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题 I I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108108 分分 1 2 分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中的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交通业 D 机械工业 2 2 分 如图是毛泽东对近代史上两位人物的评价 关于两人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B 都提出了 求富 的口号 C 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D 都提出了 实业救国 的口号 3 2 分 1895 年 如图苏州苏纶厂 如图 南通大生纱厂同年开始筹建 有识之士发展工商业 实业救 国 其中创办大生纱厂的代表人物是 A 魏源 第 2 页 共 13 页 B 张之洞 C 严复 D 张謇 4 2 分 清末状元张骞认为 救国为目前之急 譬如树然 教育犹花 海陆军犹果也 而其根本则在实 业 他认为解决 目前之急 的关键是 A 兴办实业 B 创办学堂 C 筹划海防 D 编练新军 5 2 分 观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 见下图 可以看出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过程艰难而 曲折 导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 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 B 受到本国势力的压迫与束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6 2 分 自古以来 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 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 末业 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 舍本逐末 他不贪恋官场 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 回乡办企业 此人是 A 张謇 B 林则徐 C 魏源 第 3 页 共 13 页 D 老舍 7 2 分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 此皮毛之论也 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此则养民之大经 富国之妙术 不仅为御侮计 而御侮自在其中矣 讲这段话的人是谁 A 詹天佑 B 康有为 C 张骞 D 严复 8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D 北洋军阀的分裂 9 2 分 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 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对其第一 第三纺织公司实行 公私合营 这是由于 A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 大跃进 的需要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10 2 分 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自主学习单局部 据此判断 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魏源 B 张之洞 C 严复 D 张謇 11 2 分 有 状元实业家 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 著名的是 A 继昌隆缫丝厂 B 发昌机器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南通大生纱厂 12 2 分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下图是其曲折发展示意图 F1 是它发展的动力 F2 是它发展的阻力 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 F2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国民党发动内战 D 辛亥革命的爆发 第 5 页 共 13 页 13 2 分 如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其中在 1919 年民族工业出现高峰的最主要原因 是 A 实业救国 思想的鼓舞 B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D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14 2 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 仅大生纱厂一 二厂 到 1921 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 其汇总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 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 的主要 原因是 A 工业结构合理调整 B 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C 资本投入迅猛增加 D 列强暂时放松侵华 15 2 分 下表是中国纱厂 1915 1919 年盈利指数情况 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 B 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C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 黄金时代 D 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第 6 页 共 13 页 16 2 分 阅读下面的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 统计表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 689 家33 亿元27 万多 1920 1795 家50 亿元55 万多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D 列强忙于一战 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17 2 分 清末有一位状元 面对民族危亡 毅然弃官还乡 走 实业救国 之路 他是 A 詹天佑 B 侯德榜 C 张謇 D 徐悲鸿 18 2 分 古代有 投笔从戎 报效国家的班超 近代有中过状元后来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 A 张謇 B 孙中山 C 周学熙 D 荣宗敬 19 2 分 随着民族危机步步加深 近代中国出现多种救国思潮 下列人物主张 实业救国 的是 A 魏源 B 严复 C 康有为 第 7 页 共 13 页 D 张謇 20 2 分 阅读下表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689 家 33 亿元27 万多 19201795 家 50 亿元55 万多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列强忙于一战 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21 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说 天生之人也 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 与草木同生 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材料二 从 1901 年到 1907 年 张謇先后创办了 19 个企业单位 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 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 创办了南通大学 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 办了复旦大学 吴淞中国公学 南京高等师范 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 摘自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 1 根据材料一二 指出张謇进行过哪两方面的 有用事业 实践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张謇在上述实践前开展的 有用事业 是什么 取得了怎样成效 3 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 概括张謇对 有用事业 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 22 25 分 九 1 班以 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历程 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 材 料 材料一 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 投产后 日产棉纱 100 担 能织原色布 斜纹布 花布等 畅销于鄂 湘 川等省 还远销国外 人教版八上 中国历史 材料二 第 8 页 共 13 页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 材料三 材料四 1978 年以来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渐序向前迈进 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 两权分离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四个 阶段 国企备忘录 1 材料一中湖北织布局创办于什么时期 这类企业是在什么口号的影响下创办的 根据材料分析洋务企业 兴办的作用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并列举荣氏兄弟在无锡创办的面粉公 司 3 依据材料三判断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优先发展的部门是什么 请举一例在东北地区该部门的重 要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重大意义 4 材料四中 1978 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指的是哪一具体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国有企业是如 何 放权让利 两权分离 的 5 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历程的认识 23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时人 1846 年 记载 近日洋布大行 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 近闻已无纱 第 9 页 共 13 页 可纺 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 1895 1898 年 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 60 多家 棉纺织厂最多 由于日本棉纱的大 量倾销 以及资本雄厚的英 美 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 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 沪 苏 杭 一带的华资纱厂从 1898 年起就开始亏损 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 统一货币 关税自主等政策 1928 1937 年 中国工业 产值年增长率达到 8 以上 1936 年 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1 据材料一 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 2 据材料二 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1898 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3 据上述材料 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 兴起了 实业救国 的浪潮 1912 1919 年 中国的地主 官僚 商人 资本家兴办 厂矿四百七十余个 新 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 超过 1912 年以前 50 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 万元的投资总和 1914 年中国面粉出口 10 万担 1915 年出口 20 多万担 1916 年出口 30 多万担 1917 年出口 80 万担 1918 年出口达 210 万担 1919 年出口超过 275 万担 材料二 他从 1895 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 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 围垦造田 兴修水利 推广农业技术改良 措施 扩大产棉区 他在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上 于 1905 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 开拓苏北内河运输 他 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 文化 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请回答 1 材料二中的 他 是谁 2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现象 3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现象能长期维持吗 25 8 分 1 在我国近代 开启思想解放闸门的运动是 2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 3 最早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人 第 10 页 共 13 页 4 我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5 近代的状元实业家是指 6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7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资产阶级政党 8 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