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4蜀道难(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1页
高中语文 14蜀道难(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2页
高中语文 14蜀道难(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3页
高中语文 14蜀道难(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4页
高中语文 14蜀道难(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1 1 1414蜀道难蜀道难 说 课 蜀道难 是乐府 相和歌辞 瑟调曲 旧题 乐府解题 云 蜀道难 备言铜 梁 玉垒 均为蜀山名 之阻 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 以雄健奔放的笔调 运用 夸张形容的手法 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 既写了蜀道的艰险 又写了 人生旅程的艰难 全诗气势磅礴 风格豪放 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本诗是李白诗歌中的名篇 是一首对祖国山河绝美的赞歌 是我国文学史积极浪漫主 义的杰作 赏析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突破 首先是从主题上突破 这就要 知人论世 了解李白的生平 要通过对李白生平的了解 知道这一篇诗歌就是以 山川艰险为比兴手段的挥斥幽愤之作 由此得知 诗中所写之事物并非实指而是借喻 这 是一说 而明人胡震亨在 李诗通 中却说 白蜀人 自为蜀咏耳 言其险 更著其戒 如云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风人之义远矣 联系安史之乱前后蜀地战乱频仍的情 形 可以看出诗人的用意很可能正如胡氏所云 其次是从写法上来突破 李诗素有 惊天地 泣鬼神 之称 要准确理解 就要理解 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它侧重于主观感情的抒发 常常需要借助一些与之相适应的事物来 曲尽其意 胸中有激情 笔底有波澜 李白以丰富的想像 夸张的手法 生动的描绘 来 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 为了突出抒情的主体 诗人充分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有 上青天 来反衬上蜀道的艰难 以 六龙 黄鹤 猿猱 的不可度越来反衬蜀道的高危难行 悲 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 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 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 境气氛 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回川 之险衬托山势的高危 枯松倒挂倚绝壁 衬 托绝壁之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 词语 理清诗的结构层次 鉴赏诗的内容 体会诗的寓意 反复 诵读 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的诵读要求 品味其飘逸豪放 流转自然的语言 体会其诗作的章 法 气象 基调及其艺术风格 德育目标 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其飘逸豪放 流转自然的语言 体会其诗作的章法 气象 基调及其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的语句节奏 体会对本诗风格所起的作用 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进程设想如下 第 1 步 本诗写作年代简介 范读全诗 学生诵读 第 2 步 研读 疏通意思 分析结构层次 理解思想感情和内容主旨 第 3 步 赏读 鉴赏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扫除文字障碍 初步品味字 词 短语的妙用 2 研读法 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 寻求文字背景后的知识 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2 2 力 3 赏读法 进一步感受作品 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感悟作者雄奇的想像 大胆 的雕琢 从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赏析点 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4 美读法 在前面三个步骤的基础上 学生进一步美读 整合以上对诗歌的学习的感 悟 教学用具 媒体设计 1 蜀道难 朗读带或与课文相吻合的音乐 2 唐之韵 有关李白和本课的音像资料 学习导航 一 导入语 我们在高二时学过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文通篇记述梦境中的山水 在诗中 灵动飞 扬 豪气纵横 像天上的云气 他神游八极 自由驰骋 像原野的奔马 在他的诗里 他 的梦中 李白抖去一切凡间的尘埃 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 上穷碧落下黄泉 他的神 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游行 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 一起神游 蜀道难 二 诵读感受基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整体把握 理清思路 播放 唐之韵 中 蜀道难 的音像材料 带学生进入教学氛围 中 边看边听边思考 诵读课文 消灭生字词等障碍 学生自由诵读 标出读不准的字词 读不顺的句子 对照注释第二次诵读 相互讨论质疑 教师巡回答疑 放录音或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 听出节奏 把握感情基调 三 研读 理解和体悟诗歌的内容 1 内容与形式的分析 学生进一步朗读 勾画过渡性的语句 理清思路 完成课后练习二 这首诗以 蜀道难 的 难 为核心 按照由古及今 自秦入蜀的线索 抓住各处山 水特点来描写 以展示蜀道之难 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隐忧微愁 结构的分析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掌握了结构 则诗的主旨 章法等 都极易明白 对记诵全诗也很有帮助 分析结构应当是点拨式的 点到为止 切忌讲得过 多 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行领悟 最好能设计一个简明的图表 边讲边画 下面的示 意图可供参考 2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这句诗有什么含义 它重复出现三次各有什么作用 示范 这是本诗的主诗的主旨句 它贯穿始终 显示了诗的咏叹基调 诗人之叹有三 一叹蜀道之高 二叹蜀道之险 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这三叹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 直白之中 由主旨句我们可以揣摩诗的寓意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3 3 主旨凡三见 是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 开头 中间 结尾 各出现一次 每一次出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 内容层层深 入的格局 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 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 诗的开头 是副句在前 噫吁 危乎高哉 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 突出地表现了蜀道 的高不可测 为下文写太白鸟道 天梯石栈 高标回日 扪参历井等张本 诗的中间 副 句在主旨句之后 使人听此凋朱颜 意在说明蜀道是 畏途 不可轻易前往 此句有钩 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前一层是说蜀道之高 而且凄凉万状 后一层是说蜀道极其险恶 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 侧身西望长咨嗟 既形象地概括了上面说的剑阁形 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 又与开头 噫吁 危乎高哉 一句照应 显得意味深长 主 旨句的第三次出现结束了全诗 将 蜀道难 的内容概括无余 使读者兴无穷之叹 由此可知 主旨句的反复出现 不仅在诗的结构上起着统摄 钩连 总括的作用 而且对全诗的咏叹基调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 赏读 赏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技巧 1 这是一首乐府诗 以七言为主 却有不少杂言 节奏多变化 与散文句法相似 试 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 朗读几遍 说说它们对本诗的内容起什么作用 噫吁 危乎 高哉 蜀道 之难 难于 上青天 诗人在仰望时 情不自已 脱口 而出 用散文化的句子 显示了感叹的强烈 感情豪放 统率全诗 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 上有 六龙回日 之高标 下有 冲波逆折 之回川 承接上一层 用夸张的手法从不同 的角度写蜀道之高峻 其险也 如此 嗟尔 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 借用蜀人的口气 对历险前来的游者深 表叹息 显示了诗的咏叹基调 剑阁 峥嵘 而崔嵬 一夫 当关 万夫 莫开 写剑阁险要景象 表明剑阁的特点是易 守难攻 以上诗句节奏灵活多变 都仿佛是诗人在炽烈感情的驱动下 不能自已 脱口而出 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奔放豪迈的风格 2 找出文中在语言上你认为最好的句子 并说明理由 示例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在诗人的想像中 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 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 如此雄奇的地貌 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 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 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 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 河改观的巨响 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 架设栈道的情形 不禁要赞 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 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 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 不得不绕道而行 再俯视下 面 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 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 这很像一组 摇镜头 而有趣的是后一幅 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 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 看看是个什 么样子 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这是诗人设想游者 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 画面是凄清的 鸟鸣 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 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 无人 跟此前的画面相比 色调是变了 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 但气氛是逼人的 使 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4 4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 砯崖转石万壑雷 这是一幅 极其惊险的画面 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 连峰绝壁 砯崖转石 都会危及游人的生 命 使人望而生畏 闻而心惊 故下文云 其险也如此 3 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 为什么 示例 1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 又称反复 主旨句凡三见 开头 中间 结尾各出现一次 这并非简单的重复 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 启示 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 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 至于再 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这样的章法可称灵活巧妙 也就是沈德潜说的 笔 阵纵横 如虬飞蠖动 示例 2 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 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 副句 伴随着它 跟 回旋曲的主部之后还有一个副部颇有几分相似 具体地说 诗的开头是副句在前 主旨句 在后 副句 噫吁 危乎高哉 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 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 高不可测 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 天梯石栈 高标回日 扪井历参等张本 诗的中间则 是主旨句在前 副句在后 副句 使人听此凋朱颜 颇有 谈虎色变 之叹 意在说明蜀 道是 畏途 不可轻易前往 此句有钩连前 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前一层说蜀道凄凉万状 后一层说蜀道极其险恶 这些都是旅游者心理上难以承受的 结尾也是主旨句在前 副 句在后 副句 侧身西望长咨嗟 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 又跟开篇 噫吁 危乎高哉 一句相照应 更显得意味深长 以此结束全诗 可以使 读者兴无穷之叹 将 蜀道之难 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五 美读 整合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 学生随伴奏的音乐朗读课文 六 拓展延伸 阅读并鉴赏李白的两首诗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赏析示例 我歌唱时月亮徘徊 我起舞时影子零乱 清醒之时一起欢聚 酒醉以后 各自分散 此诗通过奇妙的想像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诗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 诗人 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 和它们一同饮酒 唱歌 起舞 并且还要和月亮结 成亲密无间的好友 充分反映了诗人孤傲 清高 狂放不羁的情怀 当然 这正是诗人对 世俗厌倦 对现实失望的反映 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 终生不得志的痛 苦心情的流露 全诗以动写静 以热闹写孤独 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5 5 赏析示例 意译并鉴赏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 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 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饮酒醉得 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 芬芳的道德光华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 首联点题 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 二 三两 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 白首归隐 醉月中酒 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 尾联直接抒情 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 令人仰止 诗采用抒情 描写 抒情的方式 以一 种舒展唱叹的语调 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李白几首五言诗的赏析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 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 1 宣城明丽的风光从何写起 这是诗人构思的关键之一 此诗诗人就流经宣城的宛溪 和句溪两条水及横架宛溪的两座桥的美丽景色 加以突出的描写和渲染 这是诗人用心拍 摄的一个特写镜头 它犹如游览的名胜区一样 引起人们的特别注目 2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诗人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 并以丰富的想像和生动的 比喻 使之典型化 因而使形象更加鲜明 更富于感染力 3 接着诗人就满城中高大的橘柚和梧桐 概括宣城的风貌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诗人在写秋天傍晚景色的时候 不留痕迹地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在艺术表现上 确有 化工之妙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 望邕湖 剪落青梧枝 邕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 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 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 名贤共此时 1 这是一幅十分淡雅的水墨画 诗人锐敏地抓住邕湖雨后新霁的动人景色 加以细致 的描绘 2 雨洗秋山净 林光澹碧滋 用 净 概括雨后秋山 用 滋 形容林光澹碧 的 确是神来之笔 用词异常精妙 他不仅写出了眼前动人的风景 而且巧妙地渗透了诗人的 感受 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在空气清新林花芬芳下的愉悦和陶醉的心情 3 水闲明镜转 云绕画屏移 以 明镜 喻湖水 以 画屏 比林山 更用 转 移 这两个字写出了湖光山色流动变幻的状态 写出了邕湖一带的山水之美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6 6 4 诗人观察精细 感受深切 使这首诗秀丽而不落于纤巧 意工而不伤于雕琢 确是 一首自然清新 玲珑剔透的好诗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7 7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1 诗里写了出荆门到楚地沿途在舟中看到的景色 诗题中 送别 二字当是衍文 2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是写诗人乘舟顺流而下 刚出三峡 两岸山渐次消失 长江进入广阔的平野时的开阔境界 3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写映在江水里的云彩和月亮的美丽形象 飞 结 是用拟人化手法 写出令人神往的生动而优美的画面 4 诗人用这美丽的景色和辽阔的视野 衬托自己极其热爱故乡的深厚感情 仍怜故乡 水 万里送行舟 故乡水多可爱啊 你一直送我至万里之外 情意何其长啊 诗人借 万 里送行舟 的故乡水 抒发了他热爱和思念故乡的强烈感情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自长安来 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 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 连山起烟雾 1 此诗是李白去京以后东游齐鲁时所作 韦八从长安来 又要回长安去 诗人在金乡 写了这首送别诗 2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是说你要离别了 像一阵狂风把我的心也刮到了长安 去了 这不仅表现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而且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情 既有对 往日长安生活的忆念 又蕴含着诗人期望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抱负 这些纷乱的思绪 像 一阵风暴 搅乱了诗人的心肠 3 此情不可道 此别何时遇 上句切诗人对长安的忆念 抒写内心难言的苦衷 诗 人似有不平之意 下句承送别 希望早日重遇 4 望望不见君 连山起烟雾 上句写送别后瞻望友人背景之久 突出依依不舍之情 下句既写瞻望中的实景 又隐含着诗人与朋友别后内心怅惘情绪 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情 学习卡片 李白传奇 相传峨眉峰顶有一块巨石 石上铺有一张白纸 一天午后 风雨大作 天震地撼之际 一只硕大无比的鹏鸟碎石破纸 冲天而飞 第一站 他飞临长安一家酒楼 一 整个天空骤然亮了起来 满坛的酒在流 满室的花在香 一支破空而来的剑在呼啸 众星无言 又有一颗以万世的光华发声 惊见你 巍巍然 据案独坐在历史的另一端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8 8 天为容 道为貌 山是额头而河是你的血管 乘万里清风 载皓皓明月 飞翔的身姿忽东忽西 忽南忽北 中央是一团无际无涯的混沌 雷声自远方滚滚而来 不 是惊涛裂岸 你是海 没有穿衣裳的海 赤赤裸裸 起起落落 你是天地之间 酝酿了千年的一声咆哮 二 撩袍端带 你昂然登上了酒楼 负手站在阑干旁 俯身寻思 谁是那灯火中最亮的一盏 这时 半空蓦然飘落一条白色儒巾 随风化为满城的蝴蝶 旋舞中 把所有窗口的灯 一盏盏扑灭 这样正好 你说你要用月光写诗 让那些闪烁的句子 飞越寻常百姓家 然后一路亮到宫门深锁的内苑 拿酒来 既称酒仙岂可无饮 饮岂可不醉 你向墙上的影子举杯 千载寂寞万古愁 在一俯一仰中尽化为声声低吟 你犹记在那最醉的一天 在禁宫 在被一大丛牡丹吓醒之后 磨墨濡笔的宫女问 你就是那好酒 吐酒 病酒的饮者 宽衣脱靴的内侍问 你就是那飞扬跋扈的诗人 你仰着脸不答 挥笔如舞剑 顿见纸上烟霞四起 才写下清平调的第一句 便惊得满园子的木芍药纷纷而落 沉香亭外正在下雪 在盈尺的冰寒中 你以歌声为唐玄宗暖手 以诗句为杨贵妃铺设了 用心用心 爱心爱心 专心专心 9 9 一条鸟语花香的路 三 而长安 是一个宜酒宜诗不宜仙的地方 去吧 提起你的酒壶 挟起你的诗册 诗册中的清风和明月 走过饮过去游你的三江五湖 去黄河左岸洗笔 右岸磨剑 让笔锋与剑气 去刻一部辉煌的盛唐 而做官总是败坏酒兴的事 再也潇洒不起来的事 永王不见得能分享你月下独酌的幽趣 对饮的三人中 想必不会有喋喋不休 向高山流水发表政见之辈 你又何苦去淌那次浑水 放逐夜郎也罢 泛舟洞庭 出三峡去听那哀绝的猿声也罢 人在江湖 心在江湖 江湖注定是你诗中的一个险句 四 不如学仙去 你原本是一朵好看的青莲 脚在泥中 头顶蓝天 无需颖川之水 一身红尘已被酒精洗净 跨鲸与捉月 无非是昨日的风流 风流的昨日 而今你乃 飞过嵩山三十六峰的一片云 任风雨送入杳杳的钟声 能不能忘记是另一回事 就在那天下午 访戴天山道上不遇的下午 雨中的桃花不知流向何处去的 下午 我终于看到 你跃起抓住峰顶的那条飞瀑 落入了 滚滚而去的溪流 李白之死 传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