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镇2014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实施方案_第1页
巴山镇2014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实施方案_第2页
巴山镇2014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实施方案_第3页
巴山镇2014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实施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强县巴山镇宁强县巴山镇 20142014 至至 20152015 年度年度 省级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实施方案省级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14 年中 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师厅 2014 1 号 依据教育部 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 教师 2013 13 号 教育部办公厅 新颁布的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 教师厅 2014 3 号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试行 教师厅函 2014 7 号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关于 做好 2014 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工作的 通知 教师司函 2014 56 号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关于印 发的通知 教师司函 2014 20 号 等文件精神 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师德水平和业 务能力 的要求 通过开展各类培训 建立起师德高尚 学历合格 理念先进 学科配套 业务精良 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教师队伍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奠 定坚实基础 二 培训项目与内容二 培训项目与内容 本项目将利用 个人空间 教师工作坊 研修社区 一体化的网 络研修体系和符合能力提升工程要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 测评系统 以 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 式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为主题 采用诊断测评 分 段引导 任务驱动的研修模式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切实提 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 力 并尝试以实施本项目为契机 带动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 制 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 研修原则三 研修原则 1 1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采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 的混合研修方式 基于教师实际教学情境 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工作 将网络远程学习和现场研修实践相结合 引导教师在体验中学习 在实践中改进 在研修中提升 2 2 引领性研修与自主性研修相结合 引领性研修与自主性研修相结合 项目设计从引领性研修过 渡到自主性研修 引领性研修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 由中国教师研 修网项目组设计研修主题 制定研修计划 提供研修资源和研修指 导 引领性研修告一段落后 具有一定校本研修经验的项目学校可 参照引领性研修的模式组织实施自主性研修 根据学校情况自主设 计研修主题计划 有效开展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 中国教师研修网 项目组将同时推荐研修主题 提供研修资源和研修指导 3 3 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 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 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 将任务 学习与拓展学习相结合 学员在完成每个阶段任务包规定学习任务 的同时 在研修平台中参与其他非规定学习任务的行为将作为拓展 学习积分 以引导学员感受网络研修中无处不在的学习和收获 形 成常态研修习惯 四 学习方式四 学习方式 远程研修培训分学科工作坊 县级 组织 学员登陆网络研修 平台参与学习为主 1 1 学员登录 学员登录 在陕西省教师教育网上参加过远程研修的教师可 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以默认账号 身份证号码 和密码 数字 123456 登录 中国教师研修网 国培计划 2014 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 研修平 台 并及时修改密码 2 2 学员学习 学员学习 学员进入个人研修空间 点击学习项目的模块 专题 学习后 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所选择的学习内容 完成嵌 入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 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 阅读课程简报 发表随笔感言 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专题研讨 进行学习反思 学以致用 分散研修期间 要积极将所学运用于教 学实践 3 3 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 远程研修期间 研修坊主 班级管理员和学校各 学科教研组长组成协调一致的助学团队 负责参训学员的学习辅导 引领和管理等工作 学校各教研组长与学员同步学习课程资源 阅读点评本组学员 相关模块 专题 全部作业 参与学科指导小组活动 组织 督促 本组学员参加主题讨论和线下各项活动 协助坊主完成集体项目建 设 所有参训人员研修学习期间 要积极参与教学研讨 开展校本 研修 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五 组织与保障五 组织与保障 本次远程研修 巴山镇联校班参与人数较多 为了使本次研修 学习落到实处 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研究 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 合式课例研究 掌握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让每一个教师 在教学理念上有更新的提高 发扬团队精神 提高研修实效 巴山 镇中小学特组织如下管理小组 1 领导小组 组 长 白 琳 副组长 程晓红 张映林 成 员 王久燕 彭磊 唐波 张思凯及中小学各教研组组长 领导小组在巴山镇初级中学教导处设网络研修常务工作办公室 彭磊同志负责常务工作 2 信息报道组 及时撰写新闻简报 发表随笔感言 准确报道 学习典型 天天公布学校关注度及每一个人的学习情况 组长 张文军 成员 崔子荣 杨通杰 余学华 唐波 杨昌 荣 杜景明 3 技术服务组 保证线路畅通 网络畅通 上网畅通 组长 赵成海 成员 汪沙沙 余学刚 4 学习互助组 学员研修时间出勤 学习成绩统计 学科互 助 团队合作 组长副组长学科学员 杨昌荣张文军语 文初中语文教研组成员 崔子荣杨通杰数 学初中数学教研组成员 唐 波杜景明英 语中小学英语教研组成员 张映林李 涛理化生初中理化生及小学科学教研组成员 王久燕洪 霞政 史初中政史教研组成员 彭 磊王红军音体美中小学音体美专职教师 六 培训考核与管理六 培训考核与管理 本次研修将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基于信息技术测评指南 从参与 度 贡献度 影响力等维度 对参与本次研修的不同群体 学员 研修指导者 研修管理者 进行相应的考核 并由省工程办制定评优奖励办法 建立激励机制 对优秀项目管理者 优秀项目学校 优秀项目学校工作坊坊主 优 秀项目区域工作坊坊主 优秀学员等进行表彰与奖励 1 1 学员考核学员考核 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 任务学习 为必做项 占比 60 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 全体 参训学员每个阶段必须至少完成一个任务才能合格 为帮助参训教 师借本次项目之机 逐步实现常态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 本次考 核在任务学习的基础上增加 拓展学习 这一考核项 拓展学习为 选做项 占比 40 以考核教师借助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 等行为产生的学习积分为主 每 10 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 1 分 最高 折合 40 分 具体考核细则如下 任务安排任务安排任务任务 学习学习 阶段阶段 总数总数必须完成数必须完成数 分值分值说明说明 阶段一 11 7 分 阶段二 21 15 分 阶段三 21 17 分 阶段四 41 15 分 6060 分分 阶段五 11 6 分 项目组根据复杂难易程度为每阶段 的任务赋予不同的分值 每个任务 包括 课程学习 参与活动 提交作业 互评作业 等具 体要求 详情见平台的任务设置 说明 说明 1 拓展学习积分包括 贡献积分 活跃积分和魅力积分 每 10 个积分累计 转换成绩 1 分 2 学员每天的积分有上限 最多为 40 积分 天 3 学员在项目期间的总积分无上限 但最多可转换成绩 40 分 拓展拓展 学习学习 4040 分分 贡献积分贡献积分 写作业 写作业 2 个积分 1 篇 传资源 传资源 2 个积分 1 篇 写日志 写日志 2 个积分 1 篇 发问答 发问答 1 个积分 1 篇 活跃积分活跃积分 看课 看课 1 个积分 20 分钟 评分 作业 资源 评分 作业 资源 1 个积分 1 次 评论 课程 作业 日志 问评论 课程 作业 日志 问 答 答 1 个积分 1 次 关注同伴 关注同伴 0 1 个积分 1 次 参与活动 含答疑 参与活动 含答疑 1 个积分 1 次 魅力积分魅力积分 作业 日志被评论 作业 日志被评论 1 个积分 1 次 作业被推优 作业被推优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