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往复式压缩机检维修大纲往复式压缩机检维修大纲 1 范围范围 2 s 8 V n A 2 1 2 预防性维修 主要是以机组部件 如气阀 活塞环 填料密封环 导向套 活塞杆 主轴承 连杆 十字头 活塞 注油器 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定期恢 复 包括定期清洗 定期润滑 定期排放 定期更换 定期检查 定期报废 机会恢复 机会报废等任务 0 M2 8 s O 2 1 3 故障查找 定期检查或测试隐蔽功能 以确定其是否已经发生故障 从而防止多重故障的 发生 主要包括 1 对曲轴 活塞杆 十字头 包括十字头销 连杆 包括连杆螺栓 连杆螺母 这些关键部件根据需要进行无损探伤 包括超声波检测 磁粉检测 以检查这 些部件是否存在裂纹 是否满足机组运行的要求 2 对曲轴变形量 活塞杆垂直 水平跳动量进行定期检查 以查看曲轴及活塞杆 是否可以继续运行 7 fB 3 对机组联锁系统 静电接地 安全附件 包括安全阀 等进行定期检查测试 或校验 以保证其是完整可用的 3 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周期与内容 3 1 检修周期标准 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 检修周期4 69 1224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 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是否有备机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3 2 检修内容 3 2 1 小修 3 2 1 1 检查或更换各吸 排气阀及负荷调节器 清理气阀部件上的结焦及污垢 3 2 1 2 检查并紧固各部连接螺栓和十字头防转销 3 2 1 3 检查并清理注油器 单向阀 油泵 过滤器等润滑系统 并根据油品的化验结 果决定是否更换润滑油 3 2 1 4 检查并清理冷却水系统 3 2 1 5 检查或更换压力表 温度计等就地仪表 3 2 1 6 3 2 2 中修 2 2 2 1 包括小修内容 2 2 2 2 检查更换填料 刮油环 2 2 2 3 检查修理或更换活塞组件 活塞环 导向环 活塞杆 活塞等 2 2 2 4 必要时活塞杆做无损探伤 2 2 2 5 检查机身连接螺栓和地脚螺栓的紧固情况 2 2 2 6 检查并调整活塞余隙 3 2 3 大修 2 2 3 1 包括中修项目 2 2 3 2 检查测量气缸内壁磨损 2 2 3 3 检查各轴承磨损 并调整其间隙 2 2 3 4 检查十字头滑板及滑道 十字头销 连杆大 小头瓦 主轴颈和曲轴颈的磨损 2 2 3 5 十字头销 连杆螺栓 活塞杆 曲轴无损探伤 气缸螺栓 中体螺栓 主轴承 紧固螺栓等必要时做无损探伤检查 2 2 3 6 根据机组的运行情况及设备监测情况水平度和中心位置 调整气缸及管线的支 撑 2 2 3 7 检查更换气缸套或做镗缸 镶缸处理 2 2 3 8 检查校验安全阀 压力表 2 2 3 9 检查清扫冷却器 缓冲罐 分离器等 并做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2 2 3 10 检查及修补基础 2 2 3 11 基础和机体及有关管线进行防腐 2 2 3 12 清理油箱更换润滑油 3 1 1 检维修任务类型及范围 9 W N T5 q3 K O r 3 1 2 执行检维修任务的程序 K3 N9 w n 5 4 1 密封系统 B z Q g h s F 4 1 1 气阀 8 B3 j2 e1 S3 i X K1 T W D k k W0 A 2 排气阀阀盖 1 吸气阀阀盖振动 2 排气阀阀盖振动 1 吸气阀阀盖温度 r Q v Q a8 x6 N h 2 排气阀阀盖温度 a c k i7 S 5 H b 3 1 压缩机吸 排气阀是否有泄漏的声音 9 l9 d p3 H5 c3 O L2 c v H 3 2 吸 排气阀是否有异响 G 维修技术标准 1 1 8000 小时更换气阀总成 2 1 阀片不得有变形 裂纹 划痕等缺陷 阀座密封面不得有腐蚀麻点 划痕 表面粗糙度为 Ra0 8 阀座边缘不得有裂纹 沟槽等缺陷 阀座与阀片接触应 连续封闭 阀弹簧应有足够的弹力 在同一阀上各弹簧直径及自由高度基本保 持一致 阀片 阀板 升降自由 不得有卡涩及倾斜现象 0 Y R k6 Y u6 Q 2 2 1 吸气压力 Q8 F 2 N C T o h r x E3 s 故障特征 1 1 缸体振动增大 振动能量显著增大 高频成分显著 3 G F E检查活塞环的平行度 将活塞环平放于平板上 用手指 沿环的上表面四周轻敲 活塞环两端与平板之间无间隙为宜 f T E P V V 4 1 3 填料密封环 8 y1 J Y t m G0 H a m 部件名称 2 y3 t6 e a2 x 特征参数 1 活塞杆偏摆量 5 c X c l4 e 2 缸体振动 压缩机盘根温度 A B C D E F Z J3 h F6 T3 c V 特征频谱图 活塞杆偏磨明显增大的特征频谱图 g U1 B R E L f s Y 故障特征 1 活塞杆偏摆量异常增大 2 缸体振动异常增大 振动波形在整个周期内振幅均出现增大 1 压缩机盘根 温度 A 高于 115 0 m5 K k1 M E2 d 2 压缩机盘根温度 B 高于 115 N E W9 Z0 x9 x D s Z7 m0 F 3 压缩机盘根温度 C 高于 140 h O m t m2 u Y H M7 V V v Q0 g4 I y2 r F 3 外观检查压缩机组注油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2 j f P9 O n X L u u 3 8 柱塞是否磨损 3 9 柱塞泵凸轮是否磨损 3 10 柱塞泵其他部件是否磨损 t v H X i 4 外观检查压缩机组填料处废油箱废气口冒气是否严重 S m1 e o F 5 外观检查压缩机组填料是否有泄漏的声音 6 停机检查填料装配间隙是否超标 7 停机检查填料函是否结垢 1 o b Q k c M6 7 Y2 x3 x 5 x6 4 d6 v V0 H h O 1 1 填料密封圈与活塞杆接触面积达到 70 以上 接触点不少于 4 5 点 cm2 1 2 填料密封环与活塞杆之间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表面粗糙度 Ra 为 0 4 m 1 3 组合式密封填料接口间隙一般不小于 1mm j8 U5 r x H 1 4 金属填料在填料盒内的轴向间隙或为 0 05 0 1mm 最大不超过 0 25mm9 F3 5 D6 s 2 1 检查活塞杆与所有相邻静止部件之间的径向间隙是否合适 3 u u8 f7 D9 x e 1 1 填料密封圈与活塞杆接触面积达到 70 以上 接触点不少于 4 5 点 cm2 w h G 2 d5 P 1 2 填料密封环与活塞杆之间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表面粗糙度 Ra 为 0 4 m 1 3 组合式密封填料接口间隙一般不小于 1mm 1 4 金属填料在填料盒内的轴向间隙或为 0 05 0 1mm 最大不超过 0 25mm1 5 填料轴向端面应与填料盒均匀接触 2 1 检查活塞杆与所有相邻静止部件之间的径向间隙是否合适 4 1 4 气缸 h O m T3 p 气缸拉缸 故障特征 3 振动冲击异常 故障诊断结论 3 气缸液击 s9 r K 故障诊断结论 4 气缸撞缸 视情维修任务 4 视情况检查 修复气缸 4 S e 状态监测技术 5 外观检查 视情维修任务 5 外观检查气缸支撑板固定是否完好 2 气缸内径圆柱度应符合如下标准 M a p A9 T y1 0 d 3 气缸与十字头滑道同轴度应符合如下标准 5 V S h3 1 V l 维修技术标准 检查气缸头端间隙 余隙 4 2 动力系统 4 2 1 活塞杆 部件名称 0 y P 活塞杆 维修技术标准 1 1 活塞杆表面应光滑 无纵向划痕 镀层脱落等缺陷 1 2 活塞杆直线度公差值为 0 06mm m 最大不大于 0 1mm m S8 T D7 O U1 k K Q 1 3 活塞杆圆柱度公差值应符合标准 活塞杆直径为 62 5mm 圆柱度公差值在 0 02 0 05 范围内 2 O6 u z5 G3 E4 U z H S U z U 1 1 超声波检测 检测区域 A 区及工件近表面 单个缺陷等级为 2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 低量等级为 1 级 缺陷密集区域为 1 级 其余 近中心 1 3R 单个缺陷等级为 4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级 为 2 级 1 2 磁粉探伤 1 2 1 当活塞力 80kN 检测区域 螺纹及过渡区圆角 线性缺陷等级为 1 级 图形缺陷等级 为 1 级 其余区域 线性缺陷等级为 3 级 图形缺陷等级为 2 级 1 2 2 当活塞力 80kN 检测区域 螺纹及过渡区圆角 线性缺陷等级为 1 级 图形缺陷等级 为 1 级 其余区域 线性缺陷等级为 4 级 图形缺陷等级为 3 级 W5 m f q 2 1 检查活塞杆跳动垂直小于 0 064mm 水平小于 0 08mm R M D5 B 6 C Y A 4 2 2 主轴承 v Q T l8 n f c r G y j T a 测点 主轴承 特征参数 轴承温度 故障特征 1 压缩机轴承温度 A 高高于 100 x5 O x v6 A L 2 压缩机轴承温度 B 高高于 100 2 A x n4 P E9 P5 W 3 压缩机轴承温度 C 高高于 100 X7 x i v2 y4 k u 1 2 润滑油温度是否超过 88 2 视情况检查润滑油压力是否低于 450KPa 润滑油液分析 铁谱分析 N 2 h r O6 H E 1 6 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结合良好 合金层表面不得有裂纹 气孔等缺陷 薄壁 轴承不得用刮研方法修复 轴承合金的磨损不得超过原厚度的 1 3 3 4 b y0 w 1 7 轴承与轴颈的径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0 Z9 9 O Y H q A9 j j8 O2 E 推荐值 48000 p S m I4 8 u W 十字头冲击次数超过 4 次 十字头滑道温度超过正常值 1 1 十字头与活塞杆的配合间隙 1 2 十字头销与连杆衬套的径向间隙 1 3 十字头与滑板的配合间隙 0 t v h O S h9 b M9 e8 h L7 U8 1 2 十字头滑板与十字头体的连接应紧密 不得有松动现象 1 3 滑板与导轨应接触均匀 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面积不得小于全面积的 70 或接触点不少于 2 点 cm2 x N D K w0 n 1 4 十字头销与连杆小头瓦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按经验公式计算 衬套为铜合金时 0 0007 0 0012 d mm d 为十字头销直径 v4 N d 0 B z7 Y 2 1 连杆衬套至十字头销的间隙为 0 05 0 11mm 2 2 铜十字头衬套至十字头销 铸铁十字头之间的间隙为 0 05 0 09mm 2 3 十字头上部与滑道之间的间隙为 0 22 0 33mm3 A O y h8 I v1 k 推荐值 每 8000 小时即可 u f6 b w6 S r 维修技术标准 1 1 用塞尺检查十字头上部与滑道之间的间隙 标准为 0 22 0 33mm 1 2 检查压缩机十字头及滑道磨损情况应无明磨损 c k X5 D2 N1 k 维修技术文档 JB T 6908 2006 容积式压缩机用钢锻件 维修技术标准 1 1 超声波检测 9 V m5 E K8 7 Y h8 E 1 1 1 当 d 100mm n1 q I6 F7 y5 6 C F c 检测区域 工件近表面 单个缺陷等级为 3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 级为 2 级 缺陷密集区域为 1 级 0 r j X 1 a Y D v 其余区域 单个缺陷等级为 5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Y h B z3 V 2 当 d 100mm 检测区域 工件近表面 单个缺陷等级为 3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 级为 2 级 缺陷密集区域为 1 级 其余区域 单个缺陷等级为 6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9 z x a2 H A Q O 推荐值 48000 A4 G B o0 J R2 f 6 s d j7 s 1 1 曲柄销至连杆轴承 顶起装置 的间隙为 0 13 0 20mm 1 2 连杆推力装置 侧面 间隙为 0 18 0 41mm b5 j5 t T F x u 1 3 连杆轴瓦间隙标准范围为 0 13 0 20mm 1 4 检查连杆小头衬套应无明显磨损 必要时更换 0 x X 2 1 每 48000 小时更换连杆轴承轴瓦和轴套 h5 V e6 4 g6 s G j5 C 3 故障查找任务 部件名称 连杆 部件重要度 中风险 维修任务类型 故障查找任务 内容 采用超声波检测 磁粉探伤等手段对连杆进行无损探伤 0 b1 K V L m1 a q j 无损检测示意图 超声波检测示意图 维修技术标准 1 1 超声波检测 1 1 1 当 S 200mm 检测区域 连杆受力部位 大 小头 单个缺陷等级为 2 级 由缺陷引起 的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1 级 缺陷密集区域为 1 级 其余区域 单个缺陷等级为 4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3 h c g h1 Z 4 p 1 1 2 当 S 100mm 检测区域 连杆受力部位 大 小头 单个缺陷等级为 3 级 由缺陷引起 的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缺陷密集区域为 1 级 E2 O3 1 w t3 l z R P 维修技术标准 检测区域 螺纹区 性缺陷等级为 1 级 图形缺陷 等级为 1 级 其余区域 线性缺陷等级为 3 级 图形缺陷等级为 2 级 W P1 G3 n X q8 x 4 2 5 活塞 部件名称 活塞 部件重要度 低风险 维修任务类型 预测性任务 n J 特征参数 活塞杆沉降趋势 h j 1 修复或更换活塞 7 1 A1 U2 z 2 1 活塞与气缸底部间隙应大于 0 4mm 7 i5 i 2 w J 2 2 活塞外止点间隙为内止点间隙的 2 倍左右 E K D Z 1 3 检查并处理润滑系统渗漏点 2 1 齿轮啮合顶间隙为 0 2 0 3 m m 为模数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根据中心 距确定 齿轮啮合接触斑点均匀 其接触面积沿齿长不小于 70 沿齿高不少 于 50 齿顶与壳体的径向间隙为 0 15 0 25mm 但必须大于轴径在轴瓦的径 向间隙 4 4 2 润滑油过滤器 1 预测性维修任务 s6 j 5 F i K3 i8 M p d 润滑油过滤器 视情况检查 清理或更换润滑油过滤器 1 2 清洗主油路粗滤芯 2 预防性任务 S4 w9 x D g f9 b4 d j 1 润滑油是否乳化变质 5 T6 D w7 I Q8 5 t D6 2 润滑油液位是否在 1 2 2 3 之间 7 M0 D I Q e u j b3 w4 N3 u i 2 r Z8 i s v C2 M3 2 1 当压缩机组运行时间到 1200 小时 1500 小时 应对机组油箱内润滑油采样 分析其密度 粘度和含水量 应该补充酸度 碱度 机械杂志等重要指标 具 体名词清查阅相关资料 等常规指标 检查油品的污染和老化情况 如不符合 要求应及时更换 3 1 运行中的大型机组润滑油应每月检验一次 条件恶劣或运行后期应适当增加 检验频次 不合格及时处理 4 5 注油系统 j c e9 t 4 5 1 注油器 O m 3 c N B0 J0 m 1 预测性任务 1 z Q q 1 注油器工作是否正常 压缩机气缸各点注油是否正常 2 注油系统油管路和单向阀工作是否正常 3 蜗轮 蜗杆工作是否正常 a H 3 2 l9 N 4 无油流检测器连接导线是否磨损 是否有开路或断路 0 r3 n v W E s 5 注油管路是否磨损 断裂 6 注油器分配块工作是否正常 l A5 w n d6 f2 j h3 1 g q7 w 内容 定期更换油路滤芯 定期更换爆破片 爆破片是否属于注油器组 我不太明白结构 定期检查注油器凸轮是否有明显磨损 定期更换注油器 油箱润滑油 定期清洗液位开关过滤器滤网 x I7 d m0 v4 n L m 维修技术标准 1 1 更换油路滤芯 1 2 更换爆破片 1 3 检查注油器凸轮应无明显磨损 1 C5 x5 H 1 4 更换注油器油箱润滑油 4 6 其他 M W8 o z N 4 n g y H 维修技术标准 1 1 超声波检测 z1 7 1 b7 U 1 1 1 当 220mm w7 X U3 t D 1 检测区域为 曲拐区内工件近表面 单个缺陷等级为 3 级 由缺陷引起的 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1 级 缺陷密集区域为 1 级 其余区域 单个缺陷等级为 4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2 检测区域 曲拐区外工件近表面 单个缺陷等级为 5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 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缺陷密集区等级为 1 级 其余区域 单个缺陷等级为 6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G k z N l3 f x6 j 1 1 2 当 220mm 6 l6 N4 k F V9 p 9 h i7 t T 2 检测区域为 曲拐区外工件近表面 单个缺陷等级为 5 级 由缺陷引起的 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缺陷密集区等级为 1 级 V1 x7 2 m7 H z s4 T 其余区域 单个缺陷等级为 6 级 由缺陷引起的底波降低量等级为 2 级 1 2 磁粉探伤 X U d o3 F2 a 1 2 1 当活塞力 80kN z q b I 8 检测区域为 曲拐区的 R 过渡处及油孔口 线性缺陷等级为 1 级 图 形缺陷等级为 1 级 X r z9 B C T D K 其余区域 线性缺陷等级为 3 级 图形缺陷等级为 2 级 0 b L0 k7 c1 C7 U n 1 2 2 当活塞力 80kN 检测区域为 曲拐区的 R 过渡处及油孔口 线性缺陷等级为 1 级 图 形缺陷等级为 1 级 l I K Q M U q 其余区域 线性缺陷等级为 4 级 图形缺陷等级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