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C卷_第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C卷_第2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C卷_第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C卷_第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教科版教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1 分 作为历史认识的一部分 价值判断往往与人们的价值观 伦理道德观念相关联 下面关于鸦片战 争的说法中 最为淡化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 清政府开始成为列强的傀儡 B 使部分有识之士抛弃陈腐观念 C 列强开始向中国大规模倾销 D 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2 1 分 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 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 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固化 为一片灰烬 放 这把火 的是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日军 D 八国联军 3 1 分 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A 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 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 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4 1 分 近代以来 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 以下历史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康有为等领导 公车上书 第 2 页 共 13 页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魏源编写 海国图志 A B C D 5 1 分 唐德刚在 从晚清到民国 中指出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 现代化运动 这场 接力赛 中 第一 个 接棒 跑其 第二段 的短跑健将 康有为在 第二段 的主要活动是 A 查禁鸦片 虎门销烟 B 力陈变法 推行维新 C 组织北伐 推翻军阀 D 宣传科学 批判礼教 6 1 分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通过这一歌谣 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 反帝爱国运动 B 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C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7 1 分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 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与 中国的首都 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 占领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第 3 页 共 13 页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 8 1 分 1899 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的目的是 A 与列强 几乎均等 利益均沾 B 缓和列强在争夺中国上的矛盾 C 承认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D 确立美国在中国的霸主地位 9 1 分 先生 100 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 振兴中华 的口号 建立兴中会 他毕生的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 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民主统一 并通过中国人民自己的奋斗 改变中国的贫弱处境 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 国 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 张骞 B 孙中山 C 康有为 D 毛泽东 10 1 分 1912 年 9 月 3 日 申报 刊登孙中山演讲 他指出 我国去年之革命 是种族革命 亦政治革 命 其中的 革命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 4 页 共 13 页 11 1 分 新文化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的口号是 民主 自由 平等 科学 A B C D 12 1 分 一百年前 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 A 黄花岗起义 B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 五四运动 D 一二 九运动 13 1 分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90 多年的足迹 有些城市永载史册 我们依次选择上海 南昌遵义 深 圳的理由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 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 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B C D 14 1 分 2018 年是党的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 外交家周恩来诞辰 120 周年 某校举办周恩来事 迹展 可选取素材有 第 5 页 共 13 页 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领导南昌起义 指挥台儿庄战役 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A B C D 15 1 分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 1935 年的一次会议时说 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 它 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 这次 会议 是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一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三大 16 1 分 从 1931 年的九一八事变到 1937 年的七七事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历了 A 从局部抗战发展到相持阶段 B 从相持阶段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C 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D 从全民族抗战到全国规模反攻 17 1 分 1936 年 12 月 13 日 西北文化日报 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 标题为 争取中华民族生存 张 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百日维新 第 6 页 共 13 页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18 1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 也是一部民族奋进史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採索 牢记历史 回答下面小题 1 有史学家指出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 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 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下列图片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A A B B C C D D 2 有学者评价 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 公元前 和 公元后 的一条分界线 请你以长征进程为 序 将下面这首顺序颠倒的诗歌恢复原貌 娄山关前庭战急 遵义城头赤帜竖 铁壁合围难突破 暮色苍茫别红都 舵手一易齐桨橹 革命从此上新途 强渡湘江血如注 三军今日奔何处 A B C D 3 如图是东北大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多次迁移的路线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东北大学前两次迁移分别 与什么事件有关 第 7 页 共 13 页 A 北伐战争 西安事变 B 伪 满洲国 成立 一 二八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D 华北事变 八一三事变 19 1 分 对下列如图四副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全民族抗战 B 敌后战场的抗战 C 正面战场的抗战 D 第一次国共合作 20 1 分 在总计长达 5600 余里的华北主要交通线上 出现了数十万大军 他们炸铁路 毁桥梁 攻厂矿 拔据点 顷刻间 日本在华北的交通网 通讯网全面瘫痪 材料反映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21 1 分 下列不属于中共七大内容的是 A 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走向什么道路的问题 第 8 页 共 13 页 B 毛泽东作了 论联合政府 的政治报告 C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D 发出了 对日寇最后一战 的号召 22 1 分 秋收起义 全面抗战 重庆谈判 红军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 的是 A B C D 23 1 分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A 南京和武汉 B 南京和上海 C 重庆和武汉 D 南京和重庆 24 1 分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迅速发展 出现 短暂的春天 是 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5 1 分 一个外国记者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你认为这是外国记者听了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A 义勇军进行曲 第 9 页 共 13 页 B 黄河大合唱 C 白毛女 D 毕业歌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9 9 分分 26 4 分 一部近代史 就是一部探索史 救亡史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 在乎自强 而审时度势 则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自洋人构衅以来 至今数十年矣 迨咸丰年间 内患外侮 一时并至 岂尽武臣之不善治兵哉 抑有制胜之兵 而无制胜器 故不 能所向无敌耳 材料二 从 1895 年至 1898 年 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 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 失败激起 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 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 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 是为了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 故要民族革命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不愿少数富人专政 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五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 军阀割据 明显地 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 并不足以革新 国家 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 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 变革 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 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 他们发起了哪一运动 用一句话概括该运动的作用 该运动有局限 性吗 如果有 请你写出来 2 材料二中 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 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 这一行动在社会上产生什么 影响 3 材料三中 孙中山先生是怎样开启 新时代 的 根据材料四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孙中山为开启 新 第 10 页 共 13 页 时代 而提出的主张 请指出材料四中 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 的含义 4 材料五中 中国的文艺复兴 是指什么运动 请你举出这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该运动有怎样的历史 地位 27 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 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清国政体一个明显失败的政 体 纽约时报 1895 年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 无实 材料三 中国从 1945 年升始就已经储意崭露头角了 因为到 1945 年 中国已是联合国会理会常任理 事国之一 因此 到了 1945 年 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历史上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它的诞生表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 于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7 年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后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 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 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纽约时报 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 为何如 此评论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后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 1945 年中国能成为 名义上的大国 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根据材料四简要回答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从什么事件开始兴起并发展的 5 结合上述材料 简单谈一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过程的认识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2525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