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高考地理选择题的分类解析与应试策略 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 地理选择题一般有 11 个 每题 4 分 共 44 分 相对于综合题而 言 选择题难度较低 因此 文综要想取得较满意的成绩 选择题的得分率是很重要的因素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高考选择题命制的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 重点讲述在高考中面对各类选择 题 应采用的具体方法 希望对即将走上考场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 近年高考选择题命制的特点和趋势一 近年高考选择题命制的特点和趋势 综合分析近年来的高考选择题 有以下几个特征 1 1 淡化记忆 注重能力考查 淡化记忆 注重能力考查 近年高考题对纯记忆性的知识考查的很少 而是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迁移 以及知识之 间的联系 但这不等于说不用记忆 毕竟知识的联系和迁移需要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 2 2 对读图 析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读图 析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图表在地理教学中担负着特殊的任务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是地理学的第二语 言 通过图表对地理知识的考查 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读 图 析图的能力 所以 命题者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得越来越 明显 基本上形成了 无图不成题 的命题方式 而且作为试题切入点的图像类型越来越丰 富 3 3 更加注重对细节知识的考查 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更加注重对细节知识的考查 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细节图 局部图 更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理解 理解的深度如何 如 2007 年 全国文综卷 I 通过对日照图的局部截取 考查学生对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分布 4 4 有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的变化趋势 有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的变化趋势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 相互补充的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 没 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 毫无价值的定量 而定量分析使之更加科学 准确 它可以促 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 所以 高考试题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简单的定 量分析 符合地理科学发展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规律 但定量分析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 水平 所以高考中涉及的定量分析是最简单的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 定量分析 5 5 强调学习 强调学习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考命题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设问不再是以前那种干巴巴生硬的 问题 而是与具体事例结合起来 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试题设置的情景涉及面也越来越广 体现出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因此 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 材 料解析型的试题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所给材料均来源于生活实际或最近一个时期内的新闻 事件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时事 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 如何应对试题新变化二 如何应对试题新变化 针对以上几点高考试题的新变化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全面系统的复习 1 熟悉教材中所有的知识 做到没有 盲点 2 注重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总结知识间的联系 3 加强读图 析图能力的训练 深入挖掘图表中隐藏的知识点 4 主动关注时事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三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三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1 1 比较研究型选择题比较研究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题型特征 比较研究是一种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 比较 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 不同点 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的研究方法 是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性的重要手段 比较研究 方法在地理学研究方面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 特别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 比较研究有其他方 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考这样具有导向性的考试中 有意识的设置比较型题目 目的是要 我们加强在学习过程中对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 培养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比较 能力 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应对策略应对策略 在复习时不应把区域割裂开来 应对有相似性的 有联系的的部分加以关注 并联系相关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 特别是在进行两个区域间的比较时 应该首先 对要比较的区域特征有较深刻地了解 熟悉区域发展的特点 并且能够迅速再现区域特征 才能对区域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做出比较 地形地势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 土壤 和植被特征 经济特征以及人口 城市等方面的特征常常是区域比较研究的重点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 2007 年常州模拟 根据下面两幅图 回答下面问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跨南北半球 乙地跨东西半球 B 两地都位于南太平洋 C 两地所在海域的水温差异较大 D 两地的自然景观较为相似 解析解析 答案 C 题中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但只要了解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从图中的信息来看 纬度位置无法判断 但是可以根据陆地轮 廓来确认 根据甲乙两图所处的经度范围和陆地轮廓 甲地为澳大利亚 乙为冰岛 地图中 回归线和极圈一般都用虚线表示 甲图中的虚线为南回归线 乙图中的为北极圈 因此 两 地相比 所处的纬度差异较大 受热量条件的影响 两地自然带也就有明显的差异 附近海 域的水温差异也较大 2 2 等等值值线线判判读读型型 选择题选择题 题题型型特特征征 等值线图一直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常见的等值线图有等高线图 等压线图 等温线图 等降水量线图 等深线图 等太阳高 度线图 等盐度线图 等值线图用若干条等值线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 我们可以根 据等值线数值大小 排列方向 疏密程度 等值线的弯曲等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和变 化规律等 比文字叙述更严谨和直观 因为等值线图取材广泛 和教材主干知识结合紧密 因此对等值线图的考查在以后的高考试题当中出现的频率仍会很高 在复习中 我们必须 重视对各类等值线图的学习和理解 这样才能在高考中面对此类试题得心应手 应应对对策策略略 解答这类题型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等值线图的判读 可分如下步骤进行 一读图名 根据图名就可以知道图中所给等值线的类型 二读数值范围 和极端值的大小 三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 等值线向高值凸出数值为低 向低值凸出数值 3 为高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四读疏密程度 根据疏密程度判断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 等值线越密 变化越急 反之 变化越缓 五读局部小范围闭合 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其周 围数值较大的等值线数值相等 则圈内的数值比闭合圈上的值更大 反之 若闭合圈上的数 值与周围数值较小的等值线数值相等 则圈内数值比闭合圈上的值更小 六再结合具体相关 知识和特征进行解读 在进行此类试题的解答时 经常会碰到判断等值线弯曲处与附近地区数值的高低 大小 情况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辅助线法 通过辅助线上数值的分布来比较等值线弯曲处与附 近地区数值的关系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 2007 年全国卷 如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回答 2 3 题 2 R 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800 米 B 900 米 C 1000 米 D 1100 米 3 M N P Q 四地中 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M N B M P C M Q D P Q 解析解析 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 从西向东海拔逐渐 降低 所有等值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其中出现一个闭合圈 介于 500m 和 400m 等高线之间 所以闭合圈上的海拔可能为 500m 或 400m 若为 500m 等高线 则 M 点的海拔应为 500m M 600m 若为 400m 等高线 则 300m M 400m 而图中 N 点 P 点 R 点和 Q 点的海拔分 别为 500m N 600m 400m P 500m 1200m R 1300m 200m Q 300m 因此 R Q 两点的相对高 度可能为 900m R Q 1100m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为 M N 两点 此题计算可参阅下文地 理计算型选择题部分 答案 2 C 3 A 3 3 坐坐标标图图判判读读型型 选择题选择题 题型特征题型特征 一般的坐标图有二维坐标图 平面直角坐标 三维坐标图 平面正三角形 坐标 和多维坐标图 如雷达统计图 风向玫瑰图等 三种类型 坐标图将数个地理要素 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 能够清楚地反映两个或多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或比例关系 是 图表判读最基本的类型之一 通过对题目中坐标图的解读 能够较好的考查学生对数据的理 解和运用能力 总结归纳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等 因此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应对策略应对策略 坐标图的解读 首先必须准确地判读整个坐标系统中各个坐标的含义 所以 必须对图名 图例等仔细观察 搞清楚图中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然后 根据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判读各要素之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 同时特别注意坐标图中 出现的峰值和谷值 并注意分析这些变化与相关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相关性 为题目的解 读做好相关的知识链接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 2007 年江苏卷 右图为 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 答 4 5 题 4 食品工业 软件产业 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A B C D 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 B C D 4 解析解析 图中的坐标由五个轴构成 每个轴都有各自的含义 分别表示原料 动力 技术 市场和劳动力在区位选择时的重要性 然后根据图例 判断图中五条曲线分别代表的工业类 型 为原料指向型 为技术指向型 为劳动力指向型 为市场指向型 为动力指 向型工业 4 题中食品工业 软件产业 服装加工业分别为市场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和劳动 力指向型工业 因此正确答案为 A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是劳动 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工业 因此 5 题对应的正确答案为 C 4 4 区区域域定定位位型型 选择题选择题 题题型型特特征征 通过给出一幅区域经纬网图 轮廓图或景观图 要求学生首先根据图中 的信息进行区域定位 然后以区域为背景 考查区域内相关地理知识 这类题目对区域定 位能力要求很高 且定位成功后 学生必须迅速根据题意对区域内的各种要素特征进行分 析总结 并进行区域间的对比 得出结论 所以属难度较大的题目 应应对对策策略略 复习时 应对地球表面重要的经线 纬线通过的地区有较深的印象 了 解重要的地区和地理事物所处的大致经纬度范围 熟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 各个区域的 轮廓 典型地貌 景观等特征 遇到此类问题时 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大致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然后结合图中的典型特征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确定具体位置 典典型型试试题题 2007 年衡水模拟 读图回答 6 关于该岛气候及其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光照充足 夏长冬短 B 该岛受台风活动影响 西部破坏力比东部强 C 地处低纬 该岛基本不受寒潮影响 D 该岛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7 我国将在 城市建立航天发射基地 其最有利的 区 位因素是 A 纬度低 B 地势高 C 热带气候 D 开发旅游市场 解析解析 6 题答案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 和海岛轮廓特征 此岛为我国的海南岛 所以 此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所处纬度较低 冬季 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和山脉的阻挡 基本不 受寒潮的影响 常夏无冬 受台风形成源地和移动规律的影响 海南岛东部的破坏力比西部 强 7 题答案 我国已经计划在海南省文昌市建立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 在此地发射卫星 可以利用纬度低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的有利条件 5 5 地地理理计计算算型型 选择题选择题 题型特征题型特征 高考中的地理计算一般考查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 需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 法 但是因为此类问题的题干常以图表或材料的形式呈现 需要从图表或材料中提取相关信 息 然后进行计算 所以难度较大 应对策略应对策略 常见的地理计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计算类型计算类型相关计算原理相关计算原理 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三者之间换算 5 经纬网中距离计算 经线 111km 度 纬线 111cos km 度 为纬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 算 等高线图上任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 n 1 d H n 1 d 其中 n 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 表示等高距 时区 区时和地方时 的计算 某地时区数 该地经度 15 对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经度每隔 15 地方时相差 1 小时 相差几个时区就相 差几个小时 所求地方 区 时 已知地方 区 时 时间差 东加西 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 90 纬度差 同减加异加 太阳能热水器摆放角度和楼间距的计算 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 时间的计算 某地昼长 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 15 日出时刻 12 昼长 2 日落时刻 12 昼长 2 气温计算 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 高度每上升 100 米 气温降 低 0 6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 算 出生率 新生人口 人口总数 死亡率 死亡人口 人口总数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 某地人口总数 总面积 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城市化率 城市人口数 该地区总人口数 典型试题典型试题 2007 年江苏卷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 渊源共生 和谐共融 的 祥云 图案 火炬传递将于 2008 年 3 月 31 日从北京开始 经过国内外 135 个城市和地 区 8 月 8 日传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 回答下列问题 8 若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34 36 S 58 22 W 出发 出发时北京时 间为某日凌晨 3 时 11 小时后传递到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 6 50 S 39 18 E 火炬到 达时当地的区时是 A 前一日 15 时 B 当日 9 时 C 前一日 22 时 D 当日 8 时 解析解析 答案 B 这是一个典型的时间计算问题 所以 首先必须熟练的掌握时间的计算方 法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 火炬由布宜诺斯艾利斯 西 1 区 出发时为北京时间某日凌晨 3 时 11 小时后到达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时为北京时间当日 14 时 达累斯萨拉姆 东 3 区 位于 北京 东 8 区 的西侧 相差 5 个时区 因此区时相差 5 小时 所以当火炬到达时 当地的 区时为当日 14 5 9 时 6 6 材材料料解解析析型型 选择题选择题 题题型型特特征征 题目的材料呈现方式多样 如文字叙述 图文结合 表格 图表结合 表文结合 图表文结合等 通过文 表 图或者不同的组合构成的材料作为题干 要求学 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作为解答相关题目的依据 或对材料当中的某些现象进行 分析 推理和解释等 对学生阅读 理解材料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地理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属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应应对对策策略略 解答材料型选择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意观察 阅读图 表 材料 充分把握图名 表名 材料中心内容 了解图表所要说明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 6 布 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充分把握图表对材料的定性说明 是观察和分析的基础 其次是要结合设问再读材料 这样可以使我们再一次阅读材料时方向更具体 目的更 明确 分析更有针对性 在阅读材料过程中 注意筛选有用的信息 去除干扰信息和无 用信息 要特别注意材料当中的 题眼 即关键的字 词 数据等 这是做题的关键 环节 此外 还应该注意材料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准确理解材料所表达的内 容 这样 才不至于在做题时感觉模棱两可 典典型型试试题题 2007 年江苏卷 表 1 为 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 GDP 耗水 量表 答 9 11 题 9 由表 l 分析可以看出 表 1 A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 我国每万元 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 10 倍 C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 3 D 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0 我每万元 GDP 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发达 耗水量大 B 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 人口众多 生活用水量大 D 水污染严重 11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 控制城市规模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优先发展工业 解析解析 9 题答案 B 首先根据表名 了解所给表格的含义 通过阅读表格 可以对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和世界平均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每万元 GDP 耗水量之间有个大致了 解 然后看题目 根据题目重新阅读表格内容 可以直接得出 B 项为正确选项 我国水资源 总量巨大 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少 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 澳大利亚水资源并不丰富 但因为人口稀少 所以人均拥有量高 10 题答案 B 我国每万元耗水量高主要是因为工业水平较低 技术水平低以及人们的节 水意识淡薄所致 11 题答案 C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7 7 排排序序型型选择题选择题 题题型型特特征征 排序型选择题一般要求把地理事物或现象按照时间或空间分布进行排序 所以 要求学生首先理解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然后结合题干的要 求进行排序 应应对对策策略略 解答这类选择题时 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 搞清楚要排列的是什么地理 事物或现象 再结合经纬度 海陆位置和国家 省区 铁路 河流等相对位置类推理他们 的位置关系 然后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进行排序 在几个选项中 一般只要确 定两到三个事物或现象的顺序就能得到正确选项 所以在排序时 应该首先把自己最熟悉 的 最有把握的内容进行排序 然后逐项进行排除 这样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典典型型试试题题 2007 年常州模拟 本题图同 比较研究型选择题 典型试题 7 12 地的海水温度的排序是 A B C D 甲 丙 丁 B 乙 甲 丁 丙 C 甲 乙 丙 丁 D 甲 乙 丁 丙 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1 答案 C 运用经纬网和陆地轮廓定位 图 1 为埃及 图 2 为我国东南部 所以图 1 在 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 形成的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 我国东南部在季风的控制下 形成的 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 答案 B 造成两地自然带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所处的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3 答案 C 嫦娥一号 发射时为北半球秋季 开普敦在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所以降 水集中在冬季 南极科考工作一般选择在南半球夏季进行 我国长江中下游一直延伸到日本 一带的梅雨一般发生在 5 6 月份 所以 A B D 都为错误选项 4 答案 C 人造卫星在沿椭圆轨道绕地球公转时 其速度的变化与地球绕日公转速度变 化的规律相似 在近地点附近时 卫星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较快 远地点附近 线速度和角 速度都较慢 5 答案 A 纽约位于西 5 区 和北京相差 13 个时区 所以时刻相差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王夫之与谭嗣同认识论比较研究
- 基于细粒含量和塑性指数的砂黏混合物小应变动力特性研究
- 社区消防知识教育
- 护理实习生疑难病例报告撰写指南
- 卢梭公民教育理论
- 营养健康知识讲座
- 车辆落户流程
- 领奖礼仪班会课课件
- 《智能网联整车综合测试》课件-交叉路口通行场景测试评价
- 预防近视知识课件图片
- 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查房
- 特征值估计技术-洞察分析
- Unit3 Weather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4年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
- 桶装饮用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肥胖相关性肾病临床病理及治疗新进展-课件
- 装修工程投标用技术标范文
- 港科金融硕士面试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DLT408-2023》知识培训
- 建筑工程危险源台账
- 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