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4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212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假如你想穿越时空 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 那么 你应该到 A 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省元谋县 B 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 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 2 分 如图都是人类使用的器物 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3 2 分 今天汉族的前身是 A 蚩尤部落 B 华夏族 C 匈奴族 D 东夷部落 4 2 分 下列著名的战役中属于以少胜多的有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牧野之战 第 2 页 共 12 页 A B C D 5 2 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汉朝 6 2 分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7 2 分 与下图相关的制度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郡县制 8 2 分 三字经 中有云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其中 五霸 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 七雄 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越王勾践楚国 B 晋文公齐国 C 齐桓公秦国 D 楚庄王秦国 9 2 分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 氏大量产生于周朝 有的以技艺为姓 如陶 屠等 有的以官职为氏 如司马 史等 那么魏 鲁 韩等氏应是 A 以排行为氏 B 以所居地名为氏 C 以封地 国 为氏 D 以祖先名字为氏 10 2 分 假如你穿越回秦朝 你可能会遇到以下哪种情况 A 品读 史记 的商鞅列传 B 看到官府发布小篆字体的布告 C 到都城咸阳的太学去读书 D 临摹王羲之的作品 兰亭序 11 2 分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A 修筑长城 第 4 页 共 12 页 B 地方设县 C 使用圆形方孔 D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12 2 分 俗话说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把夏桀 商纣 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 他们最突出的 相似点是 重用人才 重视农业 统治残暴 末代国君 A B C D 13 2 分 如面的图片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情景 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 徭役繁重 B 刑法严苛 C 滥用民力 D 开拓交通 14 2 分 汉文帝 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这一局面被称为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大一统 第 5 页 共 12 页 D 三国鼎立 15 2 分 一位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整理了一些史实 见下表 这些史实反映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的 A 边疆管理 B 经济往来 C 文化交流 D 政体演变 16 2 分 动摇了东汉统治 使东汉走向衰亡的历史事件是 A 黄巾起义 B 州牧割据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光武中兴 17 2 分 历史剧 唐太宗 在影视城拍摄要在书房书架上摆上一些书 请你选择 论语 史记 齐民要术 水经注 资治通鉴 A B C D 第 6 页 共 12 页 18 2 分 俗语 家家观世音 人人阿弥陀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 请问佛教通过什 么途经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A 丝绸之路 B 战争 C 商人的来往 D 秦统一 19 2 分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 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而且还有一定 的历史价值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A B C D 20 2 分 在历史课上 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 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影响最大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三顾茅庐 第 7 页 共 12 页 D 七擒孟获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868 分分 21 28 分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星光灿烂 呈现出百花怒放的奇观 阅读下列材料 探究问题 寻觅春秋哲人 材料一 重温百家争鸣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 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 发展需求 他们力求改变现状 谋略获得更多的经济 政治 文化地位 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从而推动了百家争 鸣的产生和发展 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 图一反映出孔子的什么事迹 图二反映了他在教学方面的什么主张 你知道孔子还有哪些教育思想或主 张吗 图三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什么观点 2 把材料二中的人物与下列内容对应起来 并把图片中的各家思想填写出来 生活时期 战国 学 派 道家A 名片 主要思想 第 8 页 共 12 页 生活时期 战国 学 派 墨家B 名片 主要思想 生活时期 战国 学 派 法家C 名片 主要思想 生活时期 战国 学 派 儒家D 名片 主要思想 3 你认为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 为什么 4 根据材料三 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5 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 战争频繁的时期 关于战争 各家观点不一 浅谈墨子 墨家 和孟子 儒家 的看法 2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 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 A 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 他治水 13 年 三过 家门而不入 终于制服了洪水 让百姓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材料二 B 带领人民辛勤劳作 化害为利 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 天府之国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 A 和 B 分别指的是谁 2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它直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3 你认为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 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2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 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 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第 9 页 共 12 页 左传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古风 诗 材料三 1 根据材料一分析 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受封者必须承担什么义务 2 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 秦王 是谁 扫六合 有何历史意义 3 依据材料三中图 1 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4 依据材料三中图 2 回答 秦朝的地方行政机制是什么 该图整个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分别是 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