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粤沪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洋枪队统领华尔被太平军击毙于 A 上海 B 青浦 C 南京 D 慈溪 2 2 分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拆铁路 拔线杆 紧急毁坏火轮船 洋鬼子 尽除完 大清一统靖江山 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准确的是 A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族矛盾加剧的结果 B 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C 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D 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2 分 以下人物中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A 谭嗣同 B 康有为 C 杨锐 D 刘光第 4 2 分 19 世纪中期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第 2 页 共 12 页 D 完全阻止了外 经济实力的扩张 5 2 分 陈旭麓说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 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由 1300 多名举人发起 公 车上书 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 鸦片战争的炮声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甲午战争的惨败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6 2 分 鸦片战争期间 英军进攻虎门 率兵奋勇抵抗 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琦善 D 邓廷桢 7 2 分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 民主 科学 B 师夷长技 C 自强 求富 D 变法图强 8 2 分 中国在 19 世纪上半期出现了 千古未有之变局 政治上的独立自主 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 打破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 变局 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维新变法 第 3 页 共 12 页 9 2 分 1895 年 一群读书人发起了 公车上书 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 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 提倡办实业 奖励发明创造 B 广开言路 裁撤冗官 精简机构 C 改革科举制度 开办新式学堂 D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 海军 10 2 分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 偿二百兆始 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 一条约的是 A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1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中距离启东最近的是 A 广州 B 厦门 C 宁波 D 上海 12 2 分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 囯 代替 國 字 取 王居其中 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领导人 A 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 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 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 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第 4 页 共 12 页 13 2 分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中俄 尼布楚条约 B 中英 南京条约 C 中英 天津条约 D 中法 黄埔条约 14 2 分 义和团运动成为了这次侵华战争的导火索 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 5 万人 装备精良 声势浩荡 北京城又一次彻底沦陷 这里的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2 分 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相似之处是 A 都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 都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C 侵略者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D 都有利于侵略者进行经济侵略 16 2 分 有史学家指出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 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 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战争前后 俄国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 第 5 页 共 12 页 B C D 17 2 分 马克思说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 出动一兵一卒 而能比任何一个参 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更多的好处 是 A 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B 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 获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D 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18 2 分 近代历史上 英国割占香港岛 日本割占台湾岛成为中国人心中永久的痛 下列条约中 割占香 港岛 开资本主义列强宰割中国恶例的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19 2 分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天京即今天的 A 西安 B 天津 C 北京 D 南京 20 2 分 自 1840 年以来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中华民族备受屈辱 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 的是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第 6 页 共 12 页 B C D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21 2 分 谭嗣同 杨锐 梁启超 康有为 康广仁 刘光第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 被后人称为 戊 戌六君子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22 25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 又是一部探索史 在修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 中国人民前赴 后继 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艰难探索 材料一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 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 在同化与 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 思想的灵光 洗雪国耻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 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 现在报仇雪耻了 这的确是我中华民 族百年未有的大事 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 年 9 月 5 日 解放日报 社论 光辉历程 材料三 如表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1921 年 中共一大召开 1926 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 年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第 7 页 共 12 页 1940 年 百团大战 砥砺前行 材料四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 世纪以来 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 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请列举两例愿望及对应的实践 2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人民受到的 日本帝国主义欺凌 的战争名称 材料二中 为什么说 现在报仇雪耻了 是 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 3 材料三是李会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专题的部分内容 你认为其中列有 北伐 战争 的理由是什么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 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 在 光辉历程 中补充 二十八年浴血奋战 的结束时间 年月日 及标志事件 5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请用你身边的事例 说明中国共 产党人是如何 不忘初心 的 23 30 分 19 世纪的岁月对于中华民族 5000 年的文明长度来说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时间点 但这个节点 对中华民族却百味交糅 是沉重 是耻辱 是鲜血 是伤痛 是从天空坠入地狱的恐惧与沮丧 阅读下列材料 探究 19 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材料一 机器的广泛使用 根本改变了工业的技术面貌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英国的棉布产量 1796 1830 年增长了 15 5 倍 煤产量 1700 1840 年增长了 12 8 倍 生铁产量 1740 1850 年增长了 120 多倍 其钢铁产量已占资本主义各国总产量的 60 以上 第 8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150 多年前 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 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 外部压力成为 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 在 求知识于世界 的维新纲领指导下 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 国考察 材料三 克里米亚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的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 实际上 这场失败暴 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 里 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在美洲大陆北部 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 230 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 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l894 年 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 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原因哪一重大事件推动的结果 之后英国对中国发 动了哪一侵略战争 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改革 这一改革成功后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一侵略战争 中国与之签订 了什么 丧权辱国的条约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俄国为 生存 而 接受 的 变革 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 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你认为有哪一事件直接促成了美国成为 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5 俄国与美国在强大之后都共同参加了哪一场侵华战争 这一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恶劣的影响是什么 6 结合大国崛起的成功经验与近代中国的悲痛历史 给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4 25 分 蓝色海洋 国家角逐的舞台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世界 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 展的分水岭 英国选择了民主 而中国选择了专制 英国选择了海洋 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纵观历史 我国悲惨 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 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 材料二 1890 年 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1660 1783 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 海 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 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马汉关于海权问题的论述 在中 国受到冷落 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 日本 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 得到了回报 第 9 页 共 12 页 1 1840 年以来 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 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 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 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 这场运动在中国有何地位 3 日本 五年以后 通过哪一重大事件 得到了回报 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 面对侵略与灾难 中华民族不怕牺牲 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 一位海军将领 5 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当前 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 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 面对严峻的海洋 主权形势 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 25 15 分 1902 年 2 月 3 日 英国 泰晤士报 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 太后进 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 美国公使夫人 的手 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 这是一个沉痛教训 大清国从今以后会 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 该情境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 2 这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中 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