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B01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 京水 2007 技案 01 号 合同名称 北京朝阳奥运承载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北小河治理工程第一标段土建工程 合同编号 CYW3 1 致 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十五项目部 我方今提交 北京朝阳奥运承载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北小河治理工程第一标段土建工程 合同 编号 CYW3 1 工程的 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措施计划 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施工工法 工程放样计划 专项试验计划和方案 请贵方审批 承 包 人 北京市京水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小河治理一标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日 期 年 月 日 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批意见 监理机构 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第二十五项目部 签 收 人 日 期 年 月 日 说明 本表一式 3 份 由承包人填写 监理机构审签后 随同审批意见 承包人 监理机 构 发包人各 1 份 1 北小河治理工程 北小河治理工程 1 1 标 标 0 6000 600 200 200 土方开挖及导流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及导流施工方案 2007 年 3 月 1 日 2 一 工程简介一 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北京朝阳奥运承载区水环境工程北小河治理工程 施工范围为0 600 1 200 全长600M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河道土方开挖疏浚 铅丝石笼和格栅石笼水下护岸 山石和浆 砌石护岸 水下水生植物 河坡景观绿化 道路工程 地下排水管线等 二 二 河道土方开挖疏浚河道土方开挖疏浚 本工程河道部分土方开挖疏浚工程量为 15000m3 开挖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水下清淤至 设计高程 然后进行中导围堰施工 两侧干槽后进行石笼基础开挖 然后进行护岸施工 2 1 测量放线 2 1 1 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 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校测基准点 线 的 测量精度 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2 1 2 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 测设用于本工程施工的控制网 并将控制网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2 1 3 工程的施工测量和放线以及计量资料等有关内容 按要求经过监理工程师 检查核实 并协助监理工程师检查建筑物的放线 确保结构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 2 1 4 现场测量定位 1 由测量人员核对水准点 并在施工区域建立临时水准点 并加以有效 保护 2 使用水准仪核对待开挖区域的地面高程 3 采用经纬仪测设开挖管道中心线 管沟开挖边线及沿线附属构筑物的 位置 并将管沟的开挖边线用白灰在地面上撒成线 划定管沟外临时堆土堆料的界限及管道存放区域用地的范围 2 2 水下清淤 根据清淤过程中的现场具体情况 施工中的机械均选用反铲挖土机配合自卸 汽车外弃结合河道较窄 水深较浅实际情况 采用反铲挖土机直接在水下将河底 淤泥挖置河岸 晒干后外运 为围堰施工创造条件 2 3 表土清挖 将本工程开挖范围种植土单独开挖 单独存放 填至绿化区域 2 4石笼基础开挖 3 挖掘机在开挖时 自一端开始 逐步后退着进行开挖 开挖过程中 测量人 员要随时测量开挖后的基底高程 机械开挖预留 200mm 厚土层暂不挖除 由人工 清理至设计标高 以确保沟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破坏 人工整平的槽底高程误差 控制在 10 范围内 施工中如发现地基土质松软 或地层突然变化以及勘测中未发现不利因素等 情况时 要及时报告业主 监理及设计单位 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挖掘机及自卸汽车的生产率计算如下 本段土方开挖总量为 1 5 万方 挖掘机及自卸汽车的生产率计算如下 挖掘机纯工作小时生产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Qh 60 q n k m3 h 式中 q 土斗容量 m3 q 1 6m3 n 每分钟挖土次数 n 60 Tp Tp 为挖土机每次循环延续时间 s Tp取 20s k 系数 一般为 0 6 0 87 n 60 Tp 60 20 3 Qh 60 1 6 3 0 8 230 4 m3 h 挖掘机台班生产率按下式计算 Qd 8QhKB 式中 KB 工作时间利用系数 KB取 0 7 在向汽车装土时 KB为 0 68 0 72 在侧向推土时 KB为 0 78 0 88 土斗容量愈小 KB值愈低 计算得 Qd 0 7 8 230 4 1290m3 根据工期安排 本段挖掘机台数为 1 台即可满足要求 自卸汽车生产率按下式计算 P 8 60VK T 式中 P 运输车辆生产率 松方 m3 台班 V 每工作循环的装载量 为 10m3 T 工作循环时间 为 30min 4 Kt 时间利用系数 取 0 8 计算得 P 128m3 台班 根据挖掘机的生产率 每台挖掘机需配备 25 辆自卸汽车 土方开挖前对本标段内地下物做明显标记 必要时对易损地下物地段进行人 工开挖 开挖过程中 测量人员按照施工详图进行放线 基础底部的尺寸和高程 符合图纸要求 开挖过程中按施工图的要求 严格控制开挖高程 不出现欠挖和 超挖 做好土方平衡工作 开挖的土分为弃土和种植回填土两部分 将用作回填的 土料暂存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绿化用地内 当土方回填条件许可时 倒运至回填 工作面 其余土方开挖的弃土除了与河道内淤泥混合外 其余的直接用挖掘机装 到自卸汽车上运至指定地点 三 施工导流三 施工导流 3 13 1导流方案 导流方案 北小河常年有水 为便于工程干槽作业并加快施工进度 采用两 种导流方案 中间渡槽方案和边导方案 3 23 2中间渡槽围堰方案 在河底清至设计河底高程后 在河道中间填筑两条草袋围堰 堰高100CM 渡 槽底宽150 CM 水深80 CM过水断面1 86 m2 围堰内铺设防渗布 接茬部位搭接3 m 要求顺水搭接 见后附图1 流量计算 计算断面为梯形断面 主要尺寸为 b 底宽 h 水深 m 边坡系数 取 1 1 B 水面上口宽度 B b 2m1h A 过水断面积 A b B h 2 x 湿周 x b h 1 m2 1 2 h 1 m2 1 2 i 渠底坡度 R 水力半径 R A x C 谢才系数 C 1 nR1 6 n 为河道的糙率 计算公式 Q AC Ri 1 2 Av V 0 8 1 4 m s 设计提供 5 过水流量 Q 1 5 2 6 m3 s 根据以上公式 通过试算法得 在渡槽渠道底宽为 1 5m 高度 1 0m 迎水 面坡度为 1 1 的条件下 满足河道 1 5 m3 s 过流要求 3 3 边导方案边导方案 草袋围堰可适应各种河床 本标段河道内淤泥积聚较多 淤泥基础因与草土 体之间摩擦系数小 施工时适当加大断面 保证围堰体稳定 3 3 1 平面布置 草袋围堰布置在河道中央 断面布置为梯形 断面大小除应满足抗滑 抗倾 覆和防渗的要求外 还需要考虑施工方法及堰顶运草土的要求 堰顶宽 围堰顶宽 1 0m 位于转弯部分的堰体适当加宽 堰 高 1 0m 边 坡 施工时边坡做成 1 0 5 坡度 围堰过水表面埋置防渗布 增加围堰防渗 防冲刷性能 草土围堰漏水部位 常发生在岸边接头 基础接触面和基础存在有砂砾的覆盖层部位 对这些部位的 漏水可采取如下措施 草土围堰与河岸接头处 尽力清除覆盖层 清理范围同围 堰底宽 围堰外侧为静水区或缓流区 可在堰外用草土作围墙 中间填粘土 或 在堰外用水中倒土 使其形成覆盖 增加渗径 以便减少渗漏量 见后附图 2 3 3 2 为保证围堰稳定性 应注意 1 备足粘性土料 2 表层 30cm 种植土就近堆放用于绿化使用 不可填筑围堰 4 围堰土质必须经机械压实 5 明渠底高程以渠底高程为准 3 3 3 流量验算 Q AC Ri 1 2 Av V 0 8 1 4 m s 设计提供 A 3 0 8 0 5 0 4 0 8 0 5 2 4 0 8 3 52 m2 过水流量 Q 2 8 4 9 m3 s 3 4 结论 由于施工期发生降雨可能性较大 采用边导方案较好 先施工左侧 水下工程 完工验收后将水倒入右侧 进行右侧水下开挖及护岸工程施工 6 3 5 围堰拆除施工围堰拆除施工 草土围堰拆除使用使用挖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同在阳光下活动策划方案
- 台州学生管理咨询方案
- 咨询顾问战略方案
- 新年服装主题活动方案策划
- 辽源医疗建筑方案设计公司
- 2025版司法局《解除强制措施申请书》(空白模板)
- 元旦公司激励活动方案策划
- 特仑苏营销策划方案
- 南京雨水收集池施工方案
- 郴州地下酒窖施工方案
-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课件
- 《影视艺术鉴赏》课件
- 老年心脏病护理课件
- 德国国家概况
- 服装立体裁剪课件
- 整本书读写《一颗遗失的扣子》(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检测室安全操作规程
- 2023新能源集控中心功能应用配置方案
- 教育研究方法课件《教育研究方法》
- 《write.as》手机版怎么看文
- 【课件】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二课时角度-线线、线面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