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十天回归教材七_第1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十天回归教材七_第2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十天回归教材七_第3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十天回归教材七_第4页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十天回归教材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课标新课标 20132013 年高考物理考前十天回归教材七年高考物理考前十天回归教材七 恒定电流恒定电流 第第 卷卷 选择题 共选择题 共 4040 分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 每题 4 分 共 40 分 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 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图 1 1 如图 1 所示 在一幢居民楼里有各种不同的用电器 如电灯 电视机 洗衣机 微 波炉 排油烟机等 停电时 用多用电表测得A B间的电阻为R 供电后 设各家用电器全 都同时使用时 测得A B间电压为U 进线电流为I 经过一段时间t 从总电能表中测得 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W 则下列表达式用来计算该幢楼居民用电的总功率 其中正确的 是 A P I2R B P U2 R C P IU D P W t 解析 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UI P 是普遍适用的 而 A B 两选项只适用 W t 于纯电阻电路 而电视机 洗衣机 微波炉和排油烟机都不是纯电阻 所以选项 A B 错误 正确选项为 CD 答案 CD 2 截面直径为d 长为L的导线 两端电压为U 当这三个量中的一个改变时 对自由 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U加倍时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B 导线长度L加倍时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减为原来的一半 C 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D 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加倍 解析 根据电流I的微观表达式 定义式以及电阻的决定式可得 I neSv S U R U L 所以nev 由此可知电压U加倍时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加倍 A 错误 导 U L 线长度L加倍时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减半 B 正确 导线截面直径d加倍时 自 2 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不变 C 正确 答案 BC 3 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及所用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不计其自身机械损 耗 若该车在额定状态下以最大运行速度行驶 则 自重 40 kg 额定电压 48 V 载重 75 kg 额定电流 12 A 最大行驶速度 20 km h 额定输出功率 350 W A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 576 W B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 4 C 该车获得的牵引力为 104 N D 该车受到的阻力为 63 N 解析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 UI 48 12 W 576 W A 正确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为非 纯电阻电路 不能用欧姆定律求内电阻 故选项 B 错误 电动车速度最大时 牵引力F与阻 力Ff大小相等 由P出 Ffvm得Ff N 63 N 故 C 错误 D 正确 P出 vm 350 20 3 6 答案 AD 图 2 4 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 2 所示 P为图线上一点 PN 为图线的切线 PQ为U轴的垂线 PM为I轴的垂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 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 对应P点 小灯泡的电阻为R U1 I2 C 对应P点 小灯泡的电阻为R U1 I2 I1 D 对应P点 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面积 解析 由电阻的定义知某一状态下导体的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在I U图象中 等于该点与坐标原点连线斜率的倒数 则 A B 正确 C 错误 由电功率P IU知 D 正确 答案 ABD 5 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某电池的电路中 每通过 2 C 的电荷量 电池提供的电能是 4 J 那么这个电池的 电动势是 0 5 V B 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 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也增大 C 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 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不变 D 电源的电动势越大 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 3 解析 由E 得E 2 V 则 A 错误 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无关 只由电源自身的性 W q 质决定 则 B 错 C 对 电源的电动势大 所提供的能量不一定大 电源的电动势取决于通过 电源的电量与电动势的乘积 D 错误 答案 C 6 2012 海口模拟 小强在用恒温箱进行实验时 发现恒温箱的温度持续升高 无法 自动控制 经检查 恒温箱的控制器没有故障 如图 3 所示 则下列对故障判断正确的是 图 3 A 只可能是热敏电阻出现故障 B 只可能是温度设定装置出现故障 C 热敏电阻和温度设定装置都可能出现故障 D 可能是加热器出现故障 解析 恒温箱内温度持续升高 说明加热器没损坏 D 错 而控制器也没问题 故热敏 电阻或温度设定装置出现故障 在没有确定的条件下选 C 而不选 A B 答案 C 7 如图 4 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 传感器 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 a b之间接 报警器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 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 是 图 4 A I变大 U变大 B I变大 U变小 C I变小 U变大 D I变小 U变小 解析 当火情出现时 R2的阻值随温度t的升高而减小 所以引起外电路电阻减小 干 路中的总电流I总增大 内电压增大 所以路端电压减小 故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减小 由 于I总增大 R1两端的电压增大 所以并联部分电压减小 电流表示数减小 D 项正确 答案 D 4 图 5 8 2011 上海单科 如图 5 所示电路中 闭合电键 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从最 高端向下滑动时 A 电压表 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 电流表 A 读数变大 B 电压表 V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电流表 A 读数变小 C 电压表 V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 电流表 A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D 电压表 V 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电流表 A 读数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 设P以上电阻为Rx 则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阻值R 当Rx 时 R0 Rx Rx R0 R0 2 R 最大 P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 回路总电阻先增大 后减小 当P滑向中点时 图 6 P滑过中点后 R I U 由并联分流IA I 新的IA增大 故 A 正确 Rx R 答案 A 9 如图 7 所示 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 充 电时电压恰为限制电压 历时 4 h 充满 假设充电前电池内已无电 该过程电池发热 则充 电过程中转化成的电热功率为 图 7 A 0 0875 W B 0 00729 W C 0 735 W D 0 6475 W 解析 由电池容量及充电时间可求得充电电流 I 175 mA 700 mA h 4 h 输入功率P入 U充I 4 2 0 175 W 0 735 W 转化成有效功率 5 P有效 U标I 3 7 0 175 W 0 6475 W 电热功率 P P入 P有效 0 0875 W 即 A 正确 答案 A 10 把六个相同的小灯泡接成如图 8 甲 乙所示的电路 调节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 甲 乙两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分别用P甲和P乙表示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图 8 A P甲 P乙 B P甲 3P乙 C P乙 3P甲 D P乙 3P甲 解析 设各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 则甲电路的总电流为I甲 3I 乙电路的总电流 为I乙 I 所以由P UI得P甲 3P乙 应选 B 答案 B 第第 卷卷 非选择题 共非选择题 共 6060 分分 二 填空题 本题共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 40 分 11 2011 课标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 A 的内阻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9 所示的电路 图 中 A0是标准电流表 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 刀开关 E是电池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图 9 1 将S拨向接点 1 接通S1 调节 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 记下此 时 的读数I 2 然后将S拨向接点 2 调节 使 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 多次重复上述过程 计算RN读数的 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解析 本题方法为替代法 当S接 1 与接 2 时通过电路的电流I相同 可知待测的内阻与RN的电阻相同 答案 1 R0 标准电流表 或 A0 2 RN 标准电流表 或 A0 的读数仍为I 3 平均值 12 2011 广东理综 在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中 所用器材有 小电珠 2 5 V 0 6 W 滑动变阻器 多用电表 电流表 学生电源 开关 导线若干 粗测小电珠的电阻 应选择多用电表 倍率的电阻挡 请填写 1 10 或 100 调零后 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 示数如图 10 结果为 6 图 10 图 11 图 12 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 请根据实验原理图 11 完成实物图 12 中的连线 开关闭合前 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端 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 P 应 由中点向 端滑动 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 必须在相邻数据点 间多测几组数据 请填写 ab bc cd de 或 ef 数据点 abcdef U V0 000 501 001 502 002 50 I A0 0000 1220 1560 1850 2160 244 解析 由小电珠的额定电压为 2 5 V 额定功率为 0 6 W 可得小电珠正常工作 时电阻R 10 4 选多用电表的 1 倍率时的中值电阻为 15 U2 P 2 5 2 0 6 因为在中值电阻附近测量的量最精确 又知 10 4 在 15 附近 所以选择 1 倍率 在画实物连线时 应先连干路 再连分压电路 闭合开关前P应先置于a端 此举为保护小电珠 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 滑片应向b 滑端动 使其分压增加 在ab间电流的变化从 0 0 122 A 变化较大 为了更准确 应在ab间多测几组数 据 答案 1 7 3 7 7 如图 13 所示 a 或左 b 或右 ab 7 图 13 13 现测量一铜芯导线的电阻率 用米尺测出其长度为L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 D 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阻值约为 1 为提高测量的精度 需从下列器材中挑选一些元件 设计电路 重新测量这段导线 图中用Rx表示 的电阻 A 电源E 电动势为 6 0 V 内阻不计 B 电压表 V1 量程为 0 0 6 V 内阻约为 2 k C 电压表 V2 量程为 0 6 0 V 内阻约为 6 k D 电流表 A1 量程为 0 0 6 A 内阻约为 1 E 电流表 A2 量程为 0 3 0 A 内阻约为 0 1 F 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 5 额定电流 1 0 A G 滑动变阻器R2 最大阻值 10 额定电流 0 2 A H 定值电阻R0 阻值为 9 I 开关S一个 导线若干 1 如图 14 甲所示是该实验小组用螺旋测微器对铜线直径的测量 其读数是 图 14 2 为提高实验精度 要求电表的偏转不小于其量程的 某同学设计了部分电路如图乙 1 3 所示 请你在此基础上将电路补充完整 使实验可以完成 3 实验时电压表选 电流表选 滑动变阻器选 只填代号 4 若在测量时 电压表示数为U 电流表示数为I 则该铜芯导线所用材料的电阻率的 表达式为 解析 1 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0 5 mm 20 0 0 01 mm 0 700 mm 8 图 15 2 电路图如图 15 所示 测量电阻必须用电流表外接电路 且必须有保护电阻 3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 待测电压的最大值约为 0 6 V 所以电压表应 选 B 待测电流的最大值约为 0 6 A 所以电流表应选 D 若滑动变阻器选 G 将超过其额定 电流 所以只能选 F 4 由R R 和S 联立可求得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U I L S D2 4 UD2 4IL 答案 1 0 700 mm 2 见解析图 3 B D F 4 UD2 4IL 14 2010 广东高考 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使用的 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 R0 5 一个 开关两个 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图如图 16 a 图 16 1 在图 16 b 的实物图中 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 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2 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 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 调节电阻箱 示数如图 16 c 所示 读得电阻值是 B 将开关S1闭合 开关S2断开 电压表的示数是 1 49 V C 将开关S2 电压表的示数是 1 16 V 断开开关S1 3 使用测得的数据 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由于所用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 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 填 大 或 小 解析 1 如图所示 9 图 17 3 串联电路中 部分电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由 可得出r 1 49 1 16 5 r 1 16 20 答案 1 如图见解析所示 2 A 20 C 闭合 3 0 69 4 小 三 计算题 本题共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 20 分 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 题步骤 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图 18 15 如图 18 所示 A为电解槽 M为电动机 N为电炉子 恒定电压U 12 V 电解槽 内阻rA 2 当S1闭合 S2 S3断开时 电流表 A 示数为 6 A 当S2闭合 S1 S3断开时 A 示数为 5 A 且电动机输出功率为 35 W 当S3闭合 S1 S2断开时 A 示数为 4 A 求 1 电炉子的电阻及发热功率各多大 2 电动机的内阻是多少 3 在电解槽工作时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多少 解析 1 电炉子为纯电阻元件 由欧姆定律I 得R 2 U R U I1 其发热功率为 PR UI1 12 6 W 72 W 2 电动机为非纯电阻元件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UI2 I22rM P输出 所以rM 1 UI2 P输出 I22 12 5 35 52 3 电解槽工作时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