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感知识培训 1 主要内容 一 什么是医院感染二 手卫生三 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四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常识 2 医院感染 一 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 医院感染 那些属于医院感染 二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如疱疹病毒 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 医院感染 那些不属于医院感染 三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 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 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 如单纯疱疹 弓形体病 水痘等 4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 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5 四 医院感染的对象 医院感染可发生于与医院相关人群 门诊和住院病人 医务人员 陪护 探视者 最容易获得感染者为住院病人 是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对象 其次是医务人员和陪护家属 医院感染 6 五 常见的医院感染 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 如癌 白血病 慢性阻塞性肺炎 或行气管切开术 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 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 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 3 42 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 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胁性大 病死率可达30 50 7 2 尿路感染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 而在其住院期间24小时后出现症状 发热 排尿困难等 尿培养有细菌生长 或虽无症状 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 ml以上 细菌多于105 ml 都可判为尿路感染 我国统计 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 8 31 7 66 86 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8 3 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及外伤性事件中的伤口感染 判断伤口感染主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 更确切是细菌培养 据统计伤口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5 9 4 输血相关感染常见有病毒性肝炎 乙 丙 丁型等 艾滋病 巨细胞病毒感染 疟疾 弓形体病等 10 5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 各种皮炎 褥疮感染 菌血症 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感染 子宫内膜感染 腹内感染等 11 住院病人中凡有气管插管 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 留置导尿 应用化疗 放疗 免疫抑制剂者 以及老年病人 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12 13 一 手卫生术语和定义 1 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 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去除手部皮肤污垢 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14 3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5 5 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 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 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棒状杆菌类 丙酸菌属 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 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 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 可随时通过手传播 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16 7 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 如乙醇 异丙醇 氯已定 碘伏等 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 凝胶和泡沫型 17 三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a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用肥皂 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b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 在下列情况下 医务人员应根据1 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 接触患者黏膜 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伤口敷料等之后 c 穿脱隔离衣前后 摘手套后 d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8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 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a 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 治疗 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19 3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a 先洗手 后消毒 b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 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 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 洗手方法与要求a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 并修剪指甲 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b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 前臂和上臂下1 3 并认真揉搓 清洁双手时 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C 流动水冲洗双手 前臂和上下臂下1 3 d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 前臂和上臂下1 3 3 外科手消毒方法a 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 前臂和上臂下1 3 并认真揉搓2min 6min 用流动水冲净双手 前臂和上臂下1 3 无菌巾彻底擦干 流动水应达到GB5749的规定 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 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 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 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0 b 免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 前臂和上臂下1 3 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 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4 注意事项a 不应戴假指甲 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b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 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c 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 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d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 应用肥皂 皂液 清洁双手 e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 揉搓用品如海绵 手刷等 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 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21 四 洗手步骤 1 在流动水下 使双手充分淋湿 2 取适量肥皂 皂液 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 手背 手指和指缝 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 包括指背 指尖和指缝 具体揉搓步骤 七步洗手法 为 4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擦干 使手保持干燥 22 第一步 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 相互揉搓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交换进行 第三步 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第五步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第六步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第七步 螺旋式洗手腕 交替进行 七步洗手法 23 二 手消毒指征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穿脱隔离衣前后 接触血液 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要求 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再在流动水下洗手 24 医疗废物 定义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 预防 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 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25 医疗废物的分类 卫生部 国家环保总局卫医发 2003 287号文件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分类如下 1 感染性废物2 病理性废物3 损伤性废物4 药物性废物5 化学性废物 26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 被病人血液 体液 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 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 病原体的培养基 标本和菌种 毒品保存液 4 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 废弃的血液 血清 6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即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处置方法 用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包装袋盛装 27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 医用针头 缝合针 2 各类医用锐器 包括 解剖刀 手术刀 备皮刀 手术锯等 3 载玻片 玻璃试管 玻璃安剖等 处置方法 放入医疗废物专用的利器盒中 28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医疗废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 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 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 尸体 3 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 病理蜡块等 处置方法 用医疗废物专用的黄色包装袋盛装 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 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防腐条件 温度低于20 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 29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 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药品 1 医学影像室 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 废弃的过氧乙酸 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 废弃的汞血压计 汞温度计 处置方法 批量医疗器具报废时 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30 药物性废物 过期 淘汰 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 废弃的一般性药品 如 抗生素 非处方类药品等 2 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1 致癌性药物 2 可疑致癌性药物 3 免疫抑制剂 3 废弃的疫苗 血液制品等 处置方法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 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31 特别注意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不管是否接触血液体液组织 均为感染性医疗废物 32 二 医疗废物收集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 黑色袋装生活垃圾 黄色袋装医用垃圾 红色袋装放射垃圾 要求垃圾袋坚韧耐用 不漏水 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 防渗漏的利器盒 33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应当包括 医疗废物的来源 种类 重量或者数量 交接时间 处置方法 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4 医疗废弃物处置要求 1 盛装的医疗废弃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 4时 扎紧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 由医院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统一回收 2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 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 在每个包装物 容器上应当系上医疗废弃物的单位 日期 类别等尚需说明的中文标签 3 严格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 不应混合 4 发现医疗废弃物垃圾袋有漏损时 应另加一层垃圾袋 35 5 医疗废弃物收集运送的各个环节中 不能有泄漏 一旦发现泄漏 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防止污染扩散 6 处理和收集医疗废弃物人员 应做好个人防护 防止职业暴露 当发生职业暴露后 应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局部处理和上报 7 执行医疗废弃物收集双签字制度并留有档案以备查验 36 医疗废物封口标签内容 医院名称 科室 日期 种类 重量医疗废物登记施行双签字科室医疗废物回收登记交接人员双签字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登记本医护人员也要签字 37 关于明确医疗废物分类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 2005 292号 一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废物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局联合下发的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规定 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 不论是否剪除针头 是否被病人体液 血液 排泄物污染 均属于医疗废物 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二 使用后的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 使用后的各种玻璃 一次性塑料 输液瓶 袋 未被病人血液 体液 排泄物污染的 不属于医疗废物 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 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原则 38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常识 一 室内空气消毒要求与方法1 各类环境空气消毒要求 各类普通病房与房间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 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 其空气的洁净度标准按卫生部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环境空气洁净度的要求执行 类 类环境及属于 环境的治疗室 换药室 注射室 妇产科检查室 消毒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科每日消毒1次 洁净区域按照层流净化系统规范要求执行 39 2 紫外线照射消毒及检测要求 1 使用紫外线消毒时 应每次照射1小时 紫外线灯管每周75 乙醇湿抹一次 2 应定期进行效果检测 用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仪每半年监测一次 30W新灯管照射强度不低于90uW cm2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uW cm2 灯管累计使用时间 普通紫外线灯管不超过1000小时 空气消毒机内紫外线灯管不超过5000小时 40 3 消毒液更换及监测要求 1 含氯消毒液 过氧乙酸等每日更换 监测一次 浸泡时物品要完全浸入消毒液 浸泡时间30分钟 2 活化后的戊二醛使用时间不超过2周 消毒浸泡时间30分钟 灭菌浸泡时间为10小时 要注明浸泡开始和结束时间 戊二醛浓度监测应每周不少于一次 内镜消毒戊二醛监测应每天一次 浓度监测不合格应随时更换 更换者必须记录更换日期和有效期 以备查验 41 4 诊疗用物清洁消毒要求 1 血压计和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 酒精擦拭消毒 血压计袖带若无污染 每周清洗一次 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时 应用500mg L 1000mg 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 再清洗 晾干备用 传染患者袖带可专人固定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