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版备考新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1414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将卫温曾率船队到达夷洲 夷洲是我国今天的 A 香港 B 澳门 C 海南岛 D 台湾 2 2 分 在历史课上 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 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影响最大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三顾茅庐 D 七擒孟获 3 2 分 2019 七上 汉滨期末 公元 230 年 称帝后的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什么地方 加强 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A 儋州 B 黄州 C 夷洲 D 惠州 4 2 分 2016 七上 滕州期末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表达如此雄心壮志的 是 A 刘备 第 2 页 共 14 页 B 诸葛亮 C 孙权 D 曹操 5 2 分 2016 九下 临沂期中 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 三国鼎立 局面的是 A B C D 6 2 分 2016 七上 海西州期末 266 年 建立西晋的是 A 司马懿 B 司马昭 C 司马炎 D 司马睿 7 2 分 2016 七上 汕头期末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虎牢关之战 B 徐州争夺战 C 宛城三战 D 赤壁之战 8 2 分 2016 恩平模拟 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 三国时期的广州应属于当时哪个政权 A 魏 B 蜀国 C 吴 D 秦 9 2 分 2017 宁德模拟 如图中 处的政权名称是 A 魏 B 蜀 C 吴 第 4 页 共 14 页 D 辽 10 2 分 2019 龙湖模拟 东汉末年为 天下三分 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A 马陵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11 2 分 从文献史料 地图 图表等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所要学会的能力之一 下面 两幅地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政权分立 B 民族交融 C 江南开发 D 中外交往 12 2 分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材料或史实结论 A 官渡之战 袁绍兵十余万 曹操兵仅十分之一 击破之 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B 赤壁之战后 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刘备战略四川和云贵地区 孙全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 广东 湖北和湖南 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 成 第 5 页 共 14 页 C 曹操诗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 肠 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战乱频 繁 D 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 破坏南方稳定 阻碍经济 开发 A A B B C C D D 13 2 分 2019 深圳模拟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 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 222 年 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A B C D 14 2 分 2019 七下 桐城开学考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 第 6 页 共 14 页 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 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15 2 分 诸葛亮在 前出师表 中写道 先帝 刘备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去世 今天下三分 益 州疲敝 蜀汉国力薄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在发表这篇文章时的政治形势是 A 周王室衰微 B 百家争鸣 C 国家统一 D 三国鼎立 16 2 分 曹操曾作诗 蒿里行 铠甲生虮虱 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这组诗歌反映的时代是 A 战国时期 B 东汉末年 C 三国鼎立时期 第 7 页 共 14 页 D 南北朝时期 17 2 分 下列对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比较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B 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 这两次战役间隔了近两个世纪 D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骄傲使人失败 18 2 分 2015 七上 辽宁月考 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19 2 分 2016 七上 罗湖期末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 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 222 年三国局势的是 A B C 第 8 页 共 14 页 D 20 2 分 2015 七上 临沭期末 根据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共同点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 的战役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赤壁之战 21 2 分 三国之一的吴国 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 它的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 该政权的建立者 是 A 孙权 B 刘备 C 曹操 D 曹丕 22 2 分 2005 年 5 月 20 22 日 全国第 14 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在沂南县召开 诸葛亮是下列哪一时期 的著名政治家 A 西汉 B 东汉 C 三国 D 南北朝 23 2 分 2016 七上 惠民期末 下列人物中 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王昭君 诸葛亮 袁绍 孝文帝 第 9 页 共 14 页 A B C D 24 2 分 结束三国时期分裂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王朝是 A 东晋 B 西晋 C 前秦 D 北魏 25 2 分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史实 下面正确的是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孙 刘联军火烧赤壁 C 曹操建立魏国 D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26 2 分 2018 七上 阜宁期末 南京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 被誉为 六朝 古都 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B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 C 吴 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D 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 27 2 分 在历史课上 同学们讲了一些有关三国的故事 下列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曹操建立了魏国 第 10 页 共 14 页 B 刘邦在成都称帝建蜀汉 C 孙刘联军战曹军于赤壁 D 诸葛亮派船队到达夷洲 28 2 分 官渡之战的性质是 A 军事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 B 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 C 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 D 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 29 2 分 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 A B C D 30 2 分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的分析 不正确的是 A 曹军来自北方 不习水战 B 骄傲自满 对孙 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 C 曹军疾疫流行 战斗力减弱 D 天气环境 刮东风 使曹军失败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8383 分分 31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占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 定南蛮 第 11 页 共 14 页 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爻神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 南阳武侯祠联 材料二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杜甫 请回答 1 写出与材料一对联中涉及到的我们学习的典故 或成语 及战役各一例 2 两则材料都与哪位人物有关 如何评价此人 3 在材料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 请你用一句成语来概括他的高尚品质吗 或写了一句与他相关的诗句 32 13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 北方的匈奴 羯 氐 羌 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 各民族纷纷 建立自己的政权 他们彼此征战 人民被屠杀 牛马被掠夺 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 为躲避战乱 大 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 开始过定居生活 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 民族隔阂不断消解 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到北朝后期 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节选自 人教版七年级教材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 无论魏 蜀 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 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 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整顿政治 增强国力 促进 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魏 蜀 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 依据材料一指出 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三次南迁浪潮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一现象 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12 页 共 14 页 官渡之战后 他写下了千古诗篇 龟虽寿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 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1 此文的作者是谁 他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 诗歌表达了他怎样的境界 2 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为什么他能有此作为 34 15 分 2018 七上 莆田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 材料中的 三国 指的是什么 分别是谁建立的 2 材料中涉及了古代哪一次重要的战役 3 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5 20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齐国地近渤海 拥有山海渔盐之利的优越条件 材料三 当政以后 任用管仲为相 注重发展经济 改革内政 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摘自北师大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1 材料一中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他是谁 2 依据材料二 三 归纳出材料一中的人物首先称霸的原因 3 材料一中的人物能首先称霸还在于他讲究称霸的政策与策略 他是怎么做的 4 你学过了 观沧海 你认为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