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新人教版备考新人教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202 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农耕生活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上 凉山期中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们祖先栽培的 A 大豆 小麦 B 花生 高粱 C 水稻 粟 D 甘薯 玉米 2 2 分 2019 深圳模拟 晓丽曾与父母一起参观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 如下图是她用手机 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3 2 分 2017 七上 南雄期中 我国最早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生活在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北京周口店 第 2 页 共 15 页 4 2 分 2016 七上 惠来期中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优劣 B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5 2 分 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五六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 物种类已大大丰富 由主食 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6 2 分 2016 七上 安岳期中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他们生活在长江流域 种植水稻 B 他们居住的房子叫半地穴式的房子 C 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 用耒耜耕地 D 他们已经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7 2 分 2018 七上 岳池期末 生活在黄河流域 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8 2 分 2016 台山模拟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探索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准备了如下资料 其中最有参 考价值的是 第 3 页 共 15 页 A 北京人头骨化石失踪之谜 B 半坡和河姆渡遗存的食物结构比较 C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探究 D 夏商周农业发展概况 9 2 分 2016 七上 靖江期中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果将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 民进行比较 其中相同点有 都使用磨制的工具 都种植了农作物 都是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 都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A B C D 10 2 分 2018 七上 深圳月考 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 为世界农业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原始先 民在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有 稻 麦 粟 黍 A B C D 11 2 分 2019 七上 台山期中 文物是发现历史 证实历史的重要史料 下列文物中 能体现河姆渡 原始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A 鱼纹彩陶盆 B 骨耜 C 铁铲 D 打制石器 12 2 分 2018 七上 长春期中 小明家住的地方以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而闻名 五六 千年前那里的居民以粟为主食 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小明家在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西安半坡 D 浙江余姚 13 2 分 2019 七上 龙岗月考 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出现的原始人类进行了先后排列 排列正确的是 A 小明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山顶洞人 B 小芯 北京人 元谋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 小华 元谋人 山顶洞人 北京人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 小丽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4 2 分 2018 七上 海口月考 下列不属于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共同特点的是 A 都种植水稻 第 5 页 共 15 页 B 使用磨直石器和陶器 C 都饲养猪 狗 D 会建造房屋 过定居生活 15 2 分 2019 七上 龙岗月考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 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 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 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 随葬品中是否有石器 D 随葬品数量的多少 16 2 分 2018 七上 江城期中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 到 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 主食 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央视热播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的解说词 历史上 我们祖先 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17 2 分 2019 七上 兰山期中 河姆渡的建筑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源头 木结构水井是迄 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水井 得出以上结论的重要依据是 A 民间传说 B 史籍记载 C 考古发现 D 影视作品 18 2 分 2016 盐城 早在六七千年前 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 第 6 页 共 15 页 农耕文化的时代 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19 2 分 2017 七上 西宁月考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有 水稻 玉米 马铃薯 粟 A B C D 20 2 分 2017 七上 永定期中 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 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 半坡居民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21 2 分 2017 七上 钦州港月考 对原始社会不正确的认识是 A 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发展阶段 B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C 其社会组织经历了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 部落阶段 D 当时的人们没有贵贱高低 贫富差距 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22 2 分 2017 七上 呼和浩特期中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农业稳 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 我国 第 7 页 共 15 页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的出现 磨制工具的发展 聚落的发展 城市的出现 A B C D 23 2 分 2017 七上 临沂月考 1973 年 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 意外地发现一处原 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 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 A 北京人遗址 B 山顶洞人遗址 C 半坡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4 2 分 2017 七上 莆田期中 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 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六 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的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 有主食 还有副食 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25 2 分 2017 七上 河源月考 在北京人 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 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 生活 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第 8 页 共 15 页 B 种植技术的发展 C 建筑技术的进步 D 饲养水平的提高 26 2 分 2018 七上 罗湖期末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 从采集到种植 从狩猎到饲养家 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工取火的发明 B 饲养水平的提高 C 建房技术的进步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27 2 分 2017 七上 荣成期中 考古发现推论 下列原始居民中 可能已经使用文字的是 A 红山原始居民 B 半坡原始居民 C 大汶口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28 2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月考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火的使用 C 能建造房屋 D 使用陶瓷 29 2 分 2019 七上 龙岗期中 在半坡遗址挖掘过程中 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之类 的种子 这个罐子可能是 A 彩陶 B 白陶 第 9 页 共 15 页 C 黑陶 D 青铜器器皿 30 2 分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火的使用 B 农业生产的发展 C 能建造房屋 D 使用陶瓷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3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 人民众多 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农 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 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 如下图 这种住宅十分别致 基础全系桩木构筑 铺设地板 地板上 立柱 架梁 敷椽 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 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 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 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 其广亦相 如 何奈遗址中 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 第 10 页 共 15 页 材料一中 制耒耜 教民农作 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 他们 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 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 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农耕既普及 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 什么农作物 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 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2 20 分 2018 南京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 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 未 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粮食 的储备 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 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 160 号商代 出土青铜礼器 40 件 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 还有 28 件 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 220 件青铜共器和 900 多枚铜镞 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 指出 公作则迟 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 无所迟也 所谓 公作 就是指奴 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 分地 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 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 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列举农业 有了很大发展 的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 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 精神 生活 得到了发展 2 据材料二 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 据材料三 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第 11 页 共 15 页 4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33 5 分 2018 七上 岳池期末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 动 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 邀你共同探究 1 方式一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 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 究活动 从头像复原图可以看出远古人类头部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那么这是什么人 图中房子是哪一原始居民建 造并居住的 2 方式二地图学史 上图反映的是三国鼎立局面 请写出 代表的政权分别是什么 哪一次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3 方式三新闻学史 国际在线报道 记者龚铭 母曼晔 在清明节 4 月 4 日 的细雨微风里 丙申 2016 年清明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万余名海内外同胞齐聚轩辕殿祭祀广场 表达中华儿女对祖 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新闻中的 轩辕 指的是谁 因为 轩辕 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34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 12 页 共 15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 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 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 在推动 社会的大变革 中 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写出一项电气时代与电有 关的重要发明 请指出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是哪个国家 知识经济时代对你日常生活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 3 通过对以上几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时期的问题探究 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35 20 分 2017 七上 新野月考 七年级 班的同学在学习完先秦历史之后 开展了一次主题为 中华 文明 光芒四射 的擂台赛 分为农耕文明 青铜文明 大变革时代 科技文化四个模块来相互考查 请你完下 列问题 1 模块一 农耕文明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成就辉煌 请你写出这两大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 2 模块二 青铜文明 仔细欣赏右面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 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并变变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有何特点 3 模块三 大变革时代 第 13 页 共 15 页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是谁的主张 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 模块四 科技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的国家 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 闪烁着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光芒 2006 年 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说明殷墟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5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对中国古代文化 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请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派别人物历史时期主要思想 孔子 仁 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儒家 战国时期提出 春秋无义战 反对一切非正义 的战争 主张用 仁政 治国 按时令 进山伐树等 老子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 相互转化 道家 战国时期顺其自然 墨家墨子战国时期 法家 战国时期反对空谈仁义 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 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孙武春秋末期 知彼知己者 百战不殆 第 14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股份转让合同协议
- 鲜肉制品销售合同协议
- 鲜花饼供货合同协议书
- 黑铁方管采购合同范本
- 国企设备安全规定
- 管内渣土清理合同范本
- 篮球训练招生合同协议
- 粮油种子销售合同范本
- 精装商铺转租合同范本
- 纱线委托代销合同范本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有趣课堂惩罚游戏(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 2024年度足球学校赞助与合作协议2篇
- 2024水电站输水发电系统运行安全评价导则
- 风电、光伏项目前期及建设手续办理流程汇编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 内装修施工消防培训
- 胰岛素皮下注射标准解读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 草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 DL∕T 1664-2016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