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1页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2页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3页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4页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CONTENTS目录 MODS发展概述 69年Skillman描述外科多器官衰竭 73年Tilney称为序贯性系统衰竭 77年Eiseman首先提出多器官衰竭 MOF 91年ATS和AES统一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发展概述 将MOF更名为MODS 更加准确的反映了此综合症进行性和可逆性的特点 从而指导临床进行早期诊断和防治 体现了器官衰竭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事件 只是一连串病理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终末阶段 此前往往先是出现器官功能障碍 标题 MODS强调器官出现明显功能衰竭前的器官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 MODS病人不提供干预措施机体稳态无法维持 MOF是MODS进展的终末期结果 MODS的提出为早期认识 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奠定了基础 MODS与MOF 9 12分 25 死亡13 16分 50 死亡17 20分 75 死亡 20分 100 死亡 PAR 压力调整后心率 心率 右心房压 或中心静脉压 平均动脉压 器官功能障碍一些普遍使用的标准 MODS临床分期标准 DNI预测MODS的发展 SCiENtifiCREPOrTs 2018 8 17515 DOI 10 1038 s41598 018 35796 4 MODS仍然是严重创伤后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包括高达30 的可能可以预防的死亡 本研究调查了在ICU接受治疗的创伤患者中 作为严重程度预后标志的德尔塔中性粒细胞指数 DNI 自动计算的实用性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 12h时DNI值较高 比值比 OR 1 079 95 置信区间 CI 1 0371 123 p3 25 密切相关 OR 12 7 95 CI 6 1226 35 p5 3 的临界值与30天死亡率的增加显著相关 HR 18 111 95 CI 6 98846 935 p 0 001 DNI预测MODS的发展 图3 德尔塔中性粒细胞指数 DNI 作为30天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入院后12小时 A 和24小时 B DNI值较高 与入住ICU的创伤患者30天死亡率增加显著相关 SCiENtifiCREPOrTs 2018 8 17515 DOI 10 1038 s41598 018 35796 4 2018 PublishedbyTheCompanyofBiologistsLtd BiologyOpen 2018 7 bio036251 doi 10 1242 bio 036251 RDW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MODS的预测因子 2018 PublishedbyTheCompanyofBiologistsLtd BiologyOpen 2018 7 bio036251 doi 10 1242 bio 036251 图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瓣膜置换术 修复术后RDW的ROC曲线下面积 表3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死亡发生的预测因素分析 Copyright 2018bythe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andWoltersKluwerHealth Inc 外伤性失血性休克后微循环障碍与MODS Copyright 2018bytheSo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andWoltersKluwerHealth Inc 图3 对于那些遵循出血控制程序但在ICU D0 灌注血管密度 PVD 值大于或小于10 33mm mm2的患者 每日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SOFA 和丹佛评分 Denverscore 均低于12小时 数值代表当时该组所有患者的平均得分 死亡的患者在死亡当天及之后的日子里会得到一个最大的分数 组间时间点比较p 0 05 双向方差分析 SadighiM etal IranJImmunol 2018 15 2 156 164 骨科患者血浆白介素 6水平 MODS与死亡率 SadighiM etal IranJImmunol 2018 15 2 156 164 图2 高ISS与创伤后第1 2天IL 6水平显著相关 敏感性 100 特异性 79 1 P 0 0001 创伤后第3 4 7 10 14天IL 6水平分别为P 0 634 P 0 953 P 0 071 P 0 921 P 0 213 图3 MODS评分高与创伤后第2天IL 6水平显著相关 P 0 0001 创伤后第1 3 4 7 10 14天IL 6水平分别为0 058 0 973 0 256 0 849 0 634 0 755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损伤器官 早期出现 第一次打击后的数小时 3天内出现 含有大量Kupffcr细胞 NK细胞 NKT细胞 内皮粘附分子高表达 实质细胞损伤轻 症状出现晚 对细胞因子刺激不敏感 SHOCK Vol 47 No 3 pp 296 302 2017 心脏手术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急性肠系膜缺血 AMI SHOCK Vol 47 No 3 pp 296 302 2017 图1 心脏手术后入ICU患者是否有AMI的生存估计曲线 评价心脏手术后入住ICU患者急性肠系膜缺血风险的评分 二次打击学说 1 第一次攻击 严重创伤 感染 启动宿主免疫系统 免疫效应细胞的反应性增强2 第二次攻击 后续相对轻微的攻击 如院内感染和手术创伤 宿主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