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_第1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_第2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_第3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_第4页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心得2 / 22体会9321201 班刘毅国关院信工系2016 年 5 月 26 日,我们集体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马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活动,充分感受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 11600 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3 / 222700 多件,展线总长 2300 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通风设施好,装饰古朴典雅,给人凝重、舒畅、清新之感。整个陈列分为序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序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衬以黄河巨幅彩照,引导观 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它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厅面积 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精选的 2000 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 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地展现了自 115万年前至 1840 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4 / 22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专题展览厅位于序厅西侧,陕西青铜器珍品展和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首次推出的两个专题展览。展厅面积约 2600 余平方米,展出文物 600 多件。其中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选取这个陕西历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横断面,从种类与用途、铭文与书法、造型与装饰、随葬与窖藏、青铜铸造工艺五个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铜器 260件,整个青铜器展室给人一种厚重凝炼的感觉。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展出文物 341 件,以时间为序,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个阶段,分别以神武鹰扬、气势古拙、神韵质朴、仪态轩昂、典雅华美、灰色凝练、余光明媚为主题展示了陕西乃至中国陶俑的发展过程。其中展示了八大类,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漫步在五个大的展览厅中,可以感受到陕西汹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馆的几个小时中,我们一举跨越了从公元前5 / 2221 世纪到现代社会。通过一件件的文物,我们无声的与古人默默对话,感受着几千年甚至数千年劳动技术结晶所带来的冲击。思想接受着历史大浪的冲刷,历史推着我们的好奇发笑。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同学们对历史文化也会有新的体验和理解。如今的中国,已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势愈发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战,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团员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国关院信工系9321201 班刘毅6 / 22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给我一天,还你万年”: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华,藏品丰富精美,是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和陕西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2016 年 5 月 26 日,在“青马工程”的组织下,我们青马班的学员踏上了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路。这次参观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参观,使我更深的领悟到,西安,这座拥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古城所深藏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短短的几小时,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瞬间苏醒, ,逐一呈现在我们眼前,除了惊叹古时先者的智慧,还深深的为自己是一名华夏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游览之前,我曾在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座博物馆于1991 年 6 月 20 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它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庞大、设施最先进的国家级历史博物馆。它占地约 7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6000 平方米,用于展览的面积为 11000平方米,馆内现有收藏品 37 万件。这座博物馆是遵照周恩7 / 22来总理生前遗愿建造的。后来由国家计委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亿人民币,建成了这座艺术殿堂。这座博物馆的设计是由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张锦秋女士担任的。建筑的外观为仿唐风格,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了一个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突出了古朴凝重。并创造出一种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氛围,象征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排队等候,我们终于办理好门票,我顺着喷泉径直走入陕博的大门,来到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展览馆面前。从门口的介绍词得知,陕博的展览馆展出面积平方米,展线长 1247 米,分三个展厅,集中展示了陕西古代文明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奉献。第一单元人猿揖别 ,以距今 115 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第二单元凤鸣岐山 ,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8 / 22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第三单元东方帝国 ,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第四单元大汉雄风 ,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第五单元冲突融合 ,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第六单元盛唐气象 ,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9 / 22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七单元告别帝都 ,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这么匆匆一转,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觉就像时空穿梭一样,领略到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发展变迁。我为古人们所留下的宝贵遗产而惊叹,惊叹古人们在各个领域里的智慧和成果,也为自己生活和学习在这样一个久负盛名的古城而感到自豪。游历史博物馆让我们再次想起了身上肩负的使命,就像胡总书记说的,我们要从历史中总结教训,把我现在,展望美好的未来!第八组邓晓2016 年 5 月 30 日10 / 22青马工程班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第八组邓晓2016 年 5 月 30 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2016 年 5 月 26 日,我们集体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马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活动,充分感受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11 / 22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它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和庭院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色彩协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同时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 11600 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 多件,展线总长 2300 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通风设施好,装饰古朴典雅,给人凝重、舒畅、清新之感。整个陈列分为序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序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衬以黄河巨幅彩照,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史陈列,它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厅面积 4600平方米,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精选的 2000 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12 / 22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气势的青铜剑、经机、兵马等,以及显示秦汉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封建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地展现了自 115 万年前至 1840 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既突出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专题展览厅位于序厅西侧,陕西青铜器珍品展和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首次推出的两个专题展览。展厅面积约 2600 余平方米,展出文物 600 多件。其中陕西青铜器珍品展选取这个陕西历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横断面,从种类与用途、铭文与书法、造型与装饰、随葬与窖藏、青铜铸造工艺五个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铜器 260 件,整个青铜器展室给人一种厚重凝炼的感觉。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展出文物 341 件,以时间为序,分为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个阶段,分别以神武鹰扬、气势古拙、神韵质朴、仪态13 / 22轩昂、典雅华美、灰色凝练、余光明媚为主题展示了陕西乃至中国陶俑的发展过程。其中展示了八大类,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漫步在五个大的展览厅中,可以感受到陕西汹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馆的几个小时中,我们一举跨越了从公元前21 世纪到现代社会。通过一件件的文物,我们无声的与古人默默对话,感受着几千年甚至数千年劳动技术结晶所带来的冲击。思想接受着历史大浪的冲刷,历史推着我们的好奇发笑。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同学们对历史文化也会有新的体验和理解。如今的中国,已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稳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势愈发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来自经济、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战,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团员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14 / 22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二: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2016 年的夏秋之际,我怀着一颗对历史的崇高敬畏之心,兴致勃勃的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心中颇有些感触,愿讲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的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她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生前的遗愿建设的。该馆筹建于 1983 年,1991 年 6 月 20 日落成之日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建筑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布局成轴线对称,主从有序;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区占地 65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 8000 平方米,展厅面积 11000 平方米。馆藏文物 370 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 1840 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可谓是馆藏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品位之高、价值之广泛。15 / 22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有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银器,唐墓壁画等。可堪称是陕西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象征。在详细参观了上述诸多馆藏历史展览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生息、繁衍,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而陕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国称帝,以号令天下。可以说,陕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其中三大古国文明皆有中断,唯有我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一直绵延至今。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曾说: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意,学习之心,弘扬之责。16 / 22是啊!作为炎黄子孙,特别是陕西人,且又是一名历史的学习与钻研者。我觉得,我们这些当世的后辈子孙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这一历史使命和责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切身实际的感触一下悠久渊源的中华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气息。极力呼吁广大社会青少年朋友能够以身作则,行使“弘扬中华之文化,传承民族之精神,立中华之美德”的光荣传统习俗!注:三秦大地:历史上楚汉相争之时,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关中地区被楚霸王项羽一分为三,封给了当时的秦朝三位降将。即司马欣封塞王,管辖咸阳以东地区,建都栎阳;封董翳为翟王,管辖陕北地区,建都高奴;封章邯为雍王,管辖咸阳以西地区,建都废丘。此三王互为犄角之势,共同防御远在汉中之地的汉王刘邦,故称“三秦大地”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三: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心得2016 年 7 月 7 日,是我们来到陕师大的第 5 天,今天衣博士带着我们顶着太阳,一行徒步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也是我向往已久,期待已久的地方。来到门口,衣博士给我们办理好门票,我就迫不及待地顺着喷泉径直走入陕西博物馆的大门,来到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展览馆面17 / 22前。一进大门,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映入眼前,并从门口的介绍词得知,陕西博物馆的展览馆展出面积平方米,展线长 1247 米,分三个展厅,集中展示了陕西古代文明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奉献。展厅由 7 个单元组成,主要展示陕西出土的历史文物,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7 大部分,形象地展现出 115 万年以前至公元 1840 年陕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 11 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 1000 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在这整个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无人不赞叹着赞叹着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西安又作为十三朝古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遗产。我为古人们所留下的宝贵遗产而惊叹,惊叹古人们在各个领域里的智慧和成果,也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久负盛名的古城而感到自豪。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眼间过去,虽然这么匆匆一转,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觉就像时空穿梭一样,领略到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发展变迁。正如陕博门票上的宣传语一样“给我一天时间,还你一万年历史” 。18 / 22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四: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体会去年开始陕博的门票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规定的开馆时间来参观。门票免费的政策,不光节省了外地游客的费用,提高了陕西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同时更提高了本地居民参观的热情,从而使得每一个市民都可以见证三秦大地的辉煌历史。办理好门票,我顺着喷泉径直走入陕博的大门,来到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展览馆面前。从门口的介绍词得知,陕博的展览馆展出面积平方米,展线长 1247 米,分三个展厅,集中展示了陕西古代文明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奉献。第一单元人猿揖别 ,以距今 115 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第二单元凤鸣岐山 ,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19 / 22第三单元东方帝国 ,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第四单元大汉雄风 ,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第五单元冲突融合 ,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第六单元盛唐气象 ,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七单元告别帝都 ,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20 / 22传承。三个小时转眼间过去,陕博也快到闭馆的时间了。虽然这么匆匆一转,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觉就像时空穿梭一样,领略到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发展变迁。关于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总结为了让同学们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我们管理学院实践部精心组织了一次参观杭州历史博物馆的活动,让大家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历史创造了现在的西安,激发自己对于西安历史的兴趣和热情。西安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陕西历史博物馆分为三个展馆,第一展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 ,距今115 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单元凤鸣岐山 ,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单元东方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