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四性检测方案_第1页
幕墙四性检测方案_第2页
幕墙四性检测方案_第3页
幕墙四性检测方案_第4页
幕墙四性检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幕墙四性试验方案幕墙四性试验方案 TestTest ProjectProject 深圳市科成建筑幕墙门窗测试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成建筑幕墙门窗测试有限公司 二二0 0一二年七月一二年七月十六十六日日 1 目录目录 1 1 总则 总则 2 2 2 2 试验概述 试验概述 2 2 3 3 深圳市科成建筑幕墙门窗测试有限公司简介 深圳市科成建筑幕墙门窗测试有限公司简介 2 2 4 4 工程资料 工程资料 2 2 5 5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 2 2 3 3 6 6 试验描述 试验描述 3 3 1313 2 1 1 总则总则 本方案的主要内容是XXX工程幕墙四性 气密性 水密性 抗风压性能 平面内变形性能 检测的 试验方法及试验过程 本试验将根据如下的细则 在测试箱内模拟条件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 以 确保其满足安全性及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 2 2 试验概述试验概述 气密性能检测 水密性能检测 抗风压性能检测 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 3 3 深圳市科成建筑幕墙门窗测试有限公司简介 见科成公司简介画册 深圳市科成建筑幕墙门窗测试有限公司简介 见科成公司简介画册 4 4 工程资料 工程资料 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工程地址 委委 托托 方 方 设计单位设计单位 幕墙施工单位幕墙施工单位 试验基地试验基地 5 5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 样品应与实际工程中的截面大小 建筑师认可的材料相一致 原则上不同结构或不同材料的样品应与实际工程中的截面大小 建筑师认可的材料相一致 原则上不同结构或不同材料的 幕墙至少分别送样一幅进行检测 每幅样品的高度至少有一个层高 宽度不少于二个分格 检测幕墙至少分别送样一幅进行检测 每幅样品的高度至少有一个层高 宽度不少于二个分格 检测 样品由委托方进行取样和送检 样品的施工及安装方法也与实际施工现场的安装相一致 送样检样品由委托方进行取样和送检 样品的施工及安装方法也与实际施工现场的安装相一致 送样检 测要有工程监理进行见证 测要有工程监理进行见证 样品尺寸 样品尺寸 4090mm 宽 3925mm 高 含8片固定玻璃 1个开启扇 的玻璃幕墙试件 面板 面板 东莞市龙辉建筑玻璃有限公司产双钢化中空LOW E深蓝灰色玻璃 厚 8 12A 8 mm 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 铝型材 佛山市三水凤铝铝业有限公司产G200A 01立柱 壁厚 4 0mm 横梁壁厚 4 0mm 窗扇料壁厚 4 0mm 密封胶 密封胶 广州新展有机硅有限公司产双组份结构胶和SJS 7100耐候胶 设计风荷载设计风荷载 风荷载标准值为 WK 4 240kPa 设计水密性能 设计水密性能 要求达到国标GB T 21086 2007 3级 固定部分1000 Pa 开启部分500 Pa 设计气密性能 设计气密性能 要求达到国标GB T 21086 2007 3级 幕墙整体 1 2m3 m2 h qA 0 5 开 启部分 1 5m3 m h qL 0 5 设计平面内变形性能 设计平面内变形性能 要求达到国标GB T 18250 2000 2 级 1 300 1 200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 测试箱体能检测的样品尺寸为宽12m 高9m或宽6m 高9m及宽6m 高11m 宽高方向可无级调节 加压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正压及负压为12KPa 压力测量装置的能力可达12Kpa 测量精度达到 5 1000 喷淋供水装置能以2 0 6 0升 分钟 平方米的可调速率进行淋水 11路高精度位移测量装置能方便的测量杆件的挠度 测量精度达到 2 1000 高精度数字风速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空气流量 本公司的幕墙检测控制系统 采用全电脑自控 对各检测数据进行自动采集 分析 计算 打印 3 6 6 试验描述 试验描述 6 16 1 气密性能气密性能检测 检测依据为 检测 检测依据为 建筑幕墙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建筑幕墙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GB TGB T 15227 200715227 2007 第 第4 14 1条 条 6 1 16 1 1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幕墙试件的气密性能 检测100Pa压力差整体幕墙试件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6 1 26 1 2 检测装置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由压力箱 供压系统 电脑测控系统及试件安装系统组成 6 1 36 1 3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6 1 3 16 1 3 1检测前准备检测前准备 试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 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 检测压差顺序见图1 500 时间 预备加压 检测加压 预备加压 检测加压 注 图中符号 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 图图1 1 检测加压顺序示意图检测加压顺序示意图 6 1 3 26 1 3 2 预备加压预备加压 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 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 持续时间为3s 加压速度宜为 100Pa s 然后待压力回零后开始进行检测 6 1 3 36 1 3 3 渗透量的检测渗透量的检测 6 1 3 3 16 1 3 3 1 附加渗透量附加渗透量的测定的测定 f q 充分密封试件上的镶嵌缝隙 然后按照图 1 逐级加压 每级压力作用时间应大于 10s 先逐级加 正压 后逐级加负压 记录各级的检测值 6 1 3 3 26 1 3 3 2 总渗透量总渗透量的测定的测定 z q 去除试件上所加密封措施后进行检测 检测程序同 6 1 3 3 1 正压力差 Pa负压力差 Pa 4 6 1 3 3 36 1 3 3 3 固定部分空气渗透量固定部分空气渗透量 g q 将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的开启缝隙密封起来后进行检测 检测程序同 6 1 3 3 1 6 1 46 1 4 检测值的处理检测值的处理 由电脑自动采集 计算 由电脑自动采集 计算 6 1 4 16 1 4 1 计算计算 a 分别计算出正压检测升压和降压过程中在100Pa压差下的两次附加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f q 两个总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两个固定部分渗透检测值 则100Pa压差下整体幕墙试件 含可 z q g q 开启部分 的空气渗透量和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即可按式 1 计算 t q k q fzt qqq 1 gtk qqq 式中 整体幕墙试件 含开启部分 的空气渗透量 m3 h t q 两次总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m3 h z q 两个附加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m3 h f q 试件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值 m3 h k q 两个固定部分渗透量检测值的平均值 m3 h g q b 利用式 2 将和分别换算成标准状态的渗透量值和值 t q k q 1 q 2 q T pq q t 3 101 293 1 2 T pq q k 3 101 293 2 式中 标准状态下通过整体幕墙试件 含可开启部分 空气渗透量 m3 h 1 q 标准状态下通过试件可开启部分空气渗透量值 m3 h 2 q P 试验室气压值 kPa T 试验室空气温度值 K c 将值除以试件总面积A 即可得出在100Pa下 整体幕墙试件 含可开启部分 单位面积的空 1 q 气渗透量 m3 m2 h 值 即式 3 1 q 3 A q q 1 1 式中 在100Pa下 整体幕墙试件 含可开启部分 单位面积的空气渗透量 m3 m2 h 1 q A 试件总面积 m2 5 d 将值除以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启缝长l 即可得出在100Pa下 幕墙试件可开启部分单位开启 2 q 缝长的空气渗透量 m3 m h 值 即式 3 2 q 4 l q q 2 2 式中 在100Pa下 试件可开启部分单位缝长的空气渗透量 m3 m h 2 q l 试件可开启部分缝长 m e 负压检测时的结果 也采用同样的方法 分别按式 1 式 4 进行计算 6 1 4 26 1 4 2 分级指标值的确定分级指标值的确定 采用由100Pa检测压力差下的计算值 值或 值 按式 5 或式 6 换算为10Pa压力差 1 q 2 q 下的相应值 值或 值 以试件的 值或 值确定按面积和按缝长各自所属的级别 取最 A q 1 q A q 1 q 不利的级别定级 5 65 4 1 q qA 6 65 4 2 1 q q 式中 100Pa作用压力差下试件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值 m3 m2 h 1 q 10Pa作用压力差下试件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值 m3 m2 h A q 100Pa作用压力差下试件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值 m3 m2 h 2 q 10Pa作用压力差下试件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值 m3 m2 h l q 6 26 2 水密性能检测水密性能检测 检测依据为 检测依据为 建筑幕墙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检测建筑幕墙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检测 方法方法 GB TGB T 15227 200715227 2007 第 第 4 24 2 条 条 6 2 16 2 1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幕墙试件的水密性能 检测幕墙试件发生严重渗漏时工程检测的最大压力差值 6 2 26 2 2 检测装置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由压力箱 供压系统 电脑测控系统 淋水装置及试件安装系统组成 6 6 2 36 2 3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6 2 3 16 2 3 1 检测前准备检测前准备 试件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检查 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 本工程的水密性能检测采用波动加压法 工程所在地为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工程检测 应采用波 动加压法 水密性能最大检测压力峰值应不大于抗风压安全检测压力值 6 2 3 26 2 3 2 波动加压法波动加压法 按照图2 表1顺序加压 并按以下步骤操作 表表 1 1 波动加压顺序表波动加压顺序表 加 压 顺 序 123 上限值 Pa 6251250 平均值 Pa 05001000 波动 压力值 下限值 Pa 375750 波动周期 s 55 每级加压时间 min 101515 7 时间 min 预备加压 压力Pa 15 检测淋水加压 0 500 1000 1500 2000 500 15 1250 750 1000 625 500 375 注 图中符号 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 图图 2 2 波动加压示意图波动加压示意图 a 预备加压 施加三个压力脉冲 压力差值为 500Pa 加载速度约为 100Pa s 压力稳定作用时间 为 3s 泄压时间不少于 1s b 淋水 对整个幕墙试件均匀地淋水 淋水量为 4L m2 min c 加压 在稳定淋水的同时施加波动压力 加压至幕墙开启部分部位水密性能指标值 500Pa 波动 压力作用时间为 15min 或幕墙开启部位产生严重渗漏为止 再加压至幕墙固定部位水密性能指标值 1000Pa 波动压力作用时间为 15min 或幕墙固定部位产生严重渗漏为止 d 观察记录 在逐级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 观察并参照表 2 记录渗漏状态及部位 表表 2 2 渗漏状态符号表渗漏状态符号表 8 渗 漏 状 态符号 试件内侧出现水滴 水珠联成线 但未渗出试件界面 局部少量喷溅 持续喷溅出试件界面 持续流出试件界面 注 1 后两项为严重渗漏 2 稳定加压和波动加压检测结果均采用此表 6 2 46 2 4 分级指标值的确定分级指标值的确定 以未发生严重渗漏时的最高压力差值进行评定 6 36 3 抗风压性能抗风压性能检测 检测依据为 检测 检测依据为 建筑幕墙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检建筑幕墙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检 测方法测方法 GB TGB T 15227 200715227 2007 第 第 4 34 3 条 条 6 3 16 3 1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幕墙试件的抗风压性能 检测变形不超过允许值且不发生结构损坏的最大压力差值 包括 变形 检测 反复加压检测 安全检测 幕墙试件的主要构件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最大允许相对面法线挠 度 6 3 26 3 2 检测装置检测装置 检测装置由压力箱 供压系统 电脑测控系统及试件安装系统组成 6 3 36 3 3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检测加压程序见图3 本工程样品检测的最大P3 WK 4 240 kPa 安全检测压力 P1 WK 2 5 1 696 kPa 变形检测压力 P2 1 5 P1 2 544 kPa 反复加压检测压力 9 500 P3 P2 2544平均值 P1 1696 P3 4 P2 500 P2 4 P2 P1 正压力差 负压力差 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安全检测 时间 注 图中符号 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 图图3 3 检测加压顺序示意图检测加压顺序示意图 6 3 3 16 3 3 1 试件安装试件安装 试件安装完毕 应经检查 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后才可进行检测 6 3 3 26 3 3 2 位移计安装位移计安装 本工程样品试件 根据具体样品试件 变形位移检测位移计选取三个构件进行布点测量 分别是 立柱布一组 1 2 3 位移计 实测杆长为 L1 横梁布一组 4 5 6 位移计 实测杆 长为 L2 玻璃面板布一组 73 8 9 位移计 实测杆长为 L3 位移计布点见图 4 10 图图 4 4 幕墙检测位移计布点图幕墙检测位移计布点图 件件件件件 件件件件 c L 2 件件件件件 件件件件件 件件 件件件 L 2 件件件 件件件 c0 0 bb 0 aa 图图 5 5 幕墙杆件测点分布示意图幕墙杆件测点分布示意图 11 6 3 3 36 3 3 3 预备加压预备加压 在正负压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 压力差绝对值为 500Pa 加压速度为 100Pa s 持续时间 为 3s 待压力回零后开始进行检测 6 3 3 46 3 3 4 变形检测变形检测 检测压力分8 级升降 每级升 降压力为212 Pa 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为10s 压力的升 降达到 P1 1600 Pa 时停止检测 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各个测点的面法线位移量 6 3 3 56 3 3 5 反复加压检测反复加压检测 以检测压力P2 2 544 kPa为平均值 以平均值的1 4为波幅 进行波动检测 先后进行正负压检测 波动压力周期为5 7s 波动次数为10次 记录反复检测压力值 P2 并记录出现的功能障碍或损坏的 状况和部位 6 3 3 66 3 3 6 安全检测安全检测 当反复加压检测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 应进行安全检测 升 降压速度为300 Pa s 500Pa s 压力持续时间为5s P3对应于设计要求的风荷载标准值 P3 WK 4 240 KPa 检测压力升至P3 随后降至零 再降 到 P3 然后升至零 记录面法线位移量 功能障碍或损坏的状况和部位 6 3 46 3 4 检测结果的评定检测结果的评定 各检测数据全由电脑自动采集 计算 各检测数据全由电脑自动采集 计算 6 3 4 16 3 4 1 计算 参见图计算 参见图 5 5 变形检测中求取受力构件的面法线挠度的方法 按式 7 计算 7 2 00 0max ccaa bbf 式中 fmax 面法线挠度值 mm a0 b0 c0 各测点在预备加压后的稳定初始读数值 mm a b c 为某级检测压力作用过程中各测点的面法线位移 mm 6 3 4 26 3 4 2 评定评定 6 3 4 2 16 3 4 2 1 变形检测的评定变形检测的评定 在P1 WK 2 5 1 696 kPa作用下 铝合金型材 立柱或横梁 的相对面法线挠度应小于或等于 L 450 f0 2 5 玻璃面板短边边长中心的相对面法线挠度应小于或等于L 150 f0 2 5 其中任 一不符合都应判为不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6 3 4 2 26 3 4 2 2 反复加压检测的评定反复加压检测的评定 经检测 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时 注明 P2值 检测中试件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时 应注 明出现的功能障碍 损坏情况以及发生部位 并以发生功能障碍和损坏时压力差的前一级检测压力值 作为安全检测压力 P3值进行评定 12 6 3 4 2 36 3 4 2 3 安全检测的评定安全检测的评定 在变形检测及反复加压检测合格后 进行安全检测 且检测时未出现功能性障碍和损坏 应判为 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否则应判为不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6 46 4 平面内变形检测 检测依据为 平面内变形检测 检测依据为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 TGB T 18250 200018250 2000 6 4 16 4 1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本工程幕墙试件在楼层反复变位作用下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