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卷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卷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卷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卷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历史期末历史期末模拟测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的 远征 A 胜利的标志是召开遵义会议 B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 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 D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 围剿 2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D 北洋军阀的分裂 3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割让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中俄 北京条约 B 中英 南京条约 C 中俄 瑷珲条约 D 辛丑条约 4 2 分 八年抗战 中国人民在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的情况下 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你认为 中国 人民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 美国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弹 B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消灭了日军精锐部队 C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第 2 页 共 13 页 D 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5 2 分 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目的是 A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统一全国 B 国共两党争夺最高领导权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建立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 6 2 分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党成立 7 2 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写道 这场战争 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 是他们积 325 年 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 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2 分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 中英 南京条约 B 中俄 瑷珲条约 C 中俄 北京条约 D 中日 马关条约 第 3 页 共 13 页 9 2 分 创办 新青年 并提出 民主 与 科学 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 蔡元培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胡适 10 2 分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 蒋介石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 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 B 地主阶级的利益 C 资产阶级的利益 D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1 2 分 歌曲 松花江上 唱道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 无尽的宝藏 流浪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是指 A 九一八 事变 B 一二八 事变 C 七七 事变 D 八一三 事变 12 2 分 青年 特别是青少年学生 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 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一个时代 是 A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C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13 2 分 看报纸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休闲活动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在哪个城市最早出现 第 4 页 共 13 页 的 A 广州 B 北京 C 海南 D 上海 14 2 分 他 历史上褒贬不一 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留下千古骂名 他在近代中 国兴办洋务 创海军建企业 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 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他是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左宗棠 D 林则徐 15 2 分 掀起维新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A 马关条约 的签订 B 公车上书 C 天演论 的发表 D 明定国是 诏书的颁布 16 2 分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 为中国近代史开辟了道路 B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第 5 页 共 13 页 D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7 2 分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近期日本极右势力为达到攫取钓鱼岛的目的 演出了一场 捐资购买中国钓鱼岛的闹剧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 1894 年的历史事件重演 1894 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 2 分 下列是小明同学制作的 社会生活变化 知识表 表中的 处应当填写 A 交通 通讯的发展 B 社会习俗的变化 C 文化生活新气象 D 科学 思想和文化 19 2 分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 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其主要依据是 A 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第 6 页 共 13 页 20 2 分 近代中国由于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一步步陷入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 正确的是 形式上独立 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 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半殖民地 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半封建 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A B C D 21 2 分 1895 年 4 月 23 日 即 马关条约 签订仅六天 三国联合照会东京 提出警告说 日本占有辽 东半岛 会威胁到整个远东的和平 你知道这里所说的 三国 指的是哪些国家吗 A 英法美 B 俄英法 C 美俄德 D 俄法德 22 2 分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 戊戌变法开始 B 义和团运动爆发 C 甲午战争清朝大败 D 辛亥革命发生 23 2 分 2017 年关税调整方案 已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 并报国务院批准 于 2017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但是我国的这种关税自主权在近代却一再遭到破坏 涉及的条约有 第 7 页 共 13 页 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A B C D 24 2 分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 这四条探索 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 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A 都向西方学习 B 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 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 都接受 三民主义 25 2 分 图中的 命令 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后 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变化是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C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D 抗战进入反攻阶段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26 2 分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第 8 页 共 13 页 27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6 年 6 月 1947 年 6 月的形势变化 国民党 兵力减少 430 万到 373 万 可机动的兵力尤少 士气低落 后方不稳 共产党 兵力增加 128 万到 195 万 可机动的兵力大增 士气高昂 后方稳固 材料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在外线大量歼敌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三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 山东 搞 重点进攻 好比两个拳头一张 胸膛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 两头粗 中间细 两头力量强 还有攻势 中间力量弱 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 薄弱部分 从中央突破 像一把尖刀 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 材料二中的 第二年 是指哪一年 3 材料三中为了 攻其薄弱部分 中共中央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这一军事行动标志着什么 起了什么 重要作用 28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屈辱岁月 材料一 自今以后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 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 等五处港口 贸易通商无碍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 任便立 法治理 材料二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 军器 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 永远让与 日本 第一 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 第二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第三 澎湖列岛 即英国 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 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 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 万万两交与日本 作为赔偿军费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三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 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 并独由使馆管理 中国民人 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 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现已设法照办 上述材料均摘自相关条约原文 1 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 请结合材料二 说明该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 请结合材料三 分析该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4 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9 35 分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 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在 饮冰室合集 中写道 先生 康有为 以为欲任天下之事 开中国之新世界 莫亟 急迫 于 教育 材料二 严复在 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 1906 年 中说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 直 无异古者之废封建 开阡陌 材料三 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 1920 年 规定 从当年秋季起 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 改用白话国语 1 材料一中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 简述 百日维新 在教育方面的措施 2 材料二中的 此事 指废科举 此事发生于哪一年 与此同时 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 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3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在新文化运动中 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对此 陈独秀提出什 么主张 结合 法令 内容 指出这些主张对近代教育的作用 30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2 年 他 当皇帝时 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 这份条约既有割地 也有赔款 材料二 它 位于北京西郊 历时 l50 多年的修建 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把 大火 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它 趁火打劫 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第 10 页 共 13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他 指谁 条约 指哪一个 割让了哪块土地 2 材料二中的 它 指什么 3 材料三中的 它 指哪个国家 4 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