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终南山终南山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了解并且能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 2 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 体会古典诗歌之美 说明 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 永远不要忘记 我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汉语文学的高级形式 它们的一切特点特色 都必须溯源于汉语文的极大的特点特色 忘记了这一要点 诗词的很 多的艺术欣赏问题都将无法理解 也无从谈起 所以欣赏诗歌也必须了解汉语文本身的许多特点 这也是诗歌的特点 诗歌之美有哪些 呢 我以为至少有 语言美 情感美 意蕴美 哲思美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也希望授课教师能从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去宏观地把握 鉴赏 诗歌 千万不要现代文是现代文 古典诗词是古典诗词 割裂地进行教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能透过诗歌表面的文字 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诗歌的美感 2 难点 因为是古典诗词 所以只有能突破古典诗词必要的知识 包括诗歌创作的 背景等知识 才能真正把握精髓 说明 语文学习需要情感体验 但学生缺少丰富的情感体验 所以要了解作者诗词创作时的丰 厚情感或许会有一些距离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必要而且巧妙的引导方式 才能尽可 能地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 教师不仅需要巧妙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也需要比较充分的相关知识 如果自己不能 吃透课文文本 就很难真正有效地指导学生吃透文本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一 导入 力求找 到巧妙的突破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三 首律诗 在课前预习的 基础上 你最喜欢哪一 首 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无 论喜欢哪一首都可以 关键是要言之成理 言 之有物 因为是初次接 触 所以不求面面俱到 只要答出一两点即可 立足于学生自身的 兴趣 比教师强行地赋 予更能激发他们自己的 能动性 二 从学生普遍最 喜欢的一首律诗进入文 本 以下只是假设的顺 序 一 王维的 终 南山 鉴赏 王维其人的介绍 王维为什 么字 摩诘 王维与陶 渊明比 较 学生的课前预习就 可以是对 其人 其 事 的资料查阅 所以 第 个问题 对于 学生来说应该不成问题 第 个问题的分析 则需要教师的点拨 同 样是归隐 王维与陶渊 明可谓两种不同方式的 归隐 还是建立在学生自 己的预习基础上的逐渐 深入 让学生明白一点 课堂决不是教师的 讲 台 更是学生的 舞 台 1 王维 诗风 1 学生的第一步这是逐层深入的过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 王维 终南山 的深入 的介绍 苏轼 味摩 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 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2 在这首 终南 山 中怎样体现王维 诗中有画 的特点 可以是 诗中有画 有 什么画 可以从空间的 色彩的等角度体会诗歌 的 绘画美 2 学生的第二步 可以是 画与诗又是怎 样结合的 这也关键的 一步 因为如果把 诗 仅仅当作 画 去解读 那是曲解了王维的 诗 意 也曲解了苏轼的 本意 程 从诗人 诗风 诗风在诗中的具体体 现 这个过程还是应该 让学生亲自去走 教师 不要 越俎代庖 2 王维 终南山 的进一步深入 从 诗风美 进入 意境美 再进入 情 感美 1 在这首 终 南山 中诗人到底要表达 什么情感 尤其是诗歌 的最后一联可以重点鉴 赏 2 这首情感又是 怎样与诗歌融合在一起 的 1 学生先从自己 的感觉出发 诗人在这 首诗中的情感是优美的 是沉郁的 还是痛苦的 2 然后结合诗人 写作此诗的背景 较为 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更多的应是欣赏 喜爱 留恋与神往 情感的把握不妨从 自己出发 然后进入诗 人的内心 最终又回归 为自己的感悟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 环 二 杜甫的 登 楼 鉴赏 1 比较阅读 2 深入感知 1 杜甫的 诗风 与王维的 诗风 的比 较 2 王孟 王 维 孟浩然 是山水田 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总 体诗风特点的回顾 3 杜甫诗风的特 点是什么 在这首 登 楼 中有所体现吗 比如 沉郁顿挫 的意思是什么 在这里 怎样体现 这从首联就可以看 出 1 万方多难 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 点 而此时的诗人正是 流离他乡之时 国恨与 家愁结合在一起 更是 满腹愁思 登楼所见也 更是满目凄凉 2 同王维比较 王维更多的清新与怡然 杜甫更多的是 深仇大 恨 忧国忧民 杜甫诗风的 沉郁 顿挫 的特点 杜甫 诗圣 的美誉 所有 这些文学史上 耳熟能 详 的名词 怎样在这 首诗中体现才是这堂课 的关键 三 陆游 书愤 1 同样是爱国诗1 陆游 剑南诗陆游与杜甫好像比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的鉴赏 1 质疑式引入 人 陆游的诗风与杜甫 的诗风的不同之处在于 哪里 2 他们两者的相 似之处又在哪里 稿 的意思是什么 就是剑指南方 不 忘大宋王朝的收复与中 兴 从诗集的名称就可 见诗人的爱国苦心 2 陆游生平介 绍 让学生从自己课前 的资料中寻找要点 较相似 都有忧国忧民 的特色 所以这两位诗 人的比较比 王杜 之 间的比较难度更高一些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或许是文 学鉴赏的普遍规律 2 具体感知 1 从两者的 诗 风 差异到两者的情感 差异的递进 差异在哪 儿 2 在诗作中怎样 具体体现 3 诗歌拓展 温 庭筠的 商山早行 1 两者 陆游与 杜 甫的比较 补充鉴 赏陆游的 示儿 与杜 甫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等诗作 2 重点品味颔联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此 句的妙处到底在哪 它是极具边塞地区 特色的景物的罗列 看 似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 联 实际有着微妙的组 合 有时间与地点的组 合 时空结合 有远近的组合 远 景 瓜洲渡 大散关 近景 楼船 铁马 还有情与景的结合 景是边塞的景 情是 苍凉的情 3 补充唐代温庭 筠 商山早行 中的名 句 鸡声茅店月 人 迹板桥霜 与这首诗 歌的颔联非常相似 同 样也是景物的排列组合 但意境截然不同 陆诗 是亡臣的苍凉 温诗是 游子的伤怀 诗歌本身是一切观 点最有力的证明 如果 鉴赏者不能让诗歌说话 那么所有的观点都会显 得十分无力 教师在课堂上 也 应该立足于文本 否则 就如缘木求鱼 不达要 领 三 小结 1 律诗的基本知1 律诗的对仗 鉴赏既是解读诗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识讲解 2 在反复诵读中 加深理解 3 可以鼓励学生 再提出一些不同的想法 平 仄等知识介绍 2 诵读然后背 诵 理解然后背诵 让 背诵记忆成为一件自然 而然的事情 3 学生如果有不 同的看法 完全可以给 他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比如 王维的 终南山 中的 欲投人处宿 隔 水问樵夫 句 有人觉 得写得很妙 是全诗的 点睛 但也有人觉得与 整首诗的风格格格不入 显得很突兀 学生的看 法是什么 也是重塑自己 教师的首要任务不 是让学生 知道 些什 么 而是 发现 些什 么 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 也可以是质疑式的教学方式 并 且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是提问 学生才是质疑 还可以是诵读式的教学方式 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 诵读到一定火候了 然后再分析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四川邮政管理局申论综合分析高频考点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专题攻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5国考大兴安岭数据分析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考点攻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国考盘锦市医疗卫生岗位行测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保定市统计调查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厂房水电安装与调试方案
- Zaltoprofe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初中体育与健康 掷实心球 自然地形跑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 学生入队必须掌握的“六知六会一做”
- 2025年中级制图员《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含新版解析)
- 小学教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 腹痛科普课件
- 惊恐障碍课件
- 视频监控巡查管理办法
- 银行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房地产渠道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除尘布袋更换应急救援预案(3篇)
- 2025年广西桂林生态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3年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