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动态仿真》实验指导书2010版_第1页
《机电系统动态仿真》实验指导书2010版_第2页
《机电系统动态仿真》实验指导书2010版_第3页
《机电系统动态仿真》实验指导书2010版_第4页
《机电系统动态仿真》实验指导书2010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 MATLAB 基本操作 一 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操作 使学生熟悉 MATLAB 实验环境 练习 MATLAB 命令 m 文件 进行矩阵运算 图形绘制 数据处理 通过上机操作 使得学生掌握 Matlab 变量的定义和特殊变 量的含义 理解矩阵运算和数组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通过上机操作 使得学生掌握数据和函数的可视化 以及二 维曲线 三维曲线 三维曲面的各种绘图指令 二 实验原理与说明 Matlab 是 Matrix 和 Laboratory 两词的缩写 是美国 Mathworks 公司 推出的用于科学计算和图形处理的可编程软件 经历了基于 DOS 版 和 Windows 版两个发展阶段 三 实验设备与仪器 PC 电脑 Matlab7 0 仿真软件 四 实验内容 方法与步骤 数组运算与矩阵运算 数组 除 乘方 转置 运算符前的 决不能省略 否则将按矩 阵运算规则进行运算 执行数组与数组之间的运算时 参与运算的 数组必须同维 运算所得的结果也与参与运算的数组同维 A 1 2 3 4 5 6 7 8 9 B 1 2 3 4 5 6 7 8 9 X A B Y A B plot 用于二维曲线绘图 若格式为 plot X Y s 其中 X 为列向量 Y 是与 X 等行的矩阵时 以 X 为横坐标 按 Y 的列数绘制多条曲线 若 X 为矩阵 Y 是向量时 以 Y 为纵坐标按 X 的列数 或行数 绘 制多条曲线 参考程序如下 t 0 pi 100 pi y1 sin t 1 1 y2 sin t sin 9 t plot t y1 r t y2 b axis 0 pi 1 1 title Drawn by Dong yuan GE 程序运行界面如下 plot3 用于三维曲线绘制 其使用格式与 plot 十分相似 参考程序如下 t 0 0 02 2 pi x sin t y cos t z cos 2 t plot3 x y z b x y z o 程序运行界面如下 mesh 与 surf 用于三维空间网线与曲面的绘制 基本指令为 mesh X Y Z surf X Y Z 参考程序如下 clf x y meshgrid 3 0 1 3 2 0 1 2 z x 2 1 4 x exp x 2 y 2 x y surf x y z axis 3 3 2 2 0 5 1 title shading faceted shading faceted mesh x y z 程序运行界面如下 实验二 经典控制系统分析 一 实验目的 对控制系统进行时域 频域分析 二 实验原理与说明 三 实验设备与仪器 PC 电脑 Matlab7 0 仿真软件 四 实验内容 方法与步骤 1 实验内容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为 求最大超调量 564 1 10 23 sssssG 调整时间和峰值时间 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用系统的稳态误差表示 它是系统控制精度的 度量 H s G s C s R s E s B s 图2 1 控制系统方框图 如图 2 1 所示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在不考虑干扰的 sHsG 影响时 可得系统的稳态偏差为 可得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1 1 lim lim 00 sX sHsG sssEe ss ss 1 1 lim lim 00 sH sX sHsG sssE ss ss 当系统的输入分别为单位阶跃信号 单位斜坡信号 单位加速度信 号时 可得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系数 Kp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Kv 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Ka 分别为 lim 0 sHsGK s p lim 0 sHssGK s v lim 2 0 sHsGsK s a 则控制系统的稳态偏差分别为 p ss K e 1 1 1 v ss K e 1 2 a ss K e 1 3 若控制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 则稳态误差等于稳态偏差 若不为单 位反馈系统 则 1 lim 0 sH ess s ss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其单位 5 1 10 sss sG 斜坡输入时 系统的稳态误差 GK zpk 0 1 5 10 XI zpk 0 0 1 sys 1 1 GK Es sys XI ess dcgain tf 1 0 1 Es t 0 0 05 10 xi t y lsim sys GK xi t plot t xi r t y t xi y k xlabel t s ylabel 幅值 差值 legend 输入 输出 误差 0 title Static Error Developed by Dong yuan GE 图 2 2 系统的稳态误差 2 频域分析 在工程应用中 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 还要求系 统有一定的稳定程度 这就是所谓自动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问题 所谓相对稳定性就是指稳定系统的稳定状态距离不稳定 或临界稳定 状态的程度 反映这种稳定程度的指标就是稳定裕度 对于最小相位的开环系统 稳定裕度就是系统开环极坐标曲线 距离实轴上点的远近程度 这个距离越远 稳定裕度越大 系 0 1 j 统的稳定程度越高 在幅值穿越频率上 使得系统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所需要附加的 相角滞后量 称为相位裕量 指幅值穿越频率所对应的相移与 c 1800 角的差值 即 00 180 180 cc 幅值裕度 在相位穿越频率上 使得所应增大的开环放大倍数 叫做幅值裕度 以表示 可通过下式求得 g K 其分贝值可用下式计算 1 gg g jHjG K lg20lg20 ggg jHjGK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求该系统的幅值裕 5 1 100 sss sG 度和相角裕度 参考程序为 clear all num 100 den conv 1 0 conv 1 1 1 5 mag phase w bode num den bode num den sys tf num den mag phase r1 r2 margin sys margin num den hold on 实验结论 u 在对控制系统进行时域分析时 对于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 传递函数为的控制系统 当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信 5 1 10 sss sG 号时 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2 在频域分析中 由波特图可知 开环传递函数为 的控制系统的幅值裕度为 10 5 分贝 相位穿越频率 5 1 100 sss sG 为 2 24 rad s 相位裕度为 23 7 幅值穿越频率为 3 91rad s 实验三 PID 控制器的设计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 PI PD 和 PID 三种控制器的设计 2 通过实验 深入了解 PI PD 和 PID 三种控制器的阶跃响应特性及相关 参数对它们性能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与说明 PI PD 和 PID 三种控制器是工业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有源校正装置 其 中 PD 为超前校正装置它适用于稳态性能已满足要求 而动态性能较差的场合 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PI 为滞后校正装置 它能改变系统的稳态性能 消除或者 减弱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 PID 时一种滞后一超前校正装置它兼有 PI 和 PD 两 者的优点 三 实验设备与仪器 PC 电脑 Matlab7 0 仿真软件 四 实验内容 方法与步骤 1 实验内容 使设计图示的位置随动系统的 PD 控制器 使得系统速度误差 系数 幅值穿越频率 相位裕量 已知40 v K50 c srad c o 50 3 K 3 1 4 K0933 0 d K785 22 d T15 0 s 3 T 3 10877 0 s 3 105 s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根据梅森公式可得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sG 1 1 1 3 4321 ssTsTs KKKKK d d 1 1 1 3 ssTsTs K d 可见 为校正系统为 型系统 故 按设计要求选KKv 40 K v K 取 则未校正系统的开环 1 K3 2 K8 4 K 1 K 2 K 3 K 4 K d K79 39 传递函数为 s 1 2 K 1 K 1 3 3 sT K 1 1 ssT K d d 4 K 4 K o o i u sG 1105 110877 0 115 0 40 33 ssss 通过仿真实验 作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 可得幅值穿越频率 相位裕量 确定 PD 控制器 由于原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 相位裕量 均小于设计要求 为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选用串联 PD 控制器 为了使原系统结构简单 对未校正部分的高频段小惯性环节作 等效处理 则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近似表示为 sG 110877 5 115 0 40 1 1 31 3 ssssTsTs K d 由于 P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1 TsKsG pc 为了使校正后的系统开环伯德图为希望的二阶最优模型 可消 除未校正系统的一个极点 即 1 1 1 1 3 TsK sTsTs K sGsG p d c 令 则 d TT 1 1 3 sTs KK sGsG p c 由于该校正后的控制系统为 型系统 则整个控制系统的开环 放大系数 根据性能要求 故选 c K 50 c srad 4 1 p K 115 0 4 1 110877 5 115 0 40 3 s sss sGsG c 110877 5 56 3 ss 编写 Matlab 程序 进行仿真实验 五 实验程序 1 校正前的系统仿真程序 num 40 den conv conv conv 1 0 0 15 1 0 877 0 001 1 5 877 0 001 1 bode num den grid on title Developed by GE Dong yuan 仿真结果如下 如图所示 可得幅值穿越频率 相位裕量 6 15 c srad c o 17 原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 相位裕量均小于设计要求 为提高系统的 动态性能 选用串联 PD 控制器 校正后的系统仿真程序 num 56 den 5 877 0 001 1 0 bode num den grid on title Developed by Dong yuan GE 仿真结果如下 由仿真图可知 校正后的控制系统穿越频率 相位9 53 c srad 裕量 c 78 71 六 思考题 PI 控制器相当于滞后校正还是超前校正 PID 控制器中 积分环节对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微分环节主要 作用改善系统的什么性能 实验四 基于 Matlab Simulink 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仿真实验 一 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操作 使学生掌握 Simulink 的基本模块 模 型文件的创建和仿真过程 通过对一伺服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设计该系统的 PI 控制器 并分析校正后的控制系统性能 二 实验原理与说明 伺服控制系统中 当输入信号与输出反馈信号出现偏差时 该偏差 信号经过所设计的 PI 控制器校正后 由功率放大后驱动伺服系统 最终消除偏差 到达控制的各项预定性能指标 三 实验设备与仪器 PC 电脑 Matlab7 0 仿真软件 四 实验内容 方法与步骤 1 实验内容 某机电伺服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其中为控制器 各具体环节的参数为 sGc 功率放大器增益10 伺服电机传递系数2 83 测速发电机传递 2 K 3 K sVrad 系数1 15 伺服电机机电时间常数 位置反馈电位计增益 c KradsV sTM1 0 4 7 伺服电机电磁时间常数 速度反馈分压系数 a KradV msTa4 6 0 若没有 PI 控制器 则系统的开环 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1 32 2 32 cMaM a KKKsTsTTs KKK sG s 1 1 2 3 sTsTT K MaM c K a K o o u 2 K sGc sUi sUb sG 10049 0 00001948 0 3785 1 2 sss 11544 0 0007518 0 000003007 0 2128 0 23 ssssU s s i 根据控制要求 所设计的 PI 控制器为 加入 PI 控制器之后 s s sGc 01 0 112 0 系统的开环 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1 01 0 112 0 32 22 32 cMaM a KKKsTsTTs sKKK sG sG 10049 0 00001948 0 112 0 3785 1 22 sss s 112 0 001544 0 000007518 0 00000003 0 112 0 2128 0 234 ssss s sU s s i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在 Matlab 的命令窗口中输入语句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