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II )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II )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II )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II )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Ⅱ(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学年度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央视 探索 发现 栏目曾播放专题片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生活场 景有 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用骨针缝兽皮衣 A B C D 2 2 分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居住在该样式房屋 下图 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 A 元谋人和半坡人 B 元谋人和北京人 C 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D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3 2 分 考古学者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栽培稻遗存 这说明 第 2 页 共 13 页 A 原始农业的出现 B 生产工具比以前先进 C 家畜饲养的出现 D 城市的出现 4 2 分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更迭方式是禅让 禅让制涉及的人物不包括 A 尧 B 黄帝 C 舜 D 禹 5 2 分 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 殷商 或 殷 原因是 A 商朝建立后定都于殷 B 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D 殷 字吉利 6 2 分 荀子 儒效 中记载 周公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反应当时 A 实行分封制 B 推行郡县制 C 颁行推恩令 D 设置三司 7 2 分 现存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铸造于 A 四羊方尊 夏朝 第 3 页 共 13 页 B 司母戊鼎 商朝 C 毛公鼎 西周 D 铜簋 商朝 8 2 分 对齐桓公的 尊王攘夷 口号的正确 理解是 A 尊崇天子 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B 响应天子号令驱赶进扰的少数民族 C 尊重大王 攻打诸侯国 D 自称天子 消灭敌人 9 2 分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赞扬的是 A 李冰修筑都江堰 B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C 李耳道德高深 是龙一般的人物 D 离骚 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典范 10 2 分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这一单元进行的整理 其中错误的是 A 夏朝出现甲骨文 B 西周实行分封制 C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11 2 分 下面是小周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他把古代文化典籍成书的时间顺序排混了 请你给他纠正 一下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B C D 12 2 分 秦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 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郡守 D 县令 13 2 分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 被称作高祖的是 A 刘邦 B 刘秀 C 刘备 D 项羽 14 2 分 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汉文帝时期 B 汉景帝时期 C 汉武帝时期 D 汉元帝时期 第 5 页 共 13 页 15 2 分 下图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 图中 处应该填写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安史之乱 16 2 分 下列不属于反击匈奴的大将是 A 张骞 B 蒙恬 C 卫青 D 霍去病 17 2 分 2017 年 5 月 14 日上午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 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各界 嘉宾齐聚北京 共商 一带一路 建设 合作大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下面关于 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 郑和七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向西到达西亚 最远到达欧洲 A B 第 6 页 共 13 页 C D 18 2 分 下列科技成就 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 A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司马迁编写 史记 C 华佗发明了 五禽戏 D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19 2 分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林俊杰一句歌词道尽三国纷争 以下哪场战争为三国鼎立局 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牧野之战 20 2 分 根据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共同点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战役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赤壁之战 21 2 分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施行暴政 B 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第 7 页 共 13 页 D 南方雨水多 22 2 分 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这反映 了 A 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 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23 2 分 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地学著作是 A 水经 B 齐民要术 C 水经注 D 九章算术 24 2 分 南北朝时期 统治阶级为宣传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 其中最著名的是 A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B 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C 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 D 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25 2 分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被后人尊称为 书圣 的是 A 王羲之 B 苏轼 C 关汉卿 D 曹雪芹 第 8 页 共 13 页 二 二 问答题问答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464 分分 26 20 分 为巩固国家统一 古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对这一主题内容感兴趣的小 强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 西周时期为巩固国家统一 采取了什么措施 2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3 为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何影响 4 从古代统治者巩固国家统一的行为中 说说你得出什么认识 27 15 分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杰出人物 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新王朝的创 立者 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 材料二 作为中国的首位皇帝 秦始皇决心要根除整个旧的封建体系 他把所辖的领土重新划分为三十六个 郡 每个郡的郡守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在都城与各郡之间修建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庞大公路和运河网 连接全国各 个郡 以实现中央集权制 但是秦始皇并不满足于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 他还要实行商业和文化统一 材料三 史学家顾颉刚说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 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 以上材料均节选于网易探索 广州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材料一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什么方向 2 根据材料二 列举秦始皇为实现中央集权制在政治 军事 商业和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3 材料三 不要人民读书 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如何看待他的这一做法 28 18 分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 分久必合 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是炎黄子孙 共同的心愿 请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用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三 三国鼎立形势图 1 阅读材料一 请回答 李白诗中所述的是秦王什么贡献 为了巩固统治 秦始皇在政治上创立了什么重 要的制度 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他又创新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2 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的什么措施 这个措施有什么影响 3 除此以外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实现大一统 他还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 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割据 军阀混战的局面 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请根据 三 国鼎立形势图 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 A B C 29 11 分 看图说话 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图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 出使西域 第 10 页 共 13 页 2 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 60 年设置了什么官职 它的设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 图二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 请写出这一商路的作用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