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人机工程学_第1页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_第2页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_第3页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设计耳机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一 耳机的概述一 耳机的概述 因为离自己太近 所以被忽视 耳机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 在现在的生活中 到处都可 以看到耳机的身影 在家中 在室外 包括各种英语听力考试等等 都少不了耳机 早期的耳机没有考虑到人体舒适性的问题 设计多棱角分明 严重影响佩带的舒适性 因此很多朋友都对耳机不屑一顾 海绵的加入改善了这种情况 在耳塞上套入海绵套 能够 有效地解决棱角对耳朵的伤害 同时也增强了耳塞的低频表现 随着工艺的改进 除了海绵 以外 耳塞跟耳朵接触面的形态设计和材质也在悄悄起着变化 耳机产品在其技术和品质并无本质性差异化的时候 人们对外观和舒适性的需求逐渐成 为各大厂商对差异性和附加价值的追求 现在 人体工程学设计已经成为耳塞设计的重要课 题 二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二 耳机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 1 耳机的频率响应耳机的频率响应 对于具有正常听力的青少年来说 年龄在 12 25 岁之间 能够觉察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16 20000Hz 而一般人的最佳听闻频率范围是 20 20000Hz 可见人耳能听闻的频率比为 1 1000 人到 25 岁左右时 开始对 15000Hz 以上频率的灵敏度显著降低 max min f f 当频率高于 15000Hz 时 听阈开始向下移动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频率感受上限逐年连 续降低 但是对于 f 1000Hz 的低频率范围 听觉灵敏度几乎不受年龄的影响 见下图 因 此听觉的频率响应特性对听觉传示装置的设计是很重要的 为了满足人的频率需求 耳机在 设计时使其能够重放的频带相当宽 一般的耳机为 20 20000Hz 优秀的已经可以达到 5Hz 40000Hz 2 听力损失曲线图听力损失曲线图 听阀 痛阀与听力区域听阀 痛阀与听力区域 2 耳罩与耳塞的结构特性耳罩与耳塞的结构特性 人耳的构造人耳的构造 耳罩是头部与发声单元接触的部件 它对于动圈式耳机是至关重要的 其功能是将低频 反射回来 保证低频的重放 根据人耳的外部形状 耳罩一般被设计成两种样式 一种压在 耳朵上 叫压耳式耳罩 如下图 1 这种耳罩在调整头带长度时要注意 头带短 对头顶 的压力大 耳罩对头的压力就小 头带长时相反 三点的压力 国标要求小于等于 国标要求小于等于 5N5N 要 取得平衡才是最舒适的 另一种耳罩呈杯状 环绕着耳朵 叫绕耳式耳罩 如下图 2 这 两种设计都是为了使其贴住耳廓而不至于滑落 另外在耳罩的内部一般填充海绵 使其尽量 的柔软 并在外面蒙上皮革或绒布 使人耳感觉舒适 而耳塞的外部形状 尺寸大小是根 3 据人耳外耳道的特征而设定的 它能够适合多数人佩戴使用 图 1 压耳式耳罩 图 2 绕耳式耳罩 3 3 耳塞的材料选择耳塞的材料选择 人体听觉的形成是由外界的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 引起鼓膜的振动 然后经杠杆系 统的传递 引起耳蜗中淋巴液及其底膜的振动 使基底膜表面的科蒂氏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 奋 科蒂氏器和其中所含的毛细胞 是真正的声音感受装置 听神经纤维就分布在毛细胞下 方的基底膜中 机械能形式的声波就在此处转变为听觉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 并以神经冲 动的不同频率和组合形式对声音信息进行编码 然后被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从而产生听 觉 劣质的耳塞是听力健康的杀手 他过于尖锐的高音容易在瞬间使你的听力过度疲劳 导 致听力衰退 而过于厚重 缺乏细节的低音好比慢性毒药很容易使耳朵酸痛 紧张敏感 头 部满涨 造成听力水平的慢慢降低 因此 耳塞的设计需充分利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 使其 为人长期佩戴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材料的选择上 塑料材质一般含有邻苯二甲酸盐 容易使皮肤产生过敏症状 而金属耳塞经过氧化处理 主要成分是三氧化铝水合物 同红宝 石成分基本相同 对人体无不利影响 另外 从环保角度 塑胶耳塞不利于回收 一般处理 方式是任其变质 金属加工品则可以无限次回收循环使用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耳塞的舒适性耳塞的舒适性 在耳塞上套入海绵套 能够有效地解决棱角对耳朵的伤害 同时也增强了耳塞的低频表 现 在材质上 更多地运用防滑塑胶和橡胶 防滑塑胶能够使耳朵跟耳机之间更好的贴合 而橡胶的柔软特性 除更加舒适外还可进一步防止声音的外露 达到更好听音效果 例如水 珠型设计的正式面世 使耳塞前盖的设计得到了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