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奈曼旗人教版奈曼旗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222 题 共题 共 4444 分分 1 2 分 假如我们能像科幻小说一样进行穿越时光的旅行 要回到我国最早原始人类生活的年代 那么我 们应该去 A 约 170 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 约 70 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 约 3 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约 7000 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 2 分 汉武帝为了纪念他手下的一位大臣 曾经把所有派往西域的使者称为博望侯 以取信于西域各国 这位著名的大臣是 A 张骞 B 项羽 C 甘英 D 董仲舒 3 2 分 参考下图你认为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中 老臣 是 A 刘备 B 曹操 C 诸葛亮 D 周瑜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 土地的丈量 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文中评 价的最可能是 A 缀术 B 周髀算经 C 九章算术 D 自然史 5 2 分 2015 年 3 月 北京发现了千年古墓群 其中东汉晚期的墓室形制具有 胡人 少数民族 的丧 葬文化因素 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A 胡汉墓葬文化相似纯属巧合 B 胡汉墓葬文化本来就相似 C 胡汉之间民族融合相互学习 D 胡汉之间相互歧视与排斥 6 2 分 有人认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长期破坏 政治动荡不安 政权分裂割据 人心涣散 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 应当完全否定 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该时期 科技文化进步 江南经济的发展 民族融合 实现了区域间的统一 A B C D 7 2 分 阳新正式得名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第 3 页 共 13 页 A 汉高祖刘邦 B 吴国孙权 C 隋文帝 D 唐高祖 8 2 分 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明朝 9 2 分 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资治通鉴 编成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麻沸散 的研制使用 齐民要术 的问世 A B C D 10 2 分 以时序为基础 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 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 下列朝代更替 正确的 A 西汉一东汉一三国 南北朝 B 两汉 三国二两晋 南北朝 C 两汉 两晋 南北朝一隋唐 D 两汉一宋一齐一梁一陈一隋 11 2 分 东汉的 光武中兴 与西汉的 文景之治 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建立了皇帝制度 B 都实行了调整政策 C 都放权基层郡县 D 都实行裁减官员 12 2 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下列孔子的观点中 最能 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 仁者爱人 B 温故知新 C 诲人不倦 D 有教无类 13 2 分 汉武帝以后 随着造船等技术的进步 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 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 A 长安 B 洛阳 C 东南沿海的港口 D 开封 14 2 分 公元初年 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 A 罗马帝国与秦朝 B 罗马帝国与汉朝 C 古希腊与古印度 D 阿拉伯帝国与唐朝 15 2 分 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 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第 5 页 共 13 页 B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 青铜器工艺精美 16 2 分 我国历史上既是部落联盟首领又是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 汤 B 黄帝 C 禹 D 舜 17 2 分 山东被称为 齐鲁大地 河北被成为 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18 2 分 2012 岳阳模拟 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清明节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祖先 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黄帝陵前 以 九鼎八簋 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 在古史传说中 他是 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淮河 19 2 分 贾谊在 治安策 中提出 欲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 国小则亡 邪心 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 派张骞出使西域 第 6 页 共 13 页 B 设置 十三州部 C 颁布 推恩令 D 反击匈奴 20 2 分 春秋时期 新旧制度更替 社会发生大变革 其根本原因是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百家争鸣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1 2 分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 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和亲政策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22 2 分 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教育部制定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指 出 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 行书等其他字体 以下关于 马 字的不同字体 对应正确的是 A 隶书楷书行书小篆 B 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C 楷书隶书小篆行书 D 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5656 分分 第 7 页 共 13 页 2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书籍被烧毁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 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请回答 1 材料一图一 二 三分别反映秦朝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2 材料二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 历史事件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3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跟哪一位皇帝有关 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4 材料三中的 孔子之术 指的是哪一学派 创始人是谁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5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秦汉两个朝代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24 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 三国演义 主题歌 材料二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 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 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 两则材料反映了哪段时期的历史 2 材料二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 此战役的结果如何 试评述他们胜败的原因 至少写两点 3 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文学中的历史 你认为如何处理文学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如何 对待 25 6 分 汉武帝继位后 因汉文帝 汉景帝的 文景之治 天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但这只是表面 的祥和 时局看似风平浪静 实则暗流汹涌 汉武帝深知自己是坐在火山口上 守业难 之王国问题 材料一 同姓王引起的藩国危机 守业难 之思想不统一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董仲舒 1 材料一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2 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3 指出这一措施的高明之处 4 材料二中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指的是哪家学说 第 9 页 共 13 页 5 汉武帝根据这一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6 汉武帝实行这种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7 他采取的措施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8 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26 10 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要发展 就要不断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鞅合并小都 小乡 小邑 小聚为县 设置县令 县丞 共三十一个 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 免除本人徭役 变法五年后 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 魏主欲变北俗 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 言不顺 则礼乐不可兴 今欲断诸北语 一从 正音 其年三十以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以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条变法内容 2 公元前 350 年 秦国平民张三 因斩一敌国甲士 获爵一级 田一顷 宅九亩 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 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 以上改革措施 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27 14 分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 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表现为高度的中 央集权 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第 10 页 共 13 页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七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从产生之日起 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 大一统的性质 其职能就具 有维护 推动 发展和形成多民族 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制度 是谁首创的 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 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 构名称 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3 根据材料三 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222 题 共题 共 444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