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2 2 节节 铝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 1 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主要是因为 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主要是因为 A 铝性质不活泼 铝性质不活泼 B 铝能耐酸碱 铝能耐酸碱 C 铝与氧气常温下不反应 铝与氧气常温下不反应 D 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铝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解析 解析 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易与氧气反应 但反应后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易与氧气反应 但反应后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 止铝与氧气继续反应 所以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止铝与氧气继续反应 所以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答案 答案 D 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Al 2OH AlO H2 2 B Na 与水反应 与水反应 Na 2H2O Na H2 2OH C 向 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 溶液 Al3 3OH Al OH 3 D 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Al3 3NH3 H2O Al OH 3 3NH 4 解析 解析 A 项电子及电荷均不守恒 正确写法 项电子及电荷均不守恒 正确写法 2Al 2OH 2H2O 2AlO 3H2 B 项电子及电荷均不守恒 项电子及电荷均不守恒 2 2Na 2H2O 2Na 2OH H2 C 项不符合反应事实项不符合反应事实 Al3 4OH AlO 2H2O 2 答案 答案 D 3 2010 原创原创 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 4 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 放出氢气最多的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 放出氢气最多的 是是 A 2 mol L 1H2SO4溶液 溶液 B 18 mol L 1H2SO4溶液 溶液 C 6 mol L 1KOH 溶液 溶液 D 3 mol L 1HNO3溶液 溶液 解析 解析 Mg Al 都可与稀都可与稀 H2SO4反应放出反应放出 H2 但遇浓 但遇浓 H2SO4时时 Al 在常温下发生钝化 在常温下发生钝化 Mg 虽反应但不产生虽反应但不产生 H2 与 与 KOH 只有只有 Al 反应 与反应 与 HNO3反应 反应 HNO3为强氧化性为强氧化性 酸 都不会产生酸 都不会产生 H2 答案 答案 A 4 2009 上海化学 上海化学 15 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 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 产生气体的体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 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 产生气体的体 积积 V 与时间与时间 t 关系如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关系如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 A 物质的量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3 2 B 质量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3 2 C 摩尔质量之比为 摩尔质量之比为 2 3 D 反应速率之比为 反应速率之比为 2 3 解析 解析 由关系式 由关系式 Mg H2 2Al 3H2 可知产生等量 可知产生等量 H2时 消耗时 消耗 Mg Al 的物质的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量之比为 3 2 故 故 A 项正确 二者质量之比为项正确 二者质量之比为 3 24 2 27 4 3 摩尔质量之比 摩尔质量之比 为为 24 27 8 9 反应速率之比为 反应速率之比为 3 2 V 2 V 3 答案 答案 A 5 2010 原创原创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 请回答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 请回答 1 在在 A 中加试剂后 立即打开止水夹中加试剂后 立即打开止水夹 C B 中的现象是中的现象是 离子方程式是 离子方程式是 2 一段时间后 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后 关闭止水夹 C B 中的现象是中的现象是 离子方程式是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 解析 装置装置 A 为简易启普发生器 可通过止水夹为简易启普发生器 可通过止水夹 C 的控制 装置的控制 装置 A 中反应产生气体中反应产生气体 CO2进入进入 B 中或气体将液体压入试管中或气体将液体压入试管 B 中 使中 使 H 与开始生成的 与开始生成的 Al OH 3相遇发生相遇发生 反应 反应 答案 答案 1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生成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 CO2 2H2O Al OH 3 HCO或或 2AlO CO2 3H2O 2Al OH 3 2 3 2 CO2 3 2 A 中液体进入中液体进入 B 中 液面上升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中 液面上升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Al OH 3 3H Al3 3H2O 6 A B C D E 五种化合物 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常见元素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五种化合物 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常见元素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 其中示 其中 A 为澄清溶液 为澄清溶液 C 为难溶的白色固体 为难溶的白色固体 E 则易溶于水 若取则易溶于水 若取 A 溶液灼烧 溶液灼烧 焰色反应为浅紫色焰色反应为浅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透过蓝色钴玻璃 1 写出化学式 写出化学式 A B C D E 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B A D 解析 解析 本题的突破口应在本题的突破口应在 B C 两物质上 只要推断出两物质上 只要推断出 B C 其他物质的推断就很 其他物质的推断就很 容易了 在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与容易了 在短周期元素的化合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 溶液反应的 应为两性物质或弱酸的酸式盐如应为两性物质或弱酸的酸式盐如 NaHCO3等 又因为等 又因为 BC 故可知 故可知 C 为为 Al2O3 B 为为 Al OH 3 依次推出 依次推出 D 是是 AlCl3 A 与过量与过量 CO2生成生成 Al OH 3 且 且 A 溶溶 液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 则液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 则 A 为为 KAlO2 E 为为 NaAlO2 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不 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不 难写出 难写出 答案 答案 1 KAlO2 Al OH 3 Al2O3 AlCl3 NaAlO2 2 AlO CO2 2H2O Al OH 3 HCO AlO 4H Al3 2H2O 2 3 2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 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铝不能与氯气反应 C 铝既能溶于酸 又能溶于碱 铝既能溶于酸 又能溶于碱 D 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 不能与碱反应 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 不能与碱反应 解析 解析 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铝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铝 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 也能与碱反应 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 也能与碱反应 答案 答案 C 2 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 插入下列溶液中 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 插入下列溶液中 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 稀硝酸 稀硝酸 B 稀盐酸 稀盐酸 C 硝酸铜 硝酸铜 D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解析 解析 钝化的实质是浓钝化的实质是浓 H2SO4或浓或浓 HNO3在在 Fe Al 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 保护膜 由于铝的氧化物保护膜 由于铝的氧化物 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既可与强酸反应 又可与强碱反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既可与强酸反应 又可与强碱反 应 所以应 所以 A B D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只有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只有 C 项中的项中的 Cu NO3 2因不与因不与 Al2O3反应 反应 故不与钝化的铝条发生反应 故不与钝化的铝条发生反应 答案 答案 C 3 2009 北京理综 北京理综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 将 CO2通入通入 BaCl2溶液中至饱和 无沉淀产生 再通入溶液中至饱和 无沉淀产生 再通入 SO2产生沉淀产生沉淀 B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 铜粉不溶解 再加入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 铜粉不溶解 再加入 Cu NO3 2固体 铜粉仍不溶解固体 铜粉仍不溶解 C 向 向 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 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过量溶液中滴加氨水 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过量 NaHSO4溶液 沉淀消失溶液 沉淀消失 D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 再加入少量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 再加入少量 CuSO4固体 速率不改变固体 速率不改变 解析 解析 A 项 项 BaCO3 BaSO3都与都与 H 反应 不可能存在于强酸性环境中 反应 不可能存在于强酸性环境中 B 项 加项 加 Cu NO3 2固体后会发生 固体后会发生 3Cu 8H 2NO 3Cu2 2NO 4H2O 的离子反应 的离子反应 3 铜粉会溶解 铜粉会溶解 C 项 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项 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Al3 3NH3 H2O Al OH 3 3NH Al OH 3 3H Al3 3H2O D 项 项 Zn Cu2 Zn2 Cu 生 生 4 成的少量成的少量 Cu 附着在附着在 Zn 粒上 形成粒上 形成 Cu Zn 原电池 会加速产生原电池 会加速产生 H2的速率 的速率 答案 答案 C 4 将将 5 4 g Al 投入到投入到 200 0 mL 2 0 mol L 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 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 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 余 该溶液可能为余 该溶液可能为 A HNO3溶液溶液 B Ba OH 2溶液溶液 C H2SO4溶液溶液 D HCl 溶液溶液 解析 解析 因因 HNO3具有强氧化性 与具有强氧化性 与 Al 反应不产生反应不产生 H2 故 故 A 项首先排除 项首先排除 Al 与碱反与碱反 应的关系为应的关系为 Al OH Al 与酸反应的关系为与酸反应的关系为 Al 3H 溶解 溶解 0 2 mol 的的 Al 需需 OH H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 2 mol 0 6 mol Ba OH 2提供提供 0 8 mol OH H2SO4提供提供 0 8 mol H 而 而 HCl 只提供只提供 0 4 mol H 故 故 剩余金属的情况剩余金属的情况 只只 能为能为 D 项 项 答案 答案 D 5 2010 模拟精选 潍坊二模模拟精选 潍坊二模 在硝酸铝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在硝酸铝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 液 直至过量 下列表示氢氧化钠加入量液 直至过量 下列表示氢氧化钠加入量 x 与溶液中沉淀的量与溶液中沉淀的量 y 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的关系示意图中正 确的是确的是 解析 解析 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的过程中 溶液的过程中 Mg NO3 2会生成难溶物会生成难溶物 Mg OH 2 Al NO3 3会生成难溶物会生成难溶物 Al OH 3 随着 随着 NaOH 溶液的加入 溶液的加入 Al OH 3逐渐溶解 逐渐溶解 而而 Mg OH 2不能溶解 不能溶解 答案 答案 C 6 2010 模拟精选 广东广州模拟模拟精选 广东广州模拟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反溶液反 应 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 消耗碱量最多的是应 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 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 Al B Al OH 3 C AlCl3 D Al2O3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了铝及其化合物与碱的反应 考查了反应中的数量关系 铝及其化本题考查了铝及其化合物与碱的反应 考查了反应中的数量关系 铝及其化 合物与过量合物与过量 NaOH 溶液的反应产物为溶液的反应产物为 Na Al OH 4 或表示为或表示为 NaAlO2 由反应后溶 由反应后溶 液中的阴 阳离子守恒关系可知关系式 液中的阴 阳离子守恒关系可知关系式 Al NaOH Al OH 3 NaOH AlCl3 4NaOH Al2O3 2NaOH 所以相同质量 所以相同质量 设质量为设质量为 m 的铝及其化合物消耗的铝及其化合物消耗 的碱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的碱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4 2 m 27 m 78 m 133 5 m 102 答案 答案 A 7 2010 改编改编 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 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 则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所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 则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之比可能是之比可能是 A 1 3 B 2 5 C 1 4 D 2 7 解析 解析 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本题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若若 AlCl3过量 过量 NaOH 不足 溶液中的铝元素应为不足 溶液中的铝元素应为 Al3 AlCl3 3NaOH Al OH 3 3NaCl 1 mol 3 mol 1 mol 依题意 溶液中剩余依题意 溶液中剩余 1 mol Al3 则 则 c AlCl3 c NaOH 1 1 3 2 3 若若 NaOH 量稍多 量稍多 AlCl3完全反应 溶液中的铝元素存在形式为完全反应 溶液中的铝元素存在形式为 AlO 不妨假设 不妨假设 2 有有 2 mol Al3 反应 依题意有关系式 反应 依题意有关系式 AlCl3 3NaOH Al OH 3 1 mol 3 mol 1 mol AlCl3 4NaOH NaAlO2 1 mol 4 mol 1 mol c AlCl3 c NaOH 2 3 4 2 7 答案 答案 D 8 将将 15 6 g Na2O2和和 5 4 g Al 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 充分反应后得到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 充分反应后得到 200 mL 溶液溶液 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HCl 气体气体 6 72 L 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 持不变 则持不变 则 A 反应过程中得到反应过程中得到 6 72 L 的气体的气体 标况标况 B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最终得到的溶液中 c Na c Cl c OH C 最终得到最终得到 7 8 g 的沉淀的沉淀 D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最终得到的溶液中 c NaCl 0 15 mol L 解析 解析 由题由题 n Na2O2 0 2 mol n Al 0 2 mol 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 2Na2O2 2H2O 4NaOH O2 2Al 2NaOH 2H2O 2NaAlO2 3H2 可知 可知 生成气体生成气体 0 4 mol 标况下体积为 标况下体积为 8 96 L 加入盐酸先和过量的 加入盐酸先和过量的 NaOH 反应 剩余反应 剩余 0 1 mol 和和 NaAlO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0 1 mol Al OH 3 NaAlO2 HCl H2O NaCl Al OH 3 最终溶液为 最终溶液为 0 3 mol NaCl 0 1 mol NaAlO2 答案 答案 C 9 将将 50 mL 某未知浓度的某未知浓度的 AlCl3溶液分别加到溶液分别加到 60 mL 1 mol L 1的 的 NaOH 溶液或溶液或 60 mL 3 mol L 1的 的 NaOH 溶液中 均能得到溶液中 均能得到 1 56 g Al OH 3沉淀 则此沉淀 则此 AlCl3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 可可 能是能是 A 1 mol L 1 B 0 5 mol L 1 C 0 6 mol L 1 D 0 4 mol L 1 解析 解析 由题意可知 第一份由题意可知 第一份 NaOH 含溶质含溶质 0 06 mol 第二份 第二份 NaOH 溶液含溶质溶液含溶质 0 18 mol 加入的 加入的 AlCl3量相等 生成的量相等 生成的 Al OH 3量相等 说明在第一份量相等 说明在第一份 NaOH 溶液中 溶液中 NaOH 不足 不足 Al3 过量 在第二份 过量 在第二份 NaOH 溶液中溶液中 NaOH 过量 反应后的过量 反应后的 Al 元素以元素以 Al OH 3和和 AlO的形式存在 的形式存在 2 故由反应故由反应 Al3 3OH Al OH 3 1 3 1 0 02 mol 0 06 mol 0 02 mol 1 56 g 78 g mol Al3 4OH AlO 2H2O 2 1 4 0 03 mol 0 18 0 06 mol 所以所以 c AlCl3 1 mol L 0 02 mol 0 03 mol 0 05 L 答案 答案 A 10 2010 试题调研 江西联考试题调研 江西联考 现有现有 Al Cl2 Al2O3 HCl aq Al OH 3 NaOH aq 六六 种物质 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种物质 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 应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应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N 一定是一定是 HCl aq B X 可能为可能为 Al 或或 Cl2 C Y 一定为一定为 NaOH aq D Q Z 中的一种必定为中的一种必定为 Al2O3 解析 解析 在在 Al Cl2 Al2O3 HCl aq Al OH 3 NaOH aq 中 只有中 只有 NaOH aq 能与能与 Al Cl2 Al2O3 HCl aq Al OH 3五种物质反应 对照转化关系 可知五种物质反应 对照转化关系 可知 Y 为为 NaOH aq 只有 只有 HCl aq 能与能与 Al Al2O3 Al OH 3 NaOH aq 四种物质反应 对四种物质反应 对 照图示转化关系可知照图示转化关系可知 N 为为 HCl aq 故选项 故选项 A C 正确 选项正确 选项 B 若 若 X 为为 Al Al 能能 与与 Cl2 HCl aq NaOH aq 三种物质反应 而图示给出的是与两种物质反应 所以三种物质反应 而图示给出的是与两种物质反应 所以 X 不可能是不可能是 Al 但可能是 但可能是 Cl2 选项 选项 D Al2O3既能与既能与 HCl aq 反应 也能与反应 也能与 NaOH aq 反应 故反应 故 Q Z 中的一种必定为中的一种必定为 Al2O3 答案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1 某无色透明溶液 其中的溶质只能由 某无色透明溶液 其中的溶质只能由 H Ba2 Mg2 OH SO Cl CO 2 3 NO中的若干种组成 它能与铝作用 且生成的气体中只有氢气 请填写以中的若干种组成 它能与铝作用 且生成的气体中只有氢气 请填写以 2 3 3 下空白 下空白 1 若原溶液呈明显的酸性 则除若原溶液呈明显的酸性 则除 H 外 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外 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2 若原溶液呈明显的碱性 则除若原溶液呈明显的碱性 则除 OH 外 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外 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解析 解析 Al 在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中皆可反应产生在强酸溶液和强碱溶液中皆可反应产生 H2 2Al 6H 2Al3 3H2 2Al 2OH 2H2O 2AlO 3H2 原溶液呈 原溶液呈 2 酸性时 则能与酸性时 则能与 H 反应的 反应的 OH SO CO都不能存在 若都不能存在 若 NO存在 其存在 其 2 32 3 3 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产生氮的氧化物气体 与题设只生成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产生氮的氧化物气体 与题设只生成 H2相抵触 所以相抵触 所以 NO也也 3 不能存在 原溶液呈碱性时 由于不能存在 原溶液呈碱性时 由于 H OH H2O Mg2 2OH Mg OH 2 所以显碱性时 所以显碱性时 H Mg2 不能存在 且阳离子只能选择 不能存在 且阳离子只能选择 Ba2 故 故 SO和和 CO 2 3 也不能存在 也不能存在 2 3 答案 答案 1 Cl Ba2 Mg2 2 Ba2 Cl NO 3 12 把由 把由 NaOH AlCl3 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 溶于足量水中 有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 溶于足量水中 有 0 58 g 白色白色 沉淀析出 向所得的浊液中 逐滴加入沉淀析出 向所得的浊液中 逐滴加入 0 5 mol L 的盐酸 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沉的盐酸 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沉 淀的质量如图所示 淀的质量如图所示 1 混合物中混合物中 NaOH 的质量是的质量是 g 2 P 点所表示盐酸加入体积为点所表示盐酸加入体积为 mL 解析 解析 1 分析图可知 盐酸加到分析图可知 盐酸加到 10 mL 开始又生成沉淀 说明原混合物中开始又生成沉淀 说明原混合物中 NaOH 过过 量 溶于水时发生反应为 量 溶于水时发生反应为 MgCl2 2NaOH Mg OH 2 2NaCl AlCl3 4NaOH NaAlO2 3NaCl 2H2O 因此 因此 0 58 g 为为 Mg OH 2 沉淀 沉淀 AB 段反应为段反应为 NaAlO2 HCl H2O Al OH 3 NaCl 所以原混合物中 所以原混合物中 n NaOH 2n Mg OH 2 4n NaAlO2 n NaOH 过量 过量 即即 n NaOH 2 4 0 5 mol L 1 0 03 0 01 L 0 5 mol L 1 0 01 0 58 g 58 g mol 1 L 0 065 mol 故 故 m NaOH 40 g mol 1 0 065 mol 2 6 g 2 P 点时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产物为 点时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产物为 NaCl MgCl2 AlCl3根据根据 Na 守恒可得 守恒可得 V HCl 0 13 L 即 即 130 mL n HCl c HCl n NaOH c HCl 0 065 mol 0 5 mol L 1 答案 答案 1 2 6 g 2 130 mL 13 2009 宁夏理综 宁夏理综 27 15 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下图表示有关物质 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 之间的转化关系 之间的转化关系 其中其中 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 B 为非金属单质为非金属单质 一般是黑色粉末一般是黑色粉末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是常见的无色无味 液体 液体 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 A B C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填化填化 学式学式 2 反应反应 中的中的 C D 均过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均过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反应反应 中 若中 若 B 与与 F 物质的量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 4 3 G H 分别是分别是 填填 化学式化学式 4 反应反应 产物中产物中 K 的化学式为的化学式为 5 反应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 解析 本题框图复杂 纵横交错 难度较大 但是若找到本题框图复杂 纵横交错 难度较大 但是若找到 Na2O2这个突破口 本题这个突破口 本题 也就迎刃而解了 也就迎刃而解了 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是本题的突破口 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基本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是本题的突破口 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基本 锁定锁定 Na2O2 能与水和 能与水和 CO2反应 但是题目另一信息反应 但是题目另一信息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说明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说明 C 是水 则是水 则 G 为为 CO2 再依据 再依据 K 能溶于水 说明能溶于水 说明 K 为为 Na2CO3 F 为为 O2 题给信息 题给信息 黑色单质黑色单质 B 与氧气与氧气 F 反应得到反应得到 G CO2 而 而 O2不足时会有不足时会有 CO 生成 生成 H 应为应为 CO 说明说明 B 为为 C 碳碳 依据 依据 F O2 与与 E 反应生成反应生成 C 水水 可知可知 E 为氢气 再根据金属为氢气 再根据金属 A 与碱与碱 性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可得到性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可得到 A 为为 Al 答案答案 1 Al C H2O Na2O2 2 2H2O 2Na2O2 4NaOH O2 2Al 2NaOH 2H2O 2NaAlO2 3H2 3 CO2 CO 4 Na2CO3 5 2AlO 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农业机械化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投资策略报告
- 地震检波器市场供需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电子记录管理解决方案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采出水处理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车辆购买融资租赁合同
- 养老护理员 四级 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气体放电灯市场前景分析及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试点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绿色数据中心即服务碳排放测算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 2025-2030绿色建筑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潜力评估研究报告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导论(厦门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助听器效果评估
- 2023年宝钢股份用户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 沪教版小学英语语法及练习新版
- GB/T 6145-2010锰铜、康铜精密电阻合金线、片及带
- GB/T 3478.1-2008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米制模数齿侧配合)第1部分:总论
- 服饰编码规则表参考范本
- 临床医学研究设计及统计学问题课件
- 《郑伯克段于鄢》PPT
- InSAR干涉测量解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