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 构模型 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 B 科学家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 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C 科学家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 建立了枣糕模型 D 科学家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 建立了波尔的原 子模型 2 1 二十世纪初 为了研究物质内部的结构 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 揭示了 原子内部的结构 发现了电子 中子和质子 如图是 A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B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 C 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实验装置 D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装置 3 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 当在 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 关于描述 粒子的有关 物理量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A 动能最小 B 势能最小 C 粒子与金属原子核组成系统能量最小 D 粒子所受金原子斥力最大 4 图为查德威克实验示意图 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 Po 放出的 A 射线轰击铍时 会产生粒子流 A 用粒子流 A 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 B 经研究知道 A A 为中子 B 为质子 B A 为质子 B 为中子 C A 为 射线 B 为中子 D A 为中子 B 为 射线 5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 A 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 B 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 原子核中含有质子 D 原子核中含有质子中子 6 关于 粒子散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 B 实验结果支持了汤姆生的 枣糕模型 C 依据该实验结果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 该实验结果表明了原子核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结构单元 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7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A a 粒子的散射实验 B 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 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 质子的发现 8 在卢瑟福的 a 粒子散射实验中 有极少数 a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其原因是 A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 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9 在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中 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其原因是 A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 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10 对阴极射线管的认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阴极射线管是用来观察电子束运动轨迹的装置 B 借助阴极射线管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电子的运动轨迹 C 阴极射线管内部抽成真空 D 阴极射线管工作时 它的阴极和阳极之间存在强电场 11 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 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并由此提 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 两条实线表示 粒子运 动的轨迹 则沿 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 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虚线中的 A 轨迹 a B 轨迹 b C 轨迹 c D 轨迹 d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C 质子和中子都带正电 D 原子核的质量数一定等于电荷数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 但质量数相等 B 两个质子间 不管距离如何 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C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 但中子数可以不同 D 除万有引力外 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 14 在卢瑟福的 a 粒子散射实验中 有少数 a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其原因是 A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 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15 卢瑟福在研究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 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运动方向不变 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B 极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 说明这些 粒子受到了较大的库仑斥力作用 C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 子核里 D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说明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16 卢瑟福通过对 a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 提出 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 C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7 以下物理过程中原子核发生变化而产生新核的有 A 光电效应现象 B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C 伦琴射线的产生过程 D 太阳内部发生的剧烈反应 18 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 绝大多数 粒子都沿直线运动 但有少数 粒子发 生大角度偏转 其原因是 A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 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 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19 在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中 当 粒子最接近金核时 A 粒子的动能最小 B 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最大 C 粒子的电势能最小 D 粒子与金核间的万有引力最小 20 粒子散射实验中 不考虑电子和粒子的碰撞影响 这是因为 A 粒子和电子根本无相互作用 B 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力为零 是因为电子是均匀分布的 C 粒子和电子碰撞损失能量极少 可忽略不计 D 电子体积极小 粒子碰撞不到电子 21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 A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D 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核上 22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箱 为了解释实验结果 提出了原子的核 式结构学说 下图中 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 曲线 ab 和 cd 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 近的粒子的运动轨迹 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23 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 某一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 所示 图中 P Q 为轨迹上的点 虚线是经过 P Q 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 两虚 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 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粒子的作用 则关于该原子 核的位置 正确的是 A 一定在 区域 B 可能在 区域 C 可能在 区域 D 一定在 区域 24 卢瑟福通过 实验 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 并由此提出 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 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 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 粒子的运动轨迹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现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裂变来放出能量的 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轻核的聚变 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说明了原子核是有复杂结构的 D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射线与 射线都是电磁波 B 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 用加温 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 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27 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或现象提出来的 A 光电效应 B 粒子散射实验 C 天然放射现象 D 热核反应 28 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说法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D 按照波尔理论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 电 子的动能减小 原子总能量增加 二 多项选择 每空 分 共 分 评卷人得分 29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景 解决的问题有 A 解释粒子散射现象 B 用粒子散射数据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C 结合经典电磁理论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D 结合经典电磁理论解释氢光谱 30 根据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图中虚线表示原子 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 实线表示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 在粒子从 a 运动到 b 再运动到 c 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先增大 后减小 B 电势能选减小 后增大 C 电场力先做负功 后做正功 总功为零 D 加速度先变小 后变大 31 关于原子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 10 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一个半衰期有 5 个发生了衰变 C 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 原子核中任一个核子只与相邻核子间有很强的核力作用 32 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提出来的 A 光电效应实验 B 氢原子光谱实验 C 粒子散射实验 D 天然放射实验 33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 叫做原子核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校外绕着核旋转 34 以下哪些现象与原子核的变化有关 A a 粒子散射 B 光电效应 C 热核反应 D 天然放射现象 35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36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该学说包括的内容有 A 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内 C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三 填空题 每空 分 共 分 37 科学家发现了质子 其核反应方程为 科学家发现了中子 其核反应方程为 科学家第一次用人工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 其核反应方程为 38 1991 年卢瑟福依据 粒子散射实验中 粒子发生了 选填 大 或 小 角度散射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若用动能为 1MeV 的 粒 子轰击金箔 则其速度约为 m s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为 1 67 10 27kg 1MeV 1 106eV 39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 其中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可能是因为该束光的照射时间太短 D 按照玻尔理论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 电 子的动能减小 原子总能量增大 E 发生一次 衰变 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F 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速度的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高 G 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 可以利用它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四 实验 探究题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得分 40 有以下说法 A 原子核放出 粒子后 转变成的新核所对应的元素是原来的同位素 B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 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D 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 E 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要放出光子 F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 表示原子核越稳定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A 3 AD 4 A 5 B 6 AC 7 A 8 A 9 A 10 A 11 A 12 A 13 A 14 A 15 BC 16 答案 AC 分析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 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 但有少数 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粒子散射实验 只发现原子可以再分 但并不涉及原子核内的结构 查德威克在用 粒子轰击铍 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了质子 高考考点 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 易错点 容易将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结构混淆 备考提示 粒子散射实验是揭示原子结构的典型实验 17 D 太阳内部发生的剧烈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产生了新的原子核 光电效应现像 中产生的电子来自核外电子 伦琴射线是由于内部电子受激发引起的 18 A 19 A B 20 C 21 D 22 D 23 A 24 粒子散射 见图 25 D 26 C 27 B 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行业智能仓储解决方案专题分析
- 液化气站应急预案方案
- 具身智能+残障人士辅助移动导航系统开发与应用方案可行性报告
- 具身智能+特殊教育场景中自闭症儿童行为干预方案研究可行性报告
- 生态绿化物业维护方案要点可行性报告
- 具身智能+老年人认知训练游戏化交互设计实证方案可行性报告
- 具身智能+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监测分析方案可行性报告
- 具身智能+虚拟现实娱乐沉浸式体验优化方案可行性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文曲星名校2026届高二上化学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随州市普通高中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000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涉密人员岗前培训
- 2025年下半年中国中化集团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汇报
-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流程
- 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
- 陶瓷原料制备工标准化技术规程
- 基于含构网型SVG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的建模与小信号稳定性研究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办事员初级)历年参考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件1土方工程
- 家居护理创业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