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北师大版备考北师大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505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1 年 3 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中华第一鼎 正式移驻该 馆 中华第一鼎 是 A 毛公鼎 B 司母戊鼎 C 大盂铜鼎 D 虎耳铜鼎 2 2 分 下图所示是我国历史上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它是 A 青铜立人像 B 四羊方尊 C 毛公鼎 D 司母戊鼎 3 2 分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编钟 B 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 四羊方尊 第 2 页 共 17 页 D 司母戊鼎 4 2 分 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 又称司母戊鼎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 重的青铜器 它铸造于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汉朝 5 2 分 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 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A 打制石器 B 钻孔石斧 C 骨耜 D 铁犁铧 6 2 分 商朝是我国青铜器的灿烂时期 生产规模大 品种多 工艺精美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青铜立人像 7 2 分 迄今为止 在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 最大的要数商代的 A 四羊方尊 第 3 页 共 17 页 B 青铜神树 C 司母戊鼎 D 青铜立人像 8 2 分 看到妈妈颈上的玉坠和爸爸杯中的酒 小亮便想起了商朝发达的手工业 如图为 后司母戊大方 鼎 它反映了商朝发达的 A 冶铁业 B 竹木业 C 制瓷业 D 青铜业 9 2 分 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毛公鼎 D 青铜立人像 10 2 分 周礼 记载 金有六齐 配方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 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 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第 4 页 共 17 页 D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11 2 分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鹳鱼石斧纹陶缸 约 5000 年前 司母戊鼎 战国铁犁铧 A 中华文明的演进 B 生产工具的进步 C 耕作技术的发展 D 古代纹饰的演进 12 2 分 尚书 中记载道 惟殷先人 有典有册 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A 刻画符号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13 2 分 按照周礼 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 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周天子用 九鼎八簋 诸侯用 七鼎 六簋 大夫用 五鼎四簋 士用 三鼎一簋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 青铜器的数量增多和种类逐渐丰富 B 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C 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 青铜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性器物 14 2 分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来各项中 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第 5 页 共 17 页 A 甲骨文 B 司母毋鼎 C 兵马俑 D 敦煌莫高窟 15 2 分 古代人们常以 钟鸣鼎食 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 由此可见 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 还有 A 乐器 B 食器 C 盛水器皿 D 装饰品 16 2 分 下列器具中 不属于夏 商 周的人们使用过的是 A 青铜器 B 玉器 C 铁器 D 陶瓷器 17 2 分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 字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8 2 分 如图所示的青铜器物是 第 6 页 共 17 页 A 司母戊鼎 B 青铜立人像 C 四羊方尊 D 青铜神树 19 2 分 战国整套编钟出土于 A 北京西南周口店 B 浙江余姚河姆渡 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湖北随州 20 2 分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是中华璀璨文明的奠基时代 要查找青铜文化灿烂时期的资 料最合适的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21 2 分 参观博物馆时 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 这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请问他介绍 的是哪件文物 第 7 页 共 17 页 A B C D 22 2 分 我国古代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 铜 铁 锡 B 金 银 铜 C 铜 锡 铅 D 铁 锡 铅 23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第 8 页 共 17 页 B C D 24 2 分 我国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A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 原始社会后期 C 商周时期 D 秦汉之际 25 2 分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 鼎 有丰富的政治含义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古代烹煮器物 一般是三足两耳 B 立国礼器 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 C 比喻帝王 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 象征三方并立 鼎峙或鼎足之势 26 2 分 就青铜器的用途而言 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 还用作 A 食器 B 酒器 第 9 页 共 17 页 C 礼器 D 乐器 27 2 分 下列四幅图片中 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 A B C D 28 2 分 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A 纺织业 B 制陶业 C 冶铁业 D 青铜制造业 29 2 分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第 10 页 共 17 页 A 磨制石锄 B 鱼纹彩陶盆 C 司母戊鼎 D 铁犁铧 30 2 分 下列属于 三星堆 文化代表的是 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立人像 四羊方尊 青铜神树 A B C D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7777 分分 31 15 分 读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反映的是西周时的情形 请回答 1 根据图下的文字描述 填出图中 A B 两处的算术运算符号 2 图中反映的是西周时的什么情况 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第 11 页 共 17 页 32 7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商朝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青铜文化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代表了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的 最高成就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商朝的青铜器成就反映了商朝雄厚的国力和灿烂辉煌的文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1 依据材料 指出代表商朝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成就是什么 2 阅读以上材料 提炼出一个观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条理 清晰 33 20 分 一个民族的文化 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 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思想篇 材料二 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科学篇 材料三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道法自然 是中医 养生的要求 天人合一 阴阳平等 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 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它被称为什么 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逐渐发 展成为书法艺术 图二是谁的什么书法作品 2 图三代表了我国的石窟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石窟 试举一例 第 12 页 共 17 页 这些雕像体现了哪一宗教的特点 3 材料二主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孔子也是著名的教育学家 写出一则孔子的教育名言 4 东汉时期诞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这部著作是什么 5 感悟篇 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3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材料二 司母戊鼎 1 据材料一 指出 4 例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2 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 3 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 文物 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 2 分 请举出能反映夏朝建 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 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 和文物各一例 35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 13 页 共 17 页 材料二 虽然甲骨文这一高度成熟和丰富的文字形态早在 3000 多年前就已经在中原大地上出现 但是等到了 春秋后期 汉字逐渐地脱离了甲骨形态 所以甲骨文就淡出了人们视为视野 1 材料一中的青铜器的名称是什么 青铜器制造是我国夏商周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 其用途主要是那个方 面 2 请写出材料二中甲骨文造字方式的两种 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研究有重大意义 我们应如何评价这种文字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5 页 共 17 页 17 1 1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性能测试与选用方案
-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水墨画拓展性课程教学策略
- 生态城市发展规划设计
- 2025年英语口语每日对话练习试题及答案
- 厂房建设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
- 热力回收利用技术方案
- 2025渤海新区老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水库水资源合理分配与优化调度
- 新能源汽车原理及应用考试题
- 2025年高考满分试卷题目及答案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齐次化妙解圆锥曲线(解析版)
-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广东卷)-2024-2025学年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
- 个人欠款协议书
- 方位角及坐标计算表格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FZT 62011.2-2016 布艺类产品 第2部分:餐用纺织品
- (正式版)SHT 3078-2024 立式圆筒形料仓工程设计规范
- 收银标准化培训课件
- 高血压与气温的关系
-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对比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