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四川教育版四川教育版 20202020 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都是我国境内已知的著名原始人 我们要想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 手资料 主要依靠 A 神话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史书记载 D 学者推断 2 2 分 2016 年 6 月 1 日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烈山脚下隆重举行 举行此次拜祖大典 是因为黄帝和炎帝 A 治水有功 B 建立了夏朝 C 实行了禅让制 D 是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3 2 分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 领地国家 与 税收国家 的概念 其中 领地国家 的特 征是 在封建制度下 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 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 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 国王则无 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 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 领地国家 的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 2 分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13 页 由李冰主持建造 修建于西周时期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B C D 5 2 分 我们现在的建筑的屋顶仍有使用瓦 瓦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 A 夏 B 商 C 西周 D 春秋 6 2 分 制度创新是政台文明体现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反映西周实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7 2 分 根据所学知识补全下图的朝代更替表 A 西周 春秋 B 春秋 战国 第 3 页 共 13 页 C 西周 东周 D 东周 战国 8 2 分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 反映了哪 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 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儒家 9 2 分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 实现人的一种 彻底的精神自由 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 老庄道家的 乘物游心 亲近自然 B 孔孟儒家的 修齐治平 内圣外王 C 韩非法家的 抱法处势 道法者治 D 墨家的 兼爱非攻 上同不下比 10 2 分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国家繁荣 社会稳定 B 统治暴虐 人民抱怨 C 人民安家乐业 D 社会急剧变化 11 2 分 下列历史人物中 向汉武帝提出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建议的是 A 王景 B 董宣 C 董仲舒 第 4 页 共 13 页 D 主父偃 12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国人暴动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项羽起义 D 太平天国运动 13 2 分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 也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下列诗词反映 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A B C D 14 2 分 猜一个历史谜语 持久和平 打一古地名 下列王朝中 定都此地的是 秦朝 西汉 西晋 东汉 隋朝 唐朝 A B C D 15 2 分 下列前后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史记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第 5 页 共 13 页 官渡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 江南的开发 奠定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文成公主入吐蕃 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A B C D 16 2 分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 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 政治 思想 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什 么时期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7 2 分 从战国 百家争鸣 到西汉 独尊儒术 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 法家的衰落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加强思想控制 D 注重儒家学说 18 2 分 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 不包括 A 外戚权利的膨胀 B 宦官把持朝政 C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第 6 页 共 13 页 D 王莽施政的危害 19 2 分 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20 2 分 东望夏口 西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是宋朝散文家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 感叹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21 2 分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 处的政权应是 A 北魏 B 西晋 C 东汉 D 三国 22 2 分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 缀术 B 水经注 第 7 页 共 13 页 C 兰亭序 D 齐民要术 23 2 分 近几年 网上热议 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 问题 网友吴铭说 有迁都的可能性 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 如商王盘庚 周平王 北魏孝文帝 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 其中 北魏孝文帝迁都 A 长安 B 洛阳 C 应天 D 燕京 24 2 分 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 早在一千多年前 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 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李时珍 25 2 分 周杰伦创作的歌曲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 兰亭序 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 天下第一行书 美誉 它的作者是 A 顾恺之 B 司马迁 C 祖冲之 D 王羲之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26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子贡问政 子曰 足兵 军事力量充足 民信之 百姓信任 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 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 去食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 立 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 颜渊 材料二 孟子曰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 得到百姓的拥护 而为天子 得乎天子而为 诸侯 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 水亦覆舟 荀子 王制 请回答 1 三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2 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 统治者 应怎么做 3 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 舟水之喻 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 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27 15 分 文学和科技是国家繁荣的重要表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 不劳吉日出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 乱石穿孔 惊涛拍案 卷起千堆雪 材料三 李约瑟 宋代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 1 材料一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种文学形式 2 材料一反映了的盛世被称为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的角度谈一谈唐朝繁荣的原因 3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请用史实说明李约瑟观点的正确性 第 9 页 共 13 页 28 15 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者丰富的历史内涵 阅读材料 回答 问题 文化符号一 青铜器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 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 直到成为家国宝器 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规定 天子九 鼎 诸侯七 卿大夫五 士三 春秋战国时期 风气大开 思想活跃 鼎的纹饰更加简练舒朗 神兽形象纷纷登 场 宴饮 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 据 CCTV 10 百家讲坛 文化符号二 瓷器 到了宋代 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 宋人记载 舶船深阔各数十丈 商人分占贮货 货多 瓷器 大小相套 无小隙也 特别是广州 明州 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 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 非洲各地 其中尤以日本 菲律宾 马来西亚居多 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符号三 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 古代南亚 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 在中国文献中 东南亚人民 以帛缠首 的记载比比皆是 日本出现了仿制 唐绫 中国丝绸 而发展起来的 博多织 纺织法 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 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如指南针 火药 造纸 活字印刷术 瓷器 第 10 页 共 13 页 医学 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重大史实 试举一例 鼎在我国历史上有何象征意义 2 据材料二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 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 据材料三 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 29 20 分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 材料二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 它们见证了秦朝的改革 材料三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 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 1 日族自代来者 姓或重复 皆改之 各位有功之臣以及从代郡来的 老家族的人 姓中有的是复性 都要改为简单易记的姓 资治通鉴 1 阅读材料一 材料中的 商君 指的是谁 材料中的 教民耕战 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2 阅读材料二 四方古印文体现出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3 阅读材料三 魏主 指的是谁 这段材料反映了 魏主 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4 对于以上改革 有人认为 商君遭车裂而亡 秦朝二世而灭 鲜卑族汉化 所以 这些改革都是失败 的 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如果不认同 请你写出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