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C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战国时期 思想领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张建立中央权统治的思想派别是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2 2 分 歌曲 龙的传人 有一句歌词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汉 族的前身是 A 戎族 B 鲜卑族 C 蚩尤部落 D 华夏 3 2 分 史记 黄帝本纪 中记载 尧之子丹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 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 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4 2 分 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的 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 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 那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 A 小明 元谋人 河姆渡人 北京人 半坡原始居民 第 2 页 共 12 页 B 小蕊 北京人 元谋人 河姆渡人 半坡原始居民 C 小花 元谋人 半坡原始居民 北京人 河姆渡人 D 小丽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原始居民 5 2 分 夏商两朝的灭亡 给后世的君主的启示是 A 重视教育奖励学术 B 任用贤者勤政爱民 C 加强国防充实军备 D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6 2 分 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 A 葵丘会盟 B 城濮之战 C 长平之战 D 桂陵之战 7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在商朝的是 A 涿鹿之战 B 实行分封制 C 盘庚迁都 D 实行禅让制 8 2 分 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 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 城濮之战 B 邲之战 C 桂陵之战 第 3 页 共 12 页 D 马陵之战 9 2 分 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 西周分封 B 春秋五霸 C 战国七雄 D 秦灭六国 10 2 分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如图年代 标尺中 处应该是 A 夏朝 B 西周 C 商朝 D 东周 11 2 分 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是铸造于商朝的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青铜神树 D 青铜立人像 12 2 分 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第 4 页 共 12 页 A 私学的兴盛 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 社会大变革 D 士人的解放 13 2 分 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 相同之处有 起止点相同 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 都是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 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A B C D 14 2 分 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伤寒杂病论 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 C 华佗发明了 麻沸散 D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15 2 分 2015 年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实际上 我国医学源远流长 早在 1800 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 医圣 他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李时珍 D 扁鹊 第 5 页 共 12 页 16 2 分 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曹魏 西晋 东晋 前秦 北魏 A B C D 17 2 分 永嘉衣冠南渡诗 忆昔永嘉际 中原板荡年 衣冠坠涂炭 舆辂染腥膻 诗中提到了西晋 永嘉 5 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 北人南迁主要是因为 A 北方战乱频繁 B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 经济重心南移 D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18 2 分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 素有 华夏民族的故乡 之称 暑假将至 小明计 划到河南省旅游 他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 B C 第 6 页 共 12 页 D 19 2 分 历法天文计算精 圆周小数点分明 千年国外方求出 月后环山宇宙名 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 物是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郦道元 20 2 分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 贾思勰 齐民要术 B 王羲之 兰亭序 C 钟繇 宣示表 D 韩非子 伤寒杂病论 二 二 主观题主观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21 15 分 材料一 法令规定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 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 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 氏 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 尊崇 孔子 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 养老的风气等 1 根据材料一 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 你能判断出它们是哪次改革的措施吗 2 材料一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 这两次改革的主持人是谁 在改革过程中 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 7 页 共 12 页 2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 30 岁左右便收徒讲学 前后从事教育 40 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 3000 人 其中出 名的有 72 人 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 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他提倡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主张以 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是荀子的学生 他强调 法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的理论 1 材料一 二中的 他 分别指的是谁 他们各属于 诸子百家 中哪一学派 2 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 他 的历史地位 3 材料一 二中的 他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 主张有何不同 试联系现实 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23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 奴隶 分给亲属 功臣等 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向 天子缴纳贡品 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 材料二 法令规定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生产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根据军 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周以后的秦朝 公元前 2 年一前 206 年 尽管存在时间短暂 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 误 却一直持续到 1912 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才告终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公元前 127 年时 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 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 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的 子弟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五 军机处 地近宫廷 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 皆亲臣重臣 于是承旨出政 皆在于此矣 赵翼 檐曝杂记 第 8 页 共 12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 其中对废除旧制度有决定意义的措施是什么 利于加 强中央集集权的是哪一条 3 材料三中所说的 帝国的结构 是指什么 该模式有何特点 4 材料四中的皇帝是谁 下了一道什么法令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令的影响 5 材料五中的军机处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开始设立的 军机处的设立反映出 帝国的结构 出现了什么特 点 给我们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以什么启示 24 40 分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材料一 仔细观察 丝绸之路 示意图 材料二 仔细观察 佛教的传播 示意图 材料三 仔细观察 14 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示意图 第 9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一中的商路上 古代中国输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 它最远可以运到 A 国 该国是指当时 哪个国家 2 材料一中的商路上 古代中国输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 它最远可以运到 A 国 该国是指当时 哪个国家 3 结合所学 指出材料二中 B 处是哪个国家 佛教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结合所学 指出材料二中 B 处是哪个国家 佛教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材料二中 C 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它有哪些成就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6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举例说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传播使者 你认为当今文明交流应具备哪些条件 7 材料二中 C 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它有哪些成就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8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举例说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文明传播使者 你认为当今文明交流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