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陕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陕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陕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陕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陕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陕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与 1842 年的 南京条约 相比 1895 年中日 马关条约 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 点 这主要体现在 A 割地赔款 B 开埠通商 C 协定关税 D 允许日本在中国设立工厂 2 2 分 重寻近代中国 一书中写道 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 不是割让香港 岛 而 是五口通商 这个条约 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 分 有人说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的扩张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 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 4 2 分 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 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条约是 A 中俄 改订条约 B 中俄 勘分西北界约记 第 2 页 共 12 页 C 中俄 北京条约 D 中俄 瑷珲条约 5 2 分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 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 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 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 1881 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 C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6 2 分 19 世纪后半期 京城一度流传一副对联 台湾今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讽刺慈禧太后 在民族危难之时仍不忘追求个人享乐 你判断此联书写的具体时间应在 A 中法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马关条约 签定后 D 辛丑条约 签定后 7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 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下所示 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8 2 分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分别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五四运动 C 鸦片战争 戊戌变法 中共一大的召开 9 2 分 八国联军侵华 是为了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洋务运动 D 禁烟运动 10 2 分 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 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中国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11 2 分 下边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 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 都提出了 求富 的口号 第 4 页 共 12 页 C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 都提出了 实业救国 的口号 12 2 分 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能强 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以下哪一洋务活动符合上述思想 A 创办湖北织布局 B 筹建北洋海军 C 创设京师同文馆 D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3 2 分 为宣传维新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创办了 A 万国公报 B 民报 C 每周评论 D 新青年 14 2 分 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主要目的是 A 培养外交 军事 科技等实用人才 B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 废除封建科举制度 培养新式人才 D 强化儒家传统文化教育 15 2 分 百日维新 虽然失败了 但它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 A 废除了科举制度 B 创办新式学堂 C 裁撤了冗官冗员 第 5 页 共 12 页 D 发展农工商业 16 2 分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发祥地 他们应该去 A 南京 B 上海 C 南昌 D 武昌 17 2 分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中说道 从 1840 年到 1919 年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 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 再到观念层面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A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8 2 分 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A 民主与科学 B 民主和法制 C 自由和科学 D 自由和平等 19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A B C 第 6 页 共 12 页 D 20 2 分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 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张謇选择了实业 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 挽救中华民族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推翻清朝政府 D 建立民主共和国 21 2 分 中国近代文化生活的新变化表现在 看戏 照相术的传入 电影的传入 电脑的使用 A B C D 22 2 分 下列关于严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B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C 翻译了 天演论 是著名生物学家 D 提出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进化论观点 23 2 分 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反映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 后来被确定为新中国国歌的是 A 大刀进行曲 B 黄河大合唱 C 义勇军进行曲 第 7 页 共 12 页 D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24 2 分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贡献的连线搭配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张謇 创办大生纱厂 B 魏源 编写 海国图志 C 詹天佑 设计京张铁路 D 冼星海 创作 义勇军进行曲 25 2 分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根据下列材料 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 征是 A 争取民族独立 B 建立近代化工业 C 追求民主自由 D 探索近代化道路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26 20 分 下面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 8 页 共 12 页 材料三一战后不久 中国 铁厂积货如山 无人过问 至于闭炉停机 纱厂结帐 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 也皆消沉 1 根据材料一 我国民族工业产生于近代史上哪一次探索 2 根据材料二 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了怎样的时代 请你分析其出现的内外原因 3 根据材料三 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状况 4 请总结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27 20 分 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 放眼世界 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 思想解放潮流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年 8 月 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 魏源激于爱国义愤著书立说 他编撰 成当时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 提供了国人亟需的外国知识 中华人物志 材料二 1898 年 光绪帝实行变法 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 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 主张兴民 权 提倡新学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人教版 历史 第三 册 必修 材料三 1905 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定为政治纲领 人民 版 历史 第三册 必修 材料四 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 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这样 就使 1915 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 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 华书局 中国近代史 第四版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 第 9 页 共 12 页 影响 魏源编撰的 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 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 变法 指的是什么事件 据材料二 维新派在当时提出了哪些先进的思想主张 3 材料三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 这一理想有没有实现 请以史实说明 4 材料四中的 这场运动 指的是什么运动 据材料 指出 这场运动 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 后来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 出路 这条 出路 指的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