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Z 40MZ 40 型数控母线折弯机 电气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本说明书中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 本说明书中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 所有规格和设计如有变化 公司不作另行通知 所有规格和设计如有变化 公司不作另行通知 本说明书中 我们将尽力叙述各种事情 但由于篇本说明书中 我们将尽力叙述各种事情 但由于篇 幅所限 不能对所有不必做和不能做的事情进行叙述 幅所限 不能对所有不必做和不能做的事情进行叙述 因此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指明为可能的事件即视为因此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指明为可能的事件即视为 不可能不可能 的事件 的事件 No part of this manual may be reproduced in any form All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s ar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In this manual we have tried as much as possible to describe all the various matters However we cannot describe all the matters which must not be done or which cannot be done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possibilities Therefore matters which are not especially described as possible in this manual should be regarded as impossible 1 目目 录录 目 录 1 前言 1 第 1 章安全须知 2 安全指示 2 警告和注意 6 第 2 章关于控制系统 7 硬件组成 7 功能与特点 8 软件安装 8 第 3 章操作指南 10 注意事项 10 开机并准备折弯 10 程序主界面 11 工作方式 12 折弯方式 13 手动方式下的操作 15 自动方式下的操作 17 角度修正 18 PLC 状态监控 18 程序退出 19 第 4 章编程指南 20 工件程序的概念 20 新建一个工件程序 23 PRG 编程 24 编辑 OBJ 32 装入程序 34 程序管理 34 第 5 章参数管理 35 用户 35 机床参数 35 折弯系数 35 建立 AS 表 37 性能测试 39 附录 A 电子凹模折弯能力表 40 附录 B 参数说明 41 机床参数 41 附录 C 故障分析 44 附录 D 疑难解答 47 附录 E 图形编程举例 48 例 1 48 例 2 49 1 前言前言 阅读本说明书将有益于操作者对机器设备的了解以及明确如何按照规定正确 使用和操作机床 按照说明书中的指示 能使人安全的 符合规定 的和经济 的使用机器装 置 其中的注意项也有助于避免危险 减少维修费用和时间的损失 并能延长 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应放置于机器附近容易拿到的地方 操作 人员和维修人员都 必必须须仔细阅读 本说明书 对于那些因不遵守操作说明而产生的操作故障 对 实物的损害和对人体的伤害我们概不负责 除了本说明书提及的以外 还应注意使用各国自订的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以 及获承认的专门技术安全规定 合法的工作制度 这份使用说明书将由机床操作者委托保管 特别是在将此说明书全部或部分 复印和翻译前 要有明确的书面许可 金方圆公司保留可能出现的各种更改的权利 请请严严格格遵遵守守本本产产品品说说明明书书 当您阅读本手册时 若发现了印刷错误 或有更恰当的建议 以及对内容有任 何不解或疑问之处 请与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联系 对于您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需要帮助之处 请拨打服务热线 0 05 51 14 4 7 78 87 71 13 33 37 7 0 01 13 38 85 52 27 72 28 88 85 50 0 0 01 13 39 95 52 25 59 97 75 56 66 6 0 01 13 36 60 05 52 27 77 70 07 76 6 0 01 13 36 60 05 52 27 73 34 48 83 3 2 第第 1 1 章章 安全须知安全须知 安全指示安全指示 1 此设备是严格按照已被承认的安全技术规则所制造 但不排除在使用中对 使用者和局外人的人体和人身安全 可能造成的危害 以及对机器本身和 其他重要物品所造成的损害 2 必须在操作者和所使用的设备处在良好的状态下使用 具有安全和危险意 识 重视并遵照使用说明 尤其在出现威胁 安全的情况时 必须即刻将 其排除 3 由于不遵照使用规定而将其运用于其他方面或进行超越它使用范围工作 而出现损坏 生产方和供货方概不作保障 由使用者单独承担责任 4 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遵守定期检查和保养 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5 操纵机器的职工必须在使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以及安全指示中的各章 节 6 在重视操作规则 具有安全意识的条件下 职工才能进行工作 7 操作人员不得裸露长发 穿宽大的衣服或者配带戒指等饰物 否则会造成 被钩住 被吸入等伤亡事故 8 必要时或者出于规章要求 请使用个人保护措施 9 请重视本台机器的所有安全和危险指示 10 关于本台机器的全部安全危险指示保持在清晰能读的状态 11 当机器本身或者运转中出现异样情况 危及安全 立刻停止运转 并及时 将此向主管部门或相关人员报告 12 没有供货方的允许不得擅自改造本机器 否则会危及安全 在安全装置 安全阀门以及需焊接的部件的安装调节时也需注意此点 13 备件必须与制造者所提供的确定的技术要求相符合 原始备件总是有保障 的 14 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设备内部所使用的控制程序 15 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3 16 在设备附近设置灭火装置 17 注意火警及预防火灾措施 18 必须由工作认真技术可靠的职工来操作此设备 注意法定工作年龄 19 由经过培训和指导的人员进行操作 保养和维修工作 20 委派一定工作经验人员监护机器 确保安全使用设备 21 经过专门培训 指导并具有一定学历的职工仍需在有熟练经验的职工持续 监督下操作此机器 22 电气设备必须由专门电工或在他们的指导监督下由其他经过培训的人员进 行操作管理 23 由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操作液压系统设备 24 不能有任何不符合安全指示的操作方法 25 在具备所有保护装置 安全条件装置 比如 相应的安全保护装备 紧急 关闭装备 清减噪音设备 吸尘设备等 并能有效工作的情况下 才能操 作机器 使机器设备在安全有效的状态下运转 26 至少每班工人要对机器的外部进行一次检查 一旦发现损坏和其他毛病 包括机器运转状态有所异常 立即向主管部门或相关人员报告 机 器立刻停止工作 确保安全 27 有故障发生时 停止工作确保安全 并立刻排除故障 28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操作步骤开关设备 29 在设备高速运行加工板材时要时刻注意人身安全 30 设备关机后 请给开关上加锁 31 吸尘和通风设备在机器运转时勿要关闭或移开 32 在此机器使用 维修以及能排除工作过程中的障碍范围内进行特殊工作 33 遵守在使用说明中提到的关于设备保养和维修方面的工作和期限 包括零 部件更换的说明 这些工作均需由专业人员实行 34 事先通知操作人员特别操作或保养工作的细则 提醒监督人 35 注意使用和保养说明书上所有有关机器运转 生产调节 改换装备 安全 装置以及监督 保养 维持等方面的指示 说明 36 在设备维修和保养时周围要求足够的空间 4 37 机器在维修时应彻底关闭 防止意料之外的重新起动 38 单独的零件以及大型构造组在更换时都小心固定于升降装置上 以确保安 全 只有相适合的技术上过关的并具有足够载重能力的货物载重机可以使 用 勿在悬着的载重机下逗留和工作 39 由专门人员进行重物的固定和起重机的安置 起重机须安置在操纵者视野 范围内或通话范围内 40 在进行高出身高的安装工作时使用登高工具和工作台 不要使用机器部件 作为垫高工具 登高维修时要作好保险措施 41 在保养维修前要将机器的电路接通处和拧紧的螺丝处的油污和护理物质清 洁干净 不要使用有破坏性清洗材料 用无纤维的擦布 42 用水成高压或其他清洗物质前 必须先行防止水和蒸气进入设备的遮蔽物 尤其是电动机和开关箱 43 在清洗机身时应避免将热的清洗物质触及火警感温器和灭火器 否则会引 发灭火警报 44 清洁结束后除去所有覆盖物 45 清洗后如发现气体 润滑油 液压油在管线处有渗漏或未关紧及有损坏等 情况 应立即排除 46 在保养维修时随时加固松动的螺丝 47 在安装 保养和维修时要进行必要的拆卸部位 在保养维持完毕之前 必 须再次进行所要求的检查工作 48 在使用运输工具和辅助材料以及更换零件时要小心轻放 顾及周围环境 49 只能使用符合已规定的电压限度的原配保险装置 保险丝 电源供 应出现障碍时应立刻切断电源 50 电气设备的使用和操作需由专门电工或在其指导监督下由其他经过培训的 人员进行相应的电气技术控制 51 在检查 保养 维修机器部件时必须按规定关断电源 首先对切断电源部 分进行检查 然后接地短路以及和相邻的接通电气部分隔绝 52 电气设备要定期检查 一旦发现如接头松动 电缆受熔蚀等情况 立即于 以排除 53 在接通电源部分工作时 需派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紧急开 5 关和主开关 需用红色链条以及警示牌将工作区域隔离 只能使用绝缘工 具 54 在对高压设备组切断电源后进行维修工作时 主要供电电缆须与主要建筑 物件 通过电容器接地杆短路 55 在严格批准之后才能进行焊接 灼烧 打磨等工作 否则会引起火灾 爆 炸等危险 56 在进行焊接灼烧打磨等工作前 必须清除机器周围灰尘以及易燃物质 关 断设备电源并安装足够的通风设备 以防爆炸 57 在各自区域范围内使用时注意本区域内的规章制度 58 只有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才能操作液压系统的工作 59 定期检查液压系统和气压系统所有的导管 橡皮管和螺丝接口处 是否有 不密封 渗漏及外面损伤等情况 如存在立即排除 因为喷溅而出的油可 能导致受伤和火灾 60 根据系统结构组说明书在修理工作开始前 需在无压力的条件下打开系统 段和压力导管 液压 压缩空气管道 61 按要求敷设液压和压缩空气管道 不能错连 橡皮导管的装配 长度和质 量必须符合要求 62 噪音在运转过程中预防噪音设备要到位 63 按规定做好听觉保护措施 64 对产品使用油 润滑油及其他化学物质时应注意做好安全措施 65 小心使用高温的生产及辅助材料 易发生烧伤 烫伤 警告和注意警告和注意 1 机床的 操作 和维护 必须由经过本公司培训的合格人员完成 6 2 严禁带电插拔电缆 3 计算机系统是精密的电子部件 任何人不得随意打开机箱和触碰内部器件 即使是合格的维修维护人员 在打开机箱时也要严格作好防静电工作 4 禁止拷贝 一切 与本机器工作无关的内容到计算机 中 以 避免感染计算机 病毒 的危险 5 应定期检查各部分接线是否有松动或脱落 特别是接地保护 6 清洁机器时 注意不要将水或其它液体溅入机箱 清除灰尘时最好采用干 燥的压缩空气 8 强强电电安安全全 只有经过培训的专业电气维护人员才可以进行电气的检查维护工作 在更换烧断的保险丝之前 请查明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并排除它 当打开电气 柜换保险丝时 请注意不要触及高压电路 触及裸露的高压线路会遭到电击 的危险 当机床正在运行的时候请不要打开电气柜门 柜内有380 VAC 高压和 大电流 如不慎触及将造成被电击的危险 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安全 基于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的角度考虑要保证电气设备良好的接地 交流三相 电路不能缺相 不能有相间短路 同时也不能将直流24V 和 0V 短接 否则 会损坏电器控制设备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电气原理图 电器柜中各元件有大容量电容器 关断电源后还须等待电容器回路完全放电 在 安全的电压范围内时再进行相关操作 建议等待20 分钟以上 不是所有的元器件都能用万用表直接测量 需要参考相关资料 直接测量有 可能损坏测量设备或被测量设备 需要测量时要有专用的测量工具 7 第第 2 2 章章 关于控制系统关于控制系统 硬件组成硬件组成 本机器是一台基于计算机数字控制 CNC 的折弯机 它具有折弯精度高 折弯 速度快 折弯方式多 操作方便等优点 操作者只需从一系列菜单中选择所需 要的功能 而不必去熟悉CNC 编程知识 本折弯机控制软件是专为数控折弯机而开发的一套软件包 运行平台为 Windows Embedded XP Beckhoff Twincat 本机器 通过 CANOpen 总线控制 伺服 系统 驱动靠山的移动 定位 动模的 位移信号以及折弯角度信号通过EL5101 模块 送入到计算机 将按钮 限位 开关等数字量输入信号通过EL1008 送入到计算机 通过 EL2008 控制电磁 阀及其它外部设备的通断 整个硬件的组成如图所示 Beckhoff twincat 折 弯 机 控 制 软 件 EL1008 EL2008 EL5101 EL6751 EL9011 Twincat ADS 各种输入 输出信号 电子角度编码器 动模光栅尺 CANOpen 总线控制伺服 图 硬件组成框图 功能与特点功能与特点 采用 Windows Embedded XP 触摸屏 图形 界面 操作简单 方便 直观 具有自动编程功能 可对四十个弯以内的工件进行折弯 可通过直接修改折弯程序中间代码 OBJ 随时调整每一段的折弯长度和角 8 度 具有电子角度测量折弯和角度 行程对照等折弯方式 具有角度回弹补偿功能 只要硬盘空间允许 可以存储任意多的工件程序 并且在程序管理中 可以 完成对工件程序的删除 更名 保存等 可以随时对工件程序进行预览 本系统的硬件采用 德国 Beckhoff 计算机作为主机 采用德国 LUST 伺服电 机 具有很高的现场抗干扰能力 软件安装软件安装 母排折弯机折弯软件包ZWJ 是运行于 Windows 平台 操作系统下的一套系统 经过安装程序安装后 所有程序都安装在C ZWJ 目录或用户定义的其他目 录中 该目录包含以下内容 Jfy ZheWanJi EXE 主程序 C ZWJ DATAS 子目录 存放工件程序的子目录 包括各种以 ZW 为后缀的工件程序 C ZWJ System 子目录 存放系统参数 AS 表 折弯系数 机器参数 系统 等数据的子目录 存放角度 行程对照表文件 文件名格式为 厚度 折弯半径 模具 警警告告 1 1 安安装装本本软软件件后后 请请将将w wi in nd do ow ws s 操操作作系系统统下下的的 计计划划任任 务务 关关闭闭 2 2 安安装装本本软软件件后后 请请将将w wi in nd do ow ws s 操操作作系系统统下下的的 屏屏幕幕保保 护护 关关闭闭 3 3 安安装装本本软软件件后后 请请将将w wi in nd do ow ws s 操操作作系系统统下下的的 电电源源使使 用用方方案案 设设定定为为 一一直直开开着着 即即从从不不关关闭闭监监视视器器 关关 闭闭硬硬盘盘及及系系统统待待机机 4 4 确确保保网网络络连连接接正正常常 工工控控计计算算机机I IP P 地地址址为为 9 1 16 69 9 2 25 54 4 X X X X 子子网网掩掩码码为为 2 25 55 5 2 25 55 5 0 0 0 0 不不能能设设置置成成 其其他他 I IP P 地地址址 10 第第 3 3 章章 操作指南操作指南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通过键盘 操作机器 计算机 屏幕上会 显示相关 操作提示 请按这些 提 示操作 以免发生 错误 确保 折弯板料的厚度 材料等与机器或模 具的 加工 能力相符 否则可 能会发生危险或损坏机床 如果使用电子角度测量V 模 请插好 角度编码器 电缆插头 确保机床液压系统正常 当暂时不使用机床时 可关闭油泵以节省电力 机器运行过程中 如果发生紧急故障 请立即按下急停按钮键 这样可使 液压系统和伺服电机立即停止工作 该按钮被按下后会被锁住 可以通过顺时针旋转而解锁 在按钮解锁之前 必须排除故障的原因 开机并准备折弯开机并准备折弯 1 合上电源总开关 2 打开控制 计算机 电源开关 待计算机 起动 后 运行控制软件 Jfy ZheWanJi exe 3 打开伺服 使能 打开 油泵 电机 4 在手动方式下 进行靠山和模具的回零 5 在菜单下编制您需要的工件程序 6 切换到自动工作方式 并开始折弯 11 程序主界面程序主界面 启动界面 显示软件版本号 程序主界面程序主界面 12 工作方式工作方式 在菜单区选择 工作方式 并按 键 机床工作方式会在 手动 和 自动 之间切换 初始上电后 工作方式为 手动 手动方式 在此方式下 靠山和动模的运动由操作台按钮点动控制 此外 在手动方式下 才可以进行靠山回零和模具回零 详细操作见手动方式下的操作 自动方式 在此方式下 靠山和动模的运动由工件程序决定 详细操作见 自动方式下的操作 折弯方式折弯方式 折弯方式的选择将影响自动方式下的折弯动作 折弯方式 1 电子角度测量 当配备了带电子角度测量功能的V 模时 此方式才有意义 该方式折弯时 系统会根据电子角度测量装置所反馈的工件折弯角度来控制动 模的运动 直至折 弯角度到达 编程 角度 折折弯弯时时序序 1 动模 快速前进 直到 折弯 角度到达 指令 角度 动模 寸动角度 参数 P4 例如 指令 角度为 92 度 动模寸动角度为9 度 则当折 弯角度 到达 83 度时 动模转为 慢速前进 2 动模在该位置 保持 参数 P6 所指定的 第一次折弯 保压 时间 3 动模 慢速前进 直到折 弯角度到达 指令 角度 4 动模在 折弯位置 2 所指定的 第二次折弯 保压时间 5 动模低速回退参数P10 指定的时间 靠山后 退距离 控制 在 2mm 或以上 6 比较编程角度与此时的V 模角度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精度 则将两者 的差值增加到角度修正表上 并重复折弯一次 注意此时折弯点的选择 13 7 V 模复位阀断电 复位角度 测量杆 排出工件 动模 快速回退到后限 位 说说明明 指令角度 编程角度 角度修正值 折弯方式 2 行程 角度对照 该方式 下 系统 将通过 检测 动模 光栅尺 的行程 值来控制折弯角度 当 动模 的行程到达程序段指定的行程时 完成折弯 通常 在使用普通凹模的情况 下 将采用这种折弯方式 折折弯弯方方式式 2 2 的的时时序序 1 动模快速前进 直到动模行程到达 编程值 10 mm 2 动模在 折弯 位置 1 保持 参数 P6 所指定的 第一次折弯 保压时间 3 动模慢速前进 直到到达编程值 4 动模在 折弯 位置 2 保持 参数 P7 所指定的 第二次折弯 保压时间 5 动模快速回退到后限位 注注 1 必须先在 编编辑辑 O OB BJ J 程程序序 中输入每个折弯段的动模行程 2 建立角度 行程对照表 AS 表 使这种方式下的工作更有效率 关于 OBJ 程序的编辑请参见 编程指南 关于 AS 表的建立请参见 参数管理 手动方式下的操作手动方式下的操作 靠山回零 1 在手动方式下将靠山移动到靠近电子凹模位左侧 14 2 按下 键盘上的 键 靠山将以机床 默认 的速度向参考点开关方向移动 当碰到参考点开关以后 靠山以更低的速度 继续移动 并寻找 PLCCAM 找到后 靠山反向移动 停止移动 回零成功 同时靠山位置值 被赋予参数 P3 靠山参考点位置 的值 3 在回零过程中 按Reset 键可以随时 中止 动模 及 V 模回零 1 在下 按键 动模回零 2 在下 将模具回零标准垫块放于动模和固定模之间 在触摸屛 上按 将动模往前移动 当确认动模已紧密靠紧垫块后 按 并且 V 模角度被置零 3 当模具成功回零后 报警信息 中没有该报警内容 4 在回零过程中 按Reset 键可以随时中止 点动移动靠山 1 在手动方式下 调整倍率开关和 按下 触摸屛 按钮 靠山进 靠山向原 点方向移动 按下 触摸屛 按钮 靠山退 靠山 向背离原点方向移动 2 当靠山前进至前限位时 靠山不能继续前进 当靠山后退至后限位 靠山 不能继续后退 3 速度同倍率开关有关 点动移动动模 1 在手动方式 下 按下触摸屛按钮动模进 动模低速前进 按下触摸屛按 钮动模退 动模回退 2 动模前进后退速度 由倍率开关的50 决定 50 向上为高速 50 向下为 15 低速 说明 1 动模移动的快 慢 由液压阀的流量决定 通常在机床出厂前 已被调整 到合适的范围 自动方式下的操作自动方式下的操作 操作流程 1 装入工件程序 2 选择所需的折弯工作方式 3 踩一下脚踏开关 将靠山定位到编程位置 4 将母排靠在模具上 末端靠紧靠山 5 第二次 踩一直 踩踩住住 脚踏开关 直到折弯完成 6 重复步骤 3 6 直到工件折弯完成 注意 1 可以用上下箭头键移动光标 人工选择要执行折弯的程序段 2 当采用电子角度测量方式折弯时 如果 电子 模 没有 复位 其角度值 的超过了参数 P13 不可执行折弯 3 每个程序段完成后 光标将自动移至下一个程序段 准备下一次折弯 当全部折弯完成后 靠山自动回到第一行程序段的编程位置 4 根据角度值的正负 即折弯的方向不同 操作人员在放置母排时需人工翻 转母排以保证正确的折弯 可以参考主界面右下角的折弯图形显示区 5 在折弯过程中 松开脚踏开关 折弯将被取消 6 靠山定位或动模移动的过程中 可随时按急停按钮或键中止运 行 7 折弯时 请不要用手碰工件 以免影响折弯角度的精度 16 角度修正角度修正 在用不同厚度的材料折弯时 折弯的角度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您应该 根据 经验 调整该修正值以得到精确的角度 17 PLC 状态监控状态监控 系统监控主要是为了检查和维修机床 在主菜单下选择 PLC 状态 菜单 按键即进入 PLC 状态 画面 监控 程序退出程序退出 在主菜单下选择 退出 项 键入 键后 系统提示 按键退出折弯机控制系统 如当前工件程序被修改 系统会提示用户是否需要保存修改后的程序 18 第第 4 4 章章 编程指南编程指南 工件程序的概念工件程序的概念 EXE 程序 让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对如图4 1 所示的工件进行折弯 图 4 1 图中方块表示靠山 显然 因为定位和操作的需要 在对工件进行折弯时 我 们必须保证从折弯点到靠山这一段的工件总是未被折弯的部分 也就是说 我们总是从工件远离靠山方向的一侧开始折弯 首先是折弯点1 然后是 2 最后 3 见图 4 2 根据计算 为得到如图4 1 所示工件 我们需要在325 7mm 从靠山算起 处折 90 度角 在 152 9mm 处折 45 度角 在 97 4mm 折 45 度角 图 4 2 19 这样 我们可以建立以下的折弯程序 靠山位置折弯角度 325 790 152 9 45 97 445 00 我们称此程序为E EX XE E 程程序序 E EX XE E 程程序序 是在折弯中 实实际际使使用用 的程序 说明 1 程序中负值的角度表示在该折弯点需反转工件 从反面折弯 2 程序的最后一段折弯角度值为0 表示折弯程序结束 OBJ 程序 实际上 要直接建立EXE 程序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 我们引入了 O OB BJ J 程程序序 的概念 OBJ 程序与 EXE 程序的不同处在于它是以从折弯点接近靠山侧到远离 靠山侧的方向为序 并给出该段折弯点与上一折弯点之间的距离值 例如 对上述工件 其OBJ 程序为 距离角度 97 445 55 5 45 172 890 141 30 该程序的最后一段表达了图4 2 工件中的 d 段 此段在 EXE 程序中没有表 达 坯坯料料的的下下料料误误差差将将反反映映在在该该段段上上 20 编写 OBJ 程序比直接编写EXE 程序要容易理解 并且 由OBJ 程序可以很 容易地计算出相应的EXE 程序 供实际折弯用 折弯中性层 上面所说的 EXE 程序和 OBJ 程序中的靠山位置或距离值都是相对于 折弯 中性层 而言的 见图4 2 中的虚线部分 在实际加工中 用户通常没有象图 4 2 一样的图 因为折弯中性层的计算对用户而言显然是比较困难的 用户使用 的图通常如下图 PRG 程序 因此 我们引入了 P PR RG G 程程序序 它是由若干简单折弯段组合而成 用户只需 选择并组合使用这些折弯段 并输入必要的尺寸数据 系统就会自动生成 OBJ 程序和 EXE 程序 这种方式 我们称为 图形编程 我们提供了 5 种简单的基本折弯图形 其代号和形状如下图所示 图 基本折弯图形 对于图 4 2 我们在 C 段中将之打断 则可以把它看为基本图形4 和 1 的 一个组合 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的建立所需要的PRG 程序 具体的编程步骤 请参见 PRG 编程 21 新建一个工件程序 新建一个工件程序总是从新建一个PRG 程序开始 根据 PRG 程序 系统将自动生成OBJ 程序和 EXE 程序 在新建完一个工件程序后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的编辑OBJ 程序 参见 编辑 OBJ EXE 程序不能直接编辑 事实上 它只是OBJ 程序的另外一种写法而已 当 建立或装入了一个工件程序后 它将由系统根据OBJ 程序即时计算生成 建立工件程序的过程如下 1 将工件图纸拆分成基本折弯图形的组合 2 建立一个工件程序 3 试折工件 4 当成品工件有误差时 修改OBJ 程序 5 重复步骤 3 直到成品工件合格 6 保存工件程序 以备今后批量生产用 22 折弯编程折弯编程 在 折弯 管理 菜单下 选择 新建 PRG 建立一个新的工件程序 NEW ZW 或选择 修改当前工件程序的PRG 程序 注意 如果用户已经修改过当前的OBJ 程序 则当前的OBJ 程序会与 PRG 程序不符 此时如果用户又要编辑当前工件程序的PRG 程序 则在进入编辑 PRG 前 系统会自动提示 按键或选择 按钮后 系统就会重新计算生成OBJ 程序 否则系统拒 绝进入编辑 PRG 状态 用户可以通过 键在上述三部分数据区之间切换 画面的左边 显示五种基本折弯图形及其代码 右下方为工件形状预览区 当所有数据输入完毕 用户可以按确认并退出该界面 系统会检查输入的数据中是否含有非法数据 如有 则给出提示并要求重新输 入 23 在编辑过程中 可以按键放弃本次操作 工件程序代码串 通用数据输入区和尺寸数据输入区的编辑 1 工工件件程程序序代代码码串串的的编编辑辑 按键 进入编辑代码串区域 代码串编辑区用红底显示 并出现一个光标 按 1 2 3 4 5 键在光标后插入基本折弯图形代码 按左 右箭头键移动光标 当光标选择了某一折弯图形代码时 尺寸数据区会 显示该代码所指的图形和数据 此时 可按键 转入尺寸数据输入区进 行编辑 按键删除光标所指的代码 对于一个工件 最多可以输入20 个基本折弯图形代码 代码串从左到右的顺序代表折弯点从接近靠山向远离靠山方向的顺序 2 通通用用数数据据的的编编辑辑 按键 进入通用数据输入区 共有 5 栏 分别是 厚度 宽度 折弯半径 模具和材料 厚度 板料的厚度 宽度 板料的宽度 该数据仅作参考 对编程并无影响 折弯半径 动模的折弯半径 模具 模开口的大小 材料 板料的材料 该区上方显示有坯料的长度 该长度由系统计算得出 用户不必输入 必须正确输入厚度 折弯半径 模具大小和材料的值 3 尺尺寸寸数数据据编编辑辑 按键 进入尺寸数据编辑区 在这之前 请在代码串编辑区选择所要修改 的代码 各个代码的尺寸数据输入不分次序 对于每一种基本折弯图形 系统提供四种尺寸的输入形式 分别为 外侧尺寸 内侧尺寸 外侧尺寸角度和内侧尺寸角度 24 基本折弯图形代码 1 形 式图 形参 数 参数形式 1 外侧尺寸 长度 A mm 长度 L mm 长度 H mm 参数形式 2 内侧尺寸 长度 A mm 长度 L mm 长度 H mm 参数形式 3 外侧尺寸 角 度 尺寸 C 或 H 1 2 长度 A mm 长度 C H mm 折弯角度 W 25 参数形式 4 内侧尺寸 角 度 尺寸 C 或 H 1 2 长度 A mm 长度 C H mm 折弯角度 W 26 基本折弯图形代码 形 式图 形参 数 参数形式 1 外侧尺寸 长度 A mm 长度 L mm 长度 H mm 参数形式 2 内侧尺寸 长度 A mm 长度 L mm 长度 H mm 参数形式 3 外侧尺寸 角 度 尺寸 C 或 H 1 2 长度 A mm 长度 C H mm 折弯角度 W 参数形式 4 内侧尺寸 角 度 尺寸 C 或 H 1 2 长度 A mm 长度 C H mm 折弯角度 W 27 基本折弯图形代码 形 式图 形参 数 参数形式 1 外侧尺寸 长度 A mm 长度 L mm 长度 H mm 长度 C mm 参数形式 2 内侧尺寸 长度 A mm 长度 L mm 长度 H mm 长度 C mm 参数形式 3 外侧尺寸 角 度 尺寸 A 或 C 1 2 长度 A C mm 长度 L mm 高度 H mm 折弯角度 W 参数形式 4 内侧尺寸 角 度 尺寸 A 或 C 1 2 长度 A C mm 长度 L mm 高度 H mm 折弯角度 W 28 基本折弯图形代码 形 式图 形参 数 参数形式 1 外侧尺寸 长度 A mm 长度 L mm 长度 H mm 长度 C mm 参数形式 2 内侧尺寸 长度 A mm 长度 L mm 长度 H mm 长度 C mm 参数形式 3 外侧尺寸 角 度 尺寸 A 或 C 1 2 长度 A C mm 长度 L mm 高度 H mm 折弯角度 W 参数形式 4 内侧尺寸 角 度 尺寸 A 或 C 1 2 长度 A C mm 长度 L mm 高度 H mm 折弯角度 W 29 基本折弯图形代码 形 式图 形参 数 参数形式 1 外侧尺寸 长度 L1 mm 长度 L2 mm 高度 H mm 参数形式 2 内侧尺寸 长度 L1 mm 长度 L2 mm 高度 H mm 参数形式 3 外侧尺寸 角 度 长度 L1 mm 长度 L2 mm 高度 H mm 折弯角度 W 参数形式 4 内侧尺寸 角 度 长度 L1 mm 长度 L2 mm 高度 H mm 折弯角度 W 30 编辑编辑 OBJOBJ 工件程序的编程首先从建立PRG 开始 但是 当折弯工件有误差时 如果用 修改 PRG 程序的方法来修正误差则会非常不方便 而用修改OBJ 程序的方 法就会简单易行 在主菜单下 选择 编辑 OBJ 项目 按 键进入编辑界面 注意 如果当前的OBJ 程序是由 PRG 编程自动生成 而用户未曾修改过 此 时 如果用户要编辑该OBJ 程序 则在进入编辑OBJ 之前 系统会提示 按键或选择 是 后 系统就会进入编辑OBJ 画面 界面左边为当前的OBJ 程序 右边为工件形状的图形预览 用箭头键移动光标选择所要修改的数据项 按修改 除了修改距离和角度数据之外 还可以输入动模行程值 以配合折弯方式 2 的工作 在折弯方式 2 下工作时 请务必先输入正确的动模行程 否则将不能正确的折 31 弯 甚甚至至可可能能对对机机床床部部件件造造成成损损伤伤 按键 系统将搜索适合当前程序用的AS 表 并自动填写动模行程一栏 如未能搜索到合适的AS 表 或者该 AS 表中没有对应特定角度的行程值 则 在动模行程栏显示 999 99 则在该程序段将不进行折弯动作 系统认为折弯程序中角度值为0 的程序段为程序的结束段 所以 当您在编 辑 OBJ 程序时 错误的将某个不是最后的程序段的角度值改为0 时 则该 程序段以后的程序段将视为无效 图形预览中红色线段 为当前光标所在程序段 修改完毕 按键确认并返回上级菜单 按键放弃所作修改 什么是动模行程 动模行程是指 当动模正确回参后 动模顶端与 固定 模顶端 之间的距离 如下图 由此可见 只有当动模行程值小于板料厚度时 才有折弯动作发生 动模行程越小 则所折角度越大 装入程序装入程序 在主菜单下选择 选择程序 按钮 按键 窗口包括文件列表和图形预览两部分 用户通过方向键在文件列表中选择后缀 名为 ZW 的工件程序文件 在窗口的右边将显示该工件程序的图形和信息 键 32 入键装入该程序 编程管理编程管理 选择主菜单的 程序管理 项 将出现 删除程序 关于编辑和新建PRG 在 PRG 编程 一节已有叙述 此处不再赘述 保存程序 删除程序等操作都可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完成 也不再赘述 另外 这些操作用户可在Windows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器中完成 33 第第 5 5 章章 参数管理参数管理 选择 菜单的 机床 参数 项 将弹出参数管理子菜单 子菜单下的内容有 帮助 保存 写入 PLC 从 PLC 中读 用户用户 为防止非操作人员随意修改系统参数 可以 给不同的用户 设置 不同的功能 块权限 折弯系数折弯系数 图形编程时 系统通过折弯 系数来计算折弯 件的长度 该系数受以下因素影响 1 板材 厚度 2 折弯半径 3 折弯角度 折弯系数越准确 则图形编程时计算出的靠山 位置 越准确 我们提供 了一份尽可能详细的折弯系数 表 如下图 34 该表中未列出的系数则需要 通过折弯试验求取 方法如下 准备一根条形材料 测量其准确的长度A 在编辑 OBJ 程序中编制如下程序 靠山位置 mm 折弯角度 100030 900 30 执行该程序 将材料弯曲成 Z 形 然后用卷尺测量其长度B 比较 A B 的值 例如 B 比 A 大 1mm 左右 则将该值的一半即0 5mm 填入折 弯系数表当前折弯半径 板厚和折弯角度的栏目内 建立建立 ASAS 表表 A AS S 表表 即即 行行程程 角角度度对对照照表表 在折弯方式 2 行程 角度对照方式中 系统不是通过电子角度测量装置的反 馈而是通过动模行程的反馈来控制折弯所成的角度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动模行 程和折弯角度的关系 才能用这种方式折弯 行程 角度的对应关系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1 材料厚度 2 动模的折弯半径 3 V 模的开口尺寸 因此 当我们建立一个AS 表时 必须指定该AS 表的这三个要素 即确立所 建立的 AS 表是在多厚的板料 多大的折弯半径和 模尺寸下的AS 表 AS 表的文件名格式即为 厚厚度度 折折弯弯半半径径 模模具具 这样当我们建立好了AS 表后 在编辑OBJ 的时候 通过按 键 系统才 能根据当前折弯程序的需要搜索合适的AS 表 如何建立我需要的AS 表 举例说明 35 例如 建立 20mm 板厚 折弯半径20mm 模具尺寸 200mm 下的 AS 表 并以 一个 30 度的折弯角为例 1 使用折弯半径为20mm 的动模 开口尺寸为 200mm 的 V 模 并以 20mm 板 厚的板材为折弯对象 2 选择 手动方式 先使动模回零 以保证动模行程值的正确 3 手动操作动模前进 并折弯板料 当折至30 度时 记录下此时的动模 行程值 您需要使用量角器等测量工具人工测量板料的角度 为了折至30 度角 通常需要反复的测量和折弯 这样 您就得到了30 度的折弯角所对应的动模行程 重复这一过程以得到您所需要的其他 角度所对应的动模行程 并将之记录在 纸上 4 将记录下来的AS 表输入到系统中 36 选择 AS 对照 表 项 按 键 进入编辑 AS 表界面 画面的左部分为AS 表文件列表 右部分为所选AS 表的数据 方向键选择 AS 表文件 删除当前选中的AS 表 键则编辑 AS 表数据 退出 AS 表编辑 在上面的例子中 我们将建立一个20 20 200 的新表 按键 输入厚度20mm 折弯半径 20mm 模具 200mm 在 AS 表数据区内输入刚才所记录的值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该AS 表的建立 AS 表参数文件存放在ASTABLE 子目录下 每一种组合仅能存放一个AS 表 文件 注注意意 系统初始提供的AS 表文件仅是一个示例 用户需自己建立所需要的AS 表 每个 AS 表文件 可以输入50 组数据 37 附录附录 A A 电子凹模折弯能力表电子凹模折弯能力表 最大板厚 mm 模具尺寸 mm 钢铜 最大半径 mm 34555 50688 5510 6381010 8128 90151515 101020 130152515 152020 101040 5550 最小距离最小距离 模具尺寸 mm B min mm D min mm 342038 502745 633352 904785 13070110 38 附录附录 B B 参数说明参数说明 机床参数机床参数 参数号 缺省值 保压时间 ms 1000 00 动模寸动角度 度 9 00 动模寸动行程 mm 5 00 V 模复位后最大偏差角度 度 5 00 靠山参考点位置 mm 77 28 动模行程精度 死区 mm 0 30 动模标准垫块长度 mm 40 00 靠山前软限位 mm 30 00 靠山后软限位 mm 1540 00 折弯时靠山回退距离 mm 20 00 39 附录附录 C C 故障分析故障分析 现象 1 靠山停止不动 分析 可能原因 1 靠山到达硬限位 在主界面的机床模拟图形区察看靠山前 后限位的灯 红色表示相应的 开关被触及 这种情况下靠山将不能向该方向移动 只能向反方向移动 可能原因 2 靠山到达软限位 软限位在参数P1 P2 中设置 通常该值设为比硬限位的位置略小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屏幕上会显示报警 一般来说 这是由于折弯编程 时靠山位置值太小或者太大造成的 请检查程序编制的是否正确 模具 尺寸有没有写错等 如果确认程序没有问题 可以适当修改参数 P1 P2 的值 增大机床的加工范围 可能原因 3 靠山伺服故障 出现这种故障时 屏幕上将显示报警 伺服未就绪 首先请检查靠山伺 服模块的电源有否打开 伺服供电线路上的断路器和接触器是否断开 如果伺服供电没有问题 请观察伺服模块的状态LED 上有没有闪烁 的报警字样 如果有 请切断电源重新开机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 请记 录下报警的内容 并与机床制造商联系 现象 2 动模停止不动 分析 首先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打开 然后 在手动方式下 操作动模进退 同 时观察电柜内相应的继电器KA1 到 KA5 的灯是否正常发亮 如果上述 检测都没有问题 请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殡葬服务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焊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看板
- 2025年中级卫生职称-主管技师-核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7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药学职称考试-辽宁省-辽宁省药学(初级药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热网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冷作工-冷作工职业技能监定(初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综合评标专家-湖北-湖北综合评标专家(工程施工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综合评标专家-新疆-新疆综合评标专家(交通运输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热水壶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烧结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教育科技公司团队管理制度
- 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磁悬浮离心鼓风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四单元》真题及答案(2025年新版)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模拟试卷一
- 2025年公共卫生检验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危化品泄漏的应急处置流程
- 2025-2030中国机场酒店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医保基金监管与支付资格管理专题培训
- 员工关系管理培训课件
- 2023秸秆类生物质能源原料储存规范第1部分:存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