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问题汇总_第1页
疑难问题汇总_第2页
疑难问题汇总_第3页
疑难问题汇总_第4页
疑难问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 1 根据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模型 当距离增加一倍时 传播损耗增大 D A 3dB B 4dB C 5dB D 6dB 2 将定向天线安装在墙面上 天线的发射方向最好垂直于墙面 若须调整方位角 则天线 发射方向与墙面的夹角应大于 B A 15 度 B 75 度 C 60 度 D 90 度 3 智能天线采用 A 方式 利用信号在传播路径方向上的差别 将时延扩散 瑞利衰落 多径 信道干扰的影响降低 A SDMA B STTD C TSTD D FDTD 4 中国移动 GSM 900 的频率范围是 890 909MHz 上行 935 954 MHz 下行 中 国联通 GSM 900 的频率范围是 909 915MHz 上行 954 960 MHz 下行 世界无线 电大会分配给 3G FDD 的上行核心频段是 D A 1710MHz 1885MHzB 2300MHz 2400MHz C 2010MHz 2025MHzD 1920MHz 1980MHz 5 对于高速数据业务 WCDMA 采用的信道编码方式是以下哪一种 C A 卷积编码B PCM 编码 C Turbo 编码 D QCELP 高通码激励线性预测 编码 6 UTRAN 接口协议模型可以分为控制面和以下哪一项 C A 传输面B 无线面 C 用户面 D 信令面 7 UE 处于激活状态 但是上下行都只有少量的数据需要传输 不需要为此 UE 分配专用的 信道 这个 UE 处于 RRC 的那个状态 A A CELL FACHB CELL PCH C URA PCHD CELL DCH 8 GSM 移动性管理采用的信令是 MAP WCDMA 核心网内移动性管理采用的信令是 B A CAPB MAPC ANSI 41D ISUP 9 GSM 完成呼叫控制功能的网元是 MSC WCDMA R4 核心网电路域完成呼叫控制功能的 网元是 A A MSC ServerB SGC MGWD SGSN 10 GSM GPRS 和 WCDMA 系统中属于电路域设备的是 B A HLR B VLR C SGSND SCP 11 GSM GPRS 或 WCDMA 系统中属于 PS 域设备的是 A A SGSNB WAPC HLR D RNC 12 HSDPA 的调度处理在哪个网元实现 A A NodeBB RNC C MSCD SGSN 13 支持移动性的 802 16e 标准的工作频段为 A A 2 6GHzB 2 11GHzC 10 66GHzD 2 66GHz 14 下列系统中属于 FDD 双工方式的有 A C D A TACS B GSM C IS 95 D WCDMA 15 以下关于慢衰落和快衰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 A 慢衰落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B 快衰落符合正态分布 C 快衰落符合瑞利分布 D 慢衰落符合均匀分布 16 QoS 要求的指标主要是 B C A 呼损 阻塞率 B 时延 C 误码率 D 解调门限 17 关于 CDMA 的信道 论述正确的是 ABC A 95 系统前向包括导频 同步 寻呼和业务信道 B 导频信道占用 0 号 Walsh 码 C 1X 系统中的反向导频信道是新增的 D 1X 系统中 数据业务占用的 Walsh 码不需要连续 18 以下关于传播模型的论述 正确的是 AC A Okumura Hata 模型通常适用于 1KM 35KM 范围内的信号传播 B COST231 Hata 模型可以适用于 1KM 范围内的信号传播 也可以适用于 1KM 以外的信号 传播 C 上述两个模型都是经验模型 D 上述两个模型适用的频段基本一致 主要是覆盖范围的区别 19 下面的前向信道中哪些是 IS95 和 CDMA2000 中都有的 ABD A Fundamental Channel B Pilot Channel C Supplemental Channel D Paging Channel 20 多载频 CDMA 系统中 换频切换的方式可能是 ABCD A Pilot beacon assisted handoff B Database assisted handoff C Mobile Station assisted handoff D Round trip delay assisted handoff 21 下面的哪些消息是从寻呼信道上发送给终端的 BCD A Neighbor List Update Message B General Page Message C General Neighbor List Message D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 22 AN 间的 DO 软切换与硬切换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 AN 间 DO 软切换方案中 AN 间的互联链路上仅要走控制信令 对互联链路的带宽要求 低 B AN 间 DO 软切换方案中 AN 间的互联需使用 IPCF 进行互联 C 在 AN 间的 DO 硬切换 如果是在空闲态发生的切换 源 AN 通过 A13 接口把用户的 Session 信息发送给目的 AN D AN 间 DO 的硬切换 由于 AT 需要断开原来的连接再重新建立新的连接 在用户体验上 会造成比较明显的业务中断 23 CDMA 系统的地址码相互具有准正交性 而在 D 可能重叠 A 频率上 B 时间上 C 空间上 D 以上均可以 24 防雷的几种基本方法是 ABCD A 接闪 B 均压连接 C 分流 D 屏蔽 25 通常来说 RBW 减小 测试分辨率 但测试速度 B A 提高 加快 B 提高 减慢 C 下降 加快 D 下降 减慢 26 链路预算中的裕量部分包含以下哪几项 ABC A 衰落裕量 B 干扰裕量 C 穿透损耗 D 馈线损耗 27 反向语音极限容量的计算公式中 与扇区最大同时支持的激活用户数 M 成正比的参数 有 ABD A 扩频增益 B 功控因子 C 邻区干扰因子 D 扇区负载因子 28 实际系统中所要求的 Eb No 取值与下面哪几个因素有关 ABCD A 频段 B 无线环境 C 终端特性 D 无线配置 29 穿透损耗的主要机制有 AB A 衍射 B 折射 C 反射 D 散射 30 下列哪个参数集说明 CDMA 中的反向闭环功率控制 B A MSRPC B BTSRPC C MACC D MSFPC 31 CDMA 的中的接入参数有那些 A B C D E F G H A PAM B Capsz C NumStep D MaxReqSeq E AccTmo F Probebkoff G Bkoff H MaxRspSeq 32 系统负荷 50 的时候 对应方向底噪声抬高几个 dB A A 3 B 4 C 5 D 6 34 关于调制解调 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CD A RC3 的前向信道使用了 HPSK 调制方式 B RC3 的前向导频信道不进行长码扰码处理 C 交织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抗连续性的误码 D Turbo 编码比卷积码的纠错效果好 但是计算复杂度高 延迟大 35 关于接收机灵敏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 97 测试中的接收机灵敏度反映的是设备的特性 B 链路预算中的接收机灵敏度同时考虑了网络负载等因素的影响 C 97 测试中的接收机灵敏度同时考虑了网络负载等因素的影响 D 链路预算中的接收机灵敏度反映的是设备的特性 36 BSC 和 BTS 之间的接口统称为 ABIS 内部接口 包括 ACD A CCM 和 CPM 之间的 Abisc 接口 B CPM 和 SVM 之间的 Am 接口 C CHM 和 SVM 之间的 Abist 接口 D CCM 和 SVM 之间的 Abisd 接口 CPM 和 SVM 之间的 Av 接口 CCM 和 CHM 之间的 Am 接口 37 网络优化过程中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校准测试 ABCD A 室内穿透损耗测试 B 车载天线校准测试 C 移动台外接天线测试 D 车体平均穿透损耗测试 38 对于 1x 系统 关于数据业务的论述正确的是 A 物理层的最高速率达到 16X B 补充信道用于传输数据业务 C 数据业务的速率越高 覆盖的范围越大 D 对于速率为 16X 的数据业务用户 需要占用 17 个 64 阶 Walsh 资源 答案 ABD 39 分组数据业务的计费在 C 处实现 A BSSAP B PCF C PDSN D MSC 40 E S A1fHandoffRequest 消息 发生在数据切换的哪一个过程中 B A 硬切换去 B 硬切换加 C Dormant 切换 D 软切换 41 在进行分组数据硬切换过程中 当手机收到源基站发出 UmfGeneralHandoffDirectionMsg 同时其也捕获到了目标基站发出 Null Traffic 帧 此时手 机就会向目标基站发 C 消息 告知其已经切换到了目标基站 A UmfBSAckOrder B UmfPilotMeasurementRequestOrder C UmfHandoffCompletionMsg D UmfPilotStrengthMeasurementMsg 42 下面关于发生半软切换的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BD A 没有要加入的腿 B 所有的腿都在临界小区中 C 有效集中强度大于门限 T Drop 的腿数 2 D PSMM 中所有的 PN 的强度都弱于门限 T DropSSHO 43 下面关于双载频信道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 双载频基站中心小区第二载频 配置导频 同步 寻呼 接入 B 双载频基站临界小区第二载频 配置导频 C 如果只在第一载频配置寻呼信道 跨频指配只会出现由第一载频指配到第二载频上 这 样第二载频的有效覆盖范围可以适当的比第一载频大 D 如果第二载频也配置寻呼信道 则可能出现手机从第二载频向第一载频跃迁的现象 这就要求第二载频的有效覆盖范围必须和第一载频完全一致 44 关于多载频系统的换频切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基于伪导频的方式可以分为 Handdown 和 Handover 两种方式 B Handdown 是同扇区内的换频切换 也就是首先切换到本小区的基本载频 而 Handover 方式由于直接切换到其它小区的基本载频上 切换成功率相对较低 C 基于伪导频方式相对数据库辅助切换方式而言 具有更好的健壮性 切换成功率一般要 高 D 伪导频方式不能用于点方式的多载频网络 这是伪导频方式不如基于数据库方式的一 个方面 45 双载单扇区最大可建 C 个 16X 前向补充信道 A 1 B 2 C 4 D 5 46 以下属于数据业务范畴或为数据业务服务的是 ACD A PCF PDSN AAA B A3 A7 接口 C RLP 和 PPP 协议 D 简单 IP 协议和移动 IP 协 议 47 下面哪些是 CDMA1X EVDO 的别名 BCD A GoTa B HDR C HRPD D IS856 48 下面的哪些消息是从寻呼信道上发送给终端的 BCD A Neighbor List Update Message B General Page Message C General Neighbor List Message D Channel Assignment Message 49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时对于小区半径的要求是 D A 满足覆盖要求的小区半径 B 满足容量需求的小区半径 C A 和 B 中的最大值 D A 和 B 中的最小值 50 在拓扑结构设计阶段 关键步骤包括 ABCD A 分片根据仿真或者链路预算得到满足覆盖要求的基站半径 B 分片根据容量计算得到满足容量要求的基站数和覆盖半径 C 分片选择同时满足覆盖和容量需求的覆盖半径 D 以各区域覆盖半径为基础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判断题 1 双载频系统的第二载频可以只配同步信道 F 2 当手机起呼或被呼时 基站会从负荷较小的载频分配一个业务信道 即使此载频与手机 的待机频率不同 T 3 与周期呼叫测试相比 连续长时呼叫测试更能反映系统切换方面的性能 F 4 与连续长时呼叫测试相比 周期呼叫测试更能反映系统的处理能力 F 5 在 CDMA 扩频系统中 如果某个扇区的用户增多 则该扇区的扩频处理增益变大 同 时该扇区系统干扰容限变小 F 扩频处理增益变小 6 由于 M 序列是正交的 所以在 CDMA 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F 正确答案是 对于两个不同相位的 M 序列 a n 和 a n 当周期 P 很大并且 模 P 不 等于 0 时 这两个序列几乎是正交的 7 同步信道的比特率是 1200bit s 帧长为 20ms 一个同步信道超帧 60ms 由三个同 步信道帧组成 在同步信道上以同步信道超帧为单位发送消息 答案 F 同步信道帧长为 26 666ms 一个同步信道超帧为 80ms 8 扩谱速率 简称 RC 它指的是前向或反向 cdma 信道上的 PN 码片速率 F 简称 SR 9 系统在手机最后登记的那个小区上发起针对该手机的寻呼 F 10 在 MS 的空闲切换过程中 如果 MS 检测到一个导频的强度大于当前正在使用的导频 并且已经具备了空闲切换的强度要求 这个时候 MS 就会直接发起空闲切换 切换到新 的导频上面进行工作 F MS 要等当前的超帧结束以后 才会转到新的导频上面工作 11 FTP 软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 TCP 窗宽 而 iperf 在下载或上传文件时 TCP 窗 宽一般不变 F iperf 软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 TCP 窗宽 而 FTP 在下载或上传文件时 TCP 窗 宽一般不变 12 如果基站在第二载频配置了导频信道 没有配置寻呼信道 手机会根据计算决定待机 在第一载频还是第二载频 F 第二载频没有配置寻呼信道时 所有手机待机在第一载频的寻呼信道 13 由于手机只能搜索一个频率 因此在第二载频上无法看到相邻的单载频基站 无法自 主发起切换 必须由基站命令手机进行切换 T 填空题 1 在标准偏差为 8dB 的情况下 为保证小区有 75 的边缘覆盖率 需要预留 dB 的衰减裕量 答案 5 4 2 假设总容量为 50000 用户 每用户 Erl 容量为 0 03Erl 阻塞率 GOS 2 每扇区可提供 的话务量为 26 4Erl 则要求的总 Erl 容量为 要求的小区数为 答案 1500 57 3 当驻波比 S 1 5 时 V 反 V 入 参考答案 0 2 4 一根天线的驻波为 3 0 若输入该天线的信号功率为 10W 反射回来的信号功率 2 5W 5 CDMA 中的一个话务帧是多少 20 毫秒 6 双载频换频切换有基于数据库 基于伪导频方式 7 边缘覆盖率 小于 面积覆盖率 8 阴影衰落方差在城市 大于 郊区 9 CW 测试数据采集要符合李氏定理 该定理要求至少在 40 个波长内采集 50 个点 10 假设 CDMA 系统的源信号速率为 9 6Kbps 则系统的扩频增益为 21 dB 11 凡是对正确区分可用信息的能力起限制作用的信号都可以称作 噪声 干扰信号 根 据产生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 外部噪声 外部干扰信号 和 内部噪声 内部干扰信号 12 在移动通信中 由实测发现 在信号电平发生快速变化的时候 电平的平均值随时间 地点以及移动速度作较缓慢的变化 以秒计 此种衰落称为 慢衰落 13 如果在数据上直接加入伪随机序列码 则可得到 扩频 如果伪随机码作用在载 波频率上 可得到 扩频 如果用伪随机序列控制发射信号的开或关 则可得到 扩频 答案 直序 直接序列 DSSS 跳频 FHSS 时跳变 THSS 14 理论上 基站天线的空间分集对天线安装距离的要求是 答案 D 10 h D 11 h 是天线高度 D 是天线间隔 15 283 频点的上行中心频率是 833 49Mhz 下行中心频率是 878 49Mhz 16 CDMA 系统中的 卷积编码 交织 和纠错编码技术 可以用来实现时间分 集 17 在进行系统内跨 BSC 的软切换时 需要进行 BSC 间的互连 此时新增加的两个接口分 别是 A3 和 A7 接口 18 无线传播模型根据性质来源通常分为三类 分别是 经验模型 模型 半经验半确定 性模型 模型和 确定性模型 模型 19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过程中搭建网络拓朴结构时 每个站点要用一个正六边形来表示 要求正六边形的边长是覆盖半径的 倍 2 3 20 CDMA 直放站施主天线与重发天线的隔离不好 就会引起直放站系统的 自激 实践中在直放站增益和隔离度之间一般要求有 10 15 dB 的余量 21 为了保证直放站覆盖区域上下行链路的平衡性 要求覆盖室外的直放站上下行增益相 差一般不超过 5 dB 要求覆盖室内的直放站上下行增益相差一般不超过 10 dB 22 对于完整的频谱扫描 应该包括 路测 和 定点测试 前者用于发现哪些 区域可能存在干扰 比较初略 后者用于找出干扰的频段 比较具体的位置或方向 干扰 强度等详细信息 23 空中接口协议包括 物理层 MAC 层 LAC 层和层三 或者上层 四个层次 24 语音业务网络评估需要进行 DT CQT OMC 三方面的测试或数据提取 25 呼叫成功率包括起呼成功率和被呼成功率 前者是 起呼成功次数与 总的呼叫次数 之比 后者是 被呼成功次数与 起呼成功次数之比 26 掉话率是 掉话次数和总的呼叫次数 的比值 如果用连续长时呼叫 掉话率的计算公 式为 掉话次数 总呼叫时长 单位为秒 90s 27 单站检查中需要确认基站各扇区两条接收链路 RSSI 是否正常 正常的 RSSI 小于 112dBm 且两条接收链路 RSSI 之差应该小于 3dB 28 Tx adj 正常情况应小于 0 dB 如大于该值视为不正常 29 双载频有两种组网方式 分别是点方式和面方式 30 在双载频系统中 所有基站共同的载频称为 公共 基本 载频 另一个载频称为 第二载频 31 基于数据库辅助的换频半软切换方式有 hand down 和 hand over 两种 前者 是指从临界小区的第二载频切换到包含该小区公共载频的优选邻区 后者是指从临界小区 的第二载频切换到相邻单载频基站的公共载 前者可以配置 3 个优选邻区 后者可以 配置 4 个优选邻区 32 在双载频系统中 在空闲状态下 有两条消息会引起手机选择另一个频率 这两条消 息分别为 Channel List Message 和 Global Service Redirection Message 33 手机在起呼以后 对于频率的选择要受到来自于系统的两个参数的限制 这两个参数 分别为 呼叫保持门限和跨频指配门限 34 当有资源可用 但是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起呼者到被呼者之间的呼叫连接的呼叫 建立过程就称为一次 接入失败 35 IS 95A J STD 008 移动台掉话机制包括移动台错帧 移动台衰落定时器和移动台证实失 败 36 基站掉话机制包括基站错帧和基站证实失败 37 CDMA2000 数据业务使用中 终端会在 dormant 状态 null 状态 active 状态之间跃迁 38 天线增益一般由 dBi 或 dBd 表示 dBi 是指天线相对于无方向天线的功率能量密度之比 dBd 是指相对于半波振子 Dipole 的功率能量密度之比 半波振子的增益为 2 15dBi 因此 0dBd 2 15dBi 简答题 一 CDMA 系统中有几种功率控制方式 1 前向功率控制 移动台测量误帧率 当误帧率超过预定义值时 移动台要求基站对它的发射功率增加 1 个 功控步长 每 15 20ms 进行一次调整 下行链路低速控制调整的动态范围是 6dB 移动 台的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和门限报告 2 反向开环功率控制 CDMA 系统的移动台根据接收到的基站信号强度计算从基站到移动台的路径损耗 当移动 台接收到从基站来的信号很强时 表明要么离基站很近 这时移动台可降低它的发送功率 而基站依然可以正常接收 相反 当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很弱时 它就增加发送功率 以 抵消衰耗 这就是开环功率控制 其目的是试图使所有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在到达基站时都 有相同的标称功率 3 反向闭环功率控制 为了克服前向和反向链路上不相关的瑞利衰落 可以由基站检测来自移动台信号的信噪比 并把它与一个门限值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在下行信道上向移动台发送功率上升或功率下降 的指令 移动台根据收到的指令来调节其发射功率 这就是闭环功率控制 闭环功率控制 的目的是使基站对移动台的开环功率估计迅速作出纠正 以使移动台保持最理想的发射功 率 4 反向外环功率控制 在闭环功率控制中 信噪比的门限值也不是一直恒定的 而是在外环功率控制下动态变化 的 所谓外环功率控制实际上是一种发生在基站内或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一种功率 控制过程 它以直接影响话音质量的误帧率作为判决依据 及时地作出上调或下调信噪比 门限的指令 二 对 CDMA 系统中使用的三种码进行比较说明 下面对 CDMA 系统中的三种码进行比较说明 PN 短码 用于前反向信道正交调制 在前向信道 不同的基站使用不同的短码用于标识 不同的基站 短码长度为 215 1 PN 长码 由一个 42 位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的伪随机码和一个 42 位的长码掩码通过模 2 加 输出得到的 每种信道的长码掩码是不同的 长码掩码是通过 42 位移位寄存器产生的 长 度为 242 1 在 CDMA 系统中 长码在前向链路用于扰码 反向链路用于扩频 Walsh 码 利用其正交特性 用于 CDMA 系统的前向扩频 移动通信对数字语音编码的要求 移动通信对数字语音编码的要求如下 速率较低 纯编码速率应低于 16 kbit s 在一定编码速率下音质应尽可能高 编码时延应较短 控制在几十毫秒以内 在强噪声环境中 算法应具有较好的抗误码性 能 以保持较好的语音质量 算法复杂程度适中 易于大规模集成 三 天线增益 水平 垂直波束宽度 单 双极化的概念 天线增益 某一方向的天线增益是指该方向上的功率通量密度和理想点源或半波振子在最 大辐射方向上的功率通量密度之比 水平波束宽度 在水平面方向图上 在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侧 辐射功率下降 3dB 的两个方 向的夹角 垂直波束宽度 在垂直方向图上 在最大辐射方向的两侧 辐射功率下降 3dB 的两个方向 的夹角 单极化天线与双极化天线的区别在于一根双极化天线的等于两根单极化天线 四 什么是 HARQ 技术 HARQ 为混合自动重传 作为提高无线信道传输可靠性的主要手段 差错控制技术正在发 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差错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自动重传方案 ARQ 和分组编码 卷积编码 和 Turbo 码等纯粹的前向差错编码 FEC 方案 HARQ 是将 FEC 和 ARQ 结合起来的一种差 错控制方案 它综合了二者的优势 可以自适应地基于信道条件提供精确的编码速率调节 并补偿由于采用链路适配所带来的误码以提高系统性能 五 什么是无线资源管理 主要的技术有哪些 无线资源管理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的目标是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 为网 络内无线用户终端提供业务质量保障 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网络话务量分布不均匀 信道特 性因信道衰减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 灵活分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 用资源 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 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 无 线资源管理 RRM 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功率控制 信道分配 调度 切换 接入控制 负载控制 端到端的 QoS 和自适应编码调制等 接入控制 如果空中接口负载不受限制地增长 那么小区的覆盖区域将缩小并小于规划范围 而且已 经建立的无线链路的 QoS 将不能得到保证 因此在接受一个新的无线链路建立连接请求之 前 接入控制功能必须检查该接入是否会导致覆盖小于规划值 或者导致已有无线链路的 QoS 的劣化 接入控制是在无线接入网络中接受或拒绝建立无线接入承载的请求 当承载建立或修改时 接入控制算法就被执行 接入控制在 RNC 中实现 RNC 可获得它控制下的各个小区的负载 信息 并对上下行链路两个方向进行评估 仅当上下行链路均可接受新链路时 新链路才 可被接纳 否则由于它将对网络产生过量的干扰而被拒绝 负载控制 RRM 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控制无线网络不过载并保持稳定 如果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规划 而且接入控制和分组调度都非常有效 那么无线网络是不会发生过载的 但是如果因为种 种原因发生了过载 那么负载控制功能将迅速控制系统的负载并使其回到设定的门限值以 内 负载控制可采取的动作如下所示 下行链路快速负载控制 拒绝执行来自终端的下行链路发射功率升高指令 因为在下行链 路中发射功率升高意味着负载升高 上行链路快速负载控制 降低上行链路快速功控中使用的上行链路 SIR 门限值 降低分组数据业务的吞吐量 切换到另一个 CDMA 载波 降低实时业务的比特速率 如 AMR 语音业务 控制呼叫使其停止 CDMA 系统无线接入网络包括哪些部分 1x 基站 采用 cdma2000 1x R0 版本的空中接口技术 提供无线收发信息功能 1x 基站控制器 管理多个 1x 基站 提供语音 数据业务的资源管理 会话管理 路由转 发 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HRPD 基站 采用 HRPD RA 版本的空中接口技术 提供无线收发信息功能 HRPD 基站控制器 管理多个 HRPD 基站 提供语音 数据业务的资源管理 会话管理 路由转发 移动性管理等功能 接入网鉴权 授权 计费服务器 提供接入网级的接入认证功能 分组控制功能 与 1x 基站控制器或 HRPD 基站控制器配合 提供与分组数据有关的无线信 道控制功能 简述智能天线的优点 答案 1 智能天线可以对高速率用户进行波束跟踪 起到空间隔离 消除干扰的作用 2 大大增加系统容量 3 增加覆盖范围 改善建筑物中和高速运动时的信号接收质量 4 提高信号接收质量 降低掉话率 提高语音质量 5 减少发射功率 延长移动台电池寿命 6 提高系统设计时的灵活性 CDMA 扩频过程包括那两个步骤 过程 答案 1 信道化 channelization 操作 它使数据符号变为码片 并增加了信号带宽 每符号 的码片数称为扩频因子 SF 可以通过与 OVSF 相乘得到 2 扰码操作 它作用在扩频信号上 CDMA 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目的是什么 答案 由于远近效应 CDMA 系统必须引入功率控制 引入功率控制后 还能带来很多其 它的好处 1 调整发射功率 保持上下行链路的通信质量 2 克服阴影衰落和快衰落 3 降低网络干扰 提高系统质量和容量 CDMA 系统中的负载控制包括那些内容 答案 1 准入控制 Call Admission Control 2 小区间负载的平衡 3 数据调度 Packet Scheduling 4 拥塞控制 Congestion control 试述什么叫慢衰落 答案 由障碍物阻挡造成阴影效应 接收信号强度下降 但该场强中值随地理改变变化缓 慢 故称慢衰落 又称为阴影衰落 慢衰落的场强中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且与位置 地点 相关 衰落的速度取决于移动台的速度 试述什么叫快衰落 答案 合成波的振幅和相位随移动台的运动起伏变化很大 称为快衰落 深衰落点在空间 上的分布是近似的相隔半个波长 因其场强服从瑞利分布 又称为瑞利衰落 衰落的振幅 相位 角度随机 Rake 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 在 CDMA 扩频系统中 信道带宽远远大于信道的平坦衰落带宽 不同于传统的调制 技术需要用均衡算法来消除相邻符号间的码间干扰 CDMA 扩频码在选择时就要求它有很 好的自相关特性 这样在无线信道中出现的时延扩展就可以被看作只是被传信号的再次传 送 如果这些多径信号相互间的延时超过了一个码片的长度 那么它们将被 CDMA 接收机 看作是非相关的噪声而不再需要均衡了 由于在多径信号中含有可以利用的信息 所以 CDMA 接收机可以通过合并多径信号来改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分集信号的合并一般采用那些方法 答案 1 选择性合并 从几个分散信号中选取信噪比最好的一个作为接收信号 2 等增益合并 将几个分散信号以相同的支路增益进行直接相加 相加后的信号作为接 收信号 3 最大比值合并 控制各合并支路增益 使它们分别与本支路的信噪比成正比 比然后 再相加获得接收信号 请给出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图 说明 如果网上考试无法画图 可以以文字表示 信 源 信源编码信道编码 调 制 信息恢复信源译码信道译码 解 调 信 道 发发信信端端 收收信信端端 请简述一下网络优化的流程 频谱扫描需求分析制定计划规程裁减 无线参数 检查 单站抽检校准测试 优化前网 络评估 基站簇优 化 全网优化及 网络评估 项目验收 资料归档 项目结束 简述 CDMA 扩容工程中 增加非孤岛基站后的网络优化流程 规划好测试路线 对新增站点和周围基站的覆盖范围进行路测 将本站数据和周围站点修改的数据 主要是邻区 一起同步 通过路测 确认起呼 被呼 释放 软切换和更软切换正常 根据切换情况通知后台调整 邻区列表 或者再后台通过呼叫观察确定上述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有比较严重的问题 关闭新加基站 将周围站点的原有数据同步下去 解决问题 后再开通 根据路测数据 如果新加站点对网络性能影响比较大 对周围站点和当前基站的无线参数 进行调整 新加基站及周围基站的工程调整方案实施后 重新执行测试 直到问题解决 从基站开通开始的一周时间内 OMC 工程师密切关注新开基站的切换情况 根据切换情况 实时调整邻区列表 一周后 OMC 工程师提交 基站开通入网报告 请用文字或者图的形式对语音业务起呼的信令流程进行描述 动作动作描述 a移动台发送起呼消息 bBS 回证实指令 cBS 向 MSC 送完全层 3 消息 其中包含 CM Service Request 消息 dMSC 回指配请求 eBS 向移动台发送信道指配消息 f移动台开始在业务信道上发送前缀 gBS 回基站证实指令 h移动台回移动台证实指令 iBS 发送业务连接消息 j移动台发送业务连接完成消息 kBS 发送指配完成消息 lMSC 送回铃音 请根据下面的切换图示分析 用文字形式对切换过程的信令流程进行描述 MS 检测到某个导频强度超过 T ADD 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 PSMM 给 BS 并且将该导频 移到候选集中 BS 发送切换指示消息 MS 将该导频转移到有效导频集中 并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有效集中的某个导频强度低于 T DROP MS 启动切换去定时器 T TDROP 切换去定时器超时 导频强度仍然低于 T DROP MS 发送 PSMM BS 发送切换指示消息 MS 将该导频从有效导频集移到相邻集中 并发送切换完成消息 CDMA 系统开销消息中具体有哪些消息 每条消息的作用是什么 简单 IP 与移动 IP 的机制各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 简单 IP 技术 类似于拨号上网 每次给 MS 分配的 IP 地址是动态可变的 可实现 MS 作为主叫的分组数 据呼叫 协议简单 容易实现 但切换 PPP 链路时 需要中断正在进行的数据通信 移动 IP 技术 在全球 Internet 网上提供一种 IP 路由机制 使 MS 可以以一个永久的 IP 地址连接到任何子 网中 可实现 MS 作为主叫或被叫的分组数据通信 并可保证 MS 在切换 PPP 链路时仍保 持正在进行的通信 引入直放站后 对于施主基站有何影响 答案 直放站对施主基站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直放站扩展了施主基站的覆盖范围 使得施 主基站的话务量增加 由于直放站本身存在噪声 上行增益对施主基站的本底噪声会产生 或大或小的影响 最终导致施主基站的覆盖半径变小 施主基站覆盖区内移动台的发射功 率增加 手机接收功率 RxPower 手机的发射功率 TxPower 手机反向增益调节值 Tx Adj 在 1 9G 系统和 800M 系统分别满足怎样的关系 用等式说明 800M TxPower 73 RxPower Tx adj 1 9G TxPower 76 RxPower Tx adj 简述解决导频覆盖差 导频污染 的几种方法 至少 5 种 调整发射功率 改变下倾角 改变扇区方向角 降低天线高度 更换天线类型 增加基站 微蜂窝或直放站 改变站址 简述导致反向业务信道 FER 偏高的四种原因 答案 反向存在强干扰 不足的反向业务信道功率 系统覆盖的问题 切换失败问题 在无线参数检查时 需要重点关注的参数有哪些 请列举出 10 个以上 答案 以下是参考答案 答案不唯一 参数类型具体参数 导频配置PILOT INC PN 等 搜索窗口SRCH WIN A SRCH WIN N SRCH WIN R 等 接入参数Radius PAM SZ INIT PWR PWR STEP NUM STEP 等 切换参数T ADD T DROP T COMP T TDROP 等 功率参数RATING PWR CELL PWR SECTORGAIN 等 信道参数Pilotch Gain Syncch Gain Pagingch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