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分 北地终招八国兵 金城坐被联军毁 拳民思想一朝熄 又换奴颜事洋鬼 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 件包括 火烧圆明园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的签订 A B C D 2 1 分 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 如果不是英国 那么别的国 家也会这么做 材料旨在说明中英战争的 A 必然性 B 偶然性 C 正义性 D 非正义性 3 1 分 天朝田亩制度 中规定 凡分田 照人口 不论男妇 人多则多分 人寡则寡分 凡天下 田 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A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第 2 页 共 13 页 C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D 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4 1 分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 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 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B 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洋务运动 C 日本为了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D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5 1 分 柏杨说 洋务派 对西洋文化怀着一种轻蔑和仇视的心情 在不得不屈服时 也只勉强接受 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这已是让步的最大限度 这里 漂亮的拳击手套 是 A 科学技术 B 政治体制 C 治国理念 D 外交思想 6 1 分 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 相同的内容是 A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B 裁撤政府多余人员 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7 1 分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 19 世纪中期以来 在各种因素影响下 中国在思想 经济 政治等方面开始摆 脱封建桎梏 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 你认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第 3 页 共 13 页 B 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8 1 分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派主张的是 A 还我青岛 B 振兴中华 C 自强 求富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9 1 分 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解读 正确的有 该起义发生在中国农历辛亥年 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孙中山直接领导了这次起义 清军败逃 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A B C D 第 4 页 共 13 页 10 1 分 南京 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 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也是中国近代史的 终点 对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 图 1 条约签订 说明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图 2 现象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建立了民主政府 C 图 3 场景标志着中华民族摆脱民族压迫 实现了完全独立 D 图 4 反映的史实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统治的垮台 11 1 分 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 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 却黑暗依旧 1921 年 中国终于迎来曙 光 这里的 一道闪电划过 是指孙中山领导的 A 共产党成立 B 八国联军侵华 C 五四运动 D 辛亥革命 12 1 分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 梁启超和他的哪位学生先后离开北京 前往南方筹划讨伐事宜 A 蔡锷 B 唐继尧 第 5 页 共 13 页 C 李烈钧 D 冯国璋 13 1 分 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 政府人物之真相 表示政府虽有 共和 之名 实际是 猿 袁 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A 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 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 袁世凯独裁 D 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14 1 分 下列人物中被称为 新文化运动领袖 五四运动总司令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的是 A 李鸿章 第 6 页 共 13 页 B 曾国藩 C 邓世昌 D 陈独秀 15 1 分 1923 年 陈独秀说 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到理想的成功 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 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 由空想而实际行动 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材料中所说的 世界的革命思想 指 的是 A 维新思想 B 三民主义 C 马克思主义 D 毛泽东思想 16 1 分 有学者认为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 五四运动中 年轻 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 该学者旨在说明 A 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 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 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 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17 1 分 毛泽东指出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 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 一百年前 的这场运动中 不曾有的姿态 主要是指 A 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 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18 1 分 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第 7 页 共 13 页 十月革命的影响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北伐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 B C D 19 1 分 2010 年 7 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这样一首词 一声惊雷震九天 南湖八十九年前 唤起工农 千万 同心干 红旗漫卷映河山 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黄埔军校创建 D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0 1 分 2017 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时说 嘉兴南湖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我 们党从这里诞生 从这里出征 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下列主题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开天辟地 党的成立 B 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 C 武装起义 八一建军 D 战略转移 万里长征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21 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长沙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湖南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 由谭嗣同等发起 于 1897 年 10 月在 长沙创办 熊希龄任校长 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 1898 年春 全堂师生达 200 余人 教学内容包括经 史 诸子 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 戊戌政变后改为求是书院 以下为时务学堂的师生问答实录 第 8 页 共 13 页 材料一 学生 周宏业问 读 滕文公篇 似滕文公亦能用孟子之言矣 然其弱削如故也 岂大国五年 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乃如此 耶 想孟子行教之人 断不言行不顾若此 请问其故安在 学生 蔡艮寅 锷 问 孔子大一统所以泯杀机也 今之贤士大夫欲督其督 郡其郡 邑其邑 无乃与夫子大相刺谬 违背 乎 学生 杨树谷问 孟子曰 无罪而杀士 则大夫可以去 无罪而戮民 则士可以徒 读书至此 不免有疑 夫委贽为臣 当 临难无苟免 何得不谏君于过 而竟以去云乎哉 虽曰当时人主不足以有为 而臣道之不可不尽也明矣 孟子之 意究竟何如 材料二教习 老师 梁 启超 批 问得很好 然滕文当时实未尽行孟子之言 凡任一人 举一事 必尽其所长 乃可责其成效 若仅行其一二 端 则有时反以生弊而已 今日中国之行西法是也 行之无条理 无片段 而反咎西法之寡效 可乎 观毕战问 井田 以后更无下文 则滕当时必未尽行孟子之言明矣 行孟子言者谁乎 今日欧美诸国是也 美国远在西半球 而欧洲之民襁负归之 瑞士弹丸黑子之国 而西国凡有大政事 皆会议于此焉 所谓为政于天下者非耶 1 根据材料一 当时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疑问 依据材料二 梁启超在回答学生问题时 提出哪些 主要观点 2 时务学堂在当时起了哪些重要作用 22 6 分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注重各项社会制度的顶层设计 改革创新 材料一 及秦孝公任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 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 为了保存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沙皇 政府着手开始了一次改革计划 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 19 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 齐格勒 新全球史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 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第 9 页 共 13 页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 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 齐格勒 新全球史 材料四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 如果说 19 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 那么到了 20 世纪初则进 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虽然康有为生于 1858 年 孙中山生于 1866 年 他们近于同一辈人 但在社会政治 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 j 急 变嬗 sh n 变迁 中 他们的脚步却是前浪推后浪 显示为两代人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 见下图 广东统计信息网 统计图表 GDP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2 材料二中 社会改革 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 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 首要目标 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 康有为年长孙中山 8 岁 他们近于同一辈人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四为什么说 19 世纪最后几年的 时代象征是康有为 20 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5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1978 年 1984 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 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23 5 分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 面对西方列强的人侵 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 探寻中华崛起之路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 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 造总局等 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 产品分配给军队 19 世纪 70 年代 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 如轮船招 商局 汉阳铁厂等 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 将产品投放市场 同外国人竞争 分洋商之利 第 10 页 共 13 页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 年 北京 1000 多名举人在 公车上书 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 也由此揭 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 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 结果甲午一战 证明只学技术不好 使 所以就开始学制度 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 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 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 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带领中国人民经历 28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 建立新中国 并逐步走上了社会 主义道路 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刘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 根据材料分析 洋务运动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分别以什么口号创办企业 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2 材料二中 政治变革运动 指什么 为这次运动牺牲的湖南人是谁 材料三中的 革命 指哪次革命 这次革命有何历史贡献 3 材料四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 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 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 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 材料五中 中国共产党诞生 的标志是什么 有何重大意义 5 综合上述材料 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