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同步练习题C卷_第1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同步练习题C卷_第2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同步练习题C卷_第3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同步练习题C卷_第4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同步练习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同仇敌忾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同仇敌忾 抗战到底同步练习题抗战到底同步练习题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130130 分分 1 2 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 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下列对这场战争相关事实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 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 2 分 下面为某同学为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整理的知识表 表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事件时间标志 评价 A 九一八事变1931 年 9 月 18 日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B 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 C 台儿庄战役1938 年春天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 百团大战1940 年 8 月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A A B B C C D D 3 2 分 扭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 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三大战役的胜利 第 2 页 共 13 页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4 2 分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A 中华民国成立 B 抗日战争胜利 C 五四爱国运动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 2 分 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A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 B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D 争取到了国际的援助 6 2 分 下列革命精神 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五四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A B C D 7 2 分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 信息时代 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 输入 1940 年 彭德怀 交通破袭战 这三个关键词 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抗战 B 平型关战役 第 3 页 共 13 页 C 百团大战 D 第五次反 围剿 8 2 分 据 1954 年 9 月 人民日报 报道 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 各地选出 1226 名代表 其中包括 177 名少数民族代表 147 名妇女代表 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 共商国是 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七大 B 开国大典 C 第一届全国人大 D 政治协商会议 9 2 分 以 团结的大会 胜利的大会 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A 中共 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 七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0 2 分 1945 年 8 月 为了尽快的促使日本投降 美国在日本的 投下了两枚原子弹 A 广岛 东京 B 大阪 长崎 C 九州 神户 D 广岛 长崎 11 2 分 下列内容反映的会议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 4 页 共 13 页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B C D 12 2 分 如图所示是某市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的一本历史文献资料的封面 当时 民国三十四年 毛泽 东 在渝市之动态 的主题应该是 A 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 B 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D 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3 2 分 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 北伐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人民解放战争 D 抗日战争 14 2 分 把毛泽东思想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A 中共 一大 B 50 年中共 八大 第 5 页 共 13 页 C 中共 七大 D 遵义会议 15 2 分 洗雪了近代以来百年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A 中华民国成立 B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C 抗日战争胜利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 2 分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 中华民族奋起反抗 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 这个 奇迹 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中共七大召开 全党空前团结 D 抗日战争中 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17 2 分 日本不仅侵略中国 还发动太平洋战争 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 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其他国 家的反侵略战争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8 2 分 1940 年 徐悲鸿创作了一幅巨作 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坚韧不拔 打败日 本侵略者的坚定决心 你知道该寓言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 A 夸父 B 女娲 第 6 页 共 13 页 C 愚公 D 精卫 19 2 分 1940 年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主要目的是 A 进行战略反攻 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B 粉碎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 C 鼓励抗战军民 推动形势好转 D 破坏交通线 为反攻创造条件 20 2 分 下列图片反映了重大的历史事件 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 21 20 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 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 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为东征 北 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 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 1927 1937 年间 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 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 围剿 既给中 第 7 页 共 13 页 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 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 同仇敌忾 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 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 大海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 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 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 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 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后果 东北三省 全部沦陷 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据材料三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综合上述材料 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22 25 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 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 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 合作 分裂 再合作 再分裂 的曲折发展历程 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 阅读下 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 齐奋斗 打倒列 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 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 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 应与桥共存亡 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毛泽东说 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 拥有庞大的军队 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 第 8 页 共 13 页 比较好 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材料四 1946 年 6 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 1948 年 9 月到 l949 年 1 月 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 大战役 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 取得了哪些成果 2 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根据材料三 请列举国民党军队 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 的一次战役 4 请问这三大战役有何意义 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5 通过以上探究 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 23 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历史上 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 向老师学习 但后来日本拜认了欧美为老师 日本走 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 收钱占地 20 世纪 30 年代 他 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材料二 据日本媒体报道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4 月 24 日表示 参拜靖国神社是 理所应当的事 面对中国 和韩国的抗议 安倍态度强硬 日本政府 26 日就此前公布的将明确把尖阁诸岛 中国称钓鱼岛 及竹岛 韩国称 独岛 称为 日本领土 的教科书审定结果 确定了将要求中韩两国冷静对应此事的方针 摘自共同网 材料三 1 月 27 日是一年一度的 大屠杀纪念日 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此发表谈话 宣称德国对纳粹罪行 永 久担责 摘自人民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日本 拜认了欧美为老师 的那次改革指的是什么 这是改革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2 20 世纪 30 年代 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是什么战争 面对这场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取 胜的根本原因 第 9 页 共 13 页 3 历史上 一战后的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激化 通过哪次会议帝国主义重新确立了对亚太地区的统治新秩 序 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4 由材料二 材料三可以看出 战后德日两国对战争态度存在什么不同 给我们什么启示 24 15 分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 应与桥共存亡 不得后退 材料三 1937 年 1945 年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1 材料一 是谁给张学良的密电 该事件国民党采取了什么政策 产生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2 与材料二 有重大关系的事件是什么 你如何评价该事件 3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5 25 分 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防建设以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为依据 坚持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 坚持同国家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全体军民共建国防的原则 从中国 的国情出发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请读图 材料二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 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摘自 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于 1935 年 材料三 中国发展核武器 是为了防御 中国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摘自北师大八下历史教材 第 10 页 共 13 页 材料四 韩国为了预防朝鲜的军事行动 要求美国在自己本土上部署 萨德 导弹 因为韩美是军事同盟 萨德 导弹属于一种维护韩国自己的安全防御系统 但是 萨德 的覆盖范围太大了 对中国也同样造成了威 胁 所以中方反对韩部署 萨德 导弹 中国因为反对 萨德 导弹 对韩国进行一些制裁 会对国内经济造成 损失 尤其是韩国国内一些跟中国有外贸合作的商人反对部署 萨德 1 仔细看图或者回忆所学知识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分别是为了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 依据图二指 出明长城的起止点 2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修建都是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有人由此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战争与 冲突 你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 歌曲中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的 长城 指的是什么 其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 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 在 文革 时期我国国防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举两例说明 5 国防建设是每个国家重视的任务之一 面对韩国部署 萨德 导弹防御系统及复杂的周边局势 中国应 如何加强自身的国防建设 第 11 页 共 13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