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1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2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3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4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五)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 五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评价检测 五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同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工业状况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 民族工业出现 短暂的春天 C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2 2 分 据下面 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 部分 表内容 可以推断该新式学堂创办于是 时间 年 课程内容 1862 英文 1863 法文 俄文 后增加德文 日文 1867 增设算学 化学 医学生理 天文 物理等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3 2 分 阅读下面的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 统计表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 1913 689 家33 亿元27 万多 1920 1795 家50 亿元55 万多 第 2 页 共 11 页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D 列强忙于一战 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4 2 分 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同学们展示的自主学习单局部 据此判断 这堂课探究的历史人物是 A 魏源 B 张之洞 C 严复 D 张謇 5 2 分 以下为 1913 1920 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 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厂家资本工人 1913 年689 家33 亿27 万多人 1920 年1795 家50 亿55 万多人 A 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B 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 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6 2 分 近代中国 海禁大开 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 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关 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 不准确的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A 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B 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 C 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 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 D 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7 2 分 在 19 世纪末 大众传媒发展迅速 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 当时上海最著名的报纸是 1872 年创办的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申报 D 民报 8 2 分 中国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是报纸 它在漫长的传播史中一直是新闻传播工具的主要形态 中 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A 万国公报 B 申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9 2 分 下列表述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 披件西洋衣 穿双西式履 B 阴阳合历 你过你的年 我过我的年 C 宣读婚誓 互换约指 携手同归 D 小脚一双三寸莲 作揖跪拜大人前 10 2 分 从 1840 1949 年 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逐渐出现了火车 轮船 汽车 飞机等交通工具 第 4 页 共 11 页 B 先后出现了电报 电话等通讯工具 C 易服饰 剪发辫 改称呼等成为社会潮流 D 上网看电影逐渐成为时尚 11 2 分 2010 年 12 月 和谐号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试车 最高时速达 486 1 公里 中国再度刷新世界 铁路运营速度纪录 回顾中国铁路建设的历史 近代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 A 南满铁路 B 淞沪铁路 C 宝成铁路 D 京张铁路 12 2 分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 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与其成 就的连线 不正确的是 A 魏源 海国图志 B 聂耳 黄河大合唱 C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D 詹天佑 京张铁路 13 2 分 民国时期有人说 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 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 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 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 洒水清道 的是 A 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14 2 分 101 年前 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首次提出用 她 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这成为当时倡导 男女平等的象征性符号 一时轰动全国 她 字出现时正值 第 5 页 共 11 页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5 2 分 胡适说 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 一是老兔子蔡元培 二是中兔子陈独秀 三是小兔子 胡适本人 三人年长幼 但都属兔 这三个 兔子 最早发起的运动是 A 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C 一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 D 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6 2 分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陈独秀希望青年高举的两面大旗指的是 A 自强 求富 B 爱国 救亡 C 民主 科学 D 民主 共和 17 2 分 有学者认为 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 华夷之辩 观念的突破 第 二次是对 道 器 观念的突破 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 下列与 第三次突破 直接相关的是 A 提倡实业救国 B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民主 科学 18 2 分 下列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说法 正确的有 第 6 页 共 11 页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它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它的 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京师大学堂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 A B C D 19 2 分 当时 维新派毕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政治力量 他们的变法主张代表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方 向 维新派提倡新学 批判旧学 着重宣传 兴民权 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由此可见 当时的社会思潮是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追求民主 D 维护帝制 20 2 分 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 由此判断 他研究的主题是 A 正面战场抗战 B 敌后战场抗战 C 八路军与民兵抗战 D 全民族抗战 第 7 页 共 11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21 3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从 1840 年到 1919 年的历史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 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 列强发动的一次 又一次侵略战争 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 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 救国救民于苦海 先辈们不懈斗争 上下求索 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 历史 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 把中国推向 深渊 的侵略战争有哪些 2 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 把中国推向 深渊 的侵略战争有哪些 3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 奋起 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4 志士仁人一次次地 奋起 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5 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 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6 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 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22 20 分 在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下 中国工业化从无到有 艰难前行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洋务运 动 为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一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进入 黄金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 改变落后面貌 向社 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结合材料并用所学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 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请各举一例 2 清末状元实业家是谁 他在家乡南通创办的纱厂叫什么 3 新中国成立后 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这期间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工业化建设 成就 请举一例 4 2015 年春 在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 我国力争在 2045 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 但当今 中国制 造 面临着创新能力差 核心技术弱 优质品牌少 环境恶化等难题 由此针对某一难题 提出你的建议 23 15 分 故乡是人生的根 乡愁是血脉的情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1 页 1 思念 是对故土的眷恋 阅读材料 分别从自然和人文角度概括鲁迅记忆中的 绍兴印象 2 别离 是对梦想的追索 鲁迅 周恩来背井离乡 远涉重洋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并指出他们在回国后为 实现这一目标所作的不同努力 3 传承 是对家园的守望 综合以上信息 谈谈我们加强乡土文化建设的意义 24 25 分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 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写出 14 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举出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一位著名代表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 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 文献有哪些 3 1898 年 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 这一宪政运动指的什么 该 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4 中国在 20 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 这一运动为哪一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 以上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