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北京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北京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北京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C卷_第4页
北京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北京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北京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313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1 2 分 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 公元前 60 年 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 A 西域都护 B 郡守 C 县长 D 诸侯 2 2 分 明清时期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 八股取士 大兴文字狱 从本质上反映了 A 皇权统治的加强 B 文化专制的加强 C 思想控制的强化 D 近代化因素萌发 3 2 分 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 你知道最根本的理由是什么吗 A 是因为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 是因为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 是因为鸦片战争使鸦片走私更加猖獗 D 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4 2 分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江南制造总局北洋舰队旗舰 定远 舰 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 新民 号轮船 A 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 2 页 共 8 页 B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地封建制度 D 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5 2 分 如图是 1945 年 7 月 7 日颁发的纪念章 该纪念章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颁发的 A 台儿庄战役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6 2 分 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下列哪一年颁布的 A 1954 年 B 1978 年 C 1982 年 D 2004 年 7 2 分 下图是 中美建交纪念磁盘 磁盘正面标有 1979 年 字样 该时间是 A 尼克松访华时间 第 3 页 共 8 页 B 中美 联合公报 的签署时间 C 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D 该磁盘的制作时间 8 2 分 香港传媒评价 收回香港这篇文章 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 创造 是指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一国两制 构想 9 2 分 穿越沧桑岁月 遗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如图是某地区古代公民大会的会场和演讲台遗址 考察 此地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古代埃及的君主专制 B 古巴比伦的法律审判 C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D 古代罗马的贵族专政 10 2 分 西方 步入近代 的社会剧变 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 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 最后是器物 技术 方面的变革 与这些变革不相关的事件是 A 文艺复兴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工业革命 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 4 页 共 8 页 11 2 分 在工业革命中 解放手的最早的发明是 A 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 B 第一艘汽船的发明 C 珍妮机的发明 D 火车机车的发明 12 2 分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北约 成立 B 马歇尔计划 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13 2 分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 所有的地球生物 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 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 一神之下 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这段话评价的是 A 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 B 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C 达尔文 生物进化论 D 爱因斯坦 相对论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4 5 分 以下是 大国法则 的部分内容摘编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 量 1 请写出 14 17 世纪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核心思想 制度创新 第 5 页 共 8 页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 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 1689 年的英国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新 民主法制 民主 自由 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3 以 18 世纪的美 法两国为例 分别写出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反映上述思想的法律文献 领袖引航 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 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 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 化 4 1862 年的美国面临着艰难抉择 请写出当时美国的 引路人 历史启示 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 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5 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 这对当今的中国有哪些借鉴作用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5 15 分 经济制度改革是促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 1921 1925 年苏俄 联 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永远 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第 6 页 共 8 页 2 为解放生产力 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进行了什么经济改革 3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6 15 分 20 世纪 20 30 年代 苏联创造了快速工业化的奇迹 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模式 但其模式也存 在着不可忽视的严重弊端 材料一 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化都算做工业化 归根到底 就是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我们比先进国 家落后了五十到一百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 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 大林 材料二 苏联利用各国厂商急于寻求市场的有利形势 大量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 1932 年苏联购买了总额约 50 的世界出口机器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在约 80 家美国工厂参与下建成的 材料三 在苏联 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形式对国民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和管理 计划即法律 必须执行 不得违反 材料四 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 政府采取提高工业产品价格 降低农产品价格的方法 抑制农民的消费 用斯大林的话来说 这是农民为工业化交纳的 贡税 一五 计划期间 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 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三分之一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斯大林主张重点发展的是什么工业 归纳他提出的主要理由 2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二中 为什么美国等国家急于寻求市场 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后取得了怎样的 工业化成就 3 材料三 材料四表明苏联的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些弊端 第 7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313 题 共题 共 2626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