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二)B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二)B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二)B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二)B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二)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 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达标试卷 二 B B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创制 炮烙 等酷刑的是 A 夏桀 B 商纣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2 2 分 禹去世后 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这标志着下列哪 一制度的出现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 2 分 史书上记载 商汤伐夏桀时 各地人民欢迎商军 若大旱之望云霓 这说明 A 商军联合了周边各部落起兵 B 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 深得人心 C 商朝的制度比夏朝民主 D 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残酷 4 2 分 礼记 有云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 请问我国开启 家天下 历史的国家是 A 夏朝 B 商朝 第 2 页 共 11 页 C 西周 D 秦朝 5 2 分 西周时期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 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 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 命令 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一制度是 A 奴隶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部县制 6 2 分 史记 记载 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 辟 避 戎寇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有方伯 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B C D 7 2 分 史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东周时期的这段历史 将之划分为哪两个时期 A 东周与西周 B 西周与春秋 C 东周与战国 D 春秋与战国 第 3 页 共 11 页 8 2 分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B 各诸侯听从国王的调遣 C 霸主尊王攘夷 扶助小国 D 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 9 2 分 下图所示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图片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史实是 A 刀耕火种 B 铁犁牛耕 C 耕织结合 D 青铜农具 10 2 分 促使秦国强大 并确立影响深远的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的法治思想变革家是 A 秦始皇 B 孝文帝 C 商鞅 D 秦穆公 11 2 分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 中国六大政治家 中 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下列 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 奖励耕织 第 4 页 共 11 页 D 严明法度 12 2 分 商鞅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 鼓励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 C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D 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3 2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绵延不止 成就辉煌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14 2 分 下列关于西周农业生产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五谷 已经齐备 B 知道选种 施肥和治虫害 C 使用青铜农具 D 牛耕逐渐推广 15 2 分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 春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 孟子 道德经 反对一切战争 仁政 治国 C 孔子 论语 仁 D 韩非子 孙子兵法 兼爱 非攻 16 2 分 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第 5 页 共 11 页 A 创办私学 B 要求统治者实行 仁政 C 因材施教 D 提出 仁 的学说 17 2 分 下列诸子百家中 在如何治理国家方面持对立观点的是 A 儒家和道家 B 墨家和道家 C 儒家和法家 D 法家和兵家 18 2 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代表性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司马迁 史记 B 屈原 离骚 C 王羲之 道德经 D 孙武 孙子兵法 19 2 分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 远不如长城宏大 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由于它的修建 使成 都平原成为富饶的 天府之国 它 指的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20 2 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是商鞅变法的依据 商鞅变法措施中 对当代行政制度也有重要影 响的是 A 改革土地制度 第 6 页 共 11 页 B 奖励军功 C 重视农业 D 推行县制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8585 分分 21 20 分 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 上图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 在这些等级中 哪些人属于贵族 3 这一制度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4 西周后期的 国人暴动 主要是由哪个等级的人发动的 22 20 分 观察下面两幅地图 回答相关问题 1 上面两幅图片分别为 春秋争霸形势图 和 战国形势图 请仔细辨别 将正确答案填入图下对应的 括号内 2 对比两幅地图 从图 1 到图 2 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 7 页 共 11 页 3 举出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一例 4 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23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秦策一 材料二 商君之法 孝公行之 主以尊安 国以富强 八年而薨 车裂于市 1 根据材料一回答 商君指的是谁 他是如何推行法令的 2 他是通过什么措施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的 又是通过什么措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 3 材料二中商君被 车裂于市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4 30 分 五千年奋斗结晶的中华传统文化 正滋养着我们 据要求回答问题 1 社会大变革一定是思想大发展的时代 写出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的主要思想与 百家争鸣 中道家 法 家的代表人物 2 社会大变革一定是思想大发展的时代 写出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的主要思想与 百家争鸣 中道家 法 家的代表人物 3 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 汪荣组认为 康有为和章炳麟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先 锋 阅读下列摘自 康章合论 的材料 甲 1878 年 康有为在求 学时 息思苍生国苦 则同然而哭 1879 年 他又说 既念民生艰难 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 乃哀物悼世 以经营天下 为志 乙 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 国魂可以不亡 终可复国 欲令国魂不亡 唯有掌 握国性 坚持文化认同 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 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 特性的冬季 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 请回答 甲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志向 写出它的主要政治活动 概括以中章炳麟的主张 新文化运动时 期 陈独秀对这一主张持何种态度 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4 近代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剧烈变革的阵痛 汪荣组认为 康有为和章炳麟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先 第 8 页 共 11 页 锋 阅读下列摘自 康章合论 的材料 甲 1878 年 康有为在求 学时 息思苍生国苦 则同然而哭 1879 年 他又说 既念民生艰难 天与我聪明才力拯救之 乃哀物悼世 以经营天下 为志 乙 章炳麟希望即使国亡 国魂可以不亡 终可复国 欲令国魂不亡 唯有掌 握国性 坚持文化认同 主张读经与其提倡国学 都是出之于保持中国文化 特性的冬季 而文化特性有关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 请回答 甲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志向 写出它的主要政治活动 概括以中章炳麟的主张 新文化运动时 期 陈独秀对这一主张持何种态度 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5 有学者认为 社会繁荣后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也逐渐理智 写出我国决定开始改革开放的会议名称 列 举此后我国在理论和祖国统一方面的重大成就各一例 6 有学者认为 社会繁荣后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也逐渐理智 写出我国决定开始改革开放的会议名称 列 举此后我国在理论和祖国统一方面的重大成就各一例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