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上 连城月考 根据媒体报道 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 云南十大名片 之 首 元谋人的 唯一性和独特性 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2 2 分 2016 山西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 的文物 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 B C D 3 2 分 2017 七上 兰陵月考 以下能够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历史状况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黄帝和炎帝部落 第 2 页 共 12 页 D 夏朝建立 4 2 分 2017 七上 郑州月考 礼记 中所谓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的社会局面 主要反映的是 A 山顶洞人时期 B 北京人时期 C 尧舜时期 D 西周建立初期 5 2 分 2018 七上 兴化期末 顺天时 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是 齐民要术 种谷 中对 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 这部农书的作者是 A 贾思勰 B 祖冲之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6 2 分 2017 七上 西安期中 2011 年 3 月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中 华第一鼎 正式移驻该馆 中华第一鼎 指的是 A 毛公鼎 B 司母戊鼎 C 大盂铜鼎 D 商朝虎耳铜鼎 7 2 分 同学们参观殷墟时 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告诉同学 这段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 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由此判断这些文字是 A 行书 B 小篆 第 3 页 共 12 页 C 隶书 D 甲骨文 8 2 分 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势示意图的是 A B C D 9 2 分 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其作者是 A 贾思勰 B 王羲之 C 顾恺之 D 锺繇 10 2 分 2016 七上 汕头期中 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到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这项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灵渠 D 江南河 第 4 页 共 12 页 11 2 分 2019 七上 利辛月考 史记 记载 蜀守冰凿离碓 辟沫水之害 穿二江成都之中 其 中 穿二江 意为 把江水一分为二 的是都江堰的哪一组成部分 A 灌溉网 B 宝瓶口 C 飞沙堰 D 鱼嘴 12 2 分 对战争 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 提出 兼爱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 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 孟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 13 2 分 2016 七上 蚌埠期中 李白曾有诗曰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 来 这首诗反映的是 A 长平之战 B 楚汉之争 C 陈胜吴广起义 D 秦统一全国 14 2 分 历史小组的同学以 中央集权制度 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右图是他们正在编制 秦朝行政 机构示意图 请按图意给空白处选择正确的内容 第 5 页 共 12 页 A 诸侯 B 丞相 C 殿阁大学士 D 军机大臣 15 2 分 秦帝国建立不久 有一块陨石从天而降 有人便趁机在上面刻了诅咒秦始皇的一句话 始皇 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得到消息 火冒三丈 派御史严厉追查刻字的人 追查未果 御史便将陨石附近的住户全部 处死 又将刻有字的陨石毁坏 但这丝毫不能挽救秦朝灭亡的命运 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滥用民力 徭役沉重 刑罚苛严 长年征战 兵役繁重 沉重的赋税 焚书坑儒 A B C D 16 2 分 2017 七上 临河期中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第 6 页 共 12 页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隶书 17 2 分 2017 七上 盐都期中 导致秦末陈胜 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 陈胜吴广欲夺权 B 秦朝苛捐杂税沉重 C 秦朝的残暴统治 D 不能按期到达渔阳 18 2 分 阅读史书是了解历史的基本途径 有可能被 史记 和 资治通鉴 共同记载的事件是 A 焚书坑儒 B 大运河开通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玄奘西游 第 7 页 共 12 页 19 2 分 有学者认为 匈奴曾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 秦汉之际 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使 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 建立起强大国家的杰出首领是 A 铁木真 B 松赞干布 C 冒顿单于 D 呼韩邪单于 20 2 分 2018 七上 西华期末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于 A 东汉末年 B 春秋战国时期 C 西晋末年 D 三国时期 21 2 分 在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中 数字 1 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曹丕 22 2 分 前秦皇帝苻坚任用王猛为丞相 提倡儒学 这表明 A 汉人在军事上征服了胡人 B 民族交融成为大势所趋 C 苻坚不喜欢法家 第 8 页 共 12 页 D 王猛是遇到了明主 23 2 分 2019 七上 磴口期末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搭配 不正确的是 A 蔡伦 改进造纸术 B 祖冲之 大明历 C 王羲之 洛神赋图 D 贾思勰 齐民要术 24 2 分 2016 七上 滕州期末 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一场战役时 记下了以下几个重要地点 黎阳 白 马津 延津 乌巢 他研究的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646 分分 25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 如果名不正 言不顺 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 那些年龄在 30 岁以上的人 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 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 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 的人 不得 继续使用鲜卑语 明知故犯 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提及中国古代哪次著名的改革 2 除材料的规定外 这次改革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 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 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 放 火烧荒 耕种水田 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 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第 9 页 共 12 页 西汉 史记 材料二 江南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 下 南朝 宋书 1 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 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 从江南变化原因中 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7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 烧荒和耕种水稻 民食鱼稻 以渔猎山伐 采集 为业 饮食还给 食物 供给有保障 不忧冻饿 亦亡千金之家 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汉书 材料二 江南 地广野丰 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 几个郡 忘饥 丝绵 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西汉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 请你算一算从西汉建立到东晋建立相 距多长时间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 江南经济发展状况有何不同 3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8 6 分 2016 七上 泰州期末 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次著名的战役 请回答 第 10 页 共 12 页 1 分别将这两次战役发生的年代 交战双方 主要影响填入下表 发生年代交战双方 主要影响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2 以上两次战役有何相同特点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4848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