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rj)D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rj)D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rj)D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rj)D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rj)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rjrj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在我国历史上 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正式设置进士科的皇帝是 A 唐玄宗 B 武则天 C 隋文帝 D 隋炀帝 2 2 分 贞观之风一朝重整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是指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 A 开皇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武则天时期 3 2 分 唐朝时 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是 A 东汉 B 天竺 C 新罗 D 波斯 4 2 分 代表作 三吏 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诗人是 A 苏轼 B 白居易 C 杜甫 第 2 页 共 12 页 D 李白 5 2 分 唐朝主要的书法家是 A 颜真卿 吴道子 B 柳公权 阎立本 C 欧阳询 吴道之 D 颜真卿 柳公权 6 2 分 公元 10 世纪到 13 世纪 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 但 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辽 北宋 金 南宋 西夏 A B C D 7 2 分 如图 在现代社会中 刷卡消赞已成为一种时尚 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中所示的纸币最早出现于 A 北宋前期安徽地区 B 南宋后期山西地区 C 北宋后期河南地区 第 3 页 共 12 页 D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8 2 分 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元朝时为加强对西 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了 A 宣政院 B 安西都护府 C 西域都护 D 澎湖巡检司 9 2 分 小明在某部著作中读到了鸿门宴 淝水之战 武则天登帝位等经典历史故事 他阅读的著作是 A 三国演义 B 秦中吟 C 资治通鉴 D 窦娥冤 10 2 分 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 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 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 的赵宋王朝 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 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 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女史箴图 B 洛神赋图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步辇图 D 清明上河图 11 2 分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 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 B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C 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D 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12 2 分 清朝初年的某一天 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 这位文人诗兴大发 吟诗抒怀 清风不 识字 何故乱翻书 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 结果他被定罪问斩 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统治 B 压制文人 C 打击汉人 D 钳制思想 13 2 分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明太祖废除丞相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实行八股取士 思想上推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A B C 第 5 页 共 12 页 D 14 2 分 下列古代史实或措施 能直接促进中外交流的有 张骞出使西域 创立行省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 设立驻藏大臣 A B C D 15 2 分 清代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 芦 要把葫芦仔细看 由此判断该大臣 A 在皇帝心目中没有地位 心生抱怨 B 完全听命于皇帝 处理军国大事 C 接替丞相职权 替皇帝处理政事 D 办事非常认真仔细 16 2 分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提到 开辟荆榛 千秋功业 驱逐荷虏 一代英雄 这首诗和哪位民族 英雄有关 A 岳飞 B 戚继光 C 康熙帝 D 郑成功 17 2 分 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始于 A 宋朝 B 元朝 C 明朝 第 6 页 共 12 页 D 清朝 18 2 分 在 19 世纪上半期 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 史蒂姆 即蒸汽机 是英国人 对这句话的准确理 解是 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 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 B C D 19 2 分 建筑是历史的缩影 下列建筑中见证了明 清两代封建王朝灭亡的是 A 赵州桥 B 嘉峪关 C 故宫 D 敦煌莫高窟 20 2 分 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下列搭配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工开物 李时珍 宋词 苏轼 第 7 页 共 12 页 B 兰亭序 王羲之 唐诗 辛弃疾 C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D 发明造纸术 蔡伦 大运河 清朝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21 20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歇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 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 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 寻找其中蕴藏的 民族智慧 感悟民族精神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请回答 1 根据上面三幅图 请你说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2 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 请你结合其中的一项发明 谈谈它对世界的发展有何贡献 3 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唐 宋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是什么 4 综合以上内容 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2 12 分 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将下面某时期的年代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第 8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公元前 138 年和前 119 年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 60 年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汉朝和 西域交往日益密切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与亚洲以至非洲 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贞观初年 玄奘从长安出发 历经 艰险 前往天竺取经 后编成 大唐西域记 唐玄宗时 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 重大的贡献 明朝前期 国力强盛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405 1433 年 郑和七下西洋 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 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经济交流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 清初的 40 年 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 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统一台湾后 开放四个港 口进行对外贸易 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 只留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材料二 1 A B 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 3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特征 2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 材料一 为了培养官吏 隋唐政府举办了很多学校 在唐代 中央的国子监统管国子学 太学等 州县有州 学 县学 否认中央或地方的学校 生徒入学都有等级的限制 材料二 作为一州完全按照才学标准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制在唐代确立下来 科举有常举和科 举两种 常举每年举行考试 应考者集中明经和进士两科 进士唐初试时务策五道 680 年加试贴经 681 年又加试杂文 至天宝时开始专用诗赋 并成为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 后来 重要的官员大多数出身于进 士 考上进士的被视为 登龙门 1 隋唐办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2 唐代的科举分为哪两种 第 9 页 共 12 页 3 唐代诗歌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科举发展到明清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影响如何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