 角 远休止角 S 回程运动角 近休止角 S 四 个部分 根据运动规律 推程运动角 和回程运动角 对应 的是不规则的二维曲线 远休止角 S 和近休止角 S 对应的 是正圆弧 我们都用SPLINE命令绘制 为使曲线尽量准确 各段都 要均分为若干份 推程运动角 和回程运动角 因为对应角 都较大各分成8分共16个点 远休止角 S 较小分成2份共 近休止 角 S 分成4份共6个点 合计共取22个点 先把这些数据输入EXCEL表格 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所给数据计算各 点对应于基圆的位移值S 运动过程中通过各分点的导路方向与基圆 半径的夹角 及起始位置点B0对应的夹角 0 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 对应极半径 和夹角 等 最后才能合成各点的极坐标值 这个过 程计算量比较大 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设计 初始数据的取得都要 经过计算 计算过程中所用公式及各参数的含义请参阅相关资料 因篇幅有限 这里不多作说明 4 2极坐标的合成 如图2所示 经过计算得到极半径 和夹角 的值后 要合并成极坐 标 的形式 使用连接运算符即 与 号 连接F列和G列两 个数字串 两数字串中间还要用表示角度的符号 连接 操作方 法如下 在H2单元格内输入公式 A2 B2 并按下Enter键 H2中就 出现了一对极坐标值 再用鼠标拖动的方法将H2的的公式进行复制 就可以得到一组极坐标值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凸轮轮廓曲线上各 点的极坐标 将数据保存备用 如果引号中间括起的是 号 就可以得到直角坐标的形式 在 以直角坐标绘制曲线时可用 以此类推开去 这样合并或连接 可 得到任何你需要的数据 4 3数据的输入 理论轮廓曲线的形成 选出凸轮轮廓曲线上的点的极坐标值 即图中H列数据 将其复制到 剪贴板上 可用Excel中的复制按钮或者直接按下Ctrl C键来完成此 工作 打开AutoCAD 在命令行处键入spline 绘制样条曲线 命令 出现提示 输入第一点或 对象 O 在此位置处点击鼠标右键 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粘贴 菜单项 这样在Excel中的极坐标值就 传送到了AutoCAD中 并自动连接成曲线 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Ente r键 取消继续画线状态 你需要的曲线就立刻出现在你面前 既简 捷又不会出错 比一次次输入点的坐标值不知要快上了多少倍 4 4实际轮廓曲线的形成 如果是尖顶从动件 上面的曲线即为所求凸轮的轮廓曲线 对于滚子从动件 我们得到理论轮廓线后 直接用offset 偏移 命 令 出现提示 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 T 输入滚子 半径rT 10 选择轮廓曲线作为偏移对象 指定内侧为偏移方向 即可得到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 4 5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需要表示曲线及基圆上各分点等 可以依照上述方法推广 在E XCEL表格中得出各分点的极坐标 在CAD中设置点样式用绘制点的命 令一次输入各点坐标值即可 凸轮的基圆 偏距圆等 用相应命令 绘制 非常简单 不必多说 该方法还可推广到绘制其它二维或三维曲线 如渐开线 阿基米德 螺旋线 摆线等二维曲线 三维曲线如绘制三维螺旋线也属此类问 题 可以先在EXCEL表格中得到螺旋线的柱面坐标值如图3所示 这 用上面的方法也不难得到 然后再用spline命令将在EXCEL表格中得 到的各分点坐标值粘贴过来就可完成三维螺旋线的绘制 如果需要 多圈 再复制或阵列即可 上述方法方便快捷 简单易行 不需任何编程 对 于不太熟悉CAD 二次开发的用户是一种快速绘制二维或三维曲线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 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M xx 7 62 72 2 张帆等 AutoCAD辅助设计专家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M xx 2 366 369 3 王有良 唐跃刚 AutoCAD开发与应用 J 山东大学学报 xx 摘 要 本文介绍一种借用EXCEL应用程序来计算并保存数据 并与CAD 精确绘图巧妙地结合 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 该方法也可用于 其它二维或三维曲线的绘制中 论文 毕业论文 关键词 凸轮 轮廓曲线 AutoCAD 图解法 1 问题的提出 本文以设计二维凸轮轮廓曲线为例 介绍一种一般操作者就能方便 做到的 借用EXCEL应用程序来计算并保存数据 并与AutoCAD精确 绘图巧妙地结合 绘制二维或三维非规则曲线的方法 以供大家参 考 2 概述 在凸轮机构中 最常用的就是平面凸轮机构 要设计平面凸轮的轮 廓曲线 设计方法通常有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作图法简便易行 直观 作图误差较大 精度较低 适用于低速对从动件运动规律要 求不高的一般精度凸轮设计 对于精度要求高的高速凸轮 靠模凸 轮等 必须用解析法列出凸轮的轮廓曲线方程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精确地设计凸轮机构 我们沿用原有的图解法思路 使用CAD作为工 具 两者的联合运用 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更简单 直接 方便的处 理方法 在这种基于AutoCAD的图解法基础上 利用AutoCAD与其它 文档交换信息和数据的功能 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输入点较多的图 形 与EXCEL应用程序相结合 使作图更加简便快捷 如设计下面的偏置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已知偏距e 10 基圆半径r0 40 行程h 25 滚子半径rT 10 凸轮以角速 度 顺时针转动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 运动阶段1 推程 180 凸轮转角 为0 180 运动形式 等加速 等减速运动 运动方程方程 s 2h 2 2 2 25 1802 0 90 或s h 2h 2 2 25 2 25 180 2 1802 90 180 运动阶段2 远休止 S 30 凸轮转角 为180 210 运动形 式 静止不动 运动方程方程 s h 25 180 210 运动阶段3 回程 90 凸轮转角 为210 300 运动形式 等加速 等减速运动 运动方程方程 s h 2h 2 2 25 2 25 180 2 210 2 180 210 或s 2h 2 2 2 25 90 210 2 902 180 210 运动阶段4 远休止 S 60 凸轮转角 为300 360 运动形 式 静止不动 运动方程方程 s 0 300 360 3 解题思路 要使基于CAD技术的图解法充分发挥软件精确 高效绘图的作用 就 要首先改进原来的作图方法 图解法和解析法其本质完全相同 只 是求解手段 求解过程不同 这里我们不用作图法确定曲线上点的 方法 而是直接利用解析法里凸轮轮廓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求出凸 轮轮廓曲线上若干个点 越多曲线越准确 的极坐标值 再 用spline 绘制样条曲线 命令 输入各点坐标值 作出凸轮的轮廓曲线 如 果是滚子从动件 得到理论轮廓线后 直接用offset 偏移 命令 输入滚子半径即可得到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计算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曲线 取点要尽量多 求这些点的极坐标值是一个很大的计算量 如何 计算 计算后数据保存在哪里 其次是绘制曲线时点的坐标的输入 如果一个个输入要输二十多次 非常费时而且很容易出错 4 解决办法 4 1数据的计算 EXCEL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应用程序 可以执行计算 分析信息并 管理表格等 我们就用它来进行计算和保存数据 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所给数据 由于凸轮轮廓曲线要对应推程运动 角 远休止角 S 回程运动角 近休止角 S 四 个部分 根据运动规律 推程运动角 和回程运动角 对应 的是不规则的二维曲线 远休止角 S 和近休止角 S 对应的 是正圆弧 我们都用SPLINE命令绘制 为使曲线尽量准确 各段都 要均分为若干份 推程运动角 和回程运动角 因为对应角 都较大各分成8分共16个点 远休止角 S 较小分成2份共 近休止 角 S 分成4份共6个点 合计共取22个点 先把这些数据输入EXCEL表格 按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所给数据计算各 点对应于基圆的位移值S 运动过程中通过各分点的导路方向与基圆 半径的夹角 及起始位置点B0对应的夹角 0 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 对应极半径 和夹角 等 最后才能合成各点的极坐标值 这个过 程计算量比较大 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设计 初始数据的取得都要 经过计算 计算过程中所用公式及各参数的含义请参阅相关资料 因篇幅有限 这里不多作说明 4 2极坐标的合成 如图2所示 经过计算得到极半径 和夹角 的值后 要合并成极坐 标 的形式 使用连接运算符即 与 号 连接F列和G列两 个数字串 两数字串中间还要用表示角度的符号 连接 操作方 法如下 在H2单元格内输入公式 A2 B2 并按下Enter键 H2中就 出现了一对极坐标值 再用鼠标拖动的方法将H2的的公式进行复制 就可以得到一组极坐标值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凸轮轮廓曲线上各 点的极坐标 将数据保存备用 如果引号中间括起的是 号 就可以得到直角坐标的形式 在 以直角坐标绘制曲线时可用 以此类推开去 这样合并或连接 可 得到任何你需要的数据 4 3数据的输入 理论轮廓曲线的形成 选出凸轮轮廓曲线上的点的极坐标值 即图中H列数据 将其复制到 剪贴板上 可用Excel中的复制按钮或者直接按下Ctrl C键来完成此 工作 打开AutoCAD 在命令行处键入spline 绘制样条曲线 命令 出现提示 输入第一点或 对象 O 在此位置处点击鼠标右键 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粘贴 菜单项 这样在Excel中的极坐标值就 传送到了AutoCAD中 并自动连接成曲线 单击鼠标右键或按下Ente r键 取消继续画线状态 你需要的曲线就立刻出现在你面前 既简 捷又不会出错 比一次次输入点的坐标值不知要快上了多少倍 4 4实际轮廓曲线的形成 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堂在线 人像摄影 章节测试答案
- 消防器材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仓库保管员》预测试卷一
- 2025年戒毒人民警察招录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笔试( 教育学)专项练习含答案
- 2025年村级红白理事会司仪招聘面试题库附答案
- 2025装饰工程公司的合同模板
- 地砖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的模板
- 企业经营转让协议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口腔种植牙应急预案
- 某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报告
- 腰椎ODI评分完整版
- 5.Braden评估表及其评分指引
- 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松下panasonic-视觉说明书pv200培训
- 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供应商现场作业基础安全考试附答案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共27张PPT)
- 建设工地每日消杀记录表
- 建筑施工应急处置明白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