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达标检测(II )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达标检测(II )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达标检测(II )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达标检测(II )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达标检测(II )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达标检测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达标检测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2 分 在现代社会中 刷卡消赞已成为一种时尚 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图所 示的纸币最早出现于 A 北宋前期安徽地区 B 南宋后期山西地区 C 北宋后期河南地区 D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2 2 分 2008 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 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其中 福娃 晶晶 图左 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 图右 上的莲花瓣造型 下列关于宋瓷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我国从宋朝开始出现陶瓷 B 宋代浙江哥窑享有盛名 C 著名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北宋 D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第 2 页 共 5 页 3 2 分 唐朝中后期以后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最终形成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局面 完成经济重心南 移的时代是 A 汉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4 2 分 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景德镇兴起于 A 隋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唐朝 5 2 分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 它政策开明 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声名远播四海 是中国 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唐朝的 A 唐太宗向魏征征询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 开元全盛时 小邑犹藏万家室 C 江南地区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D 李白使用 交子 支付酒店老板的酒钱 6 2 分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 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 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 政权并立 第 3 页 共 5 页 B 艺术精湛 C 民族融合 D 商业繁荣 7 2 分 在现代社会中 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 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 最早的纸币是 A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 唐朝的开元通宝 C 汉朝的五铢钱 D 北宋的交子 8 2 分 苏湖熟 天下足 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 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 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 D 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9 2 分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 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在浙江一带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在山西用煤作燃料烧水做饭 在淮河流域种植大片棉花 在四川经商时 携带纸币 A B C D 10 2 分 下列历史事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 开始使用牛耕 第 4 页 共 5 页 B 民间流传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 C 棉花在两广 福建开始种植 D 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11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 汉朝时江南 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 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 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 为食 放火烧荒 耕种水田 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 南朝时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这饶 覆衣天下 供天下人享用 材料三 宋代中国 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货币经济 纸钞 流通票据 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 特 在人民日常生活 各方面 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 化 外之邦 法 谢和耐 南宋社会生活史 1 材料一 材料二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南朝时江南经济变化的原因 2 举例说明宋代中国 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 的表现 3 综上 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 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第 5 页 共 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