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维护检修规程_第1页
泵维护检修规程_第2页
泵维护检修规程_第3页
泵维护检修规程_第4页
泵维护检修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初稿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初稿 一 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一 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主要结构 离心泵由泵头和托架部分组成 泵头部分包括泵壳 叶轮和轴封装置 泵头与托架用 螺栓连接 泵壳根据泵的结构形式分为单层泵体结构和双层壳体 结构 双层壳体结构的外层泵体为金属泵壳 前泵壳 后泵壳 内层壳体 涡壳 前护板 后护板 叶轮由前盖板 叶片 背 叶片构成 叶片为扭曲叶片 通常有 3 6 枚 机械密封形式由填 料箱 间隔套 机械密封 压盖 轴套组成 托架部分为水平中开式 有稀油润滑和油脂润滑两种 形式 结构由托架体 托架盖 轴 轴承箱 轴承 轴承压盖 挡套 螺母 油封 挡水盘 拆卸环等零件 工作原理 通过电机旋转 带动轴及轴上叶片转动 叶片 旋转将液体甩到泵壳周围 并从泵出口处汇聚后打出 这时靠近叶 轮中心形成真空 产生负压 将液体源源不断吸入 完成液体移动 过程 二 维护检修规程 一 维护检修前准备工艺 1 检查工作的各项安全措施 2 联系电工 操作工停电 停料 3 准备好检修用的工具 备品 材料 4 挂上检修警告牌 二 维护 运行中检查泵运行的振动 轴承温度 皮带或弹性柱销的松紧和磨 损 声音是否正常 润滑油或脂是否足够 轴封是否存在泄漏 出 力是否正常 泵体及周围卫生是否合乎要求 三 拆除 1 拆掉对轮罩及对轮螺丝或皮带及皮带轮 2 拆卸掉电机地脚螺丝 移开电机拆掉油杯 3 拆掉进口短节 拆掉出口螺丝 4 拆掉前后泵壳连接螺丝 5 依次拆掉前泵壳 前护板 拆掉叶轮 6 依次拆掉护套 副叶轮 填料箱组件 7 拆掉后泵壳 8 拆掉调整螺丝 压带 9 取下轴承箱体组件 拆掉托架 10 拆掉泵联轴器 调整块 11 分拆轴承体 依次拆掉轴套 三紧抱箍 甩水环 前压盖 后 压盖 轴承 隔垫挡油环 12 分拆开填料箱组件 清理干净旧盘根或机械密封 四 装配 与拆卸过程相反 叶轮与前护板间隙调整为 mm 五 叶轮的检查修理 加疤 铁锈等应清刮干净 并用水或叶轮内 外表面的压缩 空气冲洗和吹净 叶轮的腐蚀 磨损不严重时或砂眼不多时 可进行焊补修复 棒铁叶轮亦可用黄铜焊补 补焊时 应把叶轮加热到 度左 右 在焊补出挂锡 再用气焊火焰把黄铜条熔化到砂眼里或需要 焊补的地方 焊完后用石棉覆盖保温 以免产生裂纹 叶轮表面出现裂纹或腐蚀严重形成较多的砂眼 穿孔时应更 换新叶轮 叶轮的磨损严重时或叶轮入口处发生严重偏磨时 应换新叶 轮 新叶轮必须进行静平衡校验 叶轮的不平衡重应不大于下表 规定 叶轮外 径 mm 2 00 201 300 301 400 410 500 允许不 平衡量 35810 超过表值 可用去重法找平衡 去重时 应从叶轮的两侧切削 但 切去的厚度不得大于厚叶轮臂厚的 1 3 切削部位应与圆盘平缓相 接 六 轴的检修 1 轴产生裂纹时应更换新轴 2 轴的表面出现有较严重的磨损或被冲刷出现较大沟槽时 应更换 新轴 3 对轴进行弯曲度校验测量 4 轴承轴经处应光滑完好 应检验起直径 与轴承的配合公差 不 得过于松动 松动后不得用冲打法获得预紧力 轴上丝扣完好 如有磨损 应修复 6 轴上键槽应完好 键槽的中心线与轴的中心线不对称度应不大于 0 03mm 100mm 否则换新 键槽磨损后 键可适当加大 但最大可 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 键与键槽应接合紧密 不许加垫片 7 主轴的椭圆度 圆锥度应符合规定 8 主轴的材质为 45 钢 不能用低标号纲代用 9 轴或轴套的表面粗度不低于 0 4 轴的向窜量不超过 0 05mm 轴套与轴采用 H7 h6 配合 10 轴套磨损沟痕深度不大于 2mm 否则应予更换 七 滚动轴承的检修 1 选择轴承装配方法 2 检查轴承的内外圈工作面及滚柱 磙子表面有无裂纹 和麻抗 脱皮等伤痕 3 轴承清洗好后 用塞尺测量滚柱 磙子与外环的间隙 和滚柱与 支架的间隙 4 轴承与轴的装配必须牢固 外圈与轴承箱体 的装配不得松动 5 轴承装配时 最好采用油煮热装或用轴承的加热器 6 与内圈一起转动的轴采用 H7 K6 或 H7 js6 配合 与轴承外圈配 合的轴承体可采用 JS7 H6 或 H7 h6 配合 轴承外端与端盖的轴向间 隙为 0 2 0 4mm 八 前后泵壳护套 填料箱托架 前护板的检修 1 检查前后泵壳磨蚀情况 如不满足要求 否则更换新的 1 查前后泵壳的裂纹情况 3 护套上不能有较严重的砂眼 穿孔 磨蚀时应更换护套 4 护套上的法兰接合面的检查 5 填料箱上有较多的沙眼 穿孔 磨损严重时 应更换新的 6 填料箱上加 0 型密封圈的槽边不能破损 7 新换的填料箱应检查与填料压盖的配套 8 前护板法兰的接合面不得有横向穿透的槽痕 9 前护板的磨损端面不超过壁厚的 15 10 前后泵壳磨蚀情况 不得超过总壁后的 25 裂纹深度小于 4mm 时 磨去即可 超过 4mm 时 磨后需焊补 补时 裂纹的根部两端 应用 4 5mm 钻头打眼将裂纹剔成直角 尖角 焊条成分应与备件 相同 九 轴密封 1 填料环 填料套 填料压盖与外壳的间隙为 0 1 0 2mm 与 轴套的间隙为 0 3 0 5mm 填料密封压盖与填料箱内壁一般采用 H11 D11 压盖压入填料箱的深度一般为一圈填料箱的高度 但 最小不能小于 5mm 2 如采用机械密封 则安装机械密封的轴或轴套的径向跳动应 不大于下表规定 轴或轴 套直径 16 28 30 60 65 80 径向跳 动 0 0060 0080 01 十 联轴器或皮带轮 联轴器与轴的配合 一般采用 H7 K6 或 H7 js6 联轴器安装时不同轴度应不大于下表规定 联轴器 外圈最 大直径 105 170 190 260 290 350 不同轴 度 0 140 160 18 两个半联轴器连接后 端面间的间隙应付下表规定 单位 mm 设备大小中间间隙 大型 8 12 中型 6 8 小型 3 6 皮带轮对中要求 用钢板尺或细绳检查对中 保证尺或绳 在 2 个皮带轮上有 4 个点接触 最大允许角误差为 皮带每 1000mm 范围内为 1mm 皮带张紧力表 V 带 型 小皮带轮 D1 mm 每米带长产生 16mm 挠度所需要 的力 N 56 95 13 20SPZ 100 140 20 25 80 132 25 35SPA 140 200 35 45 112 224 45 65SPB 236 315 65 85 224 355 85 115SPC 375 560 115 150 十一 机械密封的安装 检查机封型号规格是否正确 检查机封元件是否有损坏之处 特别是动静环端面有损伤 必须更换 保持元件表面 特别是摩擦端面 无尘 异物 在安装集装式机封前 将机封往下压再松开 看是否能够正 常弹起 反复若干次 致能够活动自如 如不能够弹起 从轴套 与骨架油封结合处滴入机油 再反复压与松开 需达到活动自如 方可正常安装 确定机封的安装位置 一定在转子与泵体的相对位置固定后 进行 A 上紧压盖应当在连轴器找正后进行 压紧螺钉应均匀上紧 防止法兰面偏斜 用塞尺检查各点误差不大于 0 05mm B 检查压盖与轴套 或轴 外径配合间隙四面要均匀 各点允 差不大于 0 10mm C 弹簧压缩量不允许有过大过小现象 误差 2 0mm D 动环安装后必须保证能够在轴上灵活移动 把动环压向弹簧 能够自由弹回来 E 在安装机封过程中 不可以动用手锤等工具狠敲猛砸 十一 试车 1 用手盘车无卡涩 无机械磨损时方可启动泵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