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河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河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河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河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河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河南省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公元 6 世纪 80 年代 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2 2 分 隋朝时 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 他先后要经过 A 江南河 邗沟 通济渠 B 通济渠 会通河 江南河 C 永济渠 江南河 邗沟 D 通惠河 江南河 邗沟 3 2 分 589 年 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这个重新统一的朝代是杨坚建立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清朝 4 2 分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 轻徭薄赋 B 重用人才 C 减轻刑罚 第 2 页 共 15 页 D 善于纳谏 5 2 分 昙花王朝 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 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隋朝昙花般短暂的辉煌 书中不应出现的 内容是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的创设 C 贞观之治 D 大运河的开凿 6 2 分 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改善了用人制度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 促进了文学艺术 教育事业的发展 C 为高官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7 2 分 唐朝逐渐完善科举制 殿试 武举开始于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第 3 页 共 15 页 8 2 分 下列关于 安史之乱 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它是唐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B 唐朝从此灭亡 C 它是唐朝前期统治阶级的纷争 D 它反映了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 9 2 分 清朝与唐朝相比 缺少的是 A 盛世的局面 B 开放的胸怀 C 昌盛的文学 D 国家的统一 10 2 分 学习隋唐史后 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 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奔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1 2 分 某班拟定编排反映唐玄宗统治的话剧 在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情节是 A 唐玄宗召姚崇上朝议事 B 一些县令正赶往长安 接受唐玄宗的考察 C 唐玄宗命人编修经籍 D 魏征正在朝廷上直言进谏 12 2 分 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第 4 页 共 15 页 B 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C 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 筒车灌溉 D 除夕夜 百姓挂年画 贴 桃符 13 2 分 荀子 君道 墙之外 目不见也 里之前 耳不闻也 而人主 君主 之守司 官吏 远者 天下 近者境内 不可不略知也 下列符合荀子精神的是 A 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 实行三省六部制 C 实行察举制 D 刺史制度 14 2 分 一提起玄奘法师 一般人们都会想到 西游记 中那位胆怯懦弱 人妖不分 是非难辨的糊涂和 尚 然而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与鉴真却存在很多相同之处 都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做出重要贡献 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难困苦 都具有顽强不屈的毅力 百折不挠的精神 都在贞观年间出国 A B C D 15 2 分 郭沫若所说的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是称赞 A 唐高祖 B 武则天 C 唐太宗 第 5 页 共 15 页 D 唐玄宗 16 2 分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 胸襟开阔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这位 伟大僧人 是 A 鉴真 B 玄奘 C 一行 D 空海 17 2 分 在唐朝对外交往中 与 遣唐使 鉴真东渡 等历史信息相关的交往对象 国家 是 A 天竺 B 新罗 C 波斯 D 日本 18 2 分 下列古建筑遗址最能体现我国各民族友好相处的是 A B C 第 6 页 共 15 页 D 19 2 分 有四位同学对学过的隋唐史进行概括 你认为其中较为准确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华民族大融合 C 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 D 中华帝国的衰弱 20 2 分 隋唐时期 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名家辈出 继王羲之之后 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 书法家是 A 柳公权 B 吴道子 C 颜真卿 D 欧阳询 21 2 分 如果把 大运河的开通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 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22 2 分 郭沫若题写的对联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中所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 李白 第 7 页 共 15 页 B 李商隐 C 白居易 D 杜甫 23 2 分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这是杜甫在 垂老别 一诗中描绘的惨 状 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B 安史之乱 C 宦官专权 D 藩镇割据 24 2 分 七年级 3 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搜集了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玄奖西游 鉴真 东渡 的相关资料 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5 2 分 宋神宗时期 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 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 他们说 祖宗从来未尝杀士人 后来 改为 刺配远恶处 又有人说 士可杀不可辱 这个故事反映了 A 宋代大臣权利很大 威胁到皇权 B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士人受到普遍尊重 C 宋代法律宽松 罪人容易得到宽恕 D 宋代皇帝昏庸无能 经常受到臣子的摆布 26 2 分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的两个政权 是 第 8 页 共 15 页 A 北宋与西夏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辽 D 南宋与金 27 2 分 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他所率领的军队作战勇敢 所向无敌 但他最后却遭奸臣诬陷 以 莫须有 的罪名被杀害 后来 他的冤狱得以平反 在他的墓门上有一副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 铸佞臣 他就是 A 寇准 B 岳飞 C 文天祥 D 李自成 28 2 分 北宋定都于 A 大兴 B 长安 C 东京 D 洛阳 29 2 分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代政权在北方 而十国则都在南方 B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C 这一时期北方战乱不断 南方相对安定 D 这一时期 统一始终是客现存在的必然趋势 30 2 分 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 贞观之治 第 9 页 共 15 页 B 武周统治 C 开元盛世 D 安史之乱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393 分分 31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初年 唐太宗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 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 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苏湖熟 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1 材料一涉及我国古代哪项制度 2 材料一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唐太宗为这项政策作出了什么贡献 为这项政策作 出贡献还有什么人物 3 材料所涉及到的制度在当时有什么积极影响 4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这一变化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时候结束 5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2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 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 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 化 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 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 到唐朝时 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 全世界的人 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 唐朝也从容地设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 在宋代 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 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 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 赖肖尔 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明史 记载 郑和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郑和连续 7 次统率百艘巨舰 27 000 多名官兵 渡南洋 过印度洋 达红海 航程总计 16 万海里 历经东南亚 又称南洋 南亚 西亚和东非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 10 页 共 15 页 材料四 与外界隔绝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唐朝都城长安成为 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 的主要原因 2 这一时期有两位高僧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 3 材料二中 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一重 大发明 它是什么 4 根据材料三概括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具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清朝釆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 与外界隔绝 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主 要影响是什么 33 13 分 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图描述的是 水利工程的名称 2 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 A 涿郡指今 B 余杭指今 3 该运河由哪几段组成 任意写一个的名称 4 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 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34 30 分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君主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 舟好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材料二 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 很是自负 有一次 他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 兴奋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入彀 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材料三 公元 640 年 贞观十四年 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 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 步辇图 所绘是 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四 贞观初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 个民族胸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什么 2 科举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 从材料看 这种制度下谁收益最大 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 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什么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 步辇图 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其作者正是唐朝有名的画家 他是谁 禄东赞朝 见唐太宗后 唐太宗将谁嫁给了松赞干布 促进唐与吐蕃的交流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他本人被北方和 西北各族首领奉为什么 5 材料中的这位 伟大僧人 是谁 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 他 求知 的地点是今天的哪里 6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学习 你认为唐太宗还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5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