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C卷_第4页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据 礼记 王制篇 记载 王者之制禄爵 公 侯 伯 子 男 凡五等 天子之田方千里 公侯田方百里 伯七十里 子 男五十里 材料反映的是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科举制度 D 郡县制 2 2 分 西藏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机构归入中国的 A 唐朝安西都护府 B 汉朝西域都护府 C 元朝宣政院 D 清朝驻藏大臣 3 2 分 一带一路 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是 A 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B 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C 南北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 D 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航路 4 2 分 观察中国历史纪年表 下列哪些朝代是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 第 2 页 共 12 页 A 东汉西晋 B 西晋隋朝 C 东汉隋朝 D 隋朝唐朝 5 2 分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 我国的书写材料主要是 羊皮 竹木简 树皮 帛 A B C D 6 2 分 观察下图 能从图上直接得出的信息是 A 李冰组织民众修建 B 设计科学 无坝引水 自流灌溉 C 战国后期修建 沿用至今 D 使成都成为 天府之国 7 2 分 有学者指出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 变迁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第 3 页 共 12 页 A 三国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8 2 分 下图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中一排不起眼的平房 清朝雍正帝在这里设立的机构使帝王得 以最大程度控制政局 独断朝纲 这一机构是 A 理藩院 B 军机处 C 宣政院 D 都察院 9 2 分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 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 B 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 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 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 10 2 分 假如你生活在隋代 要和家人一同畅游刚开通的大运河 请你设计一下你们从北到南所经过的路 线 下列正确的方案应该是 A 涿郡 江都 洛阳 余杭 B 洛阳 涿郡 江都 余杭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涿郡 洛阳 江都 余杭 D 余杭 江都 洛阳 涿郡 11 2 分 张平同学正在网上下载 张骞 玄奘 郑和 三人的相关资料进行专题学习 下列选项符合该专 题题目的是 A 顽强抗战的民族英雄 B 开拓新王朝的封建帝王 C 突出贡献的交流使者 D 辅佐帝王的有功之臣 12 2 分 由秀才封王 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 请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这是巡抚唐景崧 为郑成功写的挽联 联中 异族 是 A 西班牙殖民者 B 葡萄牙殖民者 C 荷兰殖民者 D 沙俄侵略者 13 2 分 公元 4 世纪 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拜占廷的旧址上营建帝国的新都 A 罗马 B 君士坦丁堡 C 伊斯坦布尔 D 拜占廷 14 2 分 十七 十八世纪 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有 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都以启蒙思想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第 5 页 共 12 页 B C D 15 2 分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 大陆军 独立宣言 华盛顿 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美国南北战争 16 2 分 某学者评价说 它无疑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是全 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 此著作是 A 社会契约论 B 人民宪章 C 共产党宣言 D 物种起源 17 2 分 有一个欧洲的航海家 他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 古巴 海地等地 直到临死之前他还误认为自己 到达的是亚洲的 印度 请判断他是 A 迪亚士 B 达 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8 2 分 欧洲封建君主说 拿破仑不过是一个 1789 年瘟疫的暴发户 1789 年瘟疫 指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 6 页 共 12 页 B 工业革命 C 法国大革命 D 明治维新 19 2 分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A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次发展到其他国家 C 主要发明来自手工工匠的经验 D 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0 2 分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A 能源动力 B 通信技术 C 交通工具 D 机械设备 21 2 分 它被称为 20 世纪的 灾难之母 由它发出的一颗子弹击穿了斐迪南大公的脖子 随后的四年多 就有 1000 多万人因此而丢掉性命 文中的 它 指 A 来克星顿的枪声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萨拉热窝事件 D 攻占巴士底狱 22 2 分 19 世纪中期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共同的历史使命是 A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 推翻各国的封建统治 第 7 页 共 12 页 C 建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D 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3 2 分 莎士比亚在 雅典的泰门 中写道 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和黄金的渴望 使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现 念发生了颠倒 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受主要是由于 A 启蒙运动的作用 B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 人文主义的传播 D 资产阶级革命推动 24 2 分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 不论其理由为何 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 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的援助 这里所说的 其他两缔约国 是指 A 德国和奥匈帝国 B 德国和俄国 C 英国和奥匈帝国 D 英国和俄国 25 2 分 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 B C D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第 8 页 共 12 页 26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 析中书省政归六部 以尚书任天下事 侍郎贰 副 之 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 方自操威柄 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 职官志 材料二 厂卫设有监狱 法庭 对犯人采用剥皮 抽筋 刺心等酷刑 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 材料三 明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 1627 年陕 西澄城饥民暴动 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 崇祯 在煤山自缢 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结束 请回答 1 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 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谁的手中 2 材料二中 厂 卫 分别是谁设置的 它的职责是做什么 3 你认为明朝实施的这些措施根本目的是什么 4 推翻明朝统治的是谁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7 15 分 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 2011 年 10 月 15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 会议在北京举行 大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1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 他在思想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 2 思想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 3 战国时期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哪位思想家 第一个专制主义封建王朝为了创立一套专制主 义中央集投制度 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28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大事记 公路1760 1774 年 议会批准了 452 项公路筑路申请 第 9 页 共 12 页 至 1800 年 已建成 1600 条公路 1761 年 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内河航运 18 世纪 90 年代 开凿 42 条新运河 耗资 650 万英镑 至 1835 年 议会批准了 54 条铁路修筑计划 铁路 1845 1847 年 又有 576 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 筑路 8731 英里 材料二 英国的煤产量从 1770 年的 600 万吨上升到 1861 年的 5700 万吨 铁产量也从 1770 年的 5 万吨增长 到 1861 年的 380 万吨 1801 1851 年 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 125 6 英国迅速成为 世界工厂 它庞大的远 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 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英国在 18 世纪 60 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3 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