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听听那冷雨》教案 鲁人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听听那冷雨》教案 鲁人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听听那冷雨》教案 鲁人版必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页 共 3 页 1 听听那冷雨听听那冷雨 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主旨 体会作者情感 2 品味文章生动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目标 1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教学辅助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一 导入 播放余光中 乡愁 歌曲 从而导入课文 二 整体感知二 整体感知 1 介绍余光中 余光中 1952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 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 先后任 教台湾东吴大学 师范大学 台湾大学 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 赴美国 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 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 年至 1985 年任香港中 文大学中文系主任 1985 年至今 任高雄市 国立中山大学 教授 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 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的创作 以及文艺评论 作品翻译等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 是当代诗坛健将 著名批评家 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 散文集 11 种 评论集 5 种 翻译集 13 种 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 祖国大陆有 15 家出版社先后出版 余先生同时又是资 深的编辑家 曾主编 蓝星 文星 现代文学 等重要诗文刊物 并主编台湾 中华现 代文学大系 1970 1989 共 15 册 小说卷 散文卷 诗卷 戏剧卷 评论卷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 他曾获得包括 吴三连文学奖 中 国时报奖 金鼎奖 国家文艺奖 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 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 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 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 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 大约在一千篇左右 专论余光中的书籍 有黄耀梁 主编 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 火浴的凤凰 璀灿的五彩笔 传 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 傅孟君著 茱萸的孩子 余光中传 其诗集 莲的联 想 1971 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 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第 页 共 3 页 2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热爱中国 礼赞 中国 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说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 他目前仍在 与永恒拔河 2 相关背景 余光中于 1949 年离开厦门去香港 1950 年到台湾 本文创作于 1974 年 正如文章中 所说 离开大陆已经 25 年了 几十年来 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 浪迹天涯的辛酸 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 他的作品 无论散文 诗歌 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 乡土观念 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 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 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 表作 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3 学生默读课文 借助注释 初知文意 4 学生讨论课文主旨 5 教师点拨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 作者身逢家国之变 作品常流露浓厚的家国之思 本文以微寒潮湿的春雨象征 心情 并以雨声 雨景为引子 回忆自己半生漂泊的经历 文中屡引古人诗词 以衬托出 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之情 行文时空交错 句式多变 作者借雨声雨景 回 忆生平往事 以寄托对故国河山与传统文化的向慕之情 第一部分 1 由雨季的开始 满怀深情地联系到祖国 第二部分 2 14 由 雨 展开具体的想象 描写独特的体验 抒发浓浓的相思 第三部分 15 思绪回到现实 将对故乡的思慕 回忆埋入心底 沉淀 三 合作探究三 合作探究 1 作者写 台湾的雨 与 大陆的雨 有何不同 明确 台湾的雨景是真真切切 而大陆的雨景却是朦朦胧胧 用的词汇是凄凉 凄清 凄楚 凄迷 一切都是在回忆之中 2 作者笔下的雨为什么能引起读者共鸣 明确 作者在行文运笔之际 充分调动了人的五官感觉 使读者如闻如见 如履其境 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 也能使散文具有引人的魅力 课文便是一篇富有 感觉性 的文章 课文将雨描绘成糅合了听觉 触觉 嗅觉 视觉 味觉的一种全方位的感性的存在 空蒙而迷幻 是视觉 薄荷的香味 淡淡的土腥气 是嗅觉 冷 是触觉 疏雨滴梧桐 和 骤雨打荷叶 是听觉 尝凉凉甜甜的雨水 是味觉 3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 雨 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 为什么要强调一个 冷 字 明确 选择 雨 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 有两层含义 一是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二是表现 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第 页 共 3 页 3 4 艺术特色 1 语言方面 明确 句式长短变化多端 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 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 文章用重重叠叠的字句 参差有致的韵语段落 在诉诸读者感觉时着重了听觉 充分应 用双声叠韵 讲究平仄 转换同音异字 创造了音乐美 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大量使 用比喻 通感 拟人 排比等手法 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2 运用古典诗文的运用 拓展了散文的思维空间 如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 牧童遥指已不再 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这里 余光中将原汁原味的唐宋诗歌组接在一起 丝毫不给人以斧凿之感 相反 它能引起读者 自然地进入古典的情境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